超级军工霸主-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是不是我们还有什么没考虑到的地方?”
听了机要参谋的话,陷入沉思的法库里少将这才回过神来,轻轻的摆了摆手:“我们在执行力上不缺考虑不周的军官,可如果能再多几个如同那人一般,有远见卓识眼光的人才就好了!”
“远见卓识的人才?”
机要参谋怔了一下,可就在他还没回过味之时,法库里少将已经远远的走开了,只留下愕然冥想的机要参谋,在不断着猜度所谓的“那个人”究竟是谁,也许在他的脑海里将伊朗军政高层悉数过一遍,但无论如何也猜不到法库里少将所说的却是一个中国年轻人……
与此同时,一架刚刚从诺杰空军基地起飞的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上,吴睿神色古怪的看着坐在对面,同样神色古怪的卢嘉栋,就在十几分钟前,挫败伊拉克空军的疯狂进攻后,卢嘉栋、吴睿和宋晓旭等人便返回诺杰空军基地,准备随着最后一批设备和成员撤往更为安全的伊朗W空军基地。
正当众人即将登机的时候,先前返航的伊朗空军第六联队联队长胡施雅上校,忽然急匆匆的找到吴睿,向其讨教中国空军对地进攻战术,这让吴睿很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在一周之前,第二批和第三批改进型红旗2系列导弹运抵伊朗时,卢嘉栋曾经跟伊朗空军司令法库里少将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对话。
就是在这次对话当中,卢嘉栋畅谈了有关国土防空的战略思想和相应的应对战术,并特别提出在敌人强大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示敌以弱,利用层层防御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而在敌人削弱的情况下实施有利的反击。
尤其是在应对弹道导弹的威胁方面,在没有特别有效防御手段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确定地方导弹阵地的后,利用空军这只能够伸出的长臂,直接将其砸碎在老巢之中……
只是没想到,卢嘉栋的这番闲谈似的对话,却给了伊朗空军参谋长法库里少将很大的启发,在进行一番整合完善之后,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空军攻防作战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此次空中防御作战当中。
胡施雅上校作为法库里少将的铁杆心腹,自然知道其中缘由,所以在卢嘉栋改造F…14A和F…4E战机之时,就经常跑过来多方请教,不过一来是因为卢嘉栋比较忙,二来胡施雅上校本身也担负着很重的训练任务。
所以两人虽然接触较多,但却很少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交流探讨,而这一次,胡施雅上校已经明确的接到法库里少将实施反击的命令,因此便在返航之后,一直等待在机场,准备抓住进攻前的极短时间掌握一些空中进攻战术的核心精髓。
只不过当时的卢嘉栋因为身体不适,已经和衣睡去,胡施雅不便打扰,便拉着活蹦乱跳的吴睿发起一波接一波的询问“攻势”,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卢嘉栋这个做军工装备的技术专家都能知道这么多。
那么身为职业军人,且又是存牌飞行员的吴睿应该会更加专业和深入,可他哪里知道,卢嘉栋当时跟法库里少将一番闲谈时所提到的空军战略战术,吴睿先前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直到这时,众人才恍然,敢情这居然是卢嘉栋,这个军工专家天才般的自创之举,如此一来,更是让包括胡施雅上校在内的一众伊朗空军军官钦佩不已的同时,也让吴睿和宋晓旭等人感到奇怪,卢嘉栋这个军工专家,什么时候开始肩负起军事顾问的角色了?
“真没想到,伊朗这次的反击计划,居然是嘉栋你的主意!”也不知过了多久,神色古怪的吴睿,终于将复杂的表情转化为一声意味深长的轻叹:
“我总觉得,这样的事情,已经超出咱们的职责范畴!”
“是呀,是呀!”吴睿话音刚落,一边的宋晓旭便很是恰到好处的把话头接了过去,郑重其事的重复道:
“咱们可没有这样的职责范畴!”
看着对面两个挺直腰杆,面色凛然的两个同伴,卢嘉栋是又好气,又好笑,自己都已经跟他们解释了很多遍,可面前的两个家伙却死活不信,就是认定自己脑袋里还有很多可以扭转乾坤的战略战术,尤其是在空军战术领域有着独到见解的吴睿,更是死缠烂打,不依不饶,现在可好,“软磨”的不成,就来“硬泡”,看这架势可真跟审讯没什么区别:
“你们干嘛?是不是一会儿也来个什么老虎凳,辣椒水,插竹签的戏码?看你们一个个的模样,等下回联欢会的时候保证满足你们的愿望,安排几个反动派给你们演!”
“唉~~嘉栋!我就是想让你再说说其它的空军战术!”听卢嘉栋这么一说,吴睿那张紧绷的脸,顿时松了下来,泛起一副笑容满面的讨好模样,看着旁边的宋晓旭一愣一愣的,进而使劲儿的给吴睿挤眉弄眼的提醒道:
“原则,原则~~”
“原则就是要把嘉栋的战略战术弄到手,至于方法,怎么都行!”吴睿脸不红,心不跳的将两人先前商量好的方法抛到脑后,而对面的卢嘉栋看着从打飞机起飞就不停问东问西,死缠烂打的两个活宝,又开始新的戏码,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都说了多少遍,闲聊,真的是闲聊!”
“怎么可能?”听了卢嘉栋的话,吴睿的脑袋摇得可是跟拨浪鼓似的,随后带着一脸坏笑继续说道:
“如果闲聊都能聊出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那嘉栋咱们也闲聊,闲聊,我已经真的迫不及待了,现在就可以开始……”
“是呀,是呀,幕后英雄同志,你就别不好意思了……”
卢嘉栋闻听吴睿和宋晓旭两人的话语,心中没来由的咯噔一下,我的天呀,这两个家伙到底吃错了什么药,这画风怎么有些不对劲儿呀……
第637章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
云端上的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以极其平稳的姿态,拨开层层云雾,螺旋桨发动机高速的旋转着,将扰动的气流化作机体上升的动力,使得偌大的机身,在这片浩瀚无垠的天空之中舒缓而又稳定的前进着,就好似一只有着飞越万里经验的候鸟,安然的在天空之中翱翔着。
好像受到了这份平静的飞行体验,机舱内原本有些嘈杂的对话,也在不知不觉中安静了下来,转化为一种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虽然螺旋桨发动机的噪音还是不小,但置身在座舱之内还是能够听到这份书卷气极浓的响动,卢嘉栋依然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闭着眼睛,好似旧时私塾中的教书先生,在课堂之中借着书写的声响,养神静气,一派静谧沉思的模样……
就在不久之前,卢嘉栋终于受不了吴睿和宋晓旭的双簧表演,将自己一周前跟伊朗空军参谋长法库里少将闲聊时的细节,又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其实当时两人正好在一起吃午餐,因为聊得投机也就说得多了些。
特别是在空军装备的深度改造和应用上,卢嘉栋结合自己后世时看到过的某些理论,略略的说了一些关于空军的作战思想,当时卢嘉栋也没把这档子事放在心上,事后因为接收装备的原因,卢嘉栋便离开了德黑兰,与法库里谈话的事也慢慢被卢嘉栋淡忘。
哪成想,被卢嘉栋当做平常的,甚至可以随意淡忘的无聊谈资,却被法库里少将视若珍宝,回去之后把自己整整关在办公室里好几天,从而拟定出此次防空作战的基本作战思想,不只是法库里少将。
跟卢嘉栋同机准备飞赴伊朗W空军基地的吴睿,在听了详情之后,也是直拍大腿,大呼卢嘉栋实在是把好东西藏得太深,于是乎干脆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和笔记本,仔仔细细的将卢嘉栋的所谓的“闲谈”工工整整的记录下来。
见到这幅景象,卢嘉栋也是一愣,要知道他跟法库里少将所说的真的就是闲谈,毕竟法库里少将也是极其刻板的人,跟人家说些笑话,讲点儿黄段子,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为了能恰当的沟通,也要找一些聊得来的共同话题,因此卢嘉栋也就聊了些战术方面的看法。
说起来就是些后世军事杂志上,杂七杂八的不成体系的观点,卢嘉栋无外乎随意再抄些应对法库里少将热情的攀谈,不管怎么说,卢嘉栋只是个军工专家,不是战术专家,跟法库里少将这种专研空军战术多年的“老兵油子”比起来实在是粉嫩,粉嫩的。
所以卢嘉栋也只能调动储备的记忆加以应对,却没想到,竟然成了一场无形的头脑风暴,不但席卷了伊朗空军的有识之士,竟然连吴睿、宋晓旭等人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此无心插柳之举,让卢嘉栋既感到意外,又觉得高兴。
因为这样的氛围也正是卢嘉栋一直想要的结果,正所谓“改变一个环境很容易,但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却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思想固化之后,所谓的思维方式都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到那时想要改变,要么是受到极大的外部刺激,要么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不管怎么样,两者都会承受某些不可知的痛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苏联,在其内部并不是没有杰出的人才和领导者,比如说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开展新一轮军事技术革命的人,就连当时的美国,也是在借鉴这套理论之后,才确定未来美军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准则,从而确立了“空地一体战”的联合作战模式。
而反观苏联,因为国内固有的传统势力过于强大,已经极端稳固的官僚阶层只想着如何能保持现有的既得利益,根本没有动力和意愿想去改变,最终导致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改革举步维艰,最终在他去职后成了过眼云烟。
即便是后来海湾战争的震撼,也没有让思维禁锢的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将领们的脑袋有丝毫的改变,依旧抱着二战时总结的经验来看待21世纪的战争,直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之后,俄罗斯年轻一辈的军官们从才猛然惊醒,可这时,北约已经把矛头顶到了俄罗斯的咽喉,所谓的军事变革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中国也是一样,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导致中国一直以陆军为主体,构建整体的防御力量,虽然后来的海湾战争对中国军方的触动很大,但在仓促之下的研究和变革总是需要漫长的阵痛期,也正因为如此,那段时期诸如“航母无用论”、“装备无用论”、“新人民战争论”等新瓶装旧酒的论调层出不求。
直到后来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才让所有人意识到,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实力,于是,空军和海军成为发展的重点;电子战和相应的辅助装备开始大规模应用;航空母舰再不是吞金兽似的浮动棺材,而是大国实力的象征;第四代战机、反航母弹道导弹、高超音速飞行器等新一代作战体系,也开始从理论验证朝着真正的实现不断迈进……
卢嘉栋虽然知道中国最终还是会朝着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发展,但中间的波折和反复却是卢嘉栋不想看到的,不过卢嘉栋也知道,想改变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他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影响着周围的人。
比如说他的好兄弟吴天明,就是最先接受卢嘉栋联合作战、信息作战和特种作战理论的人,在经过几年的对越作战的实践后,吴天明更是愈发的觉得新式作战理论的重要性,被调回G军区任作战处处长后。
更是将自身所得汇集成书,成为当下军中炙手可热的军事著作,现如今的吴天明因为在新军事理论展现出来的卓越才能,被调到北方某重装军,参与组建中国第一个合成化重装集团军的任务。
炮兵出身的陆维军也是一样,在凉山战役中就受到卢嘉栋的影响,后来在老山炮战中又领略了电子战的威力和作用,作战结束后,他便开始潜心研究电子战对于军兵种作战的价值和意义,现如今,陆维军俨然成为军内电子战专家,就在前不久,总参组建了一支具有实验意义的电子对抗部队,陆维军当仁不让的成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还有海军航空兵的徐远超,在马岛海战当中,不但领略了风云诡谲的惨烈战争,更是在卢嘉栋的体系作战的改造中,悟出了未来海战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一番总结之后,提出“新制空权”理论,对于反舰导弹、航空兵作战以及海防体系有了全新的解读和认识。
不仅如此,他还成为航空母舰的坚决拥护着和支持者,认为航母虽然受到反舰导弹的威胁和挑战,但依旧是海空作战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力量,为此,他积极支持海军司令江汇川发展航母,建造航母的提议,并且身体力行,开始学习有关航母的使用和操作经验,就在一个月前,徐远超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