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痴当然看到王琪的反应,心里也正想着劝王琪提前回去。他虽决定带虎头进城,可还没有同王宁氏说,不好就这样直接带人回去,总要先知会老太太一声。
等吃完晚饭王琪满脸纠结,正想着到底明日是下山找肉吃,还是寻由子先回城,便听到道痴的“请求”。
对于王琪来说这样的请求不是麻烦,反而是天籁之音。
王琪立时有了精神,拍着xiōng脯道:“只管交给哥哥,哥哥去同叔祖母áng铺的事情,二郎也不用操心。不就是在你外屋添个木chuáng么哥哥来解决!”
道痴道:“如此谢谢七哥。我与三哥、虎头还是按原计划,十三下山。”
王琪想起一事,道:“二郎殿下本说好要在大丧后亲自来见虎头。你直接带虎头下山,扰了殿下‘礼贤下士,的戏码,殿下会不会恼?”
道痴道:“殿下这些日子忙着治丧,也累坏了,放府学一月假,也有他自己好生歇歇的意恩。我总不能为了等着殿下‘礼贤下士”就将虎头独自留在山上。等过了中秋节,我会去王府一趟,告知殿下。”
王琪点头道:“你主动去说也好,总比殿下问起来时再应对要妥当。”
王三郎听着两人的话有些奇怪:“世子也知道虎头?”
提及这个,王琪带了得意笑道:“是哥哥举荐的。三郎,虎头有熊力,以后进府卫想要升官还不容易。可笑虎头家里人,将这个宝贝当成草反而将他那个草包弟弟当成心尖子。
哼,以后他们别想占虎头便宜。”
王三郎欢喜道:“真好!”
他虽不讨厌虎头,可人心都是偏的。尽管面上半点不显,不过对于老和尚将虎头交给道痴照顾,王三郎心中不无腹诽。在他看来,自己弟弟本就是个孩子,怎么好让其再照看旁人。外九房的日子不富裕,虎头又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需要多费心看顾,弟弟以后越发要受累。
如今虎头这边,有安身立命的本钱,并不需要道痴都费心,王三郎是真心欢喜。
虎头坐在旁边,看着这个,又看看那个,依旧一脸懵懂。
翌日,众人陪王琪下山,去王家窑雇了车,送走王琪。
又过了一日,王二叔上山,带来一包衣服,还有一匣子自家制的月饼。
衣服是给虎头的,月饼是新制的,给几位公子做小食。
到了八月十三这日,来的不仅有宗房的马车,还有王琪本人。
“左右也无事,哥哥便来接你们。”王琪笑着对众人道,而后就开始跟道痴表功:“叔祖母那里,哥哥都说得了:虎头的chuáng铺,哥哥也是使人弄妥当。”
道痴作揖道:“谢谢七哥!”
王琪笑着受了,扶了道痴的胳膊,道:“谁叫我是当哥哥的,我不费心谁费心!”
王三郎面上也带了感jī,即便王琪行事带了孩气,可这一年多待他们兄弟两个真是没话说。
虎头则是笑着看着王琪,脸上依旧是亲近,好像他这两天没离开似的。王琪“嘿嘿”笑着,从荷包里掏出块红枣大小的肉脯,塞到虎头手中,道:“吃。”
虎头好奇地看着看着,等到王琪示范过了,才跟着往嘴里送。
王琪又让三郎,三郎接过吃了。
他虽没有像王琪这样无肉不欢,可茹素七日嘴里也正寡淡。
兄弟几个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
等到马车进城,便直奔外九房。
王宁氏从早上就预备了一桌子吃食,等着几个孩子回来。对于道痴去西山悼祭老和尚之事,她不仅没有丝毫不满,反而颇为欣慰。
她是看出来,自己这个孙子嘴上说的少,可心里是个重情分的。只是这个情分要分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若是对他不好,他也能冷下心肠。
不管是族里,还是外头,有过继的嗣子嗣孙,不管养父母如何疼爱,等到长大能当家作主,不乏去寻生身父母,骨肉团圆,明里暗里贴补,视养父母为仇人。
骨肉天伦固然重要,可这样忘恩负义也忒不是东西。
王宁氏庆幸,自己有几分晚来福气,过继个重情的孙子。
至于带虎头家来,她心里也无异议。王琪不知道,她其实是见过虎头的,并且对那个少年印象颇深。或许旁人看来,会觉得虎头痴傻;可在她老人家看来,虎头只是个更稚气一些的孩子。心恩纯净如稚子,总比心存不正要强的多。
王琪怕老人家嫌弃虎头,将虎头所受不公又夸大三分,又说了虎头以后的安排。
对于虎头或许会从军之事,老人家觉得并不妥当,可也没有说什么:不过对于虎头的父母,竟然嫌弃亲生骨肉,王宁氏觉得很气氛,心里对虎头就越发怜惜几分。不管孙子是将虎头当朋友,还是当兄弟,老人家都支持。实在是自家人丁太单薄,现下孙子年纪尚小还罢,等到大些,支撑门户,多个兄弟友人也多份助力。
顺娘听说弟弟今日会带个孩子回来,心里也有几分好奇。
等到道痴几兄弟带了虎头回来,王宁氏祖孙两个便都望向虎头。虎头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恩,躲到道痴身后,还忍不住探出头来,看着王宁氏与顺娘。
这般孩子气,看的王宁氏与顺娘都笑了。
又想着这孩子白长了这么大个子,烧坏了脑袋,现下还不怎么样,等长大后到底要比旁人坎坷,祖孙两个的心中都带了怜惜。
看着老太太接受了虎头,脸上并无不快,王琪便与三郎告辞。
三郎出来多日,家里也催了几遭……。
“祖母!”道痴指着王宁氏,教虎头道。
“祖母。”虎头随着老和尚去南昌府待了一年,口舌比过去好不少,如今说两个字、三个字的短句,除了慢些,倒是也利索。
“姐姐。”道痴又指着顺娘。
“姐姐。”虎头老实地学舌。
王宁氏与顺娘本就是心肠极软的人,见虎头这般安静乖巧的模样,只觉得可爱的紧。只能说道痴太老成,祖孙两个在道痴身上找不到的照看小孩子的感觉,如今来了虎头,就像是家里多了个小小孩似的。
道痴将王二叔带上山的包袱拿出来,里面的东西昨天已经看过,是两套秋衫与一套棉衣。
秋衫是新裁的,棉衣八成新。明显是成人的尺寸,王二叔虽没有说,不过瞧着这尺寸,应该是王二叔的衣服。
这些衣服不改是没法给虎头穿的,道痴怕被顺娘看见又揽了去,等到顺娘去厨房看吃食,才将包袱拿出来,交给王宁氏。
王宁氏听说连衣服都是虎头二叔给预备的,虎头父母没有任何反应,不免又唏嘘几声。
中秋本就是重要佳节,又是顺娘在娘家最后一次过中秋,道痴便跟王宁氏商量,明日上街采购,过个热热闹闹的中秋。
王宁氏本担心孙子为老和尚去世过于悲伤,见他有兴致,自然不愿违他心意。
次日一早,道痴使惊蛰出去雇了马车,他带着虎头、惊蛰两个,与王宁氏一起去西城。
西城三条繁华的街道,道痴一间间看过,圭要想寻个省心、又能“洗钱”的买卖。这期间,他陪着老太太买了月饼mì饯、瓜果葡萄等吃食,还给虎头买了两身成衣、两双新鞋。
路过银楼时,道痴多看了几眼,却没有停下。
他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没有做,那就是顺娘嫁妆里的首饰还没有打。不过在王宁氏跟前,他没有提这个,因为晓得提了也没用,早就决定“先斩后奏”。
顺娘陪嫁的家具,是在王家三房名下的一个木器店定的,八月底交工,用的是上等的鸡翅木,只这全套家具,就用了一百六十两银子。当然,这个价格在王宁氏跟前回禀时,说成是六十两。
算算日子,张庆和在省府正在考第三场,也不知今科能不能中……
第九十一章 分明一个女财神
一行人直到天色将午,才从西城出来。
各色过节东西,已经买个齐全。王宁氏慈爱地看着虎头,虎头手中正拿着块红糖烧饼,是刚才上车前王宁氏见虎头老看烧饼摊子给买的。
虎头接了烧饼,回城的时候就往王宁氏身边坐,看那样子,就像是摇尾巴讨吃的小狗。
人上了年纪,都喜欢儿孙撒娇,偏生顺娘与道痴兄弟两小,一个过于腼腆沉默,一个少年老成,都不是会撒娇的人。如今有了虎头,王宁氏觉得圆满了。
她蕉爱地道:“好孩子,慢些吃,别噎着,家去再给你做好吃的。”
虎头不说话,只是乖乖地放慢了吃烧饼的速度。
王宁氏见他这般乖巧模样,越发满意,想起王琪说过些日子送虎头去王府的事,皱眉道:“二郎,不送虎头去王府不行么?这孩子心实嘴笨,受了欺负也说不出来。”
道痴道:“祖母,虎头多见见人,没有坏处。他没随大师父云游前,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吐,现下已经强出那时好多。趁着他还小,有些事慢慢教,说不定还来得及。”
王宁氏虽舍不得,可也晓得孙子说的有道理,叹了一口气道:“那你可紧着照看些,莫要白让虎头受了欺负。”
听出她话中的不放心,道痴少不得将陆炳又夸了一番。陆炳行事端良,虎头过去与其作伴,绝对不会受欺负……。
回到家时,道痴扶着王宁氏下车,王宁氏看了眼停着的马车道:“是不是七郎来了?”
道痴认出是十二房的马车,道:“许是三哥!”
等祖孙两个进了院子,听到动静迎出来不仅是顺娘与王三郎,还有容娘。
姊弟两个过来送节礼,王宁氏吩咐的顺娘与道痴先招待客人,自己回上房换衣服。
容娘看到道痴带着虎头进内院,又晓得虎头的住处就在道痴外间,心里很是不赞同。毕竟这边家里还有个待嫁的顺娘。规矩人家,讲究的是内无三尺之童。
不过想想,所谓礼教规矩,多是儒生们闹出来的。看到虎头,还能将这个孩子想歪的人,本身就心里不正。
况且外九房就这几间院子,要是道痴视虎头为仆,安排在外院小房还没什么;要是真视虎头为亲人,当然没什么好避讳的。
明日过节,今日送节礼,连个还礼的时间也不留,这不是送礼之道。
道痴晓得,这姊弟两个上门定是有事,说不定还同自己前几日提及的嫁妆铺子有关。
果然,在院子里寒暄几句后,容娘便说要到道痴屋子里坐坐。
顺娘便道:“你们先去坐,我去收拾些吃的过来。”又将虎头也叫了去,留下这边的姊弟三个说话。
进了道痴屋子,三郎方小声道:“二郎,我回去问了大姐姐关于铺子的事,大姐姐说叫我传话说不明白,非要亲自过来与你说。”
他虽压低音量,可这屋子就这么大地方,容娘哪里听不见。
容娘瞥了三郎一眼,道:“难道就你是二郎的哥哥,我不是二郎的姐姐?怎么来不得?”说罢,也不待道痴客气,就大咧咧地坐下0
立时女王气场舍开,三郎立时闭了嘴巴,寻了下首的位置坐下。
容娘也不罗嗦,直言道:“二郎,你想要陪嫁铺面给顺娘姐姐,这个我支持。按年收租的话,一间位置的好的铺面,一年十几两银到几十两银子都有,十年八年就收回本来,不像买地,要靠天吃饭。可是我不赞成你收成品铺子陪送。
张家太太去的早,顺娘姐姐过去就操持中馈,哪里有精力打理外头的铺面。再说,张家姐夫又在应试,中举后多半会进京参加会试。若是中了进士,就要阖家赴任;若是不中,张家姐夫年轻,即便几次不第也未必会弃考,说不定会客居京城。如此一来,再好的买卖,没有人精心盯着也荒了。”
道痴不过是想趁这个机会,给顺娘添份嫁妆,也给家里增加个进项。
容娘的话,确实有道理,道痴便熄了送顺娘成品铺子的想法,点头道:“大姐姐说的正是,是我想的简单了。顺娘姐姐的性子,也不合适打理外头的买卖。”
容娘见道痴听见自己的话,“知错就改。”心情大好,道:“不过你能想到置个铺子,添小进项,这想法不错,也是长进了。就像你打算的,你以后想要进京见见世面。京城居、大不易,单靠家里几亩薄田的进项勉强糊口还罢,想要自在出行,口袋里还要有银子。你是世子伴读,如今王爷已故,世子就是一国之主口这安陆地界,你都可以横着走,正是借势生财的好时候。四姓人家,即便有异议,也不会这小时候与你对着干。毕竟你还姓王,并不是只凭王府势力的无根浮萍口我瞧着宗房大堂兄,这两年对你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