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血 >

第191章

明血-第191章

小说: 明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别在于明军怎样分兵,他们又该对哪一路明军发起突击。

  苏克萨哈说完,这支队伍又。陷入了寂静当中,直到前面两股尘柱完全分开,苏克萨哈忍不住失望的道:“主子,看来明军将两股军队平分。”

  黄得功、阎应元、李成栋、李本深等。人一共领着十二万人马追击满人,而王福身边虽然只有一万羽林卫和五千骑兵,可是加上八万多绿营兵和数万民夫,论规模比追击的三路兵马还要多上一万人左右,单从尘柱的规模来看,两者几乎不分上下。

  这会给人很大的迷惑,让人认。为两支军队实力不相上下,事实上要论实力,十二万比一万五,实力对比是八比一,即使是加上八万绿营军,皇帝身边的实力也远远不如。

  如果清军实力与明军实力相差不大,明军两股平。分最好不过,清军可以发挥出骑兵的机动优势,各个击破,可是如今清军实力大损,即使是面对已经分兵的明军,依然没有把握。

  到底该先攻击哪股明军?罗洛宏、勒尔锦、英俄尔岱、。遏必隆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多尔衮,等待多尔衮的决断,多尔衮拨转马头:“走。”却没有说出来,众人连忙跟在多尔衮身后,不久数十个黑点就消失在远方,山岗上恢复了平静,只有沙沙的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

  山西平阳府,这天清晨照样天刚蒙蒙亮城门就。开始打开,城门刚开,正在城门外等待的乡民们就窝涌着向城中挤去,这些进城的乡民多数是挑着各种菜蔬鱼肉的小贩,他们越早进城,就越有可能卖到一个好价钱,自然是争先恐后。

  平阳府是山西。五府之一,除了省府太原外,平阳与汾州、潞安、大同三府平起平坐,大顺军与清军在山西交战数年,死伤十数万人,最终才占据一府之地,其余四府依然在吴三桂手中。

  整个平怕府人口高达二十多万人,加上又驻扎了数万大顺兵马,每天所需要的蔬菜,鱼肉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可想而知,想抢在第一时间进城的小贩们又有多少。

  “退后,退后。”谢大宝大声嚷道,不时啪啪的挥着一根竹条,将挤到自己身边的小贩推开,偶尔还抽上两下,被打的小贩呲牙咧嘴,只能自叹倒霉。

  谢大宝不得不如此,否则连自己站岗的地方也会给这些菜贩子挤没,虽然眼下太平无事,只是却不能不防有奸细混进城中,当然,要想在数千名菜贩中找到什么奸细根本不可能,更多是做做样子或者体验一下自己的官威。

  谢大宝是大顺军的一名普通军官,他正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跟随闯王到底有八年还是九年,他已经记不清了,他只记得当年山西,河南两省都是大旱,到处是饿浮遍地,闯王从山中出来,义旗一举,山西,河南两省百姓从者如云,眨眼间就聚起了百万兵马,谢大宝正是在当年随同村的二十多名年轻人步行数百里一起加入到闯王麾下。

  当时谢大宝和同村二十多人一起加入闯军的原因很简单,不愿意饿死,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局势让人眼花缭乱,短短数年,闯王竟然成了气候,一直打到了北京城,连大明皇帝也在煤山上吊而死,眼看着闯王就要坐稳天下,他们这些当年的贼寇摇身一变,成为官军。

  可惜好景不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顺军在一片石大败,血流成河,谢大宝和同村之人也参加了那场战事,当时一起投军的二十多人本来还有十九人,在那一役中,却仅有谢大宝一人逃得了性命。

  对于吴三桂,对于鞑子,谢大宝有着刻骨的仇恨,这种仇恨远胜于对官军,不仅是让他死了十八个同村的兄弟,更是因为吴三桂让大家由官军差点又成为流寇。

  不过,谢大宝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满意的,每天守着城门,吃喝不愁,虽然军饷极少,可是一个月还能捞上三五两银子的外快,比起明军正规军待遇也不逊多让,当然,看门是个肥差,作为跟随闯王的老卒才能担任守门的职责,大部分大顺军除了吃完一张嘴,军饷只有可怜巴巴的五钱银子,勉强养活一家,这五钱银子一月还是因为近三年才有,以前大顺军根本没有军饷之说。

  直到快半个时辰后,进城的小贩才稀疏下来,谢大宝也喊得口干舌燥,连忙命令一名部下去端上一碗清水,咕噜,咕嘟的喝了下来。

  “泼剌!泼剌!”一阵激烈的马蹄声传进了谢大宝的耳中,谢大宝连忙放下碗,抬头向前面看去,只见前面两骑象风一样正向城门驶来。

  谢大宝大为纳闷,这样一大清早怎么就有骑兵要进城,他连忙示意部下准备拒马,只是拒马还没有拿出来,前面的两骑的喝声已经传来:“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谢大宝一惊,仔细一看,两名骑士背后好象当真插着一面代表紧急军情的小旗,连忙挥手:“快,快,两边都让开,让开。”

  刚刚疏通好了城门,两骑已经来到城门,他们没有丝毫停留,风一般冲进城,身后留下了无数的灰尘。

  看到两名骑士走远,城门口顿时热闹起来,纷纷谈论着刚才过去的两名骑士,倒底会是什么紧急军情需要用到六百里加急?

  “谢大哥,你说会不会老乌龟打来了?”一名部下忍不住问道。

  老乌龟指的是吴三桂,这两年,双方战事虽然平静下来,只是仇恨却没有化解,谢大宝摇了摇头:“你问我,我问谁?”

  “我看不会,眼下大明皇帝御驾亲征,老乌龟缩着不动,哪还敢来打我们?”另一名兵丁却用肯定的语气道,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之事何等瞩目,他们虽然是小兵却也知道,许多人还想着是不是趁机向吴三桂发动攻击,将吴三桂打败,只是没有大顺皇帝的旨意,众人才不敢乱动。

  “是啊,是啊,老乌龟肯定不敢乱动,要我说,会不会是皇上想对老乌龟动手了?”

  “有可能,要打老乌龟,肯定算上我一个。”

  “对,也算上我一个。”

  众人都兴奋的谈论起来,偶尔有不和谐的声音,打仗是要死人的,不如维持现状,不过,这样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讨伐吴三桂的讨论中,谢大宝却听得心中忧虑,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虽然恨吴三桂,却不太想打仗。

  城中一府华丽的府第里,高一功将紧急军报打开,匆匆看完了,脸色数变,向外喝道:“来人,召众将议事。”

  “是。”几名亲兵应了一声,匆匆下去。

  李自成无子,妻弟高一功和侄儿李过便是李自成最亲近之人,李过已被立为大顺太子,高一功受命镇守平阳与吴三桂交战,此时平阳府高达六万兵马,皆是这些年大顺朝好不容易聚起来的精锐,可以说差不多占了整个大顺朝三分之一的军力。

  数盏茶之后,哒哒的马蹄声在高府门外响起,十数名大将先后走进了高府。其中制将军刘希尧、威武将军党守素、果毅将军谷可成、任维荣等不一而足。

  “参见侯爷。”

  “各位免礼。”高一功摆了摆手,道:“今天召各位前来,是因为本侯接到了军情,前线明军和鞑子之间的战事终于决出了胜负。”

  “侯爷,到底是谁胜了?”

  “是啊,谁胜了?”

  各将一听,纷纷迫不及待的向高一功询问,这场大战的胜负关系着大顺军今后的战略走向,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高一功脸上的神情说不出来的矛盾,即象是惋惜,又象是庆幸,平静的道:“是明军,鞑子在天津城下仓惶而逃,十数万汉军尽成为明军俘虏,如今大明军队已经兵分两路,一路追击逃走的满人,一路正气势汹汹攻向北京。

  “啊!”各个将领脸上的表情和高一功差不多,这个结果有点出乎大家意料,在座之人都吃过满人的亏,与官军更是打交道不知凡几,虽然大明在数年前一举歼灭了数万满人,可是在大家看来,大明军队多少有一点幸运的成份,明军无能,这个看法在大家心中已根深蒂固。

  在多数大顺将领看来,如果双方全力以赴的话,满人赢面绝对要大上许多,正是因为这个看法,面对明军与满人的交战,大顺军一直作壁上观,如今竟然胜负已分,大顺军就不能再作壁上观了。

  ………………………………

  还有最后一天,大家的月票不要再攒在手上了,别人一天加上百票,老茅加的票可怜的很,后面越追越紧,从差近二百票拉到不足一百票了,大家不要让老茅在最后一天被人翻盘,求月票!泪奔!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九章平西王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九章平西王

  “侯爷,我们真要与吴三桂联手,攻打大明吗?”一名果毅将军犹豫的道。

  得知大明皇帝御驾亲征起,李自成就与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定下了大顺军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双方分出胜负后,马上联合弱势一方与胜利的一方抗衡,借以自保,在坐之人都知道李自成定下的这个策略,当时也无人反对。

  虽然大明军队势如破竹般拿下山东,一路杀到天津,众人仍然看好清军,一片石那场血战加上接下来清军的一路追击,各人如丧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终日的映像实在太深了,而官军的实力,他们还停留在崇祯十七年,大顺军横扫天下的威势中,这些年,他们没有与官军交战过,两者一比较,他们总是觉得官军与清军的战绩有水份,得出相反的结论自然不希奇。

  联合大明一起抗拒清军,大家并没有多少抗拒心里,毕竟大明是正统,他们都曾是大明百姓,即使造反之后也有不少人被招安过,何况这次不是招安,只是相互联合而已,可是要他们与清军联合,而且还是与恨之入骨的吴三桂合作,虽然明知是逼不得已,心中总不是滋味。

  大厅中一片沉默,只有众人急促的呼吸声,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一想到要和吴三桂联手,众人就象吃了苍蝇般难受,他们是反贼不错,可是吴三桂是汉奸,差点让整个神州都沦为异族之手的汉奸,如果与吴三桂联手,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吴三桂又有什么不同。

  “大家不用想了,这是皇上早。已定下的策略,如果不如此,我大顺朝难道只能坐等明军攻过来不成?我们如果不想再被大明当成逆贼剿灭,也只有这条路。”高一功沉声道。

  “侯爷,纵使我们愿意与吴三桂联。合抗明,可若吴三桂不同意又如何?”刘希尧问道。

  大顺视吴三桂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吴三桂又何尝不视大顺为仇人,吴家一共三十八口死于大顺军手中,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人头更是被李自成下令悬报挂在高竿上示众,大顺军从京城撤出之后,一直是吴三桂的队伍追击的最凶。

  他们是贼,吴三桂却不是,他引清兵入关也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在弘光朝初立时,弘光朝还打算封吴三桂为国公,如果吴三桂转投大明,他们与吴三桂的联合反倒成为剃头担子一头热。

  高一功不由愣了一下,如果对面是以满人的话,满。人肯定求之不得,可是吴三桂,还真很难说,大家以前以为败的会是大明,所谓一步错,步步错。高一功踱着脚步不停的走动,最后有些无奈的道:“不管吴三桂愿不愿意联合,皇上交待之事我们必须完成,本侯会先派人与吴三桂试探一番,至于攻打明军一事,克不容缓,诸将听令。”

  刘希尧、党守素、谷可成、任维荣等人连忙挺直了。胸膛,高一功缓缓的道:“从即刻起,全城戒备,诸位回去后,约束军队,随时准备开拨,”

  “遵令。”

  “要打仗了。”谢大。宝叹了一口气,从两名带着紧急军事的骑士到城中不久,城里的部队已经开始频频调动,原本一些从军营中偷溜出来的军士也被召回,整个平阳府弥漫出一股紧张的气氛,不但是谢大宝感受到了,就是普通百姓同样感受到了。

  太原,平西王府,吴三桂手里同样拿着一份军报,一字一字的仔细看着,好似生怕漏掉了一个字似的,良久,他才将军报放下,向门外喝道:“来人,把大爷和三爷叫来。”

  “是。”两名亲兵应道。

  吴三桂在家中排行老2,他口中的大爷和三爷自然是指他的哥哥吴三凤和弟弟吴三辅,俗话说打仗亲兄弟,自成吴三桂当上总兵之后,吴三凤和吴三辅就在吴三桂身边任副将,因此逃过了李自成进京城时的一劫。

  亲兵下去不久,吴三凤和吴三辅两人已经推门进来,看到吴三桂眉头紧锁,两人都是一惊,吴三辅连忙问道:“二哥,发生什么事了?”

  吴三桂将军报推到两人身边:“你们也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