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李泰 >

第88章

大唐李泰-第88章

小说: 大唐李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长孙冲落座,李泰正起身子,向长孙冲拱拱手,满面愧意的说道:“冲表哥,对不起了。因为我的缘故,需要将你和丽质的婚事推迟几年。”

    长孙冲正要起身回话,李泰连忙示意:“坐,咱们坐着说,别起来。”

    重新落座之后,长孙冲淡淡一笑:“我听父亲说过缘由了,没关系。只要能让丽质少些危险,晚几年就晚几年,没什么的。”

    李泰仔细观察者长孙冲的表情。没有看出他有任何勉强之意,也没有看出丝毫怨恨之心,李泰才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愧疚的说道:“冲表哥,谢谢你能理解,不管怎么说,终究耽误你的婚事了,我必须向你道歉。”

    李秦说完,从摇椅上起身,深深的对长孙冲鞠了躬。使得长孙,冲手忙脚乱的扶起李泰,口中连声说着:“不敢,不敢。”

    李泰也想不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家人有意将

    “四 “刚冲和丽质凑成一对,但他们两人情投意合却是真的。翠叹儿必阻止这场婚事,但为了丽质着想,延缓这场婚事却是必须的。

    虽然在长孙冲面上看不出来是否心存埋怨,但李泰这番道歉却是他该做的。不为别的,只是不想在丽质和长孙冲成婚以后对他心存反感,那样丽质在其中也会感觉为难。

    说实话,李泰不认为没有儿女的长孙冲能真正的理解缘由,在他的猜测中,谨慎小心的长孙冲恐怕是在他父亲的压迫下才迫不得已的接受这个结果。李泰上门道歉不过是想让他心里好受点。

    不清楚长孙冲是否理解李泰的意思,但他面对李泰的道歉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却让李泰心中稍定。

    长孙冲考虑片刻,看着李泰说道:“表弟,我明白你是怕我心生怨恨。但我真的没有,我和丽质之间成婚早几年晚几年都没什么,只要丽质能平安就好。你更不用心存愧疚。要说起来,我到应该感谢你。你在宫中就多方照顾丽质,现在还要为她的安危操心,丽质有你这样的哥哥是他的福气,我怎么可能怨恨于你呢。”

    长孙冲一番话语条理分明不说。还将自己放在丽质夫婿的位置上说话。这让李泰十分惊奇。李泰没想到看来木讷老实谨慎的长孙冲会说出这样一番变相的“爱的宣言”着让李泰惊讶不已。在这个保守的社会形态中,长孙冲的言语行为不的不让他刮目相看。

    上下打量长孙冲一番,重新在心中为长孙冲评分之后,李秦欣喜的说道:“冲表哥如此一说,我就真的放心了。看来丽质有福,以后我就可以不必为她担心了。

    李泰的话语让长孙冲的脸为之一红。又恢复了那份小心谨慎的样子。低语道:“不敢当,尽力而毛。”

    长孙无忌一直在安静的听着这对表兄弟之间的对话,颌首而笑,此刻见长孙冲有些尴尬,摇摇头。出言为他解围道:“青雀,你别怪冲儿孟浪,他也是有感而言。你不知道,就在前几天冲儿他三叔的一个枕边人就因为难产而毙了,所以他现在有些心慌。青雀别见怪。”

    李秦这才了解为什么一贯谨慎的长孙冲会说出这样一番在唐时来说有些“惊世骇俗”的言语。急忙笑道,我可没有责怪冲表哥的意思。相反我到挺欣赏冲表哥的这番话。也能看出冲表哥是真的对丽质好,当哥哥的我就更放心了。

    长孙无忌也感觉到李泰的欣喜,出言说道:“青雀,只要你没见怪就好。”

    李泰点点头,笑而不语。

    长孙无忌感觉到李泰对丽质的关心,有感而发的叹道:“青雀啊,你是一个好哥哥,丽质有你这样一个哥哥才是她的福气呢。看到你们兄妹的相处,我就能想起从前和你母后在一起的时光。虽然有些艰辛。但却是十分温馨,富贵之家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很不容易啊,这点上青雀做的很好。”

    李泰低头一笑:“当不得舅舅夸奖,我也不过是尽一个做哥哥的本分而已。”

    “本分,就是这份本分又有多少人能记住呢?”

    长孙无忌摆摆手,仿佛想要将心里的这点愁绪拨开,叹息一声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冲儿和丽质成婚后,你要多多关照下冲儿,他的脾气和我不同,过于谨慎老实。并不适合官宦的生涯。我很想让他以后做个富家翁,但没办法,我的爵位最终还是要他继承,难免不了要和官宦朝臣打交道,所以你要多多照看他点。”

    “冲表哥要才华有才华,要人品有人品,以后必定是大有作为的,是舅舅多虑了。”李泰宽慰着长孙无忌,然后话音一转,笑道:“若真的有什么难处不是还有舅舅帮衬着吗?父皇母后也不会袖手旁观,我更会进全力,舅舅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你肯帮忙就好,别的舅舅也不多说了。”长孙无忌端起两张摇椅中间酸枝木案几上的茶盏喝了一口,结束了这个话题。

    李泰也陪着长孙无忌静静的品茶,却不言语,半响,长孙无忌挥手示意长孙冲及其身边伺候的侍女退下,才缓缓的问道:“青雀,我对你母后转述的话语还有些不太清楚。你再为我详细的解释一遍,这个妇女过早生儿育女就真的有那各大的危险吗?”

    第三更送上,继续承诺,明天依旧是万字三更,拜求各个书友的月票支持。

 第一百四十六章长孙府

    第一百四十六章长孙府下

    长孙丹忌的询问让李泰陷入了沉思,知识面的不同。()李击具体的解释清楚。长孙无忌也不着急,端起茶盏耐心的品着,等待李泰的答案。

    许久,李泰理顺了思路,讲不明白道理,那就用例子来讲解:“无忌舅舅,二舅家里因难产而毙的年纪多大?”

    “好像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具体年龄我不太清楚。”

    李泰咳嗽一声,言道:“无忌舅舅,具体原因我不太清楚,但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年龄大的在生育的时候遇到的风险要小,年龄小的发生危险的机会要大。在生育过程中,身体好的平安的权会要大,反之则小。第二胎以后的平安机会要大,反之则小。具体为什么,我说不清楚,但事实上却是这样的

    李泰也学着长孙无忌的样子轻酌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当然,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年纪小身体弱。第一胎仍然是母子平安的。我说的指是一个可能性大小的问题。而且这里也有个“度。的存在,身材肥硕臃肿不堪的到不一定比身体瘦弱的平安产子的机会大。总之我也说不太好,只是一个总结,具体因为什么,我不是医士,说不清先 ”

    李泰心里明白,恐怕这个时代的医士也说不清楚原因,但他们一定见到过很多例子,应该会支持自己的决定。

    长孙无忌点点头,细细思量李泰话语中的道理,片刻之后,说道:“在你母后和我说这个问题之后。我特意让家人去询问过几个经验丰富的稳婆,虽然他们说不出为什么,但都承认你说的有道理。现在我所关心的是如果年龄大一些再结婚产子;真的能避免这种风险吗?”

    “不能李泰斩钉截铁的回答长孙无忌。李泰心具清楚。妇女生育时死亡率高的问题,难为了医学界上千年,直到剖腹产的出现,才算是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以唐代现时的医学发展来看。即便是李泰能详细的说出方法,也没有条件执行,更何况李泰只知道剖腹产这个名词,知道是在小腹上割上一刀,具体怎么割,手术的过程他都不清楚,所以他根本不敢信口开河。

    特别是手术最关键的麻醉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华儒手中的麻沸散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究竟是如何配伍的也是一个谜。什么条件都不具备,李泰若是贸贸然的说出剖腹产这个名字,是在妖言惑众,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听到李泰肯定的回到,长孙无忌皱眉冉道:“那就只能寄期望与产妇的身体情况了?”

    李泰无奈的一叹:“目前来看只能如此了,或者舅舅可以找些名医共同探讨一下,也许医士们有更好的方法

    李泰不着痕迹的将问题推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摇摇头:“我问过太医。他们也说没有办法,个别的医士也赞同你的看法,认为年龄大些更加保险

    长孙无忌话头一转:“不过我担心若是年龄大些才出嫁,会不会影响大唐的人口总数,若是人口减少,大唐若干年后”

    长孙无忌停下了话头,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李泰。

    李泰呵呵一笑:“舅舅,您是在考校我吗?活人才能生子,我不信舅舅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手指虚点李泰:“你个滑头,真的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我啊。不错,你说的对,只有活人才能生子,我正在考虑是不是上书陛下,将律法中的婚配年龄由十三改到十八,这样对天下百姓也都有利。”

    李泰忽然感到这个舅舅很不厚道,第一次真正的打交道就不停的给他挖坑,等着他往里跳。改变律法容易,但实施起来就很难了,李泰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到前面巨大的阻力。

    上千年的传承习惯可不是一纸律法能够改变的,李泰见识过后是“计划生弃,进行的是多么艰难。为此特别设立一个行政机关,这就是改变传承习惯的代价,不管这个传承习惯是否是合理的,但只要改变就需要代价。李泰并不认为长孙无忌或者自己有这斤。能力改变,即便李世民都没有这个能力。

    李泰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到这点。明显的长孙无忌在为自己挖坑。李泰嘿嘿一笑,直视着长孙无忌。却不开腔,等着长孙无忌的下文。

    长孙无忌和李泰对视片刻,忽然笑道:“青雀啊,你就是个滑不留手的小滑头,让你上当还真不容易。不错,我知道这件事很是难办。可是那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难办呢?。

    李泰看着长孙无忌挺直了身板。一副正气凛然,迎难而上的样子。

    “好。”李泰大喝一声,端起茶盏:“舅舅,“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就佩服像您这样豪气干云的人。此地无酒,我就以茶代酒,敬您一盏

    李泰说完,端起茶盏就要一口饮尽。

    忽然一双圆润洁白的手盖在了茶盏上,李泰抬起头满面惊诧疑惑的望向手的主人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轻轻摇摇头,叹息道:“青雀啊,你舅舅我空有壮志却无能力啊,这份奏折我是无法动笔的。”

    李泰心中叹息,和长孙无忌这种老油条打交道太累了,自己装模作样也累,不仅身体累,心里也累。看着长孙无忌的这幅做派,又不知道他想出什么样的坑等着自己跳。

    李泰轻轻一笑,并不搭言,略微低下头,凝视着手中的青瓷茶盏,以不变应万变的等着长孙无忌说话。

    “青雀啊,我和朝中各个大臣牵扯太深。和那些世家大族更是恩怨不断,这份奏章若是由我进献。恐怕无风都会起浪,平白生出很多周折来。推行起来将是难上加难。所以我是有心无力啊。”

    李泰承认长孙无忌说的话有些道理,却不完全。由长孙无忌推行会遇到阻力,同样也会有人为了巴结长孙无忌而少费心力。这是有弊有利的事情,而长孙无忌只说了弊端,却绝口不提有利之处。不知道长孙无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泰就更加不敢开口了。

    李泰的沉默换来长孙无忌的侧目,片科之后,长孙无忌低沉的说道:“倘若是我来呈送这份奏章。那么一定会在朝野上下掀起巨大的波澜。所以我有个想法,这份奏章由青雀你来写,由你来送,你看如何?。

    “不行。

    。李泰的拒绝未加思索脱口而出。

    “青雀啊,不是我推脱,这样一份利国利民的举措若是由我执行,一定会变故横生,若是由你来,就小门可以当做试探,即便不小小年纪能够提世一。丑解也能够让众人舌目相看。若是成了,你在朝野上下的声望将会大涨,对你也有利。”

    “不行,我不干。”李泰的拒绝依然十分坚定。

    表面上看似长孙无忌将一块大馅饼放在眼前,事实上这块馅饼却不是李泰有能力吞下去的,倘若李泰一时昏头利令智昏,一定会被噎死。写奏章,送奏章都容易,但试图一下子扭转传承了上千年的习惯却是极难。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得罪了世家大族,会连平民百姓都得罪透了,李泰就再也没有在大唐的立足之地了。

    李泰还没有自大到对上千年的惯性思维不管不顾的程度,虽然说处理好了,不管成败与否都能够赚取一定的声望,切不论长孙无忌是不是真心让他赚取这份声望,但凭着李泰内心绝对不愿招惹这样的麻烦事。

    长孙无忌仿佛对李泰的断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