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明史 >

第688章

新明史-第688章

小说: 新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然没有必要冒着让骑兵师遭受人员损失的风险去进攻安条克,只要第一军的炮兵跟上来,要打下安条克那自然是易如反掌地事情。

不过,就在当天中午,一名不速之客来到了第一军临时设立的司令部。让谢正卿感到万分惊讶的是,找上门来的竟然是一名帝国海军军官。谢正卿也迅速地反应了过来,这肯定是顾成林派来的联络军官,因为当时在附近活动地,也就只有顾成林的舰队了。

来到第一军司令部的不是别人,正是顾成林的手下李语然。数日前,梁岳率领的近卫军攻占了贝鲁特,而梁岳也按照皇帝的命令,在占领了贝鲁特港之后,他控制了港口,随后安排几十名近卫军中懂得一点航海技术的官兵,押着一群当地的水手出海去寻找顾成林的舰队去了。

这支联络部队在海上漂泊了几天,结果还差点迷路,就在准备返回贝鲁特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艘执行外围巡逻任务的护卫舰。这正是大西洋舰队的一艘护卫舰,当然,他们也立即见到了顾成林,并且把皇帝的安排告诉了顾成林。

当时,顾成林正在策划向达达尼尔海峡与博斯普鲁斯海进军的事情。在知道皇帝已经派遣地面部队,准备沿海岸线向奥斯曼帝国进军的消息之后,他立即派遣一艘战舰返回了贝鲁特,准备联系上近卫军。不过,此时近卫军早就已经返回了大马士革,只留了一千多人镇守贝鲁特港。

当然,顾成林也很快就判断出了皇帝的意图,他只需要在地图上仔细的看一下就知道了,如果明军地面部队要从南面进攻奥斯曼帝国的话,那就必须要攻占安条克城。所以,顾成林立即就派遣了数艘战舰在安条克城的外海活动。这天一早,那几艘战舰就看到了出现在安条克城外面的明军骑兵部队,虽然没有判断出是哪支部队,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不是近卫军就是第一军,反正都是明军。

结果,顾成林就把李语然派了过来,让李语然联系上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而李语然在上岸之后。立即就与一支第一军的侦察骑兵碰上了,很快就被带到了谢正卿这边来。

“现在,我们舰队正在准备进军北面的海峡,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不过。顾成林将军也托我带话过来,如果有需要的话,舰队随时可以为第一军提供支持,另外,我们还有一支陆战队,可以配合第一军作战。”李语然这一路上也算是辛苦了,在说话的时候,他还喝了几口水。“当然,按照皇帝现在的战略部署,攻占安条克城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完成攻占任务。而在安条克城北面,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本土。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随时有可能南下支援安条克城。如果时间拖久了的话。恐怕就有意想不到地结果。”

“顾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当然,要攻占安条克城的话,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现在我们己经包围了安条克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这时候一名参谋军官快步跑了过来,在谢正卿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谢正卿地神色立即就变了。

“对不起,我还有点事情要马上处理一下。请稍等。”谢正卿也顾不得失礼。匆匆道了句歉之后,就叫上那名参谋军官出了营帐。

李语然并不觉得被人冷落了,毕竟谢正卿是第一军军长,陆军上将,军衔比他高了好多呢。而且,现在第一军正处于作战状态,军务繁忙。肯定有很多突发事件了。多等一会并没有什么,本来李语然就想休息一下再跟谢正卿商讨联合进军的事情的。

不多时,谢正卿就返回了营帐,他尴尬的朝李语然笑了一下,说道:“开始你说舰队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

李语然微微一愣,谢正卿前面半句话都在谢绝海军的支持,怎么现在态度突然转变了。

“其实……”谢正卿笑得更尴尬了,“我们现在确实需要一点帮助,不知道你们能否为我们提供一支炮兵部队呢?”

“炮兵?”

“对,其实……”谢正卿迅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们的炮兵部队遇到了一点麻烦,本来该今天到达大马士革的补给物资在路上出了点问题。所以现在我们的炮兵没有足够的弹药作战,如果等下一批补给物资的话,需要大概十天的时间,当然,我们是拖不起这十天的,所以不知道海军能否支援我们一支炮兵部队,如果有炮兵的支持,我们就能够更顺利地打下安条克城。当然。如果没有的话,那我们就只能组织强攻了。”

“将军,我们的陆战队有两个炮兵营,大概有一百多门火炮,不知道这能否帮得上忙?”

“当然,当然,一百多门火炮已经足够了,毕竟安条克城只是个小城而己。”

“那好,我马上返回舰队,最快,陆战队明天一早就能上岸,如果第一军先设置好炮兵阵地,并且组织一批人员帮助运送火炮与弹药的话。那么明天下午,最迟明天傍晚就能让炮兵投入战斗了!”

“我们马上开始准备。”谢正卿见李语然站了起来,也连忙站了起来。“当然,还要请你带我感谢顾成林将军,这次你们的帮助确实很重要。以后若有机会,我谢某人必定亲自向顾将军表达谢意!”

两人也不再多罗嗦,李话然当天就返回了停泊在外海的舰队,向顾成林汇报了情况,而顾成林也立即派快速战舰去通知了跟在后面的陆战队。让陆战队立即调遣炮兵去支持第一军作战。当然,谢正卿这边也立即开始了准备工作,为陆战队的炮兵提前部署好了炮兵阵地。

当时,原本应该分配给第一军的作战物资被拿去补充给了第二军与第三军,这其中就包括第一军最为需要地一批轻型野战炮的炮弹!虽然谢正卿对此很是不满,不过他也没有办法,毕竟第二军与第九军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那批弹药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谢正卿不得不接受了海军的支援。

第二天一早,第一军的一个步兵师就来到了安条克城外,而另外一个步兵师则返回了大马士革,等待下一批补给物资,然后运到安条克来。而陆战队也在上午的时候在安条克城西南方向上的海滩上上岸了,谢正卿安排的两千多名骑兵协助陆战队将火炮运送到了预先设定好的炮兵阵地上,并且将弹药也运送了过来。当时,顾成林的陆战队装备的也是轻型野战炮,所以比较便于运送。

傍晚之前,两个陆战队的炮兵营全部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过谢正卿没有急着开始进攻。当天晚上,他把陆战队的炮兵指挥官召集了起来,先部署了炮击任务,以及解决了一些陆战队炮兵与第一军进攻部队的协调问题。当时,陆战队采用的一套指挥方式与陆军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协调问题相当关键,如果协调不好的话,那就存在误伤的可能。同时,如果火炮压制不到位的话,那第一军的进攻部队就要遭到敌人的炮火打击了。

第二天一旱,第一军的进攻部队与陆战队的炮兵做好了准备之后,进攻安条克的战斗正式打响了。虽然双方已经事先约定好了指挥联络方式。以及炮兵对进攻部队的支援方法,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误伤事件并没有发生,可是陆战队的炮兵支援却没有那么及时,导致在这一天的战斗中,第一军付出了数百名官兵伤亡的代价。不过,最幸运的是,安条克的奥斯曼军队并没有做多顽强的抵抗,也许是害怕遭到明军火炮的打击吧。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火炮都没有完全用上,结果就被第一军攻破了南面的城门。

进入了安条克城内之后,战斗就基本上是由第一军单独承担的了。不管怎么说,谢正卿不想再冒险了,他只让陆战队的炮兵进行纵深火力压制,而没有让他们支援步兵的近距离战斗。在攻占城区的战斗中,第一军的步兵主要依靠的是手榴弹,反正城区内的战斗也多半是在五十步的距离之内发生的,手榴弹已经能够起到压制作用了。

陆战队的两个炮兵营在打光了带来的所有炮弹之后,谢正卿很是感谢了他们一番,然后就客气的将他们“请”回了舰队。这次陆海两军的配合算不上成功,不过这也只是个开始而已,当双方逐渐适应了对方的时候。陆海两军的配合作战肯定将更加的顺畅自如。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五十二节 步兵的攻击力

在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最基本的兵种,同时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战斗力最差的兵种,特别是普通的步兵,即以往所说的刀盾手与枪兵,几乎可以说是军队中最不可能担任主力的部队了。不过,现代意义上的步兵却是战场上的主力,特别是在热兵器时代,当火器越来越先进的时候,骑兵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在明帝国的定义中,后来出现的装甲兵是由骑兵演变而来的,但是在其他很多国家并不这么认为),步兵才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当然,步兵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更先进的武器支持。不过,在当时的明帝国军队中,有两支步兵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在这两支步兵军中,第八军与擅长防御而闻名天下,甚至连杨天奉这种擅长进攻的将军都认为,如果由他率领第五军来进攻第八军的防御阵地的话,他都没有一半的胜利把握。而另外一支地位崇高的步兵军就是第三军,而第三军出名的地方不是防御,而是进攻,特别是大规模的阵地进攻,这简直成了第三军实力的标榜。若论阵地进攻能力,恐怕,当时明帝国还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超过第三军。

第三军的阵地战进攻能力其实从其编制上就能完全看得出来。从兵力上讲,第三军是帝国众多主力军中最庞大的一个,三个步兵师,六个炮兵团,以及一支规模在一千人左右的侦察骑兵部队,再加上后勤保障,医疗等等军直属部队,第三军的满员编制达到了四万六千人。即使平时非满员编制的时候,都有四万三千人。而在第三军中,最出名的就是其炮兵部队了,这大概也与卫平地身份有关吧。

当时,明军的高级将领中,骑兵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而步兵出身的也不算少,只有炮兵出身的比较少见,比较有名气的就两个人。一个是卫平,一个是田宗。而这两人中,卫平可以说是真正的炮兵头号将领,不管是从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还是从作战指挥方面来看,卫平都是个纯正的炮兵将领。比如说,在战场上,只要遇到顽强的敌人,卫平的首先反应,都是询问最近的炮兵在哪。如果换了胡沱的话,肯定是问最近的步兵在哪,而换了陈豫的话,那肯定就是问最近的骑兵在哪了。

正因为卫平的这个身份,他所率领的第三军是明军中炮兵编制规模最大的一个军。从第三军成立开始,他们就一直是火炮数量最多的部队。当初,在日本平叛的时候,第三军装备的火炮就有上千门,而其他的步兵军,也就最多装备六百多门火炮而已。而在第二次军制改革之后,第三军又多了一个炮兵团,而在这次西征的时候,第三军与其他的军团都一样,得到了新的加强,而加强给第三军的,仍然是一个炮兵团!

当时,第三军中一共有六个炮兵团,其中配属给三个步兵师的都是轻型野战炮团。而由军直属指挥的是三个重型炮兵团。而三个轻型野战炮团各有三百门轻型野战炮,而三个重型炮兵团各有一百八十们重型火炮。换句话说,第三军当时一共装备火炮一千五百二十门。而参加西征的另外一个步兵军,即第八军,则只有火炮一千二百六十门。显然,这个差距是相当明显的。

在明军步兵部队的新战术思想中,关于进攻这部分的战术思想有一个很基础的要点。那就是,任何一支步兵部队,在进攻时确定锋线宽度的依据不是投入的兵力多少,而是所拥有的火炮数量的多少。换句话说,要保证步兵部队的进攻获得胜利,那么就必须要保证战线上的火炮密度。当然,在防御作战中,火炮的部署密度其实也是一条非常关键的指标。在步兵的新战术体系逐渐完善的时候,火炮的部署密度就已经有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进攻作战中,每里战线上的火炮数量最低不得少于二十四门,这样才能保证进攻的步兵部队得到足够的火力支援,如果敌人的防线足够牢固的话,那么火炮的部署密度还要加强,最高可以达到四十八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里大概是五百五十步,如果按照最高标准来部署火炮的话,那么这些火炮以直线排列,其间隔距离只有十步左右!

其实,大部分步兵部队的军长在确定进攻战线,或者是防线宽度的时候,都是以火炮数量为基础的。以此来计算的话,那么第三军如果展开进攻,以最密集的方式部署火炮的话,其进攻战线的宽度可以达到三十一里半,如果以最低密度部署火炮的话,那么进攻战线的宽度可以达到六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