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一副知错的神态,连连道歉,试图平息孔颖达的怒火。
孔颖达是越说越气,不想当什么皇子的师傅,是李世民硬逼着收了学生,这学生还不老实,拜师以后就再没见过,就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来了,还是来睡觉的,孔颖达是越想越气,越气越说,言语开始激烈起来了:“身为皇子,不学无术,目无尊长,枉顾君恩,是为不忠!身为人子,不知体谅父母苦心心,荒废时日,是为不孝!你这种不忠、不孝之徒,生来何用?”
李泰听到这番话再也忍受不了,也是怒火满腔,轻蔑的瞥了孔颖达一眼,说道:“孔先生,你也太瞧得起我了,将我和孔门十哲中的宰予相提并论。真是让我惶恐万分啊!不过我的忠孝就不必由您评说了。是否忠孝,不在于嘴上挂着,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的还少了吗?忠孝在于做,而不在于说。若论夸夸其谈,夫子还未必有我口利。”
说罢也不理已经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孔颖达,躬身一礼说道:“学生告退。”
转身一甩暗紫色绣花大袖,施施然离去。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学子。
今日第二更双手奉上。
正文第四十八章孔颖达告状
李泰拂袖而去,看时日还早,就想在皇城四处看看,吓的文昊、文宣两人脸色苍白,连番规劝。李泰不忍心看着两人为难,也知道这皇城不比宫城,人多杂乱,就遂了二人的意思,回到了梧桐苑。
一番洗漱换衣之后,将过程和嫣儿、墨兰等人粗略的讲述一遍,只有墨兰站在李泰身边帮他说话。蕙兰和嫣儿逗用责怪的语气埋怨李泰一番。
特别是嫣儿,更是苦口婆心的规劝:“四郎,即便是孔先生口不择言,你也不能拂袖而去啊,课堂上睡觉,有错在先。被先生责骂几句,忍一忍,多说几句好话,赔礼诚恳点,先生也不会和你计较。虽然说孔先生言语过分了点,也是为你好,你这样一走了之,置先生于何地啊?”
蕙兰也在旁边帮腔:“是啊,殿下,孔先生是当代大儒,教授出来的学生不计其数,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上课睡觉是大错,没有用戒尺责罚已经是开恩了。你这样一走,以后还怎么去弘文馆啊?若是孔先生气愤难耐去陛下那里告你一状,你怎么和陛下交代啊?”
“不至于吧,这点小事就找家长?”李泰一愣,脱口而出。
“殿下,‘家长’是什么啊?”墨兰好奇的询问。
李泰还真不知道唐代是否有家长一词,或者说唐代的“家长”和现代的有没有区别。看着墨兰的神态,估计唐代即便有“家长”的说法也不过是乡间俚语,用的不多,只好随便的解释道:“家长就是家里的长辈。“
墨兰的插话让李泰本的情绪更增加烦躁,语气不愉的说道:“你怎么那么多问题?”
一句过后李泰也不在对墨兰迁怒,现在他是满心烦躁,考虑孔颖达是否会因为这点事去找李世民。
孔颖达在李泰拂袖而去之时,是目瞪口呆,张着嘴目送李泰离开。满腔怒火顿时化为诧异,孔颖达秉持圣人教诲,教书育人好些年,是第一次遇到李泰这样毫无顾忌的人。片刻之后,更加猛烈的怒火席卷全身,直气得孔颖达上气不接下气,浑身颤抖的指着门外,干张嘴发不出声来。
李承乾更是呆若木鸡的看着李泰离去,傻傻的一点反应都没有,下边的学生个个面面相觑,也都不敢出声。
半响,孔颖达稍稍平复心情,强忍着怒火匆匆结束了课业,直奔东宫而来。
李世民正在东宫的明德殿处理朝政,听到内侍禀报孔颖达求见时很是惊讶。虽然孔颖达也是秦王府旧臣,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弘文馆授课或者是做学问,一般情况都是听到宣召才会来,很少自己主动求见的,所以李世民一听孔颖达求见,在惊讶之后赶紧宣召。
孔颖达进殿之后直接一个大礼参见,没等起来就急切中带有委屈的说道:“陛下,老臣年迈不堪,无力再担负教导皇子之职,请陛下另选贤能,准许老臣致士。”
李世民一听,心中很是奇怪,虽说孔颖达已经念过半百,但身体硬朗的很,没听说最近有什么病痛啊,怎么就要致士呢?说不过去啊。此时李世民才仔细打量孔颖达,这一打量给李世民吓了一跳。
只见孔颖达双目紧瞪,满眼都是红通通的血丝,脸上五官都要纠结在一起了,浑身还在微微的颤抖,一双握笔拿书的手也不见了往日的稳健。李世民明白了,这是被气的呀,急忙亲自拉孔颖达起来,扶着他做到凳子上。吩咐人端上茶来。
看着孔颖达一副怒不可遏忍无可忍的样子,李世民耐心询问道:“孔卿,你是我为秦王时的旧臣,如今我刚刚即位不久,百业待兴,你可不能就这样离我而去啊,还有很多事需要你帮忙料理呢。谁惹你生气,你和我说,朕为你做主,但你可不能就这样赌气致士啊。”
孔颖达也不过是赌气而已,没想着致士,这么说不过是借口,也是为自己加重砝码,听着李世民和气的说辞,孔颖达就将李泰在弘文馆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没有半分增肥,也没有半分减瘦,只是原原本本将李泰如何在课堂上睡觉,自己如何训斥,李泰是什么反应,最终拂袖而去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言,又气又恼。心想,好你个青雀,不去听课也就由着你了,你到变本加厉了,只去这么一次就将老师气的七窍生烟。李世民也越想越生气,冲着内侍吩咐道:“来人,去把李泰给我叫来。”
李泰正在摇椅上躺着胡思乱想呢,就听见小内侍传召。
李泰一听,就想到是孔颖达去告状了,他心里也惦记这事呢,略微思考就让小内侍去回话。
“你回去和父皇说我又病了,身体很不舒服,稍晚些就去给他问安。”李泰是存心躲避孔颖达,想等孔颖达走后再和李世民解释。
内侍听言“诺”一声就走了。
走的快回来的也快,不一会,内侍一溜小跑来带李泰面前说:“殿下,你还是现在就去吧,陛下说了,你病的再重也得去,走不动就叫人抬你去。”
李泰一听明白了,这是李世民铁了心的要整治他了。
李泰就是再不愿意,此刻也不敢逆着李世民,只好让内侍稍等,叫人更衣准备陛见。
在嫣儿等人的担忧下,李泰带着文昊,随着内侍来到了明德殿。
李泰刚进大殿,一眼就看到了怒气冲冲的孔颖达在用那双红通通的眼睛瞪着自己。李泰偷偷的打量下李世民,赶紧给二人见礼。
李世民低低的“哼”了一声算是接受李泰一礼,孔颖达的反应就比较激烈,身子一转,给李泰一个侧影,看都不看李泰,无视李泰的动作。
看到孔颖达的动作,李泰心道不好,这孔颖达的气一点没消,急忙眼光乱飘,四处寻找。
“别找了。”李世民明白李泰在找什么,说道:“你母后在宴请后宫嫔妃和朝廷命妇,没在这里,你找不到的。”
李泰一听,这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没在,暗叹一声倒霉,心中不停的思索,怎么样才能逃过这一劫。
正文第四十九章李世民暴怒
李世民看着李泰眼睛乱转,就知道他在想办法推脱,心中的火气更大。李世民想的比李泰要远。
如果今天孔颖达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是否会致士还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影响恶劣,皇家的孩子可以随便欺辱老臣,会让朝廷众人心生不满的。当朝臣对皇家心存怨念,李世民一系列政策就不好施展。李世民到不是怕什么,只有有些顾虑,不想将事情闹大。
最主要的是李泰有错在先,李世民即便是想维护皇家尊严,维护李泰也没有合适的借口。毕竟尊师重道在世人眼里是一件很严肃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孔颖达的脸面还是要照顾的,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让老臣寒心,李世民压抑住对李泰的不满,说道:“青雀,你不敬师长,该罚。还不向你老师赔罪。”
李泰眨眨眼睛,略微思忖下,走到孔颖达面前,低声赔罪:“孔先生,是小子无状,鲁莽无知,冲撞了师长,还望先生念在小子年幼,不懂世事,还求先生谅解。”
孔颖达很是生气,心道这算什么?不敬先人,不尊师长,想几句话就算完结?即便你是皇子,也是我半个学生,若就这样简单了事,还有什么脸面教化百姓。孔颖达一念到此,心中怒火更盛,冷哼一声,将身子转到一边,给李泰一个背影。
李泰见孔颖达的动作,心中是又气又乐,转念一想,孔颖达也不容易,若是这样僵持下去,有损孔大儒是名声。再次转到孔颖达身前,又是一礼说道:“孔先生,是小子无理,不知进退,惹恼了先生,还望先生大量,饶恕小子一回。”
按理说李泰的作为也是给足孔颖达脸面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李泰毕竟是大唐皇子,这样毕恭毕敬的认错也就够了。可是李泰不知道孔颖达大部分的怒气不是因为不敬师长,而是因为李泰在他讲述圣贤书时睡觉,孔颖达认为这是对圣贤的亵渎。
既然李泰认错找错了方向,孔颖达怒气当然不能消,所以又是一个转身,又给李泰一个背影。
李泰这回是真的生气了,面子给足了,错也认了,大不了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孔颖达的作态被李泰认为是挑衅,刚想说几句重话,眼角的余光中就看到李世民再对他打眼色。
李泰斟酌了一下,一咬牙,第三次转到孔颖达面前,低声诚恳的说道:“孔先生,小子知道错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还望先生宽宏大量,不与小子计较,再给一次机会。”
李泰还是没说到关键点上,固执的孔颖达也第三次转过身来。
看着眼前的背影,李泰真的怒了。李泰接二连三的委屈就全,连番的受到漠视。没有想到是和孔颖达对问题认识上的分歧,导致三次道歉全被拒绝,只是感到孔颖达的气量太小,不知进退。连番的尴尬冷遇让李泰怒火中烧。
李世民也在生气,即为李泰在弘文馆的胡闹生气,也为孔颖达一番作态生气。且不说作为父亲眼看着儿子连番遭到拒绝,而感到心痛。单单说作为皇帝,亲眼看着皇子连番碰壁,折辱了皇家尊严,难免要生气。
李世民心想,你孔颖达来讨要公道,我给你了。皇子连番认错,你连番拒绝,你的脸面有了,就不顾及皇家的脸面了?
转念一想,孔颖达也是跟随多年的老臣了,索性就让李泰委屈到底,做出样子来,不为让孔颖达如何,是让朝中大臣看看皇家对待臣属的态度。
李世民咳嗽一声,满脸愤怒的样子,对李泰喝道:“青雀,心不成如何能让孔卿原谅你呢?跪下,磕头,认错。”
李世民的断喝使李泰为之一怔。随之撇撇嘴,转过身去,也留个李世民一个背影。
在唐朝,跪拜磕头只是一种礼节,和拱手鞠躬的性质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跪拜是最高的礼节罢了。
在李泰这里却是不同,没到唐朝前他只跪过父母。现在李世民让他行跪拜大礼,在李世民心理不过是隆重诚恳一些。在李泰心里却认为这是耻辱。
不是李泰不明白在唐朝跪拜的含义,他也曾对别人行过跪拜礼仪,那不过是在应该的场合下随波逐流,。诚心接受他单独跪拜的也就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了。别人还真没这个待遇。就是这种出于礼节的跪拜,都让李泰不停的说服自己好久才渐渐习惯,但仍然是不自然。
被现代社会熏陶二十多年的李泰观念中,以下跪,磕头的形势进行这种不必要的道歉,已经不是诚意的问题,是过于耻辱的事。是对人格的侮辱。孔颖达三番两次的转身不语,李泰已经为此生气了,此时李世民又让他磕头认罪,这根本不是李泰可以接受的。
看着李泰转身不语,李世民也更加生气,在李世民心里认为李泰这样聪慧的孩子,应该能理解自己的意图,他料想不到在这刻,李泰的观念和他根本不同,不可能理解他的想法。
李世民又连续对李泰重复了几遍,李泰依然一副不关我事的神态,给李世民一个背影。
殿中三人就这么僵持着,李世民让李泰磕头道歉,孔颖达等待李泰磕头道歉,而李泰那种固执性子又发作起来,根本不搭理两人。三个人同样是怒火中烧。
面对李泰的执拗,李世民此时的怒火不只是为了孔颖达的不知进退,感觉自己作为父亲也好,作为皇帝也好,总之就是这种权威受到了挑战。
李泰也是满心愤怒,首先他对什么四书五经并不认可,所以对孔颖达是出于对年长者的尊重,而没有对师者的敬重。对于皇权都是在心底的猜测,他从没看到李世民作为皇帝彻底展现皇权威严的形象,李世民在他面前都是一副父亲的慈爱。即便心里了解皇权的威严,没有亲眼见过,终究是不真实,在这个时刻也就没有那么重的畏惧之心。
半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