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97章

穿梭时空之1278-第97章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不过文天祥对有些现代词汇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过他倒是听清楚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结合以往任职,他也发现只要地方上交通便利,百姓和官府自然都是富一些的。

  看着眼前的一切,文天祥更是对于赵氏天下失去了最后一丝奢望。而华夏社内部官员对张准的崇拜则是无以复加了。他们心里知道自家的社长一直都很神秘,只不过现在这个工程就不是能用神秘解释的了,不过谁也没去问张准。张准自己看着已经完工的超级工程,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这些天他对于血脉点是省吃俭用,很多建设与管理上的合成人缺少,张准也硬是没兑换,全都用来支付工程分期了。

  “你们几个部门接收到道路图之后,要进行整理和存档,以后进行任何建设都要依附在公路周边,这样可以迅速的开展工作,减少损耗。”张准主持完接收仪式后,看着慢慢远去的系统工程队,对身边的各级官员说道。

  而他自己则准备接下来详细认真的进行一次统计。对内,是要把华夏社的各项产业数据整理出来,做到接下来工作的心中有数。对外,是要把蒙元,南宋等周边各种势力的情报进行通报。特别是蒙元,张准觉得有些安静的不正常,特别是图鲁尔传出的情报,忽必烈对于六个月之前的那场大战除了接到情报后的反应,他先是昏厥,可醒来后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可不是一代雄主忽必烈的作风,这里面一定有明堂。

  “苏升,张尧,你负责将华夏社内部,农业,工业,商业,税收,粮食储备等情况统计完毕。沈东新,你负责将此前所有情报进行汇总。张一水,你负责将华夏军的训练,装备,战术水平做出一个详细报告。咱们练了半年内功了,也该是时候出去走走了,不然有些人该忘记咱们华夏社了。”张准眼神锐利的看着大都方向。

  上头一句话,底下跑断腿。华夏社各级部门的官员和吏员们不停的查找各种资料,有的还要去实地核实,电台的滴滴滴的响个不停。张准则是趁机回答了现代,算是偷懒了。这些日子边雪一直在用时空通讯手机跟张准联络,虽然比起以前那样失去联络好了很多,但是女孩子总是希望能自己的爱人天天相见的。正好事情忙的差不多了,张准决定回去陪一陪父母和边雪,更重要的是,他的小林山庄园快要交付了。

  穿梭回现代,张准将时间流速调整到现代模式,也就是现代五天,华夏社一天。然后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不过结果有点让张准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了。张准父亲说在跟朋友有事然后就不理自己了,而张准妈接通电话告诉张准她在和朋友逛街也挂断了电话。张准摸摸脑袋,这是怎么了?想了想,又给边雪拨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张准跟边雪吐槽自己的父母。只不过边雪的反应也非常奇怪,先是嗯嗯的敷衍,最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小雪,到底怎么了?怎么感觉我离开一次,所有人都变得奇奇怪怪呢!”张准没好气的说道。

  “好啦,好啦,不逗你你了,我爸妈正在你爸妈一起呢。”边雪有点小得意,从认识张准,他一直就跟木头似的,感觉没什么能让惊讶的。

  原来是张准父母来南都,张准不在,就只能打给边雪了。正好边雪父母在一旁,所以双方父母见一起见了一面。没想到四个老人一见如故,就一起在南都浏览起来了。


第一二二节忽必烈的要文斗不要武斗


  就在张准在现代与边雪和双方父母四处游览的时候,华夏社境内一些人也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某些事情。他们自以为做的隐秘,但其实探听司的暗探早就已经发现了这群人的动作,只不过并没有得到实证,所以便观察下去,看看他们到底耍什么花招。而这些情报汇总到沈东新手中时,他发现事情要比想象的严重的多。由于张准不在,他召集了四大委员会的联席会议,最后会议决定通过张准留下的超时空联络通讯工具向张准汇报。

  张准正在陪着四个老人和边雪在南都的老城区的瑞蚨祥逛着,口袋中的通讯器突然响了。张准脸色一变,这还是华夏社第一次紧急联络他。他跟边雪说了一声,然后拿着通讯器走到店外接通。过了许久,张准挂断电话皱起眉头,在他看来这次问题比罢市还要严重。经济战争张准不怕,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现代世界的物资。可是这次,张准想到电话中说的,华夏社境内儒学各学派正在四处串联,他们准备在各地华夏社政府门口进行上书,要求华夏社改变或者停止的学校书籍,奉儒学为经典。另外僧道两家也一起凑热闹,准备在各地开办讲法宣传,不知道是什么意图。这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那华夏社就跟天下的读书人和宗教走上对立面了。

  “张准,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一旁的边雪早就注意到了张准,看他接完电话有些闷闷不乐,赶紧过来悄悄问道。

  张准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工作上遇到一些竞争对手,使了点小花招,我能解决。”

  边雪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好拉着张准的手使劲的握了握,张准看着她笑了笑,表示自己真的没关系。其实一旁的四位老人早就已经看见了这边的情景,只不过看到两个小的正在腻歪也就没过来。不过逛街的心情也没了,张准一家三口将边雪一家送回家,张准就开着车送父母回淮城。这一路上,张准边开车边考虑这次上书事件和讲法事件。等回到淮城的家中后,张准查阅了一些资料,心中有了点底。

  看来这次的事情没这么简单呐,张准心中想到。这次背后怕是也有蒙古人的影子,不然这新旧儒学,各家宗教不会一起对华夏社发难。特别是儒家各学派,原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怎么会联系到一起了?看来忽必烈这次是以功名利禄来吸引儒家和僧道三家跟自己作对,不然他们不会这么积极。有些人是真的看不清形势啊。

  特别是学文止于词章,不知讲明经术为保国保民之道的旧儒学与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新儒学,两方面矛盾重重。除了思想的分歧,旧儒学的代表多是金亡之后投降元朝的汉人官员,而新儒学则是被俘悲伤的南宋理学家,于是在元廷之中,两方更是互相攻讦。

  张准点了一根烟,站在窗户前看着外面,心中烦躁。敢情华夏社时空所有的学派都跟华夏社不对付,再加上僧道,儒释道都凑齐了。看来蒙古人除了经济战争,还要来一次文化战争啊!张准狠狠的将烟头捻灭,喃喃自语道:“这次说不得就要大开杀戒了。”不过一瞬间,张准想到一件事,他赶紧回到电脑前又开始查找起资料来。结果他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元廷中本来发展的最好的刑州学派竟然没有参合到这件事情里来。

  要知道邢州紫金学院的刘秉忠、张文谦、郭守敬、张易、王恂号称五杰,因其学识渊博、文武兼备、大略雄才。成为元世祖忽必烈重要谋士和开国大臣。为元朝的统一和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这五人为代表,形成了刑州学派。

  刑州学派第一个贡献,就是为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设定进军路线图。其中刘秉忠、张文谦自入忽必烈幕府,每当召见垂询,谈及天下形势。二人无不从历史高度纵论得失,忽必烈听后每每称赞。行军打仗都邀于同行,对其言听计从。

  第二个贡献是减少民族杀戮,蒙古多为骑兵,作战勇敢,但喜杀戮、善抢掠。战争只要遭到抵抗或受到损失,便屠城灭族。刑州学派辅佐忽必烈,空闲时,常跟其讲爱国怜民的故事。灌输“广施仁政,达济众人”,方可为天下主“的道理。进入南宋地界,忽必烈传令各路将领,不能枉杀无辜,不能焚烧房屋,所获战俘百姓一律放还,违者军法从事。在收取南宋各战役中,一改大肆杀掠风气。收到好的效果。张文谦、刘秉忠等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最大的限度减少民族的杀戮,减轻了战争的流血牺牲。

  第三个贡献是协助忽必烈取得汗位,忽必烈为王时,受命总制漠南汉地。1259年7月,宪宗蒙哥在攻打南宋合州钓鱼台城时,重炮死于营中。消息传来。忽必烈当时感到不知所措。张文谦说:“坐视观望,死路一条,不如先发制人”。忽必烈接受了张的建议。一方面迎接蒙哥灵车,一方面与南宋丞相贾似道签订和约,并率兵星夜北上,奠定了忽必烈汗位争夺战胜利的基础。

  第四个贡献就更加不简单了,刑州学派建立了元朝国家机构建立纲纪法典。一建国,采纳刘秉忠意见定国号为“元”,命刘秉忠为参领中书省,同知枢密院事,负责筹建国家机关,建立纲纪法典。刘秉忠、张文谦采用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中适宜元朝稳定和发展的内容建立了新的纲纪法典。

  第五,就连元朝的上都和大都两个都城,都是刑州学派设计建造的。特别是元大都的建设,张文谦、张易、王恂提了好多建议,特别是后期郭守敬对全城的水系的规划治理,使元大都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北京有今日气势,邢州学派功不可没。

  最后就是前段时间刚刚完成的《授时历》,也是刑州学派主导完成的。

  这样一个在元廷中功勋卓著的儒家学派,竟然没有参合进来,这事情就有趣了。张准觉得原因可能是刑州学派的自保之计吧。毕竟刑州学派在元廷朝堂之上的力量太过强大了,强大到忽必烈都有些担心了,再加上学派中的老人逐渐凋零,忻州学派这次干脆让新旧儒学出头,如果立了功,元廷朝堂之上多一些汉人学派力量,忽必烈自然也能对他们放心。或者还有别的原因,但是张准通过这件事情想到了很多,怎么针对这些腐儒心中也有了数。

  至于僧道两家,张准心中并没有什么偏好。道家还好,可是寺庙的问题就大了。

  第一,寺院田产扩张厉害,且免赋税,很多百姓是奔着这一点出家的,周武帝毁寺四万后还俗者300多万,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同时各朝经常修建寺庙的开支非常巨大。

  第二,寺院经常成为藏污纳垢之处,魏太武帝灭佛即是沙门与叛军有染导致的,寺院也常会有些类似于鲁智深般的人物,同时因为佛门的理念,常为不愿承担赋税的人和畏罪逃犯所趁。看过《蜀山剑侠传》的人相比对还珠楼主描写的清末寺院情况印象深刻,其中有一条经验是在寺院之类的地方千万不要乱跑,以防撞破僧人的好事被灭口。当然这也不是佛教专属,道教也不干净,唐代的女道士是干嘛的大家都懂。

  第三,佛教不事生产。只说不做,对于国家没有任何用处。

  第四,还要涉及到国家政权的问题,像南北朝到隋唐一段时间,政权交替频繁,佛道两家涉入很深,特别是佛教发展平民信徒极其迅速,对于社会稳定也有反面对用。

  比如这次,探听司的情报中,道家还好,并没有太过积极,看上去只是应付差事,只准备开办一两场讲道。可是佛门,呵呵,张准可是听到,他们准备在华夏社境内所有府城县城中都开办一次法会来着。

  张准想了想,将自己的计划整理成文字,通过通讯器发回华夏社。当这份计划分发到华夏社各部门后,一条条命令通过电台传达到各地。

  总结起来就是,第一,华夏社准备举行科考,考中者在华夏社的一个学校和两个学院进行培训后,任命为各级官员或吏员。科考内容为现代基础知识和紫金山学派思想。第二,所有参与上书的书生,禁止参加华夏社科考,书生家庭也停止任何福利,交还华夏社下发土地。第三,所有寺庙一律只保留人均一亩田地作为寺产,其余土地全部发放给周边贫苦百姓。第四,寺庙不得接受信众的香火钱,若有违法所有僧众以盗窃抢劫罪论处。第五,所有寺庙人员有定额,小型寺庙不得超过十人,中型寺庙不得超过五十人,大型寺庙不得超过两百人,多出的僧人按照年龄进行淘汰。从年纪最长者开始,直到寺庙人数定额。

  张准要好好看看,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忽必烈怎么应付。另外,故意被张准排除在外的刑州学派与道家该怎么应对忽必烈呢,张准坏笑起来。


第一二三节失意者联盟1


  元大内之中,琼华岛上,六月初夏,这琼华岛上绿草茂盛,树木葳蕤,鲜花盛开,芳草碧绿,俨然一帧花红叶茂的水墨长卷。在这美景中,忽必烈和一群蒙古大臣在树荫下席地而坐,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吃着用这皇苑之内的名贵树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