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屠家子-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咸赶紧过来将徐庶扶起,说一声“好久不见“,道尽了八年未见的情谊。那时,何咸还是一个神神叨叨的小胖子;徐庶是一名习武练剑的落魄公子哥。这些年来,何咸虽然未与徐庶见面,但是联系一直不断。徐庶的老母就一直安居在何家堡内,逢年过节,何咸还会去拜会一声,问个好。徐庶同父异母的妹妹徐鱼,也一直在何咸麾下效力,掌管何氏的情报汇总工作,被南阳上下视为何咸内定的妻妾之一。
这些年的鹿门山求学生涯,让徐庶的性子内敛了许多,沉稳了许多。但骨子里,他还是那个仗剑行侠,为保护自己的妹妹不惜于权贵斗争的单福。何咸对于他的恩情,他时刻铭记在心,从未忘记。
”庶在鹿门山,听闻主公大败西凉军,阵斩华雄,击退吕布,逼得董卓不敢久居洛阳,当真是令人热血沸腾!“徐庶激动道。
“击败西凉军不假,但是南阳军也损失颇大。虽然斩了华雄,但是吕布却只能算是打个平手,董卓迁都,顾忌的是诸侯联军势大……“何咸事实就是说道,”倒是元直此番归来,可是学成出师了?”
徐庶闻言,初显愧疚,随后又坚定道:“
学业未竟大成!恩师言再有两年的时光或可达另一个境界。但最近一段时间,听闻刘景升得到董贼的任命,单骑闯荆州。学子们纷纷讨论,主公将如何反击。庶,知道主公正是用人之际,便恳请恩师放归下山!”
鹿门山的院规,学子出师之前不允许下山行走。若是强自下山,想要再上山继续学业,基本没有希望。何咸明白徐庶这么做都是为了能够帮助自己,心中有些惋惜,但没有表现出来。
“如今大战方起!正是用人之际,元直来得正好啊!来来,你快与我等说说,书院的学子们都是分析荆州局势的!”何咸招呼众人左右落座,每人来了一杯清茶。
徐庶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层会议”,但却丝毫没有怯场,眼眸之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很享受能在这种气场之下挥斥方遒。何咸一直在仔细观察徐庶一举一动,心中暗自感叹,徐庶不愧为汉末三国最被埋没的一流谋士。
“自长沙太后孙坚与武陵太守曹寅擅杀刺史王睿之后,荆州已经陷入混乱状态,多方势力各自为政。主要来讲,可以分成三股势力:第一是以孙坚、曹寅、秦劼为首的非荆州本地势力;第二是以何、蔡、黄、蒯、向五大世家为首的荆州本地世家大族;第三则是以各地宗部势力为首的荆州乡野势力。”
“孙坚、曹寅、秦劼等人可是串联在了一起?“
”这些人并未明目张胆地串联,但经过我们整理后发现,这几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什么共同点?“
”中平二年,司徒袁隗举荐豫州人陈国人曹寅为武陵太守;中平三年,太仆袁逢举荐冀州常山人赵范为桂阳太守,中平五年,司徒袁隗举荐扬州吴郡人孙坚为长沙郡守;中平六年,虎贲中郎将袁术举荐扬州九江人秦劼从江夏郡尉迁为零陵郡守……“
”汝南袁氏!“在场之人无不惊呼。
”不错!此四人乃非荆州籍势力的领袖,且皆系出汝南袁氏!荆州七郡之中,他们占了四郡,地盘最大,人数众多,但是势力算不得最强!”
“哦?那势力最强的应该是哪一系?”
徐庶目光灼灼地盯着何咸道:”自然是以主公为首的荆州本地五大世家!“
何咸有些惊讶道:“何氏一介屠家子,何时成为了荆州的世家?还成为何、蔡、黄、蒯、向五氏之首?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荆州五氏
徐庶笑道:“主公切勿妄自菲薄!这是鹿门山众人讨论之后,得出来的一致看法,绝无夸张之说。何氏虽然年不过百,但是经营南阳这十年以来,驱逐黄巾反贼,保境安民。大力发展农耕与商业,鼓励生育,吏治清明。别说是在荆州,就是在整个大汉,都是首屈一指。周边郡县但凡出现天灾人祸,第一反应都是想尽办法获得路引,往南阳郡迁徙!实在不行就以流民身份逃入南阳,免费服役三年以获得南阳户籍!”
“我靠!南阳户籍现在又这么火热吗?”何咸心中犹有些不相信,转头望向李严。
李严谋略不算出众,但确实内政的一把好手。他精准地把握到了何咸“超强思想”中的核心,利用黄巾祸乱之后,南阳郡世家宗族势力最弱的时候,调动百姓的力量,增强官府威信,把南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探索了”人民公社“与”世家地主“共存的南阳模式,不断吸引流民,开垦荒地,增收粮食,发展工业,教化子民,推广医疗,南阳郡在汉灵帝的宠溺和大将军何咸的庇护之下,俨然成为了大汉的特区!
李严手持一本南阳造纸厂出品的账簿,自豪道:”主公,徐公子所言基本不差!且不说其他,光论人口一项。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先帝登基之时,荆州七郡有过一个统计,户九十万户,人口四百五十余万;南阳户二十六万,人口一百三十余万。此后南阳连逢大疫,黄巾贼乱,百姓病死、饿死、战死则众人。及主公平定南阳黄巾之乱后,属下为丈量土地,均分劳作,做过一个人口普查。南阳户15万,人口不及八十万。现如今,五年过去,南阳户籍重新增加至三十万户,人口超过一百三十余万。据属下打听得到的数据,其余六郡总计不足四十万户,人口不过二百余万。“
从李严的人口数据比对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南阳郡的人口在这几年的增长势头之猛。
从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结束,晋一统天下,中国的人口一直处于大幅下降的状态。蜀亡时,户28万,人口94万,带甲将士10万2千,占全数九之一。吴亡时,户53万,人口230万,内兵23万,占全数十之一,吏3万2千,后宫5千。魏平蜀时,户66万,人口440万。三国总计户140万,人口776万。从五千人多万人口,一直下降七百多万,十去其九,可见当时天灾人祸之烈,百姓生存之艰苦。
何咸长身而起,对着李严深鞠一躬道:“这些年来,辛苦方正兄了!”
李严赶紧回礼道:“主公谬赞了!南阳大冶乃是主公的功劳!有主公与诸位将军不断地领兵作战,南阳才能获得今日之特殊地位。有文祥、魏和两位大人不停地肃清郡内之流寇盗匪,南阳百姓才能安居。有李风、王笑笑两位大人不停地教化百姓,感化黄巾降卒和外郡流民,南阳粮食才能丰收,经济才能发展。有司马先生主持水镜书院,并在各县设立县学和蒙学,南阳教化方能大开。有仲景先生广教医术,培育医者,南阳百姓方能远离病苦,健康生活……南阳的一切,是诸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严不敢贪功!”
“恭喜主公!麾下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团结一心,为百姓、为大汉谋福利!”徐庶由衷赞叹道。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众人站起来符合道。
“方正说的对,南阳能有今天,皆因在座诸位的努力。本将曾有一个梦想,希望乱世不会来临。但现在看来,乱世已经不可阻挡。但愿在我力所能及的管辖范围之内,能给百姓保留一块乐土,能够大汉留下一脉火种!”何咸有些动情感慨道。
“如此说来,主公更加不能放弃荆州,荆州其余七郡的百姓还等在主公去护佑呢!”徐庶笑言道。
何咸呵呵一笑道:”刚才说到荆州五大世家,我何氏因为南阳人口众多的优势,勉强算是一家。那么其他的四家又是什么情况?“
“蔡氏,乃荆州望族。世居南郡襄阳县,现在的家主姓蔡名瑁,其姑母乃前太尉张温之妻。黄氏,江夏望族。现分两只,一支还在江夏,乃江夏郡守黄祖;另一支迁居南郡襄阳,家主正是月英小娘子的父亲,黄彦承先生。蒯氏,世居南郡中庐县,家主蒯良,与其弟蒯越皆为才智超群之人,主公若能得到蒯氏兄弟的效忠,治理荆州易如反掌。”
“还有一个向氏呢?”何咸继续问道。
“向氏也是南郡襄阳人,虽不及蔡氏显赫,但是家学深厚。现任家主向朗,算起来还是主公的师兄!因为向朗年少时曾经师从司马先生。其弟向宠,如今也在鹿门山求学,是庶的学弟!”
“这么说来,黄氏、向氏与我南阳关系匪浅,如果主公出面,应该会得到他们两家的支持!”李严道。
“蔡氏与我黄氏互为姻亲!蔡瑁的大姐,正是月英的大母!”黄月英补充道。
大母,也就是正妻的意思。黄月英的母亲有异族的血统,所以只是黄彦承的小妾,在黄氏没有地位。但所幸黄月英自幼聪慧,尤其在机关算学一道非常有天赋,故而深得黄彦承的喜爱。
汉朝就是这样,世家之间通过相互姻亲,结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备遇到苦难之际,能够相互援助,互相守望。
这个蔡瑁在汉末荆州,也算响当当的人物。刘表单骑入荆州之后,娶了蔡瑁的另一位姐姐,生了一个儿子刘琮。蔡瑁作为刘表的小舅子,一跃成为刘表之下的荆州第二号人物。在荆州掌权十几年之久,直到曹操南下,他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尔后仕入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
现在刘表已经悄悄潜入荆州,就是不知蔡瑁的姐姐有没有被他睡掉。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司马徽的书信
“元直方才说到的第三股势力,宗部,又是什么情况?”
”宗部、又称宗伍,是以宗族、乡里关系而组成的青壮队伍。起初只是为了抵御盗匪、流寇,但是一到大荒之年,这些宗部也会成群结队,打劫过往的商队,甚至是劫掠郡县,所以也称之为宗贼。“徐庶解释道,”宗部势力比较散乱,各乡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互为仇敌,反而对于荆州大势没有过重的影响。刘景升若想控制荆州,袁氏系的人马指望不上,宗部势力又不够强大,所以必定是从几大世家入手!“
”刘表的选择,其实也就是我等的选择,对吗?“
”主公英明!与世家打交道,最好不要动武,要动感情,讲关系,最后,当然是分享利益!“
”想不到元直对世家深有了解啊?“
徐庶有些羞愧道:”实不相瞒,徐氏家道中落之前,也算是颍川望族……而庶,在鹿门山求学期间,深入研究过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概括起来,唯“利益”两字而已。“
”也就是说,想要得到这些世族的支持。就是画一个大饼,跟他们说,支持我,事成之后,根据贡献每个人都可以分得一块?“
”这……主公的这个解释真是令庶叹为观止!道路就是这个道理,但却又不能如此赤果果地去谈利益。世家都是要面子的,所以需要亲情、友情等各种关系去做伪装,如此才能冠冕堂皇!“
曾经的山寨头子一阵风,如今的南阳李风闷哼一声道:“这世家的人怎么都这么麻烦?!”
王笑笑反对道:“也不尽然啊!你看月英小娘子就极好相处!还有那位中山来的甄氏小娘子,也不难弄啊?”
“呃…”李风立马语塞。
徐庶笑道:“麻烦的不是人,而是这套处世的规则!世家的人并不一定差,但是他们在行为处事的时候,习惯性会从家族利益的角度出发!趋利避害,本是人之常情。世家,只不过家一个特性,放大数倍而已。”
何咸再问:“那你认为我等应该从哪一家着手比较好呢?江夏黄氏?”
“不!因为您与月英小娘子已经订亲,江夏黄氏与南阳已具有天然的联盟关系,就算不支持主公,他们也不会冒然支持刘景升。所以,主公第一家需要说服的,不是黄氏,而是向氏!而要得到向氏的支持,主公需要求得一人的支持!“
”一个人的主持?“
”您的恩师…水镜先生!只要得到水镜先生的亲笔书信,主公便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向家。接下来,就要看主公能否拿出足够让向氏动心的利益了。”徐庶说完,一躬到底。
“善!我这就去找司马夫子求书信!”何咸站起来身道,“拿到书信之后,元直与月英陪我去趟襄阳。需要什么金银物资,元直只管与方正领取!其余诸位继续守好南阳郡!“
”诺!“众人齐声应和道。
……
水镜书院,司马徽的会客厅。何咸熟练地沏好一壶功夫茶,倒了一杯,恭敬地递给司马徽。
”夫子,请喝茶!“
”忠信征战四方,马不停蹄。没想到,这茶道的手艺却是一点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