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 >

第69章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第69章

小说: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让她进入西军,跟随自己征战天下,那她写出的词会不会闪烁古今,艳压诸仙?

  作为资深军迷,研究过中外无数战役,文艺对战争的重要性彦崇有着很深体会。

  “清照姐姐,遇上俺,只怕你…”

  堂上诸众只见少年转过身来面色阴沉。燕青见之吓了一跳,自从知道彦崇身份后,燕青对种家大郎可是有着一份敬畏。

  “县太爷,知不知道笞杖之刑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燕青聪明地不发一言,就见少年走到张员外面前。

  “好心当成驴肝肺,活该受穷。”

  张员外见这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自有一股威势,见那县太爷也不阻止,可见是沾亲带故之人,心中先自怯了几分。

  “她未曾给张某打招呼,可见有偷窃之意。”

  燕青搔搔头,问向身边张横。

  “笞杖之刑怎么了?”

  张横把双手一摊,做了个不明觉厉的表情。

  看着泪雨纷飞的妇人,少年声音严厉起来。

  “就算是怀疑,就能杀人吗?”

  张员外被少年身上气势所迫,正想放弃,旁边有闲汉出声。

  “那也不能肯定她当时没有偷窃的心思啊。”

  周围响起了稀松的附和声,看来想看清照姐姐屁股的人还是蛮多。

  右手一展,少年手中出现了一个小瓶。

  “这是仙丹,能够测人心真假,如果说得是真话,吃下无事,如果说假话者,吃下立即七窍流血而亡。“

  这一手把堂上诸人全镇住,没人知道这小瓶从何处而来,全部瞠目结舌看着少年。

  少年右手一动,小瓶突然消失,再一动,又出现在掌中。

  “难道这少年真是神仙不成?”

  “就算他不是神仙,也是神仙的弟子。”

  “就算不是神仙弟子,手上那瓶装的也是仙丹。”

  在众人的纷纷议论中,少年小心翼翼从瓶中倒出一颗白色药片,走向张员外。

  “是否想试试这颗仙丹?”

  张员外连退数步,好似那小小的药片有着强大排斥力。

  “这药不该我吃,该试试这李家娘子才对。”

  看着清照姐姐水都不要,直接就将药片咽了下去,彦崇感受到一股彪悍之气。

  众人见这娘子吞下仙丹后浑然无事,轰的一声,几下就散得干干净净。

  那张员外见状也告辞而去,虽然彦崇很想把那幅画买下来送给清照姐姐,提升好感度,但想想还是算了。

  二十万贯,可以养不少精兵强将,就为了一份艺术,彦崇觉得不值。

  乱世人命如草芥,艺术连草芥都不如,延福宫里有多少比《牡丹图》更值钱的国宝,在女真人的铁蹄下,和地上那些小草也没什么两样。

  盛世才谈收藏,乱世需要的是刀枪。

  李清照与赵明诚一生收藏也是不少,金石录这书流传下来也已不全,至于那些收藏早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第三十章 姐姐请留步


  看着李清照想告辞,彦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要是小萌新、方百花在此一定就知道彦崇准是开始打什么坏主意。

  “清照姐姐,虽然无事了,但我还得跟神仙有个交待才行。”

  见李清照双眼中闪烁着不解,少年悄声说道。

  “虽然姐姐不用受笞杖之刑,但我这兄弟说出的话却已惊动了神仙,必须完结此劫才能让你们俩不受上天惩罚。”

  “怎么样才能消减此劫?”这下连燕青都紧张起来,连扇自己几下嘴巴。

  “你在这里继续当你的县太爷,我和清照姐姐院内说话。”

  一旁张横早嚷了起来,“时辰到了,该我该我当县太爷了…”

  后院李清照听说少年要她的亵裤以完此劫,羞得脸色血红,那眼睛连地都不敢看,几乎闭上了。

  “此事也算我兄弟鲁莽,想要过县太爷的瘾,以至于判了糊涂案。”

  彦崇说得一本正经,脸色半分不变,好似在讲严肃理论一般。

  “不过就用你身上的亵裤,用小棒杖打几下而已,我叫婆子带你先去买上几条,换了就是,不是多大的事。”

  李清照初闻羞愤欲死,见少年始终一本正经,面上不曾有半分轻薄之意,不禁心绪也慢慢平复下来,心中忖道。

  “难道神仙弟子对这些世俗礼仪并不看重的么?”。

  李清照刚放下心思,突然又想到这少年虽然长的喜人,但实打实是贼寇,神仙怎么能收贼人做弟子?

  这份患得患失心理让她面容也在不停变化着。

  彦崇能将李清照的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要件亵裤问题估计不大,就凭自己这强盗身份就能让她缴裤投降了,关键是要留下她。

  谁说诗不能杀敌?谁说词不如酒?

  文人那枝笔即可以颠倒黑白,也能横扫千军。

  自己现在手下猛男一大把,猛女也有一堆,文化人却没几个,虽然自己看不上大宋的文官,但只是那种体制害了他们,文化知识本身是没错的。

  不择手段留下清照姐姐,彦崇正式启动招揽人才计划。

  “姐姐你怕不怕强盗土匪加流氓?”

  看着自己儿时的偶像全身都在颤抖,彦崇忍着笑继续说道。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姐姐满腹诗书,无论有多少灿烂文章,也挡不了那些野蛮人打屁股。”

  “今天要不是俺,姐姐被脱了裤子打屁股,还会活下去吗?”

  李清照一听少年又提此事,脸儿又羞的绯红,有心不答,又恐这人继续问下去更加难堪,只得轻轻道了一声。

  “不活了。”

  就见那少年一拍巴掌,“以后稗官野史上就会写明,大宋第一才女为艺术献身,完全可以编出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来。”

  眼见少年越说越离谱,李清照又不敢开口阻止,只得禁声不言。

  忽见少年手上拿出一道令牌。

  “其实我不是贼寇。”

  看着东宫令牌,自小在帝都长大的李清照并不陌生,小脸上顿时放松下来。

  “你是太子手下?”

  彦崇将令牌收好,又拿出一道手谕递给李清照。

  “奉旨剿匪!”

  看着清照姐姐脸色松弛下来,彦崇语重心长的说道。

  “姐姐,太子专门向彦崇打过招呼,此来京东两路虽战火纷飞,定要保证姐姐人生安全,天幸在郓城让俺遇上姐姐,彦崇必不负太子之托,确保姐姐平安无事。”

  在文化圈老种的招牌不好使,彦崇将太子搬出来,果然见到李清照脸上露出一丝激动。

  “姐姐学富五车,却因元佑党之事,和夫君流放故里,太子听闻此事之后也觉得心内不安,特向姐姐保证,等他日登基一定恢复赵、李两家昔日荣光。”

  “太子果真如此关心李家?”

  听闻这话,彦崇心中顿时有点酸溜溜的味道。

  “东京那些上层建筑何曾会关心你这弱女子,怜取你的就是你眼前之人呢。”

  取得了李清照的初步信任,彦崇将京东两路的局势初步讲解了一番。

  “…现在贼人估计会经徐州,前往海州,此是绝密,不能向任何人说起。”

  李清照对军事一窍不通,也并不关心,只是小声问道。

  “我夫君在青州,不会波及战火吧?”

  彦崇心中暗笑,“本来无事,现在却有事了。”

  赵明诚这人,彦崇没撒感觉,只知道没几年好活了,这种胆小如鼠之辈,没被女真逮住便罢,逮住绝对就是汉奸。

  现在的历史因为自己出现已经有了偏差,要是赵明诚真得卖国,李清照还能活下去吗?

  就算赵明诚写了《金石录》这书,在华夏文化史上有此许贡献,但彦崇相信,李清照如果能感受到铁血生涯,在文学史上的成就比她夫君要大的多。

  当然自己也有私心,和清照姐姐在一起吟风弄月,生活会很甜,那位不是英雄的男人,就让他消失在姐姐的生活中吧。

  “叫刘琦过来,陪姐姐找找东京的回忆。”

  “刘琦?”

  “哈哈,东京不识刘衙内,被称公子也枉然,姐姐你离开帝都太久了!”

  李清照喜欢喝酒,更喜游玩,年少未嫁时经常和那些公子哥儿一起玩耍。

  “沉醉不知归路,尽兴晚回舟…”

  这些词句都能勾画出一个精灵少女模样。

  传闻李清照投壶技巧更是了得,经常让那些纨绔子弟喝的大醉,而自己却浑然无事。

  玩诗词就算了,自己很能抄,便也没信心能胜过李清照。这等牛人都是文章天成,随手就能拈来唱合的,才思基本不枯竭,如何能比。

  酒令也不行,斗不过恐被笑话,总不成学呆霸王,说出“女儿乐,一根几八往里戳。”丢不起这个人啊。

  就玩白打和投壶,刘琦来了更能热闹一些,免得李清照不自在。

  “清照姐在哪里?在哪里?”

  彦崇正和李清照讨论诗词,就见刘衙内风风火火冲进了后院。

  一见到清丽脱俗的李清照,虽然略显憔悴,但刘琦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姐姐。我是刘琦。”

  


第三十一章 告示


  见到儿时偶像,刘琦脸都快笑烂了。

  看着李清照那懵逼模样,经过彦崇指点,刘琦才恍然大悟,一伸手将胡子扯了下来。

  “你是刘…刘琦?”

  刘衙内年龄虽然不大,当年也是胭粉中的常客,李清照依稀还记得模样。

  “来、来、来,今日和姐姐比试一番。”

  投壶是在宴饮时所行礼仪,行礼者皆着汉服礼服,主客皆八支箭,进壶数少者为负,需罚酒三杯。

  “宿主,恭喜完成任务,获得点数三十,现发布新任务,亲吻太子妃朱琏。”

  彦崇看着手上这件桃红色亵裤,忍不住嗅了一嗅,什么味道都没有,要不是系统确认,彦崇还以为李清照拿了件新的来糊弄自己。

  太子妃朱琏!

  真TM变态任务,要是自己收了李师师,再要了朱琏,会不会被天打五雷轰呢!

  三人换完汉服入座,李清照顿觉眼前一亮,心中暗赞一声。

  “好一对翩翩美少年。”

  投壶游戏对彦崇及刘琦这等箭术高手来说,不算太有难度之事,但李清照经过几轮试投后,宝刀不老,枝枝进壶,把昔日风采显露无遗。

  看着李清照越来越欢快的笑声,两位少年以目示意,不约而同都投丢了一箭。

  “哈,哈,我胜了,你们罚酒三杯,”

  身着汉服的李清照更显出那份丰腴体态,很久未现的欢颜在脸上绽放,就如同此刻的阳光一般,久久地呆在这后院之中。

  “该玩白打了,这次我们不会输的。”

  “哈哈,那可不一定,你们俩可不要喝醉了哟。”

  欢快气氛让阳光也妒忌起来,慢慢躲入到云层之中…

  ……

  郓城在燕青及张横两个县太爷的管理下很快恢复平静,一切运转如常,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今天在县衙贴出告示后,看似平静的小城被拨撩得心神不宁。

  东平街中有一个廖记铁匠铺,掌柜廖洪今天关门歇业,将三个儿子和几个徒弟招集到正屋里议事。

  浑家及几个女儿因没有外人,也都挤在一屋。

  “大家说说,这告示内容是否真实?”

  廖掌柜端起茶杯,吹吹水面上的绿叶,黝黑面孔上没有半点表情,咽下一口茶,才有点享受的表情浮现出来。

  二儿子当先发声:“这告示又不是官府所贴,这些内容都是贼寇所写,岂能当真?”

  话音刚落,就听小女儿抗声说道:“我觉得他们可不像贼寇,比官府还好呢,这几天郓城治安比平时好很多的,我和姐姐们去水粉店,遇上那些大头兵,对我们都是客客气气,那眼睛也不乱扫瞎描。”

  大儿子点点头,“要说这群贼寇,也算是义士,并不骚扰居民,只是这告示上的内容不知是否靠谱。”

  “听说隔壁蒋木匠和儿子已经收拾完毕,准备跟着贼寇前往青州。”

  “我们这一大家人,那蒋木匠就父子两人无牵无挂,怎能相比?”

  听着屋中热烈讨论,廖掌柜看看浑家,又扫扫这座小院,眼中全是留恋之意。

  告示中的内容让所有工匠都怦然心动,如果有工匠随军去青州,按家族人数发饷,年龄在十六岁以上无论老女都算,每人一月一贯,廖掌柜这一大家人一个月就可得十多贯。

  自己在郓城这铺子一个月下来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十贯呢。

  “请大家注意一下,这里我说一个细节。”三儿子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