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485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485章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不暂且撤军,以观其变!”

孙权闻言,心头一喜,眉头一挑,吟声而道:“莫非是陆伯言之调拨?”

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击魏军九寨,更兼在其内纵火,除了陆逊的兵马,绝无仅有,孙权脑念电转,心中已有定夺,当即嘴角展开笑容。

随后,孙权下令撤军,号令一下,各将急传通报,吴军后方兵马徐徐而撤,正于魏军寨前作战的吕蒙听得号令,也不恋战,速速拔马一转,引军而撤。

曹操见得吴兵撤退,长吁了一口大气,其余将士皆有劫后逢生的余悸,比及黄昏时分,日落西山,天地间却似乎染着几分血红之色,魏军九寨通往吴县的路间,横尸遍野,看得让人惊心动魄,惨不忍睹。

在魏寨虎帐内,曹操坐于高堂,面色黑沉,脸容紧绷,浑身好似蕴育着滔滔怒火,各将领统计折损,纷纷来报。

今日一战,曹操麾下五万大军,折损了近二万余兵马,辎重更被烧毁大半,幸好,夏侯霸及时命兵士搬离不少辎重,如今帐内粮食,还可维持半月。

饶是如此,但帐内诸将,还是无不脸带虑色,低头不敢直视曹操的目光,忽然,曹操竟咧嘴一笑,若无其事,宛如无所谓般笑道。

“哈哈哈,陆逊、诸葛亮不愧是天纵奇才,两人联手,果然是非同凡响,朕此番败得不冤,败得不冤啊!”

“就不知于文则与程仲德,分明把守在临远要处,这陆逊、诸葛亮又是如何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就在曹操话音刚落,夏侯霸急出席拱手秉道:“回禀陛下,末将适才领命望孙韶那部兵马所来方向,细细打探,发现在东北方向十数里内,有一谷道小径极为隐蔽,若末将所料无误,孙韶大有可能就是取此道而来!”

曹操细目刹地一亮,颔首应道:“竟是如此,仲权,你速速派一部兵马前往暗哨,若再有兵马从此而出,立即来报!”

夏侯霸神色一震,拱手应诺,随后,曹真沉了沉色,忽出席向曹操问道:“如今军中辎重无多,难以久继,更兼我军此败,锐气大挫,依陛下之见,该当若何?”

曹真此言一出,众将无不脸色一紧,正中众人心中所虑之事,纷纷望向曹操,曹操闻言,脸色一沉,细目凌厉发光,如能看透人心,环视众将,凝声问道:“朕尚未有决议,不知诸位卿家有何见解,不妨直说!”

曹操脸上不见喜怒,语气平和,淡淡而道,帐内除了曹真、夏侯霸外,一干将领听之,各个都是一愣,面面相觑,然后纷纷出席,齐言而道。

“此下我军战况不利,战事难以为继,更兼我军深入东吴腹地,我等认为陛下当先与东吴为和,以待时机!”

曹操一听,顿时脸色一沉,目光刹地冰寒,帐内仿佛瞬间冰冻三尺,一员将领,心头一抖,连忙说道:“我等深受朝廷恩宠,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死亦无憾,但陛下乃天下之主,万不可有丝毫损伤,如此,陛下当以大局为重!”

“哦?你等皆欲与东吴讲和耶?”曹操听罢,嘴角一笑,然后又向众将一一望去。

曹真眉头一皱,正欲出言,这时,夏侯霸却向曹真暗打眼色,示意其莫要多言,陛下自有料算。

曹真会意,遂不多言,只听其余将校又是齐言答道当应与东吴讲和,蓦然间,曹操哈哈大笑,笑得那一众将校,无不心里发寒,连忙纷纷跪下告罪。

少顷,曹操笑声顿止,凝声而道:“诸位卿家所言,正合朕之心意!”

曹操此言一出,曹真、夏侯霸顿时脸色大变,面色又惊讶又是茫然,曹操为征讨东吴,剧耗国力,如今若是要与东吴讲和,这岂不是前功尽弃!

以曹操枭雄的性子,未到势极之时,绝不会轻易放弃,不过其余一众将校闻言,皆是大喜过望。

曹操细目炯炯有神,如似发光,忽地眼光一转,向曹真言道:“大魏与东吴连番征战,各方皆有耗损,死伤无数,交情险恶,若派等闲之辈,却不能见朕之诚意,子丹你乃朕之养子,遣你为使前往,最为适合,你可愿否?”

第七百零三章曹真说孙权

曹真神色一凝,几乎毫不犹豫,拱手应道:“陛下皇恩浩荡,末将纵是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曹真此去,可谓是九死一生,正如曹操所言,东吴与魏国势如水火,难以相容,倘若孙权不愿接受,大有可能会斩杀曹真,以作祭旗,以震三军士气。

可知孙权不久前,便曾斩杀魏使,曹真此言一出,众将皆暗暗庆幸,曹操面色肃然,将众人神色看在眼里。

随后,曹操取笔墨纸砚立即修书两封,一封交予曹真,教其次日进往吴县去见孙权,另一封则交予夏侯霸,教其交予司马懿,以作撤军准备,曹真、夏侯霸皆是领命。

且说当夜夏侯霸先往,引百余从骑,来到司马懿营寨,司马懿急召而入,夏侯霸拜礼毕,遂将曹操文书递与司马懿。

司马懿面色一震,忽地笑起,与许褚等人言道:“哈哈哈,你等看看,果如老夫所料,陛下已有计也!”

夏侯霸听了,面色一黯,却也不好直言讲和之事,只见司马懿拆了文书,眼光烁烁,速而看之,脸色连变,最后叹声而道:“陛下雄才大略,谋略之高,鬼神莫测,实乃胜某百倍也!”

夏侯霸一听,面色勃然而变,一时间不知所然,许褚、曹丕等人,亦纷纷来问,司马懿笑而不答,却又教诸将如此如此,各去准备。

这边曹操不知在酝酿着什么计策,而另一边,在吴县大殿内。孙权端坐王位。连声大笑。满脸喜色,与殿下的孙韶、周鲂言道。

“哈哈哈,好!好!好!伯言不负孤之重望,公礼、子鱼你等皆立下大功,此番你等不但助孤大破魏寇,更兼烧毁了魏寇大半辎重,以孤料算,魏寇军中辎重。最多能维持七、八日!”

“待这七、八日一过,魏寇粮食耗尽,军心必乱,孤趁势掩之,必能将曹老贼擒下,为一众东吴枉死英杰,复之大仇,雪之前耻!”

孙权笑毕,对孙韶、周鲂加以重赏,两人拱手谢过。退回席后,孙权又一一赏赐诸葛瑾、吕蒙等有功将士。众将大喜,纷纷拜谢。

少顷,诸葛瑾神色一凝,与孙权言道:“如公礼、子鱼所言,我军此番得此大胜,诸葛亮等一众残蜀遗臣,功不可没,待战事结束,东吴得以平定,大王当应一一赏赐,以笼络其心!”

“刘备之子刘禅,年纪尚幼,难统大局,大王若能将诸葛亮等残蜀遗臣,取之为用,我东吴必能如虎添翼!”

孙权闻言,碧目刹地发亮,重重颔首应道:“子瑜所言是理,孤已知也!”

这时,张昭忽然出席,拱手谏道:“曹老贼素来狡猾奸诈,万不可掉以轻心,譬如昔年河北之战,袁绍本占尽优势,曹老贼却以谋略,最终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此下战事正是紧要之时,大王当需更为谨慎!”

孙权闻言,面色一紧,凝声问道:“哦?那依张公之见,孤当若何?”

“曹老贼辎重无多,不日即退,我军且按兵不动,以观其变,待时机一到,其军军心溃散,我等盛势出击,必能大获全胜!”张昭面色肃然,沉声而道。

孙权听罢,又转眼望向一众文武,众人似乎皆与张昭所言相合,纷纷应和。孙权便是依从。

吴县之战,似乎已成定局,但所谓兵者,诡道也,曹操一生历经无数战事,屡屡皆能于险难中,迎风破浪,力挽狂澜,方得创立帝业,开创大魏强国,得之天下三分之二,如此绝世枭雄,又岂会甘于坐以待毙?

到了次日,曹真引数十从人,径直赶到吴县城下,嘶声大喝,报明来意,兵士听得,连忙来报与吕蒙。

吕蒙听说曹操遣其假子曹真为使,欲来讲和,眉头一皱,沉吟一阵后,便速教兵士前往通报孙权。

不一时,孙权遣人回报,召曹真入城来见,吕蒙遂教军士打开城门,引曹真一路赶往城中大殿。

少顷,曹真随着吕蒙来到大殿前,曹真不敢丝毫放肆,先是拜礼,孙权见曹真并无向先前那魏使那般猖獗张扬,寒冽的神色转好,冷声而道:“吴与魏势不两立,你乃曹老贼假子,来此何干?”

曹真闻言,毫无惧色,徐徐而道:“某闻吴王仁义充塞四海,深受百姓敬仰,乃一代明君,今日听得此问,实乃教某大所失望!”

曹真此言一出,张昭顿时面色一变,忿然而出,厉声喝道:“竖子休得放肆,堂堂东吴之王,一国之主,岂能容你这无知小儿如此诋毁!”

曹真听了,嗤声一笑,疾言而道:“我受魏帝之命,前来讲和,以礼相见,吴王若是仁义之主,当以礼相待,又岂会出言刁难?”

“哼,好一个伶牙俐齿的狂徒,大王,此子乃曹老贼假子,何不将其擒之,他日待我军与魏寇作战之时,砍其首级,为三军祭旗!”张昭冷哼一声,疾声与孙权谏道。

孙权神色一凝,却是摆了摆手,面色肃然地与曹真说道:“魏帝欲要与孤讲和,却不知吴与魏仇恨已深,此事难为,你速速退去,告之魏帝,孤与东吴一众俊杰,早已决意,与之决一死战,讲和之事休得再提!”

曹真听言,却毫无所动,只是冷笑,孙权看得心头顿起一股无明之火,冷声叱道:“曹真,你为何哂笑?”

“我笑吴王不识大局,他日必遭灭顶之灾!”曹真随即便答,言辞锋利,此言一出,吕蒙等将纷纷怒喝,各个杀气腾腾,似乎恨不得将曹真撕成碎片。

孙权厉声喝住,碧目赫赫生威,声音又是寒澈几分言道:“曹真,你可知前番你等大魏使者,就在这大殿之上,大言不惭,出言相辱,下场若何?”

“此事我亦有听闻,那人趾高气扬,不知礼度,有损我大魏气象,死有余辜,当杀!”曹真速速便答。

孙权听了,脸上寒色微微褪去了些许,又与曹真说道:“你竟知此理,怎敢放肆?”

“吴王息怒,且听我一言,东吴如今虽占上风,但吴王若断我等生路,我等唯有拼死搏杀,如此一来,必定两败俱伤!”

“时今北晋已覆灭蜀汉近有半年,以晋王吕布之能,想必西川已将安稳,吕布乃野心之辈,无需多久,定当趁大魏、东吴两败俱伤之时,盛势出军!”

“而我大魏在中原尚有数十万大军可把守,但东吴如今兵力几乎耗竭,待那时凭甚抵挡吕布大军!”

“更兼吕布占得西川,可取陆路从交州进发,如此一来,东吴无长江之险可据,北晋军素来精锐,陆地作战,能与之相抗者,唯有我大魏兵马,此中利害,吴王想必知也,如何抉择,但凭吴王之意!”

第七百零四章吕蒙连献二策

曹真按照曹操的教导,努力让目光变得凌厉,直逼孙权眼眸,孙权听得面色剧变,一阵心惊肉跳,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

此下殿内一众东吴文武,亦是各个面带虑色,不知如何是好,诸葛瑾面色一紧,出席向孙权言道:“竟若如此,大王何不看看魏帝信中所言如何?”

孙权听了,眉头一皱,沉吟一阵后,还是依从诸葛瑾所言,曹真速速递上书信,孙权拆而观之,本来冰寒的神色,霎时间散去了许多。

原来在曹操信中,先以善言安抚,然后又陈说利害,更承诺将尽还所占之地,至于先前索要孙策、周瑜遗孀之事,曹操只字未提。

孙权面色一沉,与曹真言道:“魏帝所意,甚是诚恳,不过毕竟魏国无义来犯为先,倘若孤如此轻易与魏国讲和,东吴一国气象何在?兹事体大,你且退下,暂于驿站歇息,待孤与众臣商议定,便会召你前来!”

曹真闻言,也不多做纠缠,毕恭毕敬地拜礼后,便速速随着侍卫退下,待曹真离开后,张昭扶着下颚长须,徐徐而道:“此子于战场勇猛如虎,于朝堂能处事沉稳,难怪深得曹曹老贼赏识,收其为养子!”

孙权碧目眯起,微微变色,遂教左右侍臣将曹操书信宣告,宣告毕,孙权然后又向众人问道:“诸位卿家认为,曹曹老贼此番讲和,诚否不诚?”

张昭想了一阵,默默颔首答道:“曹老贼明知有前车之鉴。却还敢遣其假子前来。又听其信中所言。足可见之诚也!”

张昭说毕,顾雍便接话而道:“张公所言是也,雍适才听那曹真之论,大有可能是曹老贼所教,曹老贼费尽苦心,或许是知得难举战事,欲求和,撤出腹地。保得老命!”

孙权听罢,冷声一笑,淡淡而道:“哼,曹老贼束手无策,却想讲和苟活?天下岂有如此便宜之事?”

孙权话音刚落,吕蒙神色一震,虎目精光烁烁,与孙权言道:“大王所言极是,曹老贼欲要鲸吞天下,其心若何。天下人皆知也,此番我等若不趁机将其诛杀。曹老贼将来势必卷土重来,此实乃放虎归山,徒留后患也!”

吕蒙说罢,赵咨却是忽然说道:“可那曹真所说,亦非虚言,若是北晋坐收渔人之利,趁虚来攻,我等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