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647章

功高权重-第647章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大学开发的,郭知言过去只是把它做的更大更强,市场更开阔而已。
    (感谢y228、小説中毒者、林丁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

第984章 卖国行为
    郭拙诚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是郭家的顶梁柱,是郭家的灵魂人物,而不是他的父亲郭知言。
    这些传言和议论以前基本没有传到琼海岛来,但随着郭拙诚在这里上任,有关他的消息就铺天盖地而来。这里可不像三机部那种准军事单位,大家讨论其郭拙诚来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至少私下里这些人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特别是当郭拙诚在大会上公开宣布将干部职工的收入增加二十倍之后,他就更出名了,关于他的消息更是满天飞,好的坏的不那么好的不那么坏的,普通的奇怪的等等,各种消息都有。
    很多人更是深入探究郭拙诚的背景。竟然被人挖出很多秘闻,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说郭拙诚实际上是中央谁谁谁的儿子,有人更是拍胸口保证郭拙诚是革命老前辈谁谁谁内定的孙女婿……
    这些笼罩在迷雾中的消息不但没有降低郭拙诚的威信,反而让更多人认可了郭拙诚的强势。也有更多的人开始相信他的承诺。要知道之前很多人对郭拙诚的承诺几乎呲之以鼻。
    随着这些荒谬消息的传开,很多人强迫自己认可郭拙诚能够达到他的目标,他吹牛是有本钱的。
    这些消息的传播愁坏了好几个人,可他们对此又无可奈何。
    关应杰在脑海里将这些消息和熊慧忠说的事实认真地思考了一遍,然后装作不慌不忙的口气说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要对郭拙诚这个人进行重新考虑了。”
    熊慧忠点头说道:“我相信郭知言是郭拙诚的父亲。但我不相信他还有什么后台。就算他真的有什么后台,如果他胡乱指挥。胡乱定下建设项目,我们也应该制止他。我们这么做是对全岛人民负责,是对国家和上级组织负责,也是对他本人负责。    ”
    关应杰对于熊慧忠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话有点不爽,不过脸上依然波澜不惊,他说道:“老熊,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我们必须对所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现在他一下引人了这么多资金,肯定获得了省委领导的认可。如果我们还在这事上与他计较,失败的肯定是我们。到时候万一投资商撤走资金,所以的责任就会由我们承担。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狠抓财务制度,利用财务制度这根缰绳套牢他这匹烈马,不让他把我们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搞乱。”
    熊慧忠不相信地说道:“在项目投资手续上我们都无法制约他,在财务制度上又怎么可能控制他?人家投资商根本不需要从我们这里拿钱,我们最多就是催促投资商早一点把钱拨付到位。早一点开工建设。无论投资商是否按时拨款,我们都无法牵涉到郭拙诚身上。我们对他几乎没有约束力,人家之所以直接在省里提出项目,就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我们乖乖就范呢。”
    关应杰微笑着说道:“老熊,你的眼眶太大了。没有看到细微的地方才是最好发挥的地方。”
    熊慧忠强迫自己思考了一会,试探着问道:“你是说我们在资金方面……”
    关应杰说道:“只要我们都强调财务纪律,他就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你想想,他郭拙诚现在不是在省里召开的会议上公开向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的同志说每人每天补助二十元,还有伙食交通补助还有星期日加班补助。请问这么多钱他从哪里来?工程项目的钱是不可能动用的,只能专款专用。而我们现在公署的财政情况你也知道,如果支付了欠款,下个月连干部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他总不能凭空变出钱来,如果真有这个本事,那我们就确实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看着他折腾。”
    熊慧忠高兴地说道:“对啊,我们完成可以卡住这条渠道。……,对了,我们还可以让财政局把那些欠款尽可能地清掉。等他看财政局账上的数字都为零,看他怎么兑现给省厅那些人的补助,看他用什么名目开支,呵呵。”
    关应杰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样子,说道:“这是欠款也是我们应该还的,还有下面那些单位企业确实需要资金,我们不能不管不顾。”
    熊慧忠没有欣赏关应杰又当什么又立牌坊的话,笑着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到时候我真想看看他是一副什么表情,一分钱都没有,一分钱都不留给他!”
    关应杰接着又出招道:“老熊,你知道1911年上半年发生的事不?”
    熊慧忠对此一无所知,他更不明白关应杰在讨论如何对付郭拙诚的时候,却突然说起七十多年前的旧事。他老实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时候还是清朝政府,武昌起义还是那一年十月十日发生的呢。你怎么说起过去的事?”
    关应杰叹了一口气,说道:“唐代魏征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告诉你,1911年川昌省就爆发了著名的保路运动。当时腐朽的清政府要将好几个省的铁路修筑权交给外国列强,结果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各地掀起了‘拒债’、‘集股’为中心的保路热潮,纷纷抗议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到处举行集会,坚决要求拒外债、保路权。”
    熊慧忠大惊,问道:“难道这种让外国人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还是卖国行为?这……这……怎么能这样?你是不是搞错了?”
    关应杰慢条斯理地说道:“是不是卖国我现在不清楚。你想想,连你我都不是很清楚,我们是不是让老百姓也知道一下,让他们去评判,却断定?”
    熊慧忠担忧地问道:“这样的话会不会让领导知道我们……”
    关应杰打断他的话说道:“你怎么就这么死板?让人民群众去判断不好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再说,我们完全可以在党报上发表纪念保路运动的文章啊,文字里完全不与现实挂钩,只赞扬那些为了民族利益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谁能抓我们的把柄?难道纪念革命先烈还错了?”
    熊慧忠还是心有余悸,问道:“关主任,这让外资修路到底是不是出卖了国家利益?”
    关应杰想不到熊慧忠如此迂腐,如此钻牛角尖,不由皱眉道:“老熊,你有必要弄得如此清楚吗?”
    熊慧忠却坚持道:“当然。如果他引进的项目真的损害了国家利益,我就敢向上级报告,请求上级处分他,撤他的职。”
    关应杰冷笑道:“这种问题你还需要问我?想一想上级批准同意了就知道。熊书记,我们还是务实一点吧,干什么事都急不来的。”
    听了关应杰的话,熊慧忠一下如泄了气的皮球,有点无奈地说道:“是呀,省里都同意了,怎么会卖国呢。……,好吧,我们就慢慢来。我总觉得这个小子不是干正经事的人,如果我们不努力,还不知道他将琼海岛带到哪里去,到时候琼海岛会成为什么样子。”
    ……
    郭拙诚将书写报告的事交给了从省建设厅、省财政厅撬过来的几个人之后,他就乘车回到琼海岛,因为这里还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处理,那里只剩下一点扫尾工作,只剩下提交给有关部门,这些完全可以由那些新招聘来的人做,对他们也是一种考验。
    坐了一天的车,到了公署后,郭拙诚立即将自己在省城抽时间写的汇报材料交给了秘书卞凉,要求他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他将在公署常委会上向常委汇报有关招商引资的情况,汇报招聘人才的计划,同时布置项目动工的工作。
    等秘书去忙打印的事去,郭拙诚又打电话将公署办公室主任叶樟喊到了办公室。
    未等叶樟进来后汇报近期公署里的事情,郭拙诚就劈头问道:“叶主任,请问有关刺绣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
    叶樟连忙将手里的资料交给郭拙诚,说道:“郭主任你看,这是澄海县县志办的同志写的有关刺绣的资料,包括刺绣的来历、发展历史、传说等等。这里是我们和孟薇同志和她母亲一起写的有关刺绣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绣品等级的区别等等。”
    郭拙诚对刺绣不是很懂,但他知道看刺绣的来历、发展历史是否悠久,知道看整理出来的民间传说是否吸引人。同时他也知道看刺绣方法是不是有一般人难以学会的技巧:如果刺绣方法太简单,就很可能被人呲之以鼻,如果太复杂,人们看了又引不起兴趣。
    他拿着这些资料看了一会,觉得内容还不错,虽然里面因为政治立场问题,编写者过于强调人民群众的智慧,对一些民间传说明显进行了处理,去掉了里面一些因果报应和封建迷信的东西,但读起来还是不乏趣味性,从这些文字里能体会到少数民族妇女勤劳、质朴的品格以及她们幸福而美丽的追求。

第985章 精美的录像
    叶樟看到郭拙诚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又说道:“主任,那个叫潘丽丽的女同志还用摄像机摄下了孟薇和她母亲刺绣的场面,也由她妈妈解释了有关刺绣的方法,你要不要看一下?我看很好的。 ”
    郭拙诚一愣,问道:“怎么看?放电影吗?”
    叶樟说道:“不是,是录像机。只要把录像带放进录像机里,然后它就把图像从电视机里放出来。这套设备还是潘丽丽同志带过来的,说是美国最新生产的高档货。”
    潘丽丽拿的是香港证件,用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管理人员的名义,加上她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粤语更是非常娴熟,以至于叶樟认为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潘丽丽自然不解释说自己是越南人,那样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数的麻烦。
    郭拙诚没想到现在琼海岛就有录像机了。对于磁带录像机,郭拙诚还是清楚的,因为滇南开发区就引进录像机技术的事情,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曾经打电话征询过郭拙诚的意见。郭拙诚当时回答说让私营企业引进可以,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至少还有十几年的辉煌时期,但它远远比不上电脑的前途,滇南开发区不能因为它而影响了电脑的开发、生产。
    后来确实有私营企业与美国接触商讨技术转让的问题,但目前应该只是处于商讨阶段,远未到达生产的程度。郭拙诚为此想提前开发出光盘、光驱。以比前世更快的速度取代磁带、录像机。只是因为他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暂时也没时间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没有动手,等将来自己的工作稳定下来,有空余时间后再向有关科研部门提出相关技术建议。
    郭拙诚还知道磁带录像机是1928年10月一位名叫芬奇巴耶特的英国人申请的专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制成了一种电子录像机。它具有两个大磁带盘,磁带以每秒5米的惊人速度通过一个静止的录像磁头,但因为形体和结构十分笨拙而不实用。
    1956年4月,美国的安潘克斯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录像机价值7。5万美元。体积却比一辆小汽车还要大。直到1969年录像机才开始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尼克松与当时的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曾经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美国的技术人员利用结构小巧的录像机录像了两大巨头唇枪舌剑的场面,并在电视台播放。
    不过因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此时的录像机一时还没有进入商用,没有进入普通家庭,直到最近几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使用后。录像机的价格才降下来,体积也减少了,西方那些富裕家庭才开始购买,市场越来越大,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直到被光驱以及vcd、dvd等彻底驱逐。
    “现在的录像机是什么样子?”郭拙诚心里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叶樟走到了他的办公室。在叶樟的办公桌上,他看到了一个两尺长,足有半尺高的机器,旁边连接着一台黑白电视机。
    郭拙诚差点失笑:好笨重的玩意,呵呵。
    叶樟对录像机显然不太熟悉。他有点笨拙又很小心地将一盒录像带塞进机匣,双手将其轻轻地推进去之后。再谨慎地按下了播放键,然后再慌乱地将电视机旋钮打开。
    一阵雪花点之后,黑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漂亮的孟薇和一个与孟薇相貌相似的女人,两人坐在一起正在专心致志地绣花。
    接着,以学徒身份出镜的孟薇询问母亲有关刺绣的问题,同时一边按照母亲的指点不停着绣着。整个情景很温馨,很和谐,两个漂亮的女人加上漂亮的刺绣,给人一种恬美的感觉,看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显然,为了拍摄这段录像,潘丽丽和叶樟等人做了不少准备,用来刺绣的底布明显是进口来的高级货,绣线也很高档,甚至连周围的家具什么的都做了精心的调整,虽然不奢华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所能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