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9章

穿梭时空之1278-第9章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你这小子!好吧,扣除我们的服务费和预支给你的8000万还有税金后,总金额是18。9亿元!!哈哈哈,这下大通真是一炮打响!大通公司的财务已经去银行安排转账了!”谷时锐跟疯了一样的大笑着。

  张准有些发蒙,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是不是那幅画是真的?”

  “对,这次不光是大陆的专家,湾湾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还有国际上所有在中国画研究中有名望的专家,都到场了。通过传统和科学的各种检测,一致确定这就是真迹。画最后被首富允先生以25亿价格拍走,并当场赠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似乎回想起之前的情景,谷时锐又开始激动起来。

  张准无语了,这才是有钱人,狗大户。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小林山可以开始建设,不由得希望狗大户再多些,敷衍了几句张准挂上电话,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登录网银,一长串的0刺激的张准口干舌燥。想了想,把张长生叫了进来,转出5个亿的资金给崖山贸易的账户。让他开始采购葫芦谷房屋所需的生产线和涂料,并且开始小林山的庄园修建,不要担心钱,只需要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接着又电话给张长火,告诉他转出了5个亿给伶仃洋贸易的账户,让他去南非建立伶仃洋的分公司,剩下的8。9个亿留作备用。

  吩咐完这些,刚想走出公司去仓库的张准,忽然脑海中又响起了声音,通知他血脉点到达了103点,可以升级成为一级。这比谷时锐告诉他他的古董卖了十几个亿还让他兴奋,要知道仓库和订单里无数的东西还等待他搬运呢。张准心想应该是自己改变了这三千三百多人的命运,那么每个寨民大概给自己提供了0。03个左右的血脉点。张准定了定神,进入商务车,让司机出去,任何情况不要打扰自己。

  张准坐在车坐上,拉上了窗帘,心中默念升级,脑海中又响起声音。通知他时空穿梭物资每日可携带吨数升级为现在的10倍,也就是20吨。

  时空流速可以相互调节成最高1:2,最低1:1。也就是说如果在1:2的情况下,1278过了1天,那现代过了2天。如果调节成2:1,那1278过了2天,现代才过了1天。而时空穿梭的冷却时间依然是24小时一次,单位以时空流速单位较小的一方为主,这样张准在1278时空就可以停留更长时间了。

  另外系统开放血脉合成人兑换系统,3到10个血脉点兑换一个合成人,合成人的各项技能,性别,和知识由张准决定。可发展性越高的合成人价格越贵,当然一级的华夏血脉系统也只能提供初级技能和知识。同时再次赠送给张准3名合成人。

  下次升级则需要1000血脉点。

  张准乐开了花,这下这么多物资不用山寨急需的各行业人才,还有教师的人选了。叫上司机开车去仓库,他想试试升级后的血脉系统。一路上张准不停的计算需要带什么东西去1278,还有具体吨数。好不容易到达仓库,让司机先走,张准走进入仓库,然后站在仓库中间,看着还有一小部分的种子和堆积如山大米思考了一会。用精神力全力包裹住,然后再用精神力将时空流速调节成2:1,也就是1278过两天,现代过一天,默念华夏血脉。

  再次走出山洞,门口张一水依然站在那里等候张准,张准抬头看看整个内谷,放眼望去,寨民们依然在辛勤的劳。张准没有打扰大家,直接前往了外谷的住所,进入房间,让张一水在门口看着,自己关闭上房门,心中默想出合成人模板。

  这次张准准备将三名合成人全部都设定教师模板,因为扫盲和孩子们的学习不能再耽误了。当着三个男性教师出现在房间里时,张准惊讶的发现,这三人的穿着和发饰都是1278年的样子,看来系统升级后,对于细节也开始注意起来。也省的每次张准跟合成人第一次见面的尴尬了。

  接下来张准同这三名教师交谈起来,这三人虽然只有初级文化传授技能,而且单科只是也只是普通初中生水平,不过用来扫盲和初级的教育肯定是够了。再然后张准就后悔了,原来系统就有符合张准要求的扫盲教材,兑换才1个血脉点,只是需要张准带到现代进行大规模印刷就可以了。

  张准同三人交谈完之后,给三人起名张文一到张文三。关于名字张准也是很头疼,近期还是这样吧,在1278的大户人家里,用数字给仆人用数字起名的也不少,虽然自己没有把合成人当做仆人,不过这样叫,一来省事,二来可以解释忽然出现的这么多人,也方便自己以后往管理层安插人手,毕竟现在还是家天下的社会,谁也说不了什么,再说合成人忠诚和学识才是最重要的。

  就拿山寨总务小组的三个小组来说,苏升几个人都在同张一水他们几个的交往中,学到不少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张准觉得,血脉系统最珍贵的是合成人,而不是可以时空穿梭运送物资。要是知道,东西总有用完的一天,但是知识不会,只会一代传一代,薪火相传。


第八节 山寨大发展(6000字大章)。修


  当晚,在晚饭时,张准宣布华夏寨学校和扫盲正式开始,并正式介绍了三名教师,让大家认真学习,成人和新兵们每月都有考核,如果完不成考核,那下个月的肉食就要减少一半。

  接下来的两天中,华夏寨的寨民们终于把田地中都种上小麦,看着整整齐齐的田地,所有人都累的瘫倒在田地上,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有了庄稼,只要好好伺候,就不用挨饿了。

  时间转眼到了1278的初夏,天气渐渐开始暖和起来,而张准在两个多现代月,也就是四个多1278月,每个月都可以收获150点左右的血脉点,再花掉一部分的情况下累计到了605点,眼看升级有望,看来是寨民们对自己的拥护程度来决定自己活得血脉点的多少,果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张准站在新的山寨大厅的二楼,看着周围矗立的寨民小院还有远处山谷外的新兵营房,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这段时间他不停的运送物资,房屋框架生产线也一点点送到了1278,对于动力的选择,本来张准向想通过火力发电,但是最后的结果让他失望了。大一点的火力发电机,根本不是他现在可以运送和使用的,特别是火力发电技术人员的缺失。

  最后他选择一款水力发电机,正好在内谷外谷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些底下河流,水利很急。不然张准算是白买了房屋框架生产线。在综合考虑之后,张准决定购买小型浮管式水力发电厂所需的设备,这种发动机只要有流水就可以发电,虽然发电量不是很高,但是多买几台也就可以了。总共花了张准800多万,一共买了三十台,全部放置在所有的洞中河流内。不贵,真的不贵,而且以后可以长期使用,保养什么的也比较方便,实在不行直接把坏的那台换掉就可以了。

  最后张准咬牙兑换了5名电工模板合成人,5名生产线操作工模板合成人,以及5名建筑工模板合成人,这15个合成人就花了他150点,因为都按照现阶段最好的来兑换,不然下面的没法展开。

  5个电工合成人,被张准偷懒的叫做张电一到张电五。因为电力工作比较危险,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物理基础,所以现阶段只有他们5人。顶多在放置浮动发电机时,找了一些寨民搬运,其他的技术性工作都只能他们来做。辛辛苦苦弄了将近一个月才将这个小水利发电站的电力输出稳定下来,结果寨民们第一次看见电灯和轰隆作响的生产线,吓得一哄而散,还以为是什么妖怪。这让张准有些无语,看来扫盲工作还要深入再深入啊!

  5个生产线操作工合成人,同样被偷懒的张准叫做张生一到张生五,再加上从寨民中选了一些心灵手巧,或者有木工基础的,组成了一个小工厂。总算在磕磕绊绊中把房屋框架生产线开动起来。其实现代机床都是将生产程序细化,每个人从事的都是重复机械性的工作,有了合成人的指导,认真学,一个多月之后,基本都能够掌握,房屋框架也顺利生产出来了。还训练出一批至少看见生产线发出响声,就吓得面无土色的寨民。

  有了电和房屋框架,还需要建筑工。负责建筑的合成人,没意外的被张准起名张建一到张建五。建筑工的选拔要求低了一些,所以符合要求的寨民很多。在张建一他们手把手的教导下,砌墙,墙壁隔层填放筛选后的泥土的工作很快就上手了。对,张准还是决定使用筛过得泥土来填充墙壁的夹层,因为开垦是挖出了不少土,这下既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节省了费用。窑洞可是冬暖夏凉,张准觉得他这样应该也差不多吧。更重要的是,就地取材不用辛辛苦苦的去当搬运工了。在前几天,终于将以前临时搭建的木屋全都拆除了,因为拆除一点就把木屋的木材送去房屋构架厂,加工建新屋,就这样滚动式的建设,才会这么快的将的房屋建设起来。

  虽然听上去简单,但是张建一他们和实习寨民建筑工,最后连其余的寨民和新兵们都帮忙,才将5000个房屋框架搭建起来,也完成墙壁夹层填土工作。至于外部砌墙才完成了几百家,剩余的在下个冬季来到之前完成就不错了。

  范老三虽然是山寨管理小组的成员,但是看到张生一他们的生产线的效率,不由得担心起来。虽然他的木工技术不错,但是不可能比得上机器啊。不过他也没有就此放弃,在和张生一他们研究后,在房屋框架生产线的基础上,改变一个一些参数,成功的生产出了木床,木座椅等一些东西,虽然很简陋而且样式单调,但是也为张准省了不少钱。

  值得一说的事,虽然是帮寨民们自己建房子,但是张准依然给大家发放了酬劳。寨民们可以选择粮食,布匹,腊肉,一些生活物资,或者折抵第一年的粮食上缴等来作为自己的劳动报酬。只有经济活跃起来,华夏寨这个小社会才能发展,不然就只能变成一潭死水,让他们明白只有劳动才能换来收获。

  另外这几个月中,沈东新和张六水,张七水挑选了一些懂蒙古话又聪明伶俐,同时有父母或者儿女在寨子中的人,组成了山寨的商队,商队也同时是山寨情报组,负责探听侦查周边的情况。商队一共出发了两次,一次是往大同城,一次是往草原,就这两次,都给华夏寨带来了大量的利益。

  去往大同城的商队主要携带的布匹,针线还有食盐,奢侈品主要是之前让崖山公司准备的多套玻璃制品。

  结果一入城布匹,针线便被抢购一空,因为张准带来的现代商品质量太好了,那些府上的老妈子们和精打细算的家庭妇女眼睛都是很毒的,知道买哪个合算。

  玻璃制品的利润太大,沈东新担心有人眼红而且想尽快造成轰动,于是连夜送给了府尹以及府衙大小官员,加上当地驻扎的蒙古将领大小不一的多套玻璃制品,算是在大同城的上层露了一面。很快玻璃制品的消息就在城中流传起来,什么东海龙宫的法宝,什么拿着玻璃杯喝水延年益寿等等,这都是沈东新派商队的人悄悄散布的。

  于是商队手中的玻璃制品被那些拿着黄金的大商人,大地主们疯狂购买。后来就连沈东新也都对巨大的收益害怕起来,一边悄悄让人运回山寨大部分。另外又给府尹,官员和蒙古将领送了不少好处。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好处显而易见。府尹亲自发了勘合,允许华夏寨商队在大同府境内开店经商。而蒙古将领也许是收了太多好处,不做点回报,连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许是放长线钓大鱼,直接给商队一张出入关口的凭证,允许他们进入草原进行贸易。

  而食盐,沈东新并没有公开贩卖,毕竟元朝也是食盐专卖的,你偷偷卖是一回事,正大光明的买那就是打元朝朝廷的耳光了。最后这些食盐被沈东新全部低价卖给了城中大小盐商,要知道这些人跟城中黑白两道都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沈东新这样做简直就是给他们送银子,于是商队在面对大同各行各业,原来还有些大的小的问题,现在全部没问题了。其实张准告诉沈东新的食盐价格,跟沈东新卖出的价格相比已经是暴利了,独吞那还不如用来当做敲门砖,做到物尽其用。所以经过这些,华夏寨的商队才算在大同的高层站住了脚跟。

  留下张六水在大同坐镇之后,沈东新回到山寨又带领商队去了草原,这次携带的是茶叶,玻璃用品,食盐还有马鞍,不过这次却并不顺利。

  本来草原上的部落很少为难商队的,毕竟需要商队来流通商品。华夏寨的商队很顺利在几个大小部落中卖出了大量商品。茶叶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