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么多兵马也够了。殿下的确不能在这时候离开长安。就让我们带兵前往吧。”李晟等人说道。
“兵马数量是够了……”李世民眉头皱起,说道,“可是,这第二个问题又来了。我们的粮食…………供不起了。”
李晟等人并不吃惊,只是担忧的说道:“我们也在一直担心这个问题。快一个月了。二十多万大军吃起来,朝廷的太仓早该被吃空了,我们心里也有数。现在要再点起兵马出去御敌,没有三五个月地粮草是动不了身的。看来,朝廷的底子。都是空的了,再耗不起了啊!”
马燧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二三年来。首发西线战争不断,朝廷早就被打空了。虽说西川那边没有要朝廷支援什么……可是许多的地方节度,都去支持西川而对朝廷的减少了贡奉。这也就等同于是在掏朝廷的府库。更何况,凤翔、泾原这些帝都地门户军镇,一直都是靠朝廷供给军需的。打起仗来,消耗极其的巨大。经过朱之乱后,朝廷的底子本来就虚到了极点。再加上这么折腾几次,简直就快要垮掉了。前不久。陛下命末将率领十二万大军征讨西川。末将清楚的记得,当时真是七拼八凑弄齐了粮饷军资,勉强才出了征。二十万大军拱卫长安,太仓还能支撑一个月,已经是奇迹了!”
“太仓早就空了。”李世民有些郁闷地说道。“在兵变发生的时候我刚刚接掌府库,清点太仓。就只剩下了几百石粮食。这么点东西,还不够宫里的那些人吃的。当时要不是我请我的岳父吴仲孺帮忙拼凑粮食,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生出多少乱子了。到现在,吴仲孺也有些束手无策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要他帮忙再转运粮食,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总不能让我大唐一直吃他吴仲孺一个人啊!这要是吃死了可怎么办?”
李晟等人也深感觉忧郁:“是啊……二十多万人哪,吃起来也太恐怖了。吴仲孺地家私太庞大雄厚,也会有吃干的一天的。眼下秋收还早,关内刚刚蒙生了剧变,百姓们还都有些心里发怵不敢安心耕种。今年地收成如何,还真是不好说。要是不想个长远之计解决问题,别说是这次出征会有大问题,就是大唐政权的稳固,也会出现危机啊!”
李世民心里这就堵上了,不停的摸着额头犯愁。寻思了一阵,他对李晟说道:“走,进宫去看看府库。”他带着四人,直接直了皇宫,找到了现在掌管皇宫内苑监的宦官俱文珍。至从窦文场和王希迁被马燧诛杀以后,皇宫内苑监总管的职务,理所当然的落到了汉王府总管俱文珍的手上。俱文珍鸡犬升天的来了个咸鱼翻身,一跃成了皇宫中炙手可热地大人物了。所有掖庭的宫女杂役,和服侍宫中的宦官,都要归他管。与此同时,府库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也暂时交由他管理。
俱文珍见了李世民,自然是满心欢喜乐不可吱。没能在太子身边伺候反而被别人伺候了,他还很有些不适应。见了太子前来,比见了自己的亲爹还要亲热。
“俱文珍,打开府库。”
俱文珍地脸顿时就变色了,犹豫不决的嘟嚷道:“殿下……这时候来查看府库啊?”
“少废话,打开啊!”
俱文珍额头上已经有冷汗流了下来:“是……”
巨大地铁门被打开,里面阴暗成了一片。俱文珍带着几个小宦官点燃了灯烛照明,领着李世民等人走了进来。
“嗯,钱箱呢?”李世民惊愕道,“怎么只有一口箱子?”
“只、只有这么多了……”俱文珍吞吐的说道,“小人接管府库的时候,查点数量,就只剩了这么一点儿东西。账面上还剩下黄金六千多两。可是,帐库里却真的只有这么一点点东西…………啊,殿下明鉴啦!小人可不敢私贪国库里的东西!”
李晟等人大吃了一惊,齐声道:“国库居然如此空虚?!”
李世民大步上前,一把掀开了那一张孤零零的箱子。入眼所见,只有箱里一层黄金存放在那里。清点一下,最多不超过三百两。
“国库。只剩下三百两黄金!”李世民吸了一口凉气,沉声说道,“这太可怕了!”
李晟等人也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国家,只剩了三百两黄金的储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唐地天下。有多少个道、州、县,有多少百姓子民。三百两黄金换算成铜钱,也不过是二百多万文。就只算整个长安的人口,平均也划不到一人一文钱!
完全可以说,大唐的家底。已经空了。整个皇权,也只是一个空壳子!
李世民心中又惊又怒,暗自寻思道: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就是在登基最初最艰苦的时候,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国库中仅剩的六千两黄金,也被窦文场那些奸人贪掉了。就算是有六千两,这个家底也穷得实在是太可怕了。恐怕,长安一个普通地富户家里,也不只这么一点钱。这样的一个家底,李适这些年来究竟是怎么经营的?他不是喜欢敛财么,巧立名目弄出的宫市、间架税、除陌税。收的这些钱又去了哪里?!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俱文珍说道:“皇帝地私缗,现在由谁掌管?”
俱文珍摇了摇头:“这件事情……小人当初也去过问过了。按理说,应该是由皇宫内苑监的大总管…………也就是小人来掌管的。可是小人上任之后,皇帝并没有交任何东西给我。小人去问过一次。皇帝根本就不愿意见小人。所以……也就没敢再打听了。”
李世民等人心里算是明白了。皇帝的私缗,绝对比国库要富裕。他敛来的钱财。恐怕更多地是收进了自己的腰包,以备不时之需。窦文场等人都是忠实的走狗,为了讨好皇帝,什么样地馊主意也会出的。这其中肯定就包括,将国库里的公款,转到皇帝的私缗中去。与此同时,他们再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那些皇帝亲信的宦官们,在掌管国库的时候贪污了多少东西,还真是难以估量。
马燧这时说道:“末将杀了窦文场和王希迁以后,曾奉太子令彻查了地人的家底。发现,他们虽然有贪污,但大部分的钱已经没了踪影,无法查证。可能是拿去行贿,也有可能是买田置地地挥霍了。不过,末将当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掌管国库的,名义上是窦文场和王希迁,可是实际上,皇帝可能也有些信不过这些人。而是将职权,交给了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延龄。”
“你说是,宰相裴延龄?”李世民眉头一皱。
“是的。”
俱文珍缩到了一边,不说话了。跟了太子这么多年,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没有把握的事情,千万不要拿出来嚼舌根,别装作一副栽害他人地小人嘴脸。
李世民注意到了俱文珍的神色,有些严厉地说道:“你知道什么,都说出来!”
俱文珍哆嗦了一下,低声说道:“小人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就是刚刚按手国库的时候,听在这里掌事的小宦官们说起过。似乎……裴延龄裴大人,的确是有国库的钥匙。就在殿下在长安兵变的时候,他还来过国库,说是奉皇命取走了国库大部份的黄金。”
“这个贪官!”李世民有些愠怒的喝道,“那个时候,皇帝自己都逃出大明宫了,怎么还会给他下令,让他来取国库里的黄金?!混水摸鱼乱发国难财,简直就是找死…………来人,将御史中丞李景略给我请到这里来!”
马燧等太子怒气发过了一阵以后,低声说道:“太子殿下……现在就算是揪出了大蛀虫,也一时半会儿掏不出多少东西来。就算能查出一个巨贪,也解决不了现在的粮食和军饷危机。殿下是不是,另寻良策?裴延龄,交给御史台去查办就可以了。太子殿下,还是先办最要紧的事情吧!”
“嗯……”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平缓了一下心情,说道,“既然国库如此空虚,也不能做什么指望了。皇帝的私缗中,可能有点东西。可是现在是一个敏感时期,我也不能蛮不讲理的去找他伸手要钱。其实,军饷的事情,我倒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就是这粮食……不太好办。”
李晟思索了一阵,说道:“殿下不如……下令征粮?”
“找百姓征粮么?”李世民想了一想,大摇其头,“不行。首先,我刚刚登上太子之位恩信未立,可不能去得罪百姓们。再者,向百姓征粮,这家三斗那家五斗,光是收粮就要十天半月的,还一定能凑够数量。长此延误下去,战机尽失啊!”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李晟果断的说道,“找关内的皇族贵戚和富户征粮。就当是借的他们的,答应今后连本带息还给他们就是了。无论如何,将士们是绝对不能没了饭吃呀!”
“皇族贵戚与富户?!……”李世民沉吟了一声,眼角闪现一道寒光,双手背剪在后,也紧紧的捏在了一起。
第三卷 九鼎 第288章 先礼后兵
一行人走出了府库,俱文珍将大门落了锁,咣当作响。正在沉思中的李世民回过了神来,发现李晟等人,都在看着自己。
“这样吧……”一时间,李世民也无法做出十分果断的决定,说道,“关于征粮这件事情,我再细细斟酌一下。军饷的问题,我倒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现在,粮食比钱要难弄一些。就算是有钱,一时也没地方去买那么多的粮食,挺棘手的。你们回去以后,尽量安抚士卒,先不要生出乱子来。七天之内,我想办法筹出粮食来。”
“七天?”李晟等人异口同声,十分的惊讶。显然,他们不太相信太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筹到足够二十万人用的粮食。
“嗯,七天。”李世民点头,十分肯定的说道,“相信大军之中,七天的粮食总该还是有吧?”
李晟等人面面相觑的疑惑了一阵,纷纷说道:“省着点吃,三餐改两顿,应该能吃个半月左右的。”
“不用省。一定要让将士们吃饱。”李世民说道,“平常怎么吃的,现在照样怎么吃。不要让将士们有缺粮的心里负担,这会严重的影响到士气和帝都的安稳。记住,现在没有比人心稳定更重要的事情了。”
“是!”李晟等四大元帅,明白了太子的用心,大声拱手应诺。
四大元帅走后,李世民仍然在府库那里等着李景略,一边冥思解决的办法。其实,他说出五天这个期限,更大程度的是在稳定李晟等人的心。自己心中,其实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子。帅不稳,则将不稳,然后是兵不稳、军心不稳。只有先让李晟等人也相信他的确能在七天之内筹到粮。他们才有底气去劝说那些将士们。
可是现在,一副巨大的担子,也压到了自己的肩上。
没过多久,李景略来了。至从御史大夫颜真卿过世以后,御史大夫一职一直只有检校虚职,没有人上任。李景略和另外两个御史中丞,完全接手了御史台地事情。
李世民将府库出现亏漏的事情跟他说了。让他一定要严查此事。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一定要铁面无私的严办、严治。如果出现了棘手的状况,就来东宫搬救兵。
李景略也意识到了问题的重大…………国库都有人改盗用,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他郑重的接过了使命,办差去了。
御史台负责监控朝廷检点百官。也要监视地方的官僚,从来都是大唐最重要地一个监督机构。李世民也是有意培养李景略的威望和能力,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将御史台这一块给挑起来。要整顿现今大唐官场的不良风气,御史台的职责十分重大。当时在西川的时候整顿官场作风。李景略可是发挥了极大地作用的,也很有经验。李世民对他的品行、能力和魄力,十分的信任。更重要的是。现在是他自己竖立威信地时候。当初皇帝身边多小人,也几乎是普天之下人人都清楚的事实。如果不揪出几个人来法办,何以体现他这个新上任的太子地决心和能耐?
所以,大唐朝廷上,有一些人马上就要开始倒霉了。他们,将成为太子的第一批垫脚石。
回到东宫,夜已深。李世民没敢耽搁,将武元衡和薛存诚都叫了来。商议征粮助军的事情。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武元衡和薛存诚二人的意见,惊人的统一:“绝不能向平民百姓征粮;普通的富户与豪绅,也不能动。只能将目标对准皇族王公。因为这些人,向来都是蒙皇恩厚赐才发了横财。现在国家有难。也是他们反哺报恩的时候了。”
李世民深以为然,点头赞道:“我也是这样想地。无论如何。现在不能让百姓们伤筋动骨。我这个太子刚刚上位,外界风评不一,可不能在仕人百姓当中落下口实。皇族贵戚们,得罪几个倒是不打紧。虽然他们位高权重影响力重大,但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