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390章

大奸雄-第390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是骑兵。吴凡还要琢磨水师。
    吴凡从系统中兑换生成了鲁肃、吕蒙、贾诩三人,偷偷的放了出来。
    考量鲁肃和吕蒙的性格、能力。吴凡让不等天子的回信儿,先让吕蒙搁丹阳本地招揽精通水性的士卒。并派遣琼妖纳延率人护送鲁肃到渤海郡封地,毕竟鲁肃的内政也不差。
    至于贾诩……
    吴凡一手拿着鱼竿儿,一手拿着一块精制糕点,他的心思不在钓鱼上,同样亦不在吃食上,他的目光频频放在身边老神在在的看书的人身上。
    七尺五六的身高,二十**岁的年纪,偏于瘦弱的身条。一袭墨染长袍。一条古玉腰带。头发高高挽起,以高冠束扎,眉眼清秀,鼻梁高挺,胡须修剪的整整齐齐。右眼下角的那粒儿小痣,把本来阳光英俊的人衬托的稍显阴柔……没错,大名鼎鼎的“毒士”长这样!真要命!
    按吴某人的想法,贾诩肯定那种眉目阴沉,一瞅就像坏人……他错了。错得很离谱。
    贾文和非常的沉默,或者说恬静,三杆子打不出一屁来,如果不追着问、逼着问。感情跟哑巴似的啥都不知声,让吴凡很郁闷呀。
    “啪!”
    索性扔了鱼竿儿。
    吴凡挪挪位置,靠近贾诩一些。道:“文和?”
    贾诩慢悠悠的合上书,目光与吴凡交汇。反正不吱声。
    吴凡一咧嘴,道:“能说句话不?”
    贾文和想了想:“哦!”
    然后?
    没了!
    吴凡:“……”
    吴凡轻轻叹了口气。无语的感觉叫贾诩一起来钓鱼,就是个错误。
    心情烦闷,吴凡起身道:“回去吧!”
    及至军营驻地。
    吴凡没等想好自己该干啥呢,他在辽东王杨节身边种下的名为“鱼玄机”的种子,也紧随重在杨玄感身边那颗名为“潘巧云”的种子,开了花儿结了果。
    杨节此前为“献王”,如今改成“辽东王”。
    先皇光帝在世,杨节是他硕果仅存的唯一兄弟……杨节非常清楚自己怎么活下来的,应该怎么活下去,所以平日里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偶尔先皇光帝需要表现自己对兄弟宽仁恩德的时候,他再做一些比较过分、却又不超出底线的事情,让先皇光帝赦免。
    先皇光帝手腕儿之可怕,头脑之精明,使得杨节不敢有丝毫想法。
    等到天子杨倵登位后,杨节开始动了心思,前前后后、忙忙活活,终于在吴凡的帮助下从一个闲散王爷变成外放的实权王爷。
    杨节理想的去处是蜀州,哪怕是蜀州的汉中郡,但他想得太美好,到头来去的是南辕北辙的辽东郡,帝国的最东端。
    辽东郡也就辽东郡了,天高皇帝远嘛!杨节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他没料到,世事无常啊!他的封地恰恰在天子征讨高句丽的前线。天子率雄兵百万,占领了他的封地。
    品尝过权利的滋味儿,又要被迫交出权利,杨节难免的私下里抱怨几句,恰好他抱怨的人正是鱼玄机。
    吴凡瞧着手里的情报书信,那是眉开眼笑,一切都在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贾诩吊着一双古井不澜的眼睛,偷着瞄了瞄,而后说出他自见到吴凡后,第一句完整的长句:“主公,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儿。”
    于是乎。
    吴凡的反应居然不是贾诩的要求,而是怔怔的盯着贾诩,确定话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
    愣了好一会儿,吴凡道:“你对情报方面有兴趣儿?”
    贾诩点头。
    吴凡摩挲摩挲下巴,对一边儿的武松道:“二郎,你先自己吃点饭去吧!”
    武松懂事儿的离开。
    吴凡示意贾诩坐下,言道:“情报的目的,你懂吗?”
    贾诩言简意赅:“知彼,知己。”
    “知彼知己”四个字儿,贾诩是断开来说的,吴凡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暗暗赞叹不已,因为情报的真谛不仅要搜罗敌人的黑材料、自己人的一样要掌握。
    吴凡双手交叉合十,咬咬嘴唇儿,再道:“你了解天下势力吗?你了解我的势力吗?”
    贾诩不急不慢,道:“一个月。”
    吴凡吸口气,难为的说道:“单纯的让你搞情报,太屈才了!”
    贾诩微微颔首,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吴凡明白了,拍板儿道:“好!”
    遂。
    吴凡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明里暗里的势力和盘托给贾诩听,不过他并非没有丝毫隐藏,比如并州那边儿的关羽、张辽,他就选择性的忘记。
    既然要用贾诩搞情报,吴凡不能忘记他掌握的两条情报网络,黄门卫以及兰馨儿,他将两条情报网络皆交由贾诩。
    翌日。
    吴凡以武松为贾诩侍卫,率领几十骑兵,护送往洛阳。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九章 浪死歌
    (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谢谢。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新的一月,保底月票啊!补昨天的保底。)
    ……
    承天二年,七月十日。
    帝国征讨高句丽,大军实数一百三十余万,分水、陆两军。
    陆路士卒屯于幽州涿郡,约一百一十万左右。
    水路士卒屯于青州东莱郡,约二十几万左右。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辅助大军的正常运转、辎重运输,天子调冀州、幽州、并州多地百姓,达到两百万。而这是仅仅是供养陆路士卒的,水路士卒的则全在青州当地解决。
    青州去年经历了水患灾害、部分人强行被迁徙安南一带定居等事情,本为帝国州郡中民怨沸腾之地。如今又因讨伐高句丽,召集了上百万的民夫杂役……
    水师不同步卒,他们更依赖工具——船。
    此乃二十几万水师动用的民夫,几乎是一百一十几万步卒用到的民夫的一半的缘由。
    统领青州水师的帝国将军,主,征南将军刘方,副,镇西将军史万岁,俩人皆立功心切的主儿,日夜督促造船,期望早日从港口出发,踏平高句丽。他们一着急,坏了……造海船的民夫工匠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
    下生蛆,死者甚众。
    怨愤积累,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一首诗的出现,爆发了。
    那人名叫王薄,青州齐郡邹平县的一平民百姓。人没啥稀奇,至多性格上稍微流/氓点儿、猥琐点儿。偶尔偷看寡/妇洗澡、调戏下邻家小姑娘,落得个乡烦里厌的坏名声。朝廷发派徭役指令。他顺利的叫人扔了进去,成为添数儿的指标。
    几个月的时间,王薄眼见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惨死,不免有兔死狐悲之心,决定逃离。
    王薄逃是逃走了,但他返还家乡,结果……征南将军刘方、镇西将军史万岁感逃役者过多,业已指挥麾下兵马抓捕。
    王薄不敢归还,丧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终日。躲在青州长白山(今山东长白山)。
    深山老林中的确难以让帝国追捕,可也没有吃的啊!王薄饿得不行,开始纠集同样逃役的人,去抢劫、去掠夺……渐渐地,他们惊奇的发现自己竟壮大到数千人的规模!
    这时候,王薄胆子大了,自称“知世郎”,灵感爆发,写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
    诗曰: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王薄的诗词打动了无数与他同病相怜的人,便是长白山另外一处的逃役者首领孟让,亦前来投奔他。
    短短几天内。王薄的实力急速扩张至三万余人。
    ……
    ……
    承天二年,七月十五日。
    身在扬州的吴凡通过情报线路。得知王薄号召百姓反抗帝国频繁兵役的消息,包括那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
    吴凡和郭大爷一起喝着酒。立马乐得不轻:“好诗!好诗!哈哈哈……太有才啦!”
    郭奉孝眼睛斜着,道:“主公觉得哪里好?哪里有才?”
    吴凡一本正经的咳嗽一声,止住笑意,道:“我是山东章丘一个看透世事的强盗。看我帅气红上衣锦色背带裤。我手擎长槊伸到半空中,片刀发出比太阳还耀眼的光芒!我上山当响马以獐鹿为食,下山为强盗吃狗大户的牛羊!如果官兵到了,我想也不想提刀迎上。假如不用到辽东去送死,就算砍掉我脑袋又怎么样?啧啧!”,他咋舌后,道:“这首诗用词通白,语句上口,虽无华丽锦绣,胜在那朴实又豪气的意境!”
    郭嘉怔怔的凝视吴凡。
    吴某人憋不住了:“哈哈哈……唯一的缺点,就是中二了些……哈哈哈……”
    郭大爷好奇,问道:“中二为何物?”
    吴凡愕然,摸摸鼻子,斟酌半天,道:“一种非常……非常自己为是的……嗯……高级动物。”,他不耐的挥挥手,仍乐不可支:“哎呀!不要在意这种细节嘛!”
    郭奉孝没像吴凡这样没心没肺的瞎笑,他反显得深沉,有一搭没一搭的抿点儿酒水,心绪飞速的转动。
    待吴凡安静不少。
    郭嘉认真的说道:“战端一开,内忧外患。我之前曾言,帝国绝对会因征讨高句丽,生出巨大的动乱。一语成谶,应验了。”,稍顿,他继续道:“一如秦末汉初的陈胜、吴广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薄、孟让和《无向辽东浪死歌》也将掀起时局变幻的狂潮!彻底动摇天家杨氏两百年的稳固统治!主公所期待的机会……来啦!”
    吴凡舔舔嘴唇儿,道:“说的没错,但王薄、孟让是不够的!”
    郭大爷笃定道:“杨玄感!”
    吴凡眨眨眼睛,道:“没错!我早筹谋他了!《荀子。王制》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自古以来,民心向背,大势所趋,可惜!百姓终究只是百姓,他们代表不了什么,尤其在当下的帝国。还是那句话‘大隋是世家士族的大隋,不是天家皇室的大隋,更非平民百姓的大隋’,唯有世家士族与大隋离心离德,这个天下才能……乱!”
    郭嘉挑挑眉毛,道:“高句丽之战?”
    吴凡点头,承认道:“是的!天子希望借此削弱世家士族的兵权,巩固皇室统治,在他没有几年好活的情况下,为太子打下安稳过渡的基础。世家士族不是傻子,当他们发觉高句丽之战的真实面目后,一定会有反抗。‘枪杆子里出政权’,世家士族能有今日辉煌,是他们掌握着帝国三成以上的兵马,他们晓得根基所在。”
    有些事情吴凡坦白告诉过郭奉孝,有些事情没有,然,不妨碍智慧惊人的他猜测的**不离十。
    郭大爷深思不语。
    ……
    ……
    承天二年,七月十六日。
    王薄、孟让起义军急速扩张的令人嗔目结舌,聚众近乎五万,声势浩大的屯于泰山郡境,公然和抓捕逃役的官军战了数场,甚至胜多败少!
    征南将军刘方、镇西将军史万岁接到天子圣旨,出征高句丽在即,没有闲暇去理会王薄、孟让,匆忙把情况快马加鞭的汇报给及至辽东的天子杨倵。
    左手捏着奏疏,杨倵全身愤怒的颤抖,一张脸黑的快滴出墨水。
    南梁复辟大起义,各支兵马相加达到七十多支、参与人数多达七十多万,前后四个人进行称帝,轰轰烈烈、闹闹吵吵。事情过去刚多久?两个半月而已!又他娘的有不愿为帝国效劳的刁民造乱生事。
    杨倵心里一边骂刘方、史万岁是办事不利的废物,一边又得寻思怎么尽快平息反叛,毕竟他已遣派先锋军进入高句丽,和高句丽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想来想去,杨倵想到了一人,张果、张须陀。
    张须陀原本镇守并州雁门郡,大隋征讨高句丽,用人之际,料想去岁东突厥牙帐都叫吴凡平了、都蓝可汗的脑袋都被吴凡拗了,那边应该无甚威胁,杨倵便调他过来。
    杨倵主要看中的张须陀的出身,穷苦、贫寒,却不自甘堕/落,参军报国、作战勇猛,典型的值得培养的寒门人士。
    杨倵打定主意,叫张须陀拿下王薄、孟让,立下功勋,好在高句丽之战后,扶持他进入帝**方上层,成为换代的新鲜血液。
    两万骑兵,一道青州兵马虎符,这些是杨倵给予张须陀的。
    张须陀自此开启一段逆天之旅、一段名将之路。
    杨倵放心的忘掉王薄、孟让,专注于他一直没解决的命题——“如何让一百三十万余帝国大军,惨败、完败在人数不过十万的高句丽联军手上。”
    某时灵光一闪,杨倵确定了三点。
    一。
    下令己方将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会使得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各路将军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驰报远在后方的他,从而延误军情。高句丽的军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