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娇娘医经 >

第104章

娇娘医经-第104章

小说: 娇娘医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她似是自言自语,“都忘了。”
  周老爷松口气,丢开算的十四十五不确定的年纪。
  “是,如今有人上门提亲了。娇娇,婚姻大事要慎重,咱们回家商量。”他低声说道。
  身后马蹄得得响,金哥儿带着租马人来了。
  “婚姻大事,是要慎重。”程娇娘说道,示意马车稍候,“不知是哪一家?”
  日常女儿家说起婚姻事都羞而避走,如此这般郑重相问的周老爷还是第一次见。倒把他问的怔怔。
  “是,秦家。”他迟疑一刻,说道,“娇娇你也认得吧,与你六哥哥一向交好,也来往家见过。”
  “那个小瘸子?”婢女脱口说道。
  周老爷轻咳一声,微微有些尴尬。
  “瘸什么瘸。不是能治好嘛。”他低声说道,一面看四周,街上人来人往,不时有人投来视线,哪有在门前大街上说亲事的,“我们进去再说。”
  “不用了。”程娇娘说道,“如是他家。便不用谈了,回绝就好。”
  周老爷愕然。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程娇娘说道,抬脚便走。
  周老爷这才回过神,忙拦住。
  “娇娇,这是秦家,你年纪小不知道,这秦家…”他忙说道。
  年纪小不知道?莫非这件事不是她有意为之?
  “半芹。”程娇娘喊道。
  跟随在身旁的婢女立刻领会转身。
  “这秦家,是川州大族,一门三代曾出过十九个进士。平元八年长房秦中进士及第尚公主,京中赐公主府,如今长房二子秦安是秦中嫡孙,从八品朝官,其妻是汾州富氏之女,与六公子交好的是秦安四子,族中排行十三。”婢女脆生脆气说道。
  周老爷惊讶的看着婢女,心中倒吸凉气。
  果然不出夫人所料。竟然将人家家门打听的如此清楚,连叫什么,哪一年尚公主都知道。
  小傻子如此心智不容小觑!
  不过,不对。小傻子方才说的是回绝,不是同意?
  “娇娇…”周老爷忙唤道。
  那边程娇娘的马车已经驶动。
  “舅老爷,您请回吧。”婢女说道,放下车帘子。
  周老爷唤不住,只得看着马车得得而去,啪的一声,这边小厮也窜进门内,似乎怕人进来一般插上了门。
  这叫什么事啊!
  自己这个堂堂的亲舅老爷,竟然好似一个跑腿传话的,别说一口水了,连门都没让进,最关键是,人家还干脆的甩下一句此事不议。
  回绝了?
  周老爷捻须皱眉,为什么啊?
  秦郎君走进周家的大门,不由回头看了眼,门前的仆妇丫头纷纷移开视线。
  “这些人好生无礼。”小厮不由瞪眼。
  他家郎君虽然是以自身与周家来往,但别忘了这个自身的身也挂着秦字,堂堂秦家岂能被周家小觑,就算是看瘸子的笑话也不行。
  没错,一旦别人眼光有异,必然是因为郎君的残腿。
  秦郎君嘴角浮现一丝笑。
  “不是别人有异,是自己先有异。”他说道,喝止小厮,“我们来往周家多次,下人从来啊没有如此失礼过,偏偏今日有异,可见并非是因为我的身残,而是另有他事。”
  小厮恍然,忙应声是。
  “从来不是天欺人,而是人欺人。”秦郎君说道,随着轿子摇摇晃晃,“不是他人欺,而是自己欺,就如方才,看人神色有异便愤然而怒,继而便做出自认为是的断定,而不识真正原因,待日后幡然,只怕又要怪老天作弄了,却不想事实就事实,摆在那里不动不变,端看你想看还是不想看。”
  小厮听的稀里糊涂似懂非懂,不过也习惯了,自己家郎君因为从小不能动,便比常人更爱说一些。
  轿子来到周六郎处,周六郎已经闻讯等候,站在廊下,神色也是有些古怪。
  “看来事情还不小。”秦郎君笑道,一面扶着小厮拄着拐进来。
  “你,怎么,还过来?”周六郎神情复杂的开口问道。
  “我,怎么,不能过来?”秦郎君问道,审视周六郎,脑子一边飞快的想,有什么原因让自己不能来这里。
  “不管为了什么吧,既然是议亲,那该做的礼节还是要周全,此时,你确是不便登我家门。”周六郎低声说道,神情别扭。
  这种事,男子汉大丈夫,说来事总是别扭的,是吧?是因为说儿女事的缘故,是的。
  他说着话,一面点点头。
  秦郎君面色愕然。
  这神情落在周六郎眼内便有些呆呆,大约认识以来,是第二次见秦郎君如此,第一次是自己与那女子吃饭归来,被他询问时噎了一句。
  总之都是因为那女子。
  这便是那些妇人女子私下爱说的缘分吧。
  “不管,不管你是为了什么,十三,日后,还要好好待她。”周六郎闷声说道,“她奸诈算计,说到底也是由不得她如此,没得依仗,所以想要找个依仗,日后你若能为她依仗,她,她必然会安稳。”
  他说完抬起头看着面前秦郎君依旧神色愕然,顿时又有些莫名恼怒。
  “原本不用你如此的,这件事,我来做就是了,你非急着跳出来作甚!”他闷声喝道。
  秦郎君失笑。
  “你唠唠叨叨殷殷切切的说这么多,能不能先告诉我,我到底做什么了?议亲?谁议亲?”他问道,“她又是谁?”
  周六郎拉着脸看他。
  “你问谁?”他问道。
  “问你啊。”秦郎君说道,拄着拐有些累,干脆在廊下坐下。
  “你不是向我表妹,提亲了吗?亲事还没定呢,还不到结亲的时候,你来做什么。”周六郎哼声说道,自己在另一边也坐下。
  那边秦郎君抓着拐杖又站起来。
  “周六,你在说笑?”他问道。

  ☆、第三章 忘记
  
  三月的天还有些许凉意,但周六郎却抬手在身前扇了扇,似乎是要驱散身上的燥热。
  “你是说,你还不知道?”他问道。
  廊下伺候的丫头以及秦郎君的贴身小厮都退开了,站得远远的。
  二人依旧在廊下分左右各自坐着。
  “我要是知道了,我,我……这件事根本就不会发生。”秦郎君苦笑道,“我的这个娘啊,我真是拿她没办法。”
  先时不知还会将讨来的奇怪方剂烧了灰的水,找出各种理由灌了汤饮哄他喝下去,又或者偷偷的在他屋子里摆放不知哪里求来的镇宅之物。
  当然这都是在他十岁之前母亲会做的事,而且做这些事还会跟他打机锋周旋。
  十岁之后,不知是知道儿子大了不好糊弄了,还是自己已经死了心不被人糊弄了,这些稀奇古怪的事也就绝迹了。
  但没想到,沉寂这么多年后,母亲又突然给他来了这么一出。
  那日争执,程娇娘放言能治自己腿的事,秦郎君知道瞒不住母亲,也没打算瞒,他就等着母亲像以往那样拐弯抹角的来问自己话,或者拐弯抹角请程娇娘时,再跟母亲说一说,只是没想到,母亲这次竟然如此干脆,连询问查探都不做,直接就要弄人进家门。
  在母亲眼里,这个人请回来放在自己屋子里镇宅可比以前那些石像要管用的多吧。
  “是我疏忽了,我以为母亲这么多年终于放下执念了,没想到…”他摇头笑道。
  原来如此。周六郎松了口气,但旋即又一愣,他为什么要松口气?
  “这种事,谁能放下。”他闷声说道,一面又忍不住咬牙,“这江州傻儿!”
  秦郎君笑了。
  “我不和你耽搁了,我得快些化解此事,要不然以后真是连话都不能说了。”他说道。一面起身,又停下,“我应该先和程娘子解释一下,你去通报一声。”
  他话说完,见周六郎神情又变得古怪。
  “她,不在家中住了。”周六郎说道。
  “因此动气了?”秦郎君惊讶道,“这程娘子。不似那种易动肝火的人啊?”
  周六郎没有说话,低着头神情阴沉。
  秦郎君的视线在他脸上一转。
  “六郎,你适才说,原本不用我如此的,这件事,你来做就是了,你是不是。已经做了?”他问道。
  周六郎面色瞬时涨红。
  “是,没错。”他闷声带着几分被揭穿的羞恼说道,“她搬出去,跟你无关。”
  秦郎君看着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你这家伙,竟然会想到以身相许,你是怎么想到的?”他笑道,又坐下来,“该不会你是早就看上人家了?”
  这一句话如同踩了周六郎的尾巴,少年蹭的跳起来。
  “我才没有,我才没有。我这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会去理会她!”他涨红脸瞪圆眼喊道。
  秦郎君含笑看着他。
  “没有,最好。”他忽地说道,笑容褪去,带着几分凝重,或者还有几分怜悯。
  “没有,最好。”
  他又重复一遍。
  尚未到太平居前。婢女就忍不住掀开帘子,不由咦了声。
  “怎的这么多人?”她说道。
  程娇娘透过帘子看去,见不远处的酒楼前围了十几人乱哄哄的声音嘈杂。
  “不会有什么事吧?”婢女有些紧张的回头说道。
  “不会。”程娇娘说道。
  此时她们的车马已经拐过来,看清楚门前的人群。多是青衣布衫的男人,年纪不等,但无一例外的透出文雅之气,甚至很多人手中还拿着纸笔。
  再说…
  “哥哥们都没出来。”程娇娘说道。
  如果真有人闹事,徐茂修等人必定会守在门口,但此时门前连老掌柜都没露面。
  马车驶近,婢女扶程娇娘下车,门前的人也看过来。
  “让让路,别挡了人家生意。”有人喊道。
  还真不是闹事的,婢女扶着程娇娘径直过去,好奇的打量这些人。
  店里却是空空,老掌柜在柜台后拨弄算筹。
  “外边是做什么的?”婢女好奇的问道。
  “娘子来了。”老掌柜先笑着迎接,然后才看了看外边,神情古怪,“是来看字的。”
  看字?
  婢女回头看外边,顿时恍然。
  她都忘了,陈十八娘说了,且停寺写的那几个字如今已经名满京都了。
  这门匾上是娘子亲手写的,可不是容易就被认出来了。
  门外有人进来。
  “掌柜的,能不能把饭菜摆到外边?”两个男人问道。
  摆到外边?
  老掌柜呵呵笑了。
  “可以,可以。”他说道,一面冲后边喊,“来几个人,摆桌子。”
  一面向外走。
  “我看看怎么摆合适。”
  听到他答应了,外边人群更加热闹。
  “掌柜的,你这门匾挂在外边太可惜了。”
  “对啊对啊风吹雨淋的,这怎么舍得!”
  “应该挂在室内!”
  大家七嘴八舌喊道,老掌柜只是哈哈笑,一面指挥着过来的徐茂修等七人搬桌子,铺设坐垫。
  外边十几个书生露天席地而坐,又是笑又是闹热闹不已,引得官路上过往的人都投来好奇的视线。
  老四一个人点菜都不够用了,除了看马的,几个弟兄都忙碌起来。
  “娘子,这字倒成了招牌。”婢女笑道,收回视线。
  “没听过酒楼用字做招牌的。”程娇娘摇头说道。
  婢女笑嘻嘻的在她身旁坐下,大厅里只有她们二人,倒也不用回避去二楼。
  “这群书生。竟然要在外边吃,亏的是天暖了,这要是搁在冬天雪地,可怎么吃?”徐棒槌进来说道。
  “那更好,雪地围坐,饮酒赏字,再来一锅拨霞供,才是人间至美。”程娇娘说道。
  “拨霞供是什么?”徐棒槌问道。
  “就是过路神仙。”婢女哼声说道。
  “过路神仙?”
  有人插话说道。
  婢女扭头看去。见是几个等不及干脆自己进来搬桌子坐垫的书生。
  “你们也知道过路神仙?”他们问道,一面眉飞色舞,“要说这神仙居的过路神仙真是美味,恨不得天天去吃呢,只可惜囊中羞涩。”
  婢女哼了声。
  “算的什么美味,谁不会做。”她嘀咕道。
  “谁不会做?”有人竖着耳朵听到了,一面看老掌柜。“你们这里能点过路神仙吗?”
  老掌柜看向程娇娘,程娇娘冲他微微摇头。
  “不能。”他便笑着摇头。
  书生们便笑了,也不以为意。
  “就说嘛,神仙居的特色,神仙赐给的美味,怎么哪里谁家都会。”他们说笑道,搬着桌子坐垫出去了。
  厅堂里又恢复了安静。婢女却是气鼓鼓的坐着。
  “娘子。”她说道,“这般如此,也太欺负人了吧,明明是你的,他们竟然恬不知耻的据为己有,而且还是在你挑明之后,要不然当时就该要他们的钱。”
  “那也不是我的,怎么以此获利。”程娇娘说道,一面手扶着几案,微微含笑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