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任的。
在上党太守冯亭决定进献上党的时候,危机就已经向赵国人笼罩来了。赵国国内无论国君还是大臣,对是否接受上党意见不一,但几乎没有人看到这样的事实:秦国人,上来就是为了玩命的。
秦国这次对赵国的军事行动,绝不简单地是为了一个上党,更不是为了一个长平,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组织一场歼灭战,彻底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使之不能成为秦国进兵中原的障碍。从一开始秦国重兵压境长平,到后来陪着廉颇慢慢磨,磨了整整3年,再到最后征伐全国16岁以上的青壮从军,组成规模巨大的增援部队驰援,以及最后赵国40万战俘被杀害的事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秦国人苦心筹谋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他们就要和赵国打到底。
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早先廉颇采取的稳守战略,其实就成了一种“慢性死法”。因为廉颇的消磨战术,不仅仅在磨秦国,更在磨赵国,五六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3年,物资军费的损耗是个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别说是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就是后来大一统的汉唐宋明等中原王朝,承担这样的军费开支也极其吃力。换句话说,如果秦国人决心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和赵国磨到底,最先坚持不下去的,毫无疑问是赵国。
在这一点上,不但廉颇没有意识,就连赵国君臣上下也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有这个意识,赵孝成王就不会轻易做出接受上党的许诺,这样不给秦国战争口实,这场大战至少还会晚一些发生;如果有这个意识,廉颇也不会采取这种磨洋工的方法;如果有这个意识,赵国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也许会先选择速决战解决问题。在人类战争史上,小国对大国的战争,采取这种相持战的手段,在人口、财富、国家战争潜力都远远不及的情况下,是注定要失败的。
正因为如此,赵孝成王最后换上赵括,就不难理解了。此时赵国的将领里,廉颇等老将都是以“持重”著称的,最擅长打速决战歼灭战的,当属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但赵奢此时已经作古了,子承父业的赵括,也就成了此时赵国军队中最需要的速决战类型将领。换赵括,很可能全军覆没,不换赵括,最后的结果也是被秦国拖死,很可能是整个国家筋疲力尽后的全军覆没。所以,在当时改变战术,主动出击,发动对秦国的决死进攻,就成了赵国此时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
除此以外,赵国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其实赵国此战的真正悲剧,就是以一个小国的力量,去独自对付强大的秦国。赵国的国民经济储备,固然经受不住这样的消耗,如果赵国与其他国家联盟,比如,通过向富庶的齐国等国借粮草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求救兵的方式。但从当时的列国局面看,做到这一点,似乎比战胜秦国更难,这时期的秦国,在对外政策上做出了调整,采取了范睢的“远交近攻”之计,对远离秦国的齐国等国,采取暂时通好的政策,但对邻近秦国的韩赵魏,则摁住了猛揍,即使不能灭掉他们,也要最大限度地削弱他们。在对赵国的这场决战开始之前,秦军已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他们的使臣反复穿梭于中原六国,向中原各国游说,威胁各国不要插手。除了赵国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秦国吓怕了,完全抱着看客的心态,来欣赏这一场其实关乎整个六国命运的战争。
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中,秦国的损失也同样惨重:《史记》里秦国主将白起自己的话说,参战的秦国军队,士兵死伤过半。经济消耗也同样巨大,《吕氏春秋》里说,秦国多年来的物资粮食储备,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一空,整个秦国,都因为这场战争被拖得“士民倦”。在这场战争期间,如果除了赵国之外,能有一个国家有胆气一点,在秦赵这个相持不下的天平上轻推一把,整个战争的结局,在历史上恐怕就是另一种写法了。
所以这正是赵括的悲剧,他在一个悲剧的时间,被推到一个悲剧的位置,完成一次悲剧的冲锋,哪怕挂帅的不是他,恐怕在那样的局面下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说赵括一点责任没有,那也是不恰当的。整个战役的过程证明,虽然他是一个攻击型将领,但是在临阵指挥,兵团作战,战略预判上,他比他父亲确实差得远,更和对面的白起不是一个档次。赵国虽然实力弱于秦国,但并非没有自己的优势,赵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的高速冲击,虽然在经济实力和总兵力上弱于秦军,但是中国历史上不乏发挥骑兵优势以弱胜强的战役,赵括的父亲赵奢所导演的阏与之战,就是这样的妙笔。如果赵括可以在临战时冷静一下,有他父亲一般的睿智,能够在扑朔迷离的局面下找到对手的弱点,打开胜利的突破口,反败为胜的机会不是没有。只可惜,太少了。
第二十一章 战国中期的齐秦争霸
公元前342年,应该是整个战国时代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里,齐国通过围魏救赵的战术,成功牵着强敌魏国的鼻子走,以减灶之计诱导魏国追击,最后在马陵之战中成功将魏军全歼,魏国元帅庞涓阵亡。这一战的结果,标志着战国早期的中原最强国——魏国的彻底衰落。魏国在此战中失去了他们最精锐的“武卒”军队,最杰出的统帅庞涓,再也没有逐鹿中原的本钱了。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取得大捷的齐国,相反,却是在函谷关远远观望的秦国。魏国的彻底衰落,使秦国少掉了东出函谷关的最大障碍,之后的两年里,秦国连续对魏国占有的西河地带用兵,成功收复西河,迫使魏国向秦国屈服。从那以后,秦国东出函谷关,逐鹿中原的通道,就彻底打通了。这是自春秋时代秦穆公以来秦人的梦想,之后的战国风云里,齐国并没有因为战胜魏国,而取得在诸侯中的独大地位,相反实力迅速膨胀起来的,却是渔翁得利的秦国。
但在马陵之战的早期,齐国依然保持着他们的强势地位和扩张势头。从公元前342年开始,到公元前284年的这58年里,齐国相继在位的君王,是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这58年是齐国在战国时代里最风光的58年,他们打败了魏国,之后又击败了楚国,压服了韩国、赵国,俨然成为当时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也一度是秦国东出的最大劲敌。而与之相对应的秦国,在位的国君,分别是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这58年里,齐秦两国先后击败他们共同的对手——魏国。然后同时开始了扩张之路,一度并成为诸侯中两大最强力量。那么,面对这个继魏国而起的最强对手,秦国又是怎样战而胜之的呢?
【一】
在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结束后的早期,观齐秦两国的对外政策,几乎都是各忙各的,很少有交集存在。
秦国方面,在马陵之战结束后的两年,秦国发动了对西河的进攻,生擒了魏太子,歼灭了魏国10万大军。魏国最后一股有生力量就这样消耗殆尽,此后也无力继续逐鹿中原。这时期的齐威王,也在中原风光了起来,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共同会盟于徐州,魏惠王主动承认了齐威王的国王身份,齐威王也投桃报李,承认了魏惠王的国王身份,这件事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徐州相王”。在徐州相王的过程里,先前强大一时的魏惠王,对齐威王极其恭敬,此后魏王、韩王、赵王三王又在东阿拜见齐威王,对齐威王“北面事之”,这时候的齐威王,俨然已经成为中原诸侯里的最强者。
这时期齐国和秦国唯一一次冲撞,发生在齐威王在位的晚期。当时的秦国东出函谷关,借道韩地,发动了对齐国的进攻,结果却被齐国边军打败,事情最后以秦国遣使者谢罪而告终。但强秦的巨大威胁,已经隐隐地呈现在同样野心勃勃的齐威王面前。
与齐威王同时期在位的秦孝公,病逝于公元前338年,其子秦惠王即位。这位秦惠王上台后先搞反攻倒算,杀害了商鞅,现代人津津乐道秦惠王杀商鞅其人,用商鞅其法的冷静。其实在清算完商鞅的初期,秦惠王也曾想过逐渐取缔商鞅之法,不得施行一面是因为商鞅变法在秦国百姓心中威望甚高,轻易搞推倒重来,势必引发变乱;二来军队方面,对商鞅的新法非常拥护,奖励耕战以及军功授爵的制度,给诸多军将以实惠,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现实,让秦惠王也不得不默认了既定事实。但在秦惠王在位的早期,对商鞅新法的继承是很消极的,甚至因为怨恨商鞅,驱逐了各国来到秦国的人才。但在短暂的倒退之后,秦国的国力上涨之势,依然不可遏制。秦惠王在位的早期,打击的对象,主要是临近秦国的韩赵魏三国。这时候的韩赵魏,实力已经日益削弱,在东面被齐国控制,西面又遭到强秦的威胁,实力日益削弱。秦惠王这时期的另一个大动作,就是南下巴蜀地区,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秦国平定了巴蜀,灭掉了当时的巴蜀政权,取得了以后进军中原的一个后方基地。这一举动使秦国真正获得了战国争霸中的战略纵深优势,物产丰富的巴蜀地区,成为日后秦国天然的大后方。
秦惠王在对商鞅进行了短暂清算后,很快又开始了锐意进取。在他即位的早期,曾经驱逐中原各国滞留在秦国的宾客,但他很快意识到了错误,开始大量招揽六国里面的人才。比起秦孝公只用了一个商鞅,这时期的秦惠王,身边是人才荟萃,外交家张仪、公孙衍,名将魏章、司马错、甘茂,都在这时期大放光彩。秦国在马陵之战后,趁着魏国衰弱的机会,也得以继续东进,夺取了魏国的上郡,上郡的夺取,使从关中平原进入中原的黄金通道,从此牢牢地抓在了秦国的手中。
比起这时期的秦惠王,晚年的齐威王逊色了很多。齐威王虽然战胜了魏国,但是齐国的君臣似乎更满足于列国对齐国的尊奉,至于开疆拓土,获得战略要地这些事情,齐国人的兴趣不大。齐国君臣的观念,依然还停留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时代”上,认为只要获得大家表面上尊重的霸主地位,就恢复祖先的荣光了。这种滞后的观念,成为齐国没有趁马陵之战的胜利,趁势崛起的一大关键要素。
从个人品德上说,开创齐国霸业的齐威王,与此时的两代秦国君主秦孝公、秦惠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信用人才。齐威王在位的时候,大量选拔贤才,利用稷下学宫招募英杰。但是秦国的用人,却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秦国与齐国最大的区别,就是秦国是一个新兴国家,没有道德上的观念束缚,更没有旧制度的束缚,所以在用人上,秦国可以不拘一格,广招人才。齐国在这一点上就差得远了,齐国毕竟是一个从旧奴隶制国家内部脱胎而出的封建制国家,这样的国家性质,导致他们在转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有旧时代的种种痕迹,齐国人的宗族观念、门第观念,比起秦国人来是更重的。如此种种,使得齐威王晚年享受霸主身份的荣耀期,成了齐秦两大国国力迅速拉大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319年,齐威王病故,其子辟疆即位,就是历史上的齐宣王。就是在这个时候,齐国与秦国之间国力上的差距,已经显而易见了。而联合各诸侯国实力的合纵运动也已经兴起,齐宣王在位的第一年,六国就发起了合纵运动,推举楚怀王为纵约长,西进攻打秦国。但楚国和齐国对此都持观望态度。结果只有韩赵魏三家兵临函谷关,战斗的结果,是韩赵魏三国被杀得大败,仅遭斩首的就有82000多人,秦国强大的实力,让本来还沉迷在霸主身份中的齐宣王猛醒了,他必须要作出应对。
【二】
在秦惠王第一次击败六国合纵之后,齐宣王终于开始意识到强秦的威胁。此时的秦国,不再是齐威王晚年被打得落荒而逃,不得不遣使谢罪的秦国,他们实力膨胀速度之快,是超出齐国人理解的。
齐国此时也有自己的优势,齐国的优势是他“中原诸侯”身份。对于中原诸侯来说,齐国要的不过是霸主的荣耀,秦国要的,却是你的国土和政权,这一点的差别,使当时大部分的诸侯国,在感情上都还是倒向齐国这一边的。齐宣王登基初期,还是延续了其父“会盟诸侯”的政策,经常和韩国、魏国、赵国举行会盟,接受他们的朝拜,期间和楚国以及魏国都发生过战争。但是秦国的强大,使齐宣王在公元前313年做出了联合楚国的重要决定。
这时期的楚国,在版图上也处于一个极盛时期,楚国此时已经完全占有了江东地区,吞并了越国故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