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66章

穿梭时空之1278-第66章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华夏解放军的几个主力师中的三个主力师也放下了每天半天的劳动,除了122火炮,其他武器装备的整整齐齐,开始开往各地就地训练驻扎。

  DT市西的云内县中的管家堡,一处高大坚固的青砖建筑物的大厅中。“爹爹,打了也就打了,我看那伙贼寇定然不敢得罪咱们。再说咱们不是每家送了100担粮食作为军资嘛。对吧,各位叔叔。”一个油头粉面的三角眼书生向着上首的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说道。说话的是管家堡的大少爷,管乐。上首坐的是管家家主,管烨,此刻堂上还有一些周围的小地主。

  他们聚在这里的原因是管家大少爷管乐将来管家堡宣传土地赎买的华夏社吏员打了一顿,然后赶了出去。听闻这个消息,周围早就已经按捺不住的小地主,也纷纷将自己庄内的吏员赶了出去。但是这些人也是老狐狸了,赶走的同时,也纷纷送了一批粮食给华夏社。他们认为,华夏社不会冒着得罪所有地主的风险,为几个小吏出头。

  看着这些人的样子,上首的管烨气的牙痒痒,特别是自己儿子,平时看着机灵,现在看看真是一个蠢货!想到这,看着乱糟糟的大厅,他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哼!你们那!真是不知死活!难道你们不知道这华夏社打败了几次蒙古人,在将这大同占领的吗。啊?你们以为你们的家丁比蒙古人的铁骑还厉害?现在华夏社不缺钱粮,缺的是面子。他们刚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很多百姓还不知道他们是谁。你们这样做,他们能放过这种杀鸡儆猴的机会?”

  管乐听到自己老爹这么多,不屑的说道:“蒙古人固然厉害,但是那也得看地方。咱们这大坑小沟这么多,真要是逼急了,咱们将财物藏起来,带着家丁躲到山沟沟里去。抽空出来打他一仗,我看着华夏社还有蒙古人能奈我何。各位你们说,是不是。”

  “大少爷说的是”“大少爷真乃当世孙武”那些小地主心理暗骂,鬼才愿意去钻山沟沟,不过嘴上还是虚伪的应和道。管乐看到大家这么支持,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甚至想,自己是不是也要带上一帮人造x反,说不定哪天也能在龙庭坐一坐。越想越没,最后竟然笑了起来。

  管烨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然后长叹一声,正要说话,就听到外面一阵呼喊。

  “老爷,老爷!我家老爷在吗!”

  管乐不悦的看了看外面,然后指了指那群小地主说道:“你们谁家的家仆没有管教好,要不要我来替你们管教管教。”

  “大少爷,是我的家仆,待我将他唤来,可能是家里出了事情。”一个小地主站起来弯着腰,讨好的解释着。

  管乐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小地主走了出去,不过一会就听到一阵惨叫。大厅中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过了一会,管家的家仆面色惨白的走了进来。

  “怎么回事,刚刚鬼叫什么。”管乐依然有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老爷,少爷,刚刚杨家来报,华夏社大军一阵天雷便将杨家的堡墙给炸没了,然后冲进去,直接将杨家的土地钱粮,平分给了佃户,杨老爷一听便昏了过去。”管家家仆听到少爷这么问,也就老老实实的说了出来。

  啊!所有人都惊的站了起来。谁也没想到,华夏社这么奔放,一言不合就开打。其余地主也都急的直冒汗,纷纷告辞想要回去看看。不过来不及了,说话间,一个个家仆冲了过来,将一个个坏消息告诉自己的老爷。瞬时,大堂上又倒下了几个地主。

  倒不是所有人都昏了,一个年轻的地主直接冲了过来,将管乐的领子扯住,啪啪就是几个打耳光,一边打还一边骂道:“你X娘X的,狗屁的算无遗策,狗屁的当世孙武,你赔老子的庄子!要不是你逞能,将华夏社的人打走,我们能有这事吗。”其他人一听,也都围了过来。

  管乐一开始被几个耳光给大傻了,等他反应过来,其余的人也围了上来。他一个书生,平日指点山河一番没有问题,真要动手,那就算了。一时间,帽子和衣服被扯的连七八糟,人也东倒西歪。看着自己儿子被打,管烨也急了,也不管平时常说的修身养性了,直接从上首跳了下来,东一拳西一脚的,竟然将人群冲散了。

  “爹爹,快叫家丁,将这群狗贼全部杀了!”披头散发,狼狈不堪的管乐恶狠狠的看着刚刚将自己打的半死的小地主们,阴狠的叫嚷着。管烨心中也发狠了,今日说不得就要心狠手辣一番了,到时候把责任推到这些人身上,也不失为一个明哲保身的好办法。似乎两人都想到了,父子两默契的一起退身,大厅外的管家家丁手持尖刀利刃慢慢逼近了小地主们。小地主们也不傻,他们也知道对方准备是杀人灭口了,有的吓得直接倒在了地方,有的则顺手将身边的物件拿在手里,做困兽之斗。

  就在这时,从管家堡外传来了一阵雷鸣声,紧接着,就听到到许多人的哭喊,从大厅往外看去,一阵阵黑烟也直冒天际。不好,是华夏社打来了!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管乐和管烨直接冲出了大厅,看着远处的黑烟,管烨从家丁手中夺下一口大刀,然后对着所有家丁说道:“进去,全部杀掉,一个不留,然后跟我去守堡墙。一个人赏十贯钱!打退贼寇,一人百贯钱!”

  本来还被华夏社强大战斗力弄的七上八下的家丁,一听管烨这么多,哪还管的了其他的。争先恐后的冲进大厅,眨眼间,血肉横飞,尸横遍野。不到半柱香,这些原来衣服于管家的小地主都死光了。之前还梦想着坐皇庭的管乐看到大厅中的惨相,吓的面色煞白,腿一软,竟直接尿了出来。

  恨铁不成钢的管烨看了看儿子,让人将他扶到一边去,带着家丁就冲向了堡墙,期望来得及阻挡一番。就算投降,也能得到些好处。至于打败华夏社的军队,管烨这个人精知道不可能,他能做的就是为管家博取个投降的好条件,仅此而已。但是他刚刚带着家丁走出管府大门,就看见一群人从堡墙方向冲了过来,恍惚间,一声声的巨响,身边的家丁就一个个倒了下去,然后他也被一个穿着奇奇怪怪的人撂倒,直到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这天,已经变了!

  靠着华夏解放军的支持,高锦的土地赎买的政策迅速有效的在大同各地展开。有的地主平时善待佃户,也积极配合土地赎买的。华夏社高价回购了他们的田产,并保护了他们的私产,然后介绍了货物给他们。这样,有的人成为了新商人,有的人则进入县城,府城居住,做了寓公。至于那些平时口碑较差,或者暴力抵抗土地赎买的,全部被清算至渣了。

  就这样,华夏社在纷乱的一个多月中,终于稳定了地方,开始全力建设和军事准备。而张准则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第八十节利与天下(3)第五次升级


  张准听到华夏系统的提示,华夏血脉系统终于又升级了。靠着100万左右的人口的贡献,这个数据是进行区域规划和土地赎买后登记得出的精确数据,华夏系统终于满足了100万血脉点的升级要求。

  老规矩,张准开始查看这次升级后的各项数据。

  第一,运输重量从10080吨,增加6倍,也就是60480吨。

  第二,储存空间同样增加到60480吨。

  第三,时空流速仍然是4倍不变,使用血脉点进行传送,还是单次10血脉点。

  第四,合成人模板升级成中级初阶技能,兑换血脉点从15到20点下降到10到15点,倒是新加了一条,单次兑换十万人以上的,所有合成人自动按照本阶最低价,这算是团购?张准无语了。

  第五则让张准十分重视,现实类的机械武器等等价格仍然高昂,张准一扫而过,但是各种生物制剂便宜了很多。比如之前那种马匹用的适应水土的制剂,从原来的高价直接跌落到一公斤一千血脉点,而这一公斤的制剂完全可以供十万匹马使用。又比如张准一直眼热的人体使用的基因优化制剂,经过几次的降价,现在达到了十万血脉点一支,使用后可以将人体的深层潜力挖掘,回复青春只是一个最小的作用。另外那些现代的技术资料也比之前便宜了一些。

  。

  最后下次升级需要1000万血脉点,经过升级现有血脉点230万点。

  张准觉得每次的血脉点多少真的难以估算,他琢磨了下,可能不光是人心贡献血脉点,属地大小,属地建设,战争等等系统都会考虑进去。不过管不了那么多了。有了这么多的血脉点,张准决定再次兑换一些合成人和生物制剂等等。

  首先张准兑换了两支基因优化制剂,准备给父母使用,他还年轻就先不用了。眼看大战在即,还是省点用比较好。这就花了20万的血脉点。

  接着五万的建筑工人,五万的产业工人,两万的步兵模板,五千的行政合成人,五千各种机械操作员,一千名的各级教师,一千名的工程师,一千名设计师,这是中级初阶的合成人,就花了他一百三十多万血脉点。然后又兑换了一万低级高阶的农牧民合成人,倒是很便宜,只花了5万血脉点。这样他一共花了160万的血脉点,还有70万血脉点作为备用。

  叫来各部领导将合成人领走分配,张准特意嘱咐张一水,这两万合成人加入军队后,华夏解放军一共就有12万多人了,要他们择优录取,淘汰下来的可以交给高锦作为华夏社警察部的警察,管理地方。

  送走了合成人,张准又回了一次现代,将之前堆积的一些生活物资,还有防刺服,头盔,劳保制服,上一批订购的马匹,工程机械全部打包运回了1278。至于十万匹马怎么没有的,福总交了货管不着,至于其他方面的,让他们头疼去吧,已经在非洲初步建立关系网的张准已经不是太小心翼翼了。不过为了面子上好看,张准还是从十万匹马里挑选了一些比较好的种马,托陈总的运输船送到了南非,放到了庄园里。

  这个时候的1278的老百姓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做梦。一帮据说叫华夏社的贼寇的人占领了大同一府四县,然后他们竟然开始将以前为富不仁的地主全都抓了,还将田地发放给每个家庭,还立了新的地契。至于以前的高x利x贷的文书也全烧了。看着熊熊大火下的那些借条,卖妻卖字的文书化作一团灰烬,百姓们沸腾了。

  后来听到华夏社号召大家建设自己的新家园,所有能动的百姓都动起来了。虽说要撤村并寨,虽说要修建新村庄,虽说要修路,但是百姓们不怕辛苦。日子有了奔头,苦点又算什么呢。再说了,华夏社还每天发放华夏币或者粮食,这华夏币可不是元朝发放的纸钞,而是实打实的铜币。现在市面上拿着华夏币在所有店面都能买到东西。有的家庭劳动力多点,干个十天半个月的,竟然也能给家里的老婆孩子买点布料,做几件新衣服。要说这也奇了怪,自从华夏社来了,新布料,各种新家用纷纷出现,价格也还便宜。以前十年难得逛一回集市的百姓,现在也会偶尔去集市看看,家中缺少什么了。

  但是这样就造成了有的百姓将家中的孩子也带去了工地上,希望多赚些。不过人家华夏社说了,孩子是未来,得要读书写字,华夏社提供午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父母们总是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的,再加上华夏社规定父母不让孩子读书的,直接驱逐出华夏社。眼看好日子就在眼前,百姓们谁愿意走,都将孩子送到了华夏社学堂。不光孩子们要学,成人们也要扫盲,只要扫了盲,不光每天工钱多了,等工程结束了,还能找一份正式的活计。

  所有人感到时间前所未有的快,日子充实。张准也没闲下来,今天去新工厂查看建筑完成情况,明天去技术培训学校看看教育水平,虽然不像是华夏寨时期那样事必躬亲,但是会重点查看查看,做到心中有数。

  有好的情况,当然也有坏的情况。特别是乡中那些读书人,一开始觉得张准这个贼寇,比蒙元还不如。可是随着建设和福利的到位,那些人又觉得张准也算是个英雄好儿郎,只是对那些泥腿子太过客气了。花那么多精力和物资干什么,按照他们说的,张准应该礼贤下士,多多招揽文人雅士,到时候政通人和,恢复宋廷,博个万户侯岂不美哉。

  对于这些人,张准的对策就是,随你说。人在他们嘴上,说说又不会少一块肉,张准还没混账到以言获罪的地步,他又不是那个再活五百年的麻子。至于那些愿意接触华夏社的读书人,张准则是把他们扔到了行政学院,先学习学习再说。与利与民,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