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屠家子 >

第197章

汉末屠家子-第197章

小说: 汉末屠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见状,增派了曹仁上阵协助典韦。何咸这边则选择了鸣金收兵,不再与典韦苦战。这一战,双方最终算是打成了平手。但籍籍无名的典韦大放异彩,逼退张辽,压制魏延,同时力战南阳军两大名将而不落下风!

    古之恶来,一战成名!


………………………………

第四百零二章 曹操的危机预感 突如其来的攻城战

    中牟城的第二次会战以斗将为主。何咸在等着袁曹联军粮草耗尽,袁曹联军也在等着南阳军粮草耗尽。双方默契地以伤亡最小的方式进行战斗,南阳军胜少负多。除了何咸没有亲自上场,南阳军其余诸将皆上场挑战。在步战方面,典韦无人能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骑战方面,颜良与太史慈不分上下,颜良与张辽也是不分上下。颜良、张辽、太史慈三人水平相当,为第一梯队。其余人稍微逊色一点。

    作为普通的士兵,这几天能够连续看到当世一流武将之间的对战,简直是人生中最值得吹嘘的事情。想当年汉灵帝开展西园八校尉之争,一流武将的人数也不过如此。

    当城上城下的兵将都抱着看大戏的心态对待中牟斗将之事时,曹操却一人在大营之中苦思冥想,他有预感,中牟城有问题。

    但凡一流的人物,都会有一种神奇的能力,那就是预知危险。曹操此前的生涯之中就是凭借这种预感,一次又一次躲过了危险。这一次,危机预感又出现了。

    “主公……”外出筹集“人肉粮草”的戏志才匆匆而归,只因曹操急召。曹操见到戏志才,道出了自己的忧虑:南阳军的粮草危机或许只是个陷阱!目的是拖垮袁曹联军!

    戏志才双眉紧锁,问曹操可有什么蛛丝马迹。

    曹操摇头,说这只是他的一个猜测。他已经亲自去询问过淳于琼,虽然事实和淳于琼此前所述有点出入,但曹操可以断定淳于琼不是何咸的人。

    再观看城墙之上值守的南阳兵的精神状况,一个个都恹恹无力,像极了粮草不济、吃不饱饭的样子。但越是如此,曹操心中越加不安。

    “会不会是主公过虑了?”戏志才试着问道。中牟之战关系重大,尤其是对曹军而言,说是生死存亡之战都不过分。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人的判断是极有可能出现问题的。

    曹操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道:“我倒是希望这是我多虑了,但强烈的危机预警让我根本无法忽视。思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就是我军现在执行的计划有误。中牟确实有大火,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牟的粮草一定被毁。我军所得到的所有关于南阳军缺粮的消息,都来自南阳军本身,却没有任何一名曹兵或者袁兵亲眼见过……”

    “主公刚才不是说淳于琼没有问题吗?”戏志才反问道。

    “淳于琼人没问题,见到的东西却有问题。因为淳于琼只见到了南阳军没粮食吃,却没有在城内亲眼看到粮草被焚烧之后的残渣……”

    戏志才有些语塞。曹操的质疑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每一个判断都按照这个思路质疑下去,那么每一个决定都会存在缺陷。围困中牟这个策略,是建立在南阳军粮草不济的基础上的,假如这个基础被推翻,那么现在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无限作死。

    “主公的意思是撤军吗?”

    曹操感觉到自己的头疾又要犯了,不停地思考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但曹操终究不是常人,下定决心道:“通知刘晔,准备好云梯、攻城车,通知夏侯渊领兵一万做好攻城的准备。明日,我要试试南阳军是否真的缺粮。”

    “一万人?”曹军现在主力作战部队总计才三万人,曹操为了验证自己的一个念头,就拿三分之一的兵力去试……

    “如果只是试探的话,三千人足矣~”戏志才劝诫道。

    “不!“曹操摇头道,”如果只是三千人,南阳军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调整,可以伪装。唯有突然尽全力一攻,才能让南阳军露出马脚。因为他们如果隐藏实力,就会被攻上城墙。一旦城门破,或者登城成功,我军不妨一鼓作气,改佯攻为真攻!”

    ……

    这是袁曹联军围困中牟城的第七日,按照何咸与贾诩的计算,袁曹联军的粮草只能坚持十五天左右,也就是说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和前几日一样,太史慈出城溺战,曹操派出了曹仁迎战。战斗不到五十个回合,曹仁就全面处于下风。曹操见状,命军士吹响了全面进攻的号角!

    夏侯渊指挥着乌泱泱的兖州兵从大营之中杀出,扛着云梯,推着攻城车,直奔中牟城而来。

    太史慈大惊,赶紧勒马大声质问曹仁斗将输了也不用这么输不起吧?

    曹仁退回到安全之地,长刀一引道:“贼将休再猖狂,不想被乱刀砍死的话,还不速速退去!”

    太史慈无奈,赶紧收兵回城。

    城内的南阳军将领也没有料到曹操会突然大举进攻中牟城。今日值守的是魏延的浮槎军,虽然何咸命令城墙之上巡逻的军卒们装虚弱,在脸上涂抹褐色的灰装气色差,但是当曹军真刀真枪来攻城的时候,谁也不敢手软。因为手软就意味着死亡。弓箭手纷纷到位,发出了第一波反击。但曹军准备充分,利用攻城车,利用手盾多加掩护,伤亡并不严重。弓箭手之后,刀盾手,长枪兵,南阳重步,也纷纷出现在城墙之上。按照魏延的指挥,刀盾手们充当劳力,开始将大量的檑木、石砖运上墙头。中牟是个小城,没有护城河。故而曹操正面攻城就是最残酷的登城战。

    负责弓箭手的小校见弓箭杀伤力有限,果断命令弓箭手换上火箭,目标也从曹兵,换成了厚重的攻城车。曹军的攻城车为木制,总体结构就像一个尖顶木屋形,异常坚固,下面装有四轮,外蒙牛皮,为了防止南阳军的火攻,刘晔还命军士在牛皮外面浇上了一层厚厚的泥浆。南阳军的火箭射到攻城车上面,竟然毫发无伤。

    “投石机!快去请马钧校尉,让他的工程队前来,操作投石机破坏敌人的攻城车!”魏延得知火箭对敌军的攻城车五校之后,当即命令亲卫前去请马钧。中牟城内的城墙之下,布置了上百台投石机,防得就是袁曹联军的强攻!


………………………………

第四百零三章 来去匆匆 何咸突围

    攻城车是个大家伙,防御力强但是速度很慢。马钧亲自登上城墙测算角度,一开始是一块石头,两块石头,最后是上百块石头飞天而起,齐齐发射落向攻城车。攻城车根本无法躲避,曹军只能祈祷运气能够站在他们这边。但是,一两块石头还好说,上百块石头一起发射,那基本上是覆盖了一个区域。攻城车根本无法幸免。投石车一轮齐射之后,曹军第一辆攻城车直接被砸毁。中牟城上,爆发出齐齐的喝彩声,庆祝命中。

    驱动攻城车的三百名曹军士兵,有一百余名倒霉蛋被飞石砸中或者撞上。被砸中的曹军瞬间成为了肉饼,现在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没有伤亡的一百余人,连滚带爬离开了飞石覆盖的区域,跑回了曹军大营。

    曹操不为所动,继续命令刘晔指挥着第二辆攻城车前进。

    与此同时,在城门两侧,曹军扛着云梯冒着箭矢,已经冲击到了城墙之下,登城之上爆发。城墙之上,魏延指挥着浮槎军士兵严阵以待。因为中牟城中没有青壮协助,所以魏延放弃使用“浇金汁”等较复杂的守御方式,直接就是在城墙之上结成一个个小阵,守着云梯之上的曹军爬上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魏延还真是对自己训练出来的这些浮槎兵卒非常有信心。

    曹军蚂蚁一般攀附在中牟城的城墙之上,源源不断地爬上去,又源源不断地被杀掉,挑落墙头。没有强势武将的带领,普通的士兵很难做到以一敌众。很快,中牟城下的地上就积起了厚厚的一层曹军尸首。指挥作战的夏侯渊有些看不下去,想要亲自领兵登城帮助麾下的士兵杀出一条血路出来,但是被曹操拒绝。

    战斗进行到现在,曹军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余人。死亡的,皆是曹军的精锐,而不是可以肆意消耗的炮灰。基本上,曹操已经可以断定:南阳军并不缺粮。因为按照淳于琼的说法,南阳军缺粮已经非常严重,士兵皆用稀粥果腹。可现在城墙之上的南阳士兵勇猛如虎,这是稀粥果腹七八天之后的人该有的精神和力量吗?

    “可以了,鸣金收兵吧!”曹操对着亲卫吩咐道。

    曹军攻的突然,撤的也突然。城墙的之上的魏延完全摸不清楚曹操如此的进攻节奏有何意义。短短不过一个时辰的攻防战,曹军付出了四千余人伤亡的代价。南阳军依靠城墙的优势,也复出了将近两千人的伤亡,可见战况之激烈。曹军完全是按照决战的强度在进行攻击,南阳军必然只能全力已付。

    “主公,曹军这是在搞什么鬼?既不是试探,也不是全面进攻,目的何在?”太史慈陪在何咸身边,站在城楼的安全处,不解问道。

    何咸蹙眉道:“恐怕曹操已经怀疑我军的拖延之计,想要通过这一次高强度的对战,试探我军的虚实。”

    “试探?我军的粮草皆隐藏在地洞之中,他们如何试探?”

    “曹操知道直接查粮草是查不出什么线索的,所以他就采用了间接的方式。血淋淋的战斗最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如果我军已经缺粮严重,你觉得还能保持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吗?”何咸反问道。

    “不可!”太史慈老老实实回答,“饭是力量的来源!吃不饱饭,怎么打仗?”

    “这就对了!所以,计划得稍加修改,我们也得采取一点行动了!”何咸眯起眼睛,心中有了一个计划。

    与此同时,在袁绍的大营之中,同样的对话也在进行之中。只不过,对话的双方是袁绍和曹操。

    “孟德,当初说南阳军缺粮严重的是你,现在说南阳军其实不缺粮食的还是你。你到底想要怎样?”袁绍听完曹操的分析之后,一脸的愤怒。

    “此一时彼一时也!”曹操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道,“当时的情况之下,种种线索都证明南阳军缺粮,故而围困中牟是最好的选择。但现在更多的线索证明,南阳军缺粮只是一个假象。南阳军想让我们待在中牟,那么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如敌人所愿。我们要离开中牟,不能中了南阳军的奸计!”

    顺应时局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策略,拿得起放得下,曹操不愧为枭雄也!

    但袁绍显然并没有这个魄力,他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己,冒着断粮的风险准备收获一个大胜,现在曹操突然跑来和他说,这是一个陷阱,继续等待下去将收获的不是大胜,而是大败,这让袁绍很难接受。

    “会不会是因为你军突然的袭击,导致南阳军因恐惧而战力大爆发呢?”袁绍试着问道。

    “我倒是希望南阳军只是强弩之末。”曹操摇着脑袋道,“盟主若是不信,不妨也试着一战,看看南阳军的战力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

    对于曹操的这个建议,袁绍感觉还是颇有道理的。行军打仗,安全第一。既然对南阳军存在怀疑,那么就要去证实一下真伪。就算损耗一些士兵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袁绍正寻思着应该派遣哪位大将出战,携带多少兵将合适,帐外有小校前来回报:南阳军突围了!

    准确的讲,是南阳军的主将骠骑将军何咸突围了!

    曹军鸣金收兵之后,中牟城门突然大开,一千名全副武装的南阳重步兵,在两千名连弩手的侧翼护卫之下,悍不畏死地冲破了袁军在中牟城南的防线。随后,何咸领着上万飞骑军突击,大败镇守城南的中郎将文丑。文丑死战不退,被何咸、赵云击杀在乱军之中。

    何咸突出重围之后,径直往颍川逃去。颜良、张郃、高览纷纷前来请示袁绍是否追击。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袁绍、曹操两人面面相觑。

    假如南阳军并不缺粮,何咸为何要冒着风险突出重围,逃往颍川?

    “除了飞骑军,南阳军其他的步卒呢?可曾一并突围?”审配第一个反应过来,询问小校。


………………………………

第四百零四章 中牟大胜 袁曹败退

    小校道:“未曾突围。南阳步卒打开城南防线之后,就退回了中牟城中。”

    “也就是说中牟城里,还有数万南阳军的步卒?何咸这是什么意思?”审配不解道,“弃车保帅吗?”

    无人能够回答审配的问题,就连曹操,此刻的思路也陷入了混乱之中。

    何咸突围了?中牟城终究是缺粮还是不缺粮?袁曹联军究竟是继续围困,吃掉南阳军这几万人,还是各自撤退,下回再战?

    曹操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