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366章

征伐四海-第366章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分发下去,让他们独立研究下去,如果哪里不懂,没弄明白,再咨询有关衙门,负责人员。”

    看到施明志频频点头,深以为然样子,伍秉鉴继续说道:“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商人们和那些洋商进行考核,如果不能通过,就不准进行今年的通商、做生意。如此一来,就可以防止了他们的虚以为蛇,后期的推卸责任,说什么不知道那些律例条文,不知者不罪,想要减轻处罚。”

    施明志恍然,插话道:“如此一来,就可以将那些考核转化为一种证据,或是凭证。一旦那些商人和洋人推卸责任,有了这些凭证,就可以治他们知法犯法的罪行,加大惩处力度。”

    伍秉鉴微笑以对,点头示意,一副就是这样的意思。忽的,好像想到了什么,伍秉鉴面露难色,稍稍一犹豫,转而担心地说道:“施师长,咱们这一边的商人还好办,可是,那些洋商属于不同国家,说的语言也是各一,人员还那么多,如果单靠以前的那些翻译人员转达表述,恐怕人手不够啊。”

    然而,让伍秉鉴意外的是,施明志并未露出难色,反而是很轻松的样子,朗声说道:“伍会长,这个你就放心吧,朝廷早就准备好了翻译人员,足可以应付那些洋人。”

    伍秉鉴有些不相信,前清之时,鞑子管的可是非常的严。除了自己这些行商之外,普通人都是禁止学习洋文。因此,诺大的天下,整个清朝,懂得洋文之人少之又少。何况,又不单单是一种洋文?

    可是,看到施明志一脸自信满满的模样,伍秉鉴又将到嘴的话语咽了回去,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时,施明志想到了另一件事情,转而说道:“伍会长,想必你也知道了,皇上要求,乾隆年间的那件事情,洋商不正常的得到的银子,除了本金和应得利息之外,必须返还给行商。”

    伍秉鉴有些疑惑,不解施明志为何会说这件事情,但还是点头回应道:“是啊,施师长,伍某知道这件事情,我正准备通知那些同行呢。”

    确认之后,施明志这才继续说道:“是这样的,作为当事人,想必你也知道,当年的那些行商有不少被逼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卖儿卖女,能够幸存的已然不多。”

    脑海里闪过一抹亮色,伍秉鉴大概猜到了施明志的意思,接下来的话语正好印证了他的猜测。

    “所以,皇上特别吩咐,如果那些行商已经不在世,那么,就要找出他们的儿子、女儿,或者是双亲之类的。我想啊,论对这些人的了解程度,知道他们的去处,非你们行商莫属了。所以,我想将这件事拜托给你,帮忙找出那些人的下落,不知伍会长意下如何?是否愿意接下这个担子?”

    伍秉鉴诧然了,惊得目瞪口呆,虽然他已经使劲想,往最好处、最大的想,也只是猜到了一角,没想到朝廷行事这么光明正大,没有贪图那笔财富!

    仅仅是一个心里的初步估计,就是那些死去行商应得的一部分银两,也在百万两之巨。朝廷能够不受诱惑,没有收缴这笔无主银两的打算,他伍秉鉴发自内心的佩服与敬仰。

    自古以来,凡是明商儒商就有兼济天下之心,拥有报效社稷之志,伍秉鉴就是这样的商人之一,施明志刚一说完,立即铿锵道:“施师长,伍某当然愿意,定不负所望,一定找出那些死去行商的妻儿子女以及双亲!”

    前有陶朱范蠡之辈,后有我伍秉鉴之流,或许正是伍秉鉴此刻的心声,他的出发点。

    施明志的眸光闪烁,晶莹四溢,对于伍秉鉴的好感顿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心里暗道:“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伍秉鉴真的像所讲的那样做,未尝不是一个可交之人?”

    一念及此,看着伍秉鉴激动地模样,施明志的神色一收,变得郑重起来,沉声说道:“伍会长,你尽管打听,找出那些行商的儿女之后,你不用出面,只需要告诉我们行踪即可。”

    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伍秉鉴有一种不好的猜测,那可是自己同行的最后的希望,那笔钱绝对是同行亲人最后生活的保障来源。尽管有所猜测,但伍秉鉴也是不好说出,心生一种厚重感,非常的沉重。

    然而,施明志虽不是心思多么玲珑之人,但有着同样的遭遇,看到伍秉鉴表情的变化,立即就明白了,随即补充道:“之所以没有让伍会长赎回行商们的妻子儿女,就是因为,那些买了行商妻子儿女之人,一定会听到这个消息,难免会漫天要价。如果由朝廷出面,亮他们也不敢胡乱要价。如此一来,可以为那些行商的幸存亲人省去不少银两。”

    闻听此言,伍秉鉴顿时长舒一口气,想想也是。一旦那些买了行商们妻子儿女听到这个消息,要是由自己出面赎回,凭着对商人贪婪本性的了解,那些一定不会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一定会漫天要价,狠敲一笔!

    想通了这一点,伍秉鉴面露惭愧之色,有些自嘲,暗道:“自己小人之心了,多想了。”

    其实,施明志能够理解伍秉鉴的误会,反而是有一种深以为然的意思。以前之时,自己任前清的广州水师总兵,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不就是这样被贪墨的吗?

正文 第六百零一章 莫欺少年穷

    第二天,知府衙门,书房之中,知府李德兴与施明志相对而坐。同在前清当过官,两人再聚首之时,有着无限的感慨,唏嘘不已。但是,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再谈以前之事,公事公干,或许都不愿意会议往日的不堪回忆。

    “李知府,想必你已经接到了朝廷的行文,作为与洋人的通商码头,广州府像以前一样,继续保持开放的态度,允许商人们与洋商做生意。”

    李德兴点了点头,随即答道:“不错,施师长,就在几天之前,朝廷的行文就已经到了。不过,此次与洋人通商,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允许那些洋人长期居住在广州府,乃至整个广东。洋人的进出也是由当地官府直接负责,接手此事,十三行的行商们不再从中调和,也不再为任何洋商作担保,只负责做生意,向朝廷交税。”

    “呵呵,李知府,你对朝廷的行文研究的很透彻啊!不错,的确如此。而且,行商们也不再为那些洋商担保,一旦洋人犯罪,官府只需要照章办事,依法拿人,治罪论处就行。”

    不管怎么说,李德兴都是李幽澜的父亲,皇上的老丈人,尽管施明志对这个知府不感冒,但也不得不客气应对。

    然而,自家人自家知道,李德兴明白,新朝廷的新皇帝对自己的观感很不好。否则,将他的女儿拐走都快一年,肚子都搞大了,也不理会自己这个老丈人。因此,李德兴也没有托大,以国仗的身份自居。

    李德兴的心情很是复杂,也不怨天尤人,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的同时,面露担忧之色:“对了,施师长,不知道你此行的目的是?”

    施明志报以微笑,和声说道:“李知府,你曾经做过香山知县,经常处理洋人的事情。而且,您现在还管着整个广州府的行政,关乎于民生,现今不同于往日,衙门将会直接与洋人接触,处理一些事情。不能再像过去那般,洋人出事了,直接拿那些担保的行商论罪。”

    听话听音,不管怎么说,李德兴也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怎么会听不出施明志的意思呢?

    “施师长,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朝廷的律例执行。而且,朝廷委派的师爷已经到了,非常了解朝廷行文上的那些内容,一旦本官做的有不到位的地方,他也能及时提醒。”

    施明志的表面虽然平静,对于眼前的这位国丈大人,目前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懂得审时度势,很识趣。朝廷委派的那个师爷,他可是知道的,虽是师爷的名义,事实却是知府的副手,有很大的牵制作用。

    李德兴能够这样的表态,可见他对朝廷的那位师爷并不是很抵触。

    施明志离开了,好像就没有来过一样,李德兴愣愣的坐在那里,有些发呆。这时,李氏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扭着腰肢,不满的说道:“老爷,这个施明志真是狗眼看人低,一点都没有将你这个国丈放在眼里。不管怎么说,我们家也是皇亲国戚,即便是他当上了将军,也不过是一个狗奴才,也配在这里教训这个,训斥那个,教老爷您怎么做?!”

    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李德兴依旧坐在那里发呆,李氏慢悠悠地走着,似乎并不在乎自己男人的态度,依旧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幽澜也真的,老爷您也抚养她十几年,再怎么说,你也是她的亲生父亲,怎么可以不管不问呢?”

    “只要略微吹一点枕边风,说一点情,衙门也不回来一个什么师爷,对你指手画脚,简直目中无人!”

    终于,李德兴有了一丝反应,直直地看着这个半老徐娘的媳妇,续弦的妻子,冷漠的问道:“我的知府不是没有被罢免吗?你比还想让幽澜怎么管我?”

    “嘁~”李氏嗤之以鼻,随之继续不满的说道:“老爷,自古以来,哪个皇帝的岳父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幽澜现在也是一个贵妃娘娘了,如今的皇上也真是的,真抠门,堂堂的一国国丈,居然只给了一个四品的知府。”

    “那想要我当多大的官,才算合适,你才满意。”李德兴依旧是淡淡的态度,胸中的无名之火若隐若现,越加对李氏心烦起来。

    “那还用说,最起码也该给一个封疆大吏干干,当个总督也不为过,最次也应该是一个巡抚,这样才符合你的身份,对得起咱家皇亲国戚的关系。”

    仿佛美梦成真了一半,李氏咯咯笑了起来,故作忸怩之态,来到李德兴的肩膀,撒娇道:“老爷,你说是不是嘛?”

    就像放闸的洪水,李氏越说越高兴,一发不可收拾,不等李德兴回答,幻想道:“如果老爷您当上了总督或者巡抚,绝对是顶级的大官,比这个破知府强多了。完全是光宗耀祖,可以回乡从修祖坟,光耀门楣。而且,你有了好的仕途,咱们的儿子虽然还小,但将来也会前途一片光明,没人不敢不给你面子~!”

    说到光宗耀祖,谈及光耀门楣,李德兴无神的眸子中忽的一亮,被说动了。然而,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又变得一暗,幽幽地说道:“我的知府之位能够保住,不像那些前朝官员那样被问罪,已经很不错了,还想什么封疆大吏,一品大员。好了,别再做那种美梦了~”

    感慨万千,牵出了许多伤心事,不愿意会想的记忆,李德兴提醒道:“你可别忘了,当初清廷总督之子章嘉盛的事情,咱们的角色可并不好,不仅阻止两人的再一起,还强迫幽澜嫁给章嘉盛,就凭这一点,皇上没有问咱们的罪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国丈之类的,醒醒吧~以后别再想这不着边际的事情了。”

    闻听此言,李氏犹如霜打的茄子,那份兴奋被打得七零八散,但依旧犟嘴道:“老爷,那能怨我吗?我怎么知道事后会是这样?如果我知道当时的杨麟,有这样的实力,就不会从中作梗了。而且,当时,事情紧急,放在任何一家人的身上,放着总督之子这样的男人不嫁,将女儿嫁给一个芝麻绿豆官的小官?攀龙附凤,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常情,怨不得我们。”

    对于李氏的强词夺理,死鸭子嘴,李德兴早就是见怪不怪,习惯了,只是感慨地说道:“哎~还真是如杨麟所说,风水轮流转,莫欺少年穷啊!”

正文 第六百零二章 好消息

    广州城的西北城区,麒麟帮的势力范围之内,一个巨大的院落之中,大量的洋人聚集于此,三五成群,无精打采的在院子里漫步,嘴里冒着一串串洋文,一阵叽里呱啦,不知道在交谈着什么。

    一队队身着麒麟军军装的士兵正在巡逻,穿梭于院落之间,游走在回廊之中,更有一个个荷枪实弹的岗哨,遍及各处,威震这些被监禁的洋人。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个麒麟帮的帮众在站岗,负责这些洋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就在这时,从各个地方走出麒麟帮的小头头,嘴里操着不同的洋文,有英语,有法语,有德语等等,但他们的内容都是相同,喊话道:“开工啦,开工啦,不干活的,可没有工钱可那。”

    随着这一嗓子一吼,大多数的洋人还是很听话,动了起来,纷纷跟着麒麟帮的帮众向外走,前往附近的厂房,老老实实的干活。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总会有一些异类,这些洋人之中有不少富商的存在,并不愿意去干体力活,依旧趴在石桌上,享受春天和煦的阳光。

    似乎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负责看守的麒麟帮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