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168章

穿梭时空之1278-第168章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其国的司法,军事以及治安接受华夏帝国的指导。

  第七,其国的所有官员任命,需交由华夏帝国审核,同意才可以赴任。第八,华夏帝国的百姓有在其国自由通行,经商等的自由权利。第九,不经华夏帝国同意,其国不得跟任何国家以及势力签订任何形式的盟约。

  第十,其国所有私学,官学,公文往来,科考,都需使用汉文,汉子,华夏书籍,废除其国的土话土文。第十一,华夏帝国在其国所有官员以及驻军的费用,由其国负担,至少负责一半。第十二,其国与华夏帝国的领土争端,一切以华夏帝国主张为标准。

  我暂时只想到这些,不是太完整,具体的还需要大家还有专业的人来进行。”

  作为华夏帝国天文台负责人的郭守敬听到张准所说,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还不完整,哪个属国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就立刻变成了帝国的傀儡,这些国家的国主能答应?谁也不是傻子啊。所以他开口问道:“陛下,你所说的这些盟约,要是那些藩属国不同意怎么办。如此行事,恐怕天下皆反,还请陛下三思啊!”

  “郭卿勿扰,在这里我给大家透个实话。将来华夏帝国全境将用公路,把所有城市,城镇,乡村联络成一体。公路的造价大家知道,非常贵。其中比较重要的花费就是人工,更别说各个城市的城墙,下水道以及各种公共工程的建设所需了。

  另外,我们未来还要建设铁路,可能有的人不太清楚。那就是在地面上铺设钢制的轨道,然后用工厂中所用的那种蒸汽动力机械使其运行,可以将成千上万人在短时间内,从帝国的最北面运到帝国的最南面。这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吗?

  另外,黄河,长江以及各大中河流的防汛抗旱工程,导流改造工程。各大港口,矿山建设。需要的人力不计其数,没有奴隶,帝国要花费多少代价,耗费多少民力,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至于你说的没人会答应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些藩属国的国主,只要我们能保证他和他们的家族延续,获得大量的利润,他们是不在乎是否丧权辱国的。若是有几个想不开,想要出头的,直接灭其国。要知道,世界在发展,将来这些藩属国说不定也会出现一两个人杰,我们不趁帝国最强大的时候进行控制,难道要让后辈子孙花费巨大代价去解决他们吗。

  这里都是帝国的核心,我可以说一说我的梦想,那就是这世界上,只能存在一个民族,一个文化,一种文字,一种语言。”张准知道如果不把他的计划完整说出来,大臣们恐有非议。

  张准说完,大臣们都沉默不语。张准说的很对,技术在发展,如果将来其他国家也有了火枪火炮,乃至威力更大的武器,到时候华夏帝国再想统治世界,真的就是难上加上了。而且随着基础建设的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耗费一些藩属国或者逆国的百姓,也无可厚非。

  首辅苏升作为从死人堆里走出来,同时也是最早跟随张准的老人,表示同意张准:“诸位,这些藩属国,以往什么德行我就不多说了。难道你们希望将来再来一次交趾在邕钦廉三州大屠杀吗?你等是华夏帝国的官员,不是那些藩属国的官员。是陛下和华夏百姓给你等俸禄,不是藩属国国主与百姓给你等俸禄,这个立场我希望大家要清楚。

  文尚书,你们这些儒家官员,可能心怀仁德,这不错。但你们用错了地方,你是否知道,与豺狼是谈不得仁慈的。只要你露出软弱,那些豺狼就会像疯子一样扑过来,将你撕的粉碎。”

  文天祥面色变幻,他长期接受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张准以及帝国的对外政策下,变得支离破碎。在他想来,只要有仁德,自然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天朝上国即使付出一些利益,但能让藩属国赞叹臣服,也就值得了。可华夏帝国实行的现实主义对外政策,像是当头一棒,把他的天朝梦击碎了。

  张准看着文天祥以及殿中的一些官员,没有去打扰他们。他看多了这样的情景,他知道,这些人正处在思想变化的关键时刻,只能靠他们自己。

  文天祥想到自己在江南各地艰苦的战争,又想到南宋与蒙古人多年前的和睦相处。想到高丽人,色目人在华夏各地的耀武扬威,又想到曾经他们在汉唐时的温顺。想到宋军衣衫褴褛,又想到向占城交趾众多藩属国求援的石沉大海。他的目光渐渐锐利,长叹一口气之后,他站了起来,对张准说道:“陛下,臣妇人之仁了,既然有利于天下,有利于华夏百姓,那么臣愿意前那些藩属国,向他们宣扬我天朝上国的赫赫威风。愿帝国长存,我华夏子孙永不受蛮夷之祸。”

  “哈哈哈哈,好,愿帝国长存,我华夏子孙永不受蛮夷之祸。”张准哈哈大笑,满意的说道。

  “愿帝国长存,我华夏子孙永不受蛮夷之祸!”大臣们一起起身行礼,这句话渐渐从殿内传到殿外,再传到天地之间。


第二二一节忽必烈的温情


  华夏帝国成立和张准登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都,这让忽必烈大发雷霆。汗国们已经答应要派出援军来,若是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亲戚们知道,这群反贼竟然都建国称帝了,这让他的脸面让哪里放。忽必烈犹如困守一般,在大殿中走来走去,不时的发出调教。可是这一次,就连小黄门们都没太当回事,毕竟忽必烈发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随着华夏社的进攻,坏消息不停的送入大都内,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启禀陛下,燕王真金求见。”大殿之外的黄门的一声通传,将忽必烈惊醒。想到这个才能非凡的嫡长子,忽必烈心情稍稍好了一点,让身边的图鲁尔将真金带进殿来。没一会,一位衣着华丽,气态不凡的中年人在图鲁尔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此人就是真金。忽必烈的长子朵而只早卒,因此他的子女中就以真金为长子。真金生于漠北,忽必烈召中原的海云禅师入漠北,询问佛法大意。此时忽必烈妻子察必生了儿子,忽必烈请海云为其摩顶命名,海云以世间万物真金最贵,故取汉名真金。此时真金已经是36岁的中年人了。

  “不知皇儿前来,是为何事。”忽必烈和颜悦色的对着自己的儿子说道。

  “陛下,儿臣是为了邢州学派的贤才们而来。还请陛下能够饶恕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为大元使用自己的才能,以保天下安稳。”

  真金的一句话让忽必烈脸色大变,他没想到真金是为了监牢之中的汉臣们而来。要说这些天,蒙元的汉臣是遭了秧。查出与郭守敬有旧的,全部下牢。就算是没有过交往的,也都纷纷被罢职去官。现在蒙元的朝堂之中,蒙古人和色目人各占一半。

  真金像是没有看到忽必烈的不喜,继续说道:“陛下曾经教育儿臣,若是没有金连川之时的幕府,恐怕大汗之位危矣,而金连川之中的汉人幕僚更是当举首功。而今华夏社反贼猖獗,天下震荡,正是应该大力任用有才能的人的时候,为何要把这些人才关进监牢,而不去使用他们呢。

  我蒙古人善于行军作战,色目人善于理财汇通,但真正重要的治国理政还是汉人们擅长的。这些天汉臣们纷纷被抓或被罢职,朝堂上看上去正常,可众多地方与中书事务已经被延误了。请陛下三思。”

  忽必烈看着跪在地上的真金,心中想到的更多。他知道真金喜爱讨论儒家经典与历代史籍,与诸王近臣习射之时,经常讲论经典,如《资治通鉴》、《贞观政要》,还有王恂、许衡所述辽、金帝王行事要略,下至《武经》等书,其间若是看到有所得的部分,更是笑容满面。王恂、白栋等儒臣等都朝夕不出燕王府,陪伴在真金身边,而待制李谦、太常宋衜对待真金的询问,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忽必烈曾经听说,真金听到汉成帝不绝驰道、唐肃宗改绛纱袍为朱明服的故事后,大喜曰:“使吾行之,亦当若此。”又说到邢峙制止北齐太子吃“邪蒿”,真金对宫臣说:“菜名邪蒿,未必果邪也。虽食之,岂遽使人不正邪?”张九思回答说:“古人设戒,义固当尔。”

  忽必烈知道,现在朝堂之上,蒙古人实力超然一方,主要保证蒙古贵族们的地位,其他的一些事情蒙古人贵胄们是不愿意管得。而汉臣与色目人的纷争由来已久,现在汉臣们将未来压在真金身上,与色目人争的是不可开交。最近汉臣被忽必烈所排斥,以阿合马为首的色目人自然是做梦都笑醒了。

  这些忽必烈都清楚的知道,今天听到真金来为汉臣们求情,这让心中有些失望也有些欣慰。欣慰的地方是真金知道一个国家的所重是什么,也知道了知人善用。可失望的地方是,真金依然不知道为君之道。想到自己的年纪也越发大了,对于真金这个最满意的儿子,大元的未来在他的身上,忽必烈扶起跪在地上的太子,然后慢慢的走出大殿,向着大内之中的花园走去,真金不明所以,但还是小心的跟随其后。

  “燕王,你可知道,为何我要将汉臣驱逐出朝堂?我不是为了那些南面的战事,也不是为了郭守敬这逆贼之事,我是为了你阿!”忽必烈语重心长的开口说道。真金一愣,为了他?真金不解,不过还是看着忽必烈。

  忽必烈没有回头,继续说道:“我知道你重视儒家的学问,也想向历代贤明君主学习,使我大元千秋万代。可是若是如今的你,登上皇位,恐怕不出几年,大元就要崩溃了。”说到这,忽必烈转过头来,锐利的目光盯着真金,让真金吓的胆战心惊。虽然忽必烈早就透露出要立他未太子的心思,但是只要一天没立,真金就是普通的藩王。忽必烈刚刚说的话,某种意义上就是诛心之言了。

  “不用害怕,天下没有长生不老的人,将来大元定然还是要交给你的。今天,朕就教教你,为君之道。”看到真金吓得不轻,忽必烈赶紧劝慰,心中也起了英雄迟暮的悲哀。不过他心中还是很欣慰的,至少真金还是一天合格的继承人。

  “你重视儒家这没有错,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这些汉臣自从金连川之时就进入了我大元朝堂,身居要职的不计其数,就算是地方府县,衙门中的书吏又有多少汉人。这些人与我大元,早就相互依附。朕知道这些汉臣视自身利益重于我大元利益,重家族利益而轻天下利益,可朕为何又引而不发?只是怕天下震荡啊!

  华夏社之事,朕思索了很久,心中并不太担心。虽然武器犀利,可等汗国的百万精锐到来,华夏社覆灭就在旦夕之间。朕真正担忧的,是朝堂之上的纷争,其中汉人的问题最大。皇儿,你可知道,与你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汉臣们,在他们的家乡有多少良田,店铺吗。

  若是不加以限制,恐怕隋唐氏族之祸就在眼前了。这些人不在乎我大元是否存在,只要他们的家族能够得以延续,他们是不在乎换一个皇帝的。其实朕有时候也很敬佩那个逆贼张准,竟然敢于天下豪商高族为敌,强行实行家庭人口定数,强行实行遗产之税赋,他也是看到了这其中的祸端呐。

  所以趁着张弘范父子,郭守敬之事,朕趁机将他们赶出朝堂,也是为了大元的未来考虑。朕知道你敬重那些师傅,可你首先我是我大元的藩王,我大元未来的太子,然后才是这些师傅的弟子与至交好友。儒家不是说要仁孝吗,你为我大元之事,是大仁大孝,为同窗好友之事,是小仁小孝。

  而且,朕也不会至汉臣的才能于不顾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将来有合适的机会,皇儿你可用自己的性命地位来替那些汉臣担保,那些人自然就会对你感恩戴德。”

  听到忽必烈的一番话,真金的眼眶红了,他知道忽必烈这是为了将来,他能够完全掌握朝堂,这才背负了残暴的骂名,将汉臣们打入监牢。

  忽必烈看到真金这个样子,心中也是感慨万分,不过还是假装生气的训斥:“我蒙古男儿,为何要做小女儿状。今日你难得进宫,与我一起去见见你母后吧。前些日子,她还惦记你的身体。唉,也怪朕,当年在金连川苦寒之地,没有照顾好你们,你大哥朵而只也是因病早逝,你的身体也时常不好。”说到这,忽必烈拍了拍真金的肩膀,难得的温情了一回。


第二二二节准备渡江


  “快快,第一团做先锋!”已经被改编成游骑兵部队的步兵第十三师飞驰军第一团一营,正在做全团紧急集合训练。作为飞驰军中的尖刀部队,第一营驻扎在华夏帝国东方地区司令部。这一次接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