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创业-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子无奈,退出游戏后还一脸的不爽,嘟囔道:“开什么超市?也不早点说,不过看在你是我合作伙伴的份,这次如你所愿,下次要是再打扰我玩游戏,我保证没你好果子吃。”
陈实呵呵笑了一下,然后两人走出吧。胖子说城心正好有两层楼要招租,他前几天打听好了,不过现在不知道情况如何,如果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可别怪他,对此陈实当然不能抱怨,只好碰碰运气。
不过他的运气居然不错,他们两个找门的时候,房子还留着,没有租出去。陈实简单的看了一遍,这是个两层的楼盘,每层大概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开超市刚好合适。老板之所以没有租出去也是因为楼盘太大,而又没有人想到开超市,所以一直有人来询问,是否可以隔成小商铺对外出租,老板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因此没有答应,他只想一次全部租出去,而且是两层楼一块租。
陈实对此正好有意,两人一拍即合,房租的价格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不过陈实提出未来五年不能涨房租,老板似乎并不看好将来的房价涨,所以没有异议,这倒是让陈实心里窃喜不已。看来这个房东不看好本地的经济,所以这才急急忙忙的对外招租,要是他知道,一两年后县城修了人民广场,那时候经济虽然说不多么发达,不过起现在来说是进步了很多,所以商机还有的,看你有没有胆量了。
交谈,陈实得知房东有意放弃县城的生意,想要抽出资金去沿海地区发展。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经济最为发达的当然是沿海一带,特别是靠近临海等地方,哪里不但有大型工厂,而且贸易特别发达,此时也正是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机,世界工厂的称号也逐渐成为世界潮流,所以房东想要去沿海地区拼搏,陈实当然能理解。
不过他可不想去外面,虽然那里有无数的机会,但是他知道若是所有人都往外面跑,那么本地不会发展起来,所有人才都外流,算是有资本进来,那也招不到任何的人才,所以本来很平穷的山地高原地区与临海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过不了几年,这种差距甚至成为世界之最,一边是富得流油,一边是穷得叮当响,而人才全部出去,年轻的没有多大本事的人也外出打工,如此穷则越穷,富则越富。
陈实不想这种情况发生,虽然他自己单薄无力,但是最起码可以做到扎根本地,造福家乡,略尽微博之力。
租房的事情很顺利,当场签下了合同,陈实付了租金,老板给他钥匙,以后这两层楼属于他了。
开超市是现在他的当务之急,不过一时半刻他倒是没法把超市弄起来,首先是没有人,其次是器材不到位,货物也没有,他单枪匹马,想要把超市开起来,没有一两个月是搞不定的,现在要干的第一件事情是招人,而且最好是能招到一个人才。
超市需要收银员,仓库管理员,甚至保洁保安等等,全部都要他亲手招聘,对此他不得不在报纸刊登招聘启事。人物招齐之前,他还要装修,装修的人用次帮他装修吧的那一批,毕竟有过一次交到,再次打交到要顺利很多,为此他不得不把陶子请来,因为次装修完全是陶子负责的,陈实完全没有插手过。
陶子是很忙碌,不但要在吧盯着,还要帮他再搞装修,为此陶子可没有少抱怨,不过陈实简单的安抚他说:“吧可以招人,你一边盯着装修一边自学计算机知识,否则你整天在吧忙碌,一样没有时间学习,多看点书总是有用的。”
没人人才,陈实只能忽悠陶子,只能委屈他。
陶子无奈,谁让陈实是老板呢?不过他答应后却提出一个条件,那是陈实不能把他从吧调到别处去,他这一辈子都要扎根在吧了,一生以吧为职业了。对此陈实没有拒绝,吧将来的发展他有过考虑,规模会扩大,陶子不但要学习技术,还要学习管理知识,陈实对他可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有陶子看着装修,陈实安心招人。
这天,他招齐了五个收银员以及五个仓库管理员,这两种职位不需要太高超的技术,因此只要识字,年纪轻,能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行,因此这样的人很容易招到。陈实优先考虑高毕业生,他们都是农村出身,有些能考大学也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不得不出来工作,有些则是不愿意复读,直接出来打工的,很多都是像王平一类的人。
陈实对这一类人很有好感,因为这种人最容易塑造,他们还是一张白纸,而且学习能力不弱,脑子也灵活。
之后又招齐了保安和保洁,这两种人容易招到了,最难招到的是管理人才,一家超市最起码要招一个店长,而这个店长不但要懂得管理下面的人,还要负责采购的事物,最主要的是他要懂得与各色人物打交到。如供应商等等,这些机构不知道有多少小鬼会来找茬,若是找一个胆小的,很容易怂了,若是找一个胆大的确又容易刚过易折。因此,这个店长不但要八面玲珑,而且还要有自己的主见,不但要圆滑,还要有自己的原则。
这种人一般不是年轻人,最年轻的的也要三十岁才镇得住,若是太年轻了,一来没有阅历,二来下面的人不一定服他,所以陈实首先看年纪,满三十岁是第一个条件,学历倒是其次,有很多高等人才都不一定是高学历,现在他还没有资格去挑人家的学历。
十天后,除了一个店长外,所有人都招聘齐全了,陈实心里很是焦急,十天下来,他面试了几十个人,可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他们要么是过于刚应,要么是过于柔弱,性格刚柔兼并的却又没有管理一个超市的能力,见识差了要一大截,对于超市怎么运作都不了解。
他很想找胖子帮忙,不过超市没有胖子的股份,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别人不是他所愿,也不想欠下胖子那么多人情债,所以想想放弃了。
要不要去市里面招人?他忽然有这种想法,县里毕竟太小了,人才本来往外走,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可是难加难,不过去市里面也不一定能招到,因为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到一个穷困的小县城来,见过市里面花花世界的人,谁还想回到落后的县城?
正在他焦急的时候,一个应聘的人敲开了他的大门。
喊一声请进后,陈实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只是迫于无奈,不得不一一面试,以免错过一个万无一的人而已,所以他才坐在这里,若是超市开在县城,他的选择多了。
根本没有报希望的他连头都没有抬起来,走进来的人是男是女他都不再关心。却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道:“我是来应聘的贺纯明。”
只一句话让陈实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不得不对此人重视了起来。不是因为这句话多么好听,而是他的这个声音特别的洪亮,而且还没有刺耳不舒适的感觉。
一个洪亮的声音,一般来说是非常的刺耳,让人听到后非常的不舒适,除非那种习惯了听别人洪亮声音的人,这个声音却不一样,他的声音像是一声震撼的战鼓,突然在你心里想起来,一颗心被他震得颤动了起来。
陈实抬头,眼前的人国字脸,眼睛大,鼻子高,眉宽目秀,一脸正气凛然,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不怒自威。这是个有能力,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也是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他给陈实的第一感觉是如此。
“贺先生请坐。”陈实心里虽然已经很重视他,不过面还是没有丝毫的变化,平淡的脸色,淡定的目光。
贺纯明却没有坐下,反而问道:“你是老板?不会吧?我看你才十几岁。”
陈实微微一笑道:“没有人规定十几岁不能当老板,我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所以你放心,说出来的话都有效力,与你谈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家长或者警察来找你的麻烦。”
贺纯明微微一愣,将信将疑地坐下。
然后陈实让他介绍自己。
第四十八章:贺国强的故事
贺纯明当过兵,入伍五年后退役,之后在外打工,曾经干过保安,也进过工厂,之后用手里的积蓄开了一家超市,不过由于管理不善因此破产,不得不重新出来找工作。
听到他介绍完毕后,陈实微微一愣,随之问道:“你曾经开过一家超市?规模有多大?经营情况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破产的?”
贺纯明介绍说:“我开的也算不是超市,不过是一家小卖部而已,之所以倒闭,那都是怪我自己心软,我朋友较多,我开超市后,朋友们也愿意在我那儿买东西,久而久之,手里紧张的朋友赊账,我当时没怎么在意,本来都是朋友,大家相互帮忙而已,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赊账的朋友越来越多,我手里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
陈实插嘴问道:“那你没去要账?”
贺纯明尴尬地笑道:“没有,都是朋友,我开不了那个口,最多是以后朋友来赊账时我躲着点,让我媳妇出面,在我媳妇面前他们不好赊账了,不过这也不是办法,因为你总不能躲人家一辈子,况且有些朋友是真的手里紧张,对此我也大度地赊账,甚至有时候还借钱给他们。”
陈实越听,越觉得贺纯明不是个靠谱的生意人,一个生意人若是讲太多感情,那么迟早会被拖累的,生意人眼里只有钱。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准确,但是却多多少少反应了生意人的为人处世,一个眼里不把钱当回事,而是当做人情的人是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生意人的。
眼里没有看到钱的生意人只有一种,那是伟大的企业家,可是世毕竟生意人多,企业家少,能有多少人成为企业家呢?最起码眼前的贺纯明不像是个企业家,那么他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生意人。
陈实说:“你这样做生意是不成的,破产是迟早的事。”
贺纯明苦笑一声道:“其实这都不是我破产的主要原因,虽然朋友们经常赊账,不过有我媳妇出面,他们多多少少总会还点钱的,真正赖账的人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谁没有一张脸呢?豁出去不要脸的人毕竟是少数。”
陈实不解道:“那你是为什么破产的?”
贺纯明说:“我破产也是因为与赊账有一定关系的。做生意吗,我想交的朋友越多越好,再加我这个人也好爽,朋友是越来越多,一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我那儿赊账,一般来小卖部买东西都是当面结清,我对他的好感升到一定高度,久而久之,我们两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据他所说,他是在沿海做生意的,倒卖皮革,搞点贸易,只是最近累了,想休息休息,所以才回老家。”
陈实静静地听着,对于贺纯明的故事他很有兴趣,也很想了解这个人。虽然此人没有学过现代管理,没有在大型超市工作的经验,也没有高校的学历,而且最近还开超市破产了,不过陈实对他的能力似乎很有信心,不知这是为什么?是一种直觉还是他的表现太好了?
贺纯明接着道:“在不久前,他找到我说要去沿海做生意了,走之前来向我道别,并邀请我跟他一块去,我当时没有答应,不过因为小卖部一直不温不火,虽然饿不死,可是这点收入却只够养家糊口,想要富裕却是不可能,而且我知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说不定哪一天小卖部被拆了,因此危机感很深。与媳妇商量后,她鼓励我去外面闯荡一番,小卖部她一个人能守着,生意一般也不忙,因此我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找到朋友,表示与他一同去闯荡。”
他停了一下,微微叹息,陈实问道:“后来呢?”
贺纯明叹息道:“后来,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朋友其实早有预谋,他接近我是有目的的,其实他不是搞贸易的,也不是倒卖皮革的,而是一个骗子。”
陈实忽然对这个骗子要如何骗取贺纯明手里的钱有了些兴趣,他连忙追问道:“他如何骗你?”
贺纯明道:“我和他汇合和,两人一起乘车去了东广,一路,他不停的打电话,虽然他没有对我说什么,不过从他的语气我看得出他似乎出了点事情,从他打电话的只言片语,我大概猜猜他可能遇到资金周转的困难了。”
陈实问:“于是你借钱给他了?”
贺纯明摇头道:“我虽然大方好爽,不过却不是那么傻的人,不会轻易把钱借给别人的,况且那是我要做生意的本钱。”
陈实问:“那他怎么骗取你的钱呢?”
贺纯明说:“有一天晚,我们住在宾馆,由于路途紧张,而且不知为何,当时宾馆只有一个房间,附近也只有一家宾馆,我们想一想只好两人将着凑合一晚。休息时,他又接到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