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58章

1852铁血中华-第458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的运转成本变低。”国资委主任委员庞聪聪选择的是支持韦泽的一五计划。
  现阶段和庞聪聪互别苗头的国资委副主任周郜明当然也提出了他的观点,“我当然支持都督,不过从现在看,整个国家的成本在变高,而不是降低。原来喝水只要去挑水就行了,现在喝水喝自来水,为了建设南京的自来水供应体系花了多少钱。说起水来,南京这边建设了好几个水库,这也是很大的投资。但是南京周边农田的农业产量增加的有限。也就是说多出来的那部分产量完全是靠大量投资才催生出来的。”
  庞聪聪对这个问题也早就有关注研究,她立刻反驳道:“以前南京人喝的什么水?井水已经算是不错的,其实不少百姓只能喝江水。那能和自来水比么?喝自来水至少生病的情况少得多。至于农田水利建设,你不能光看增加的那点收益,你还要看各种旱涝灾害下的产量。有了水库之后,就算不能完全保证旱涝保收,至少产量稳定的多。这种信心带来的作用也不能完全视而不见。水库建成之后可不是只用一年两年,增加的那点产量积少成多,总量可是很吓人的。”
  副主任周郜明也不甘示弱,他答道:“我们是国资委,主管国有资产,包括水库也是其中一部分。水库建成之后还需要管理维护,库区的绿化,护林难道就不需要花钱了么?”
  “长江以南对灌溉需求不是那么强烈,可长江以北的地区就不一样了。那边的好地和烂地区别太大。一五计划里面深化土改,加强农业建设,这就让几百万几千万亩土地的产量大大增加。”
  “可那还是得大量投资,远水解不了近渴。”
  “从整体上看,财政收入不可能短期内出现快速增加,在这个阶段就得从基础做起……”
  一般两般的人不太可能混进国资委的,国资委的主要领导开始争论,其他同志也忍不住加入了战团,整个讨论越来越热络。
  “……投资增长的这么快,如果还是以这样的速度增加投资,财政就敢枯竭……”
  “那不叫枯竭,那只是叫做赤字……”
  “这不是财政部的工作么,我们总不能连财政部的工作都给抢过来啊……”
  “财政部又不会屙金尿银。”
  “我们承担着国有资产的管理,我们就得把国有资产给尽力运作好!”
  “增加基础投资是国有资产管理,把现在的资产给运作好也是国有资产管理,都是一回事……”
  “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你看这价格,能是一回事么……”
  国资委近期工作其实没有那么忙,毕竟什么是国有资产,国资委这个新单位怎么管理已有的资产,这个对接工作进行的不够快。毕竟能勒令地方乖乖的把国有资产管理权交出来可不是容易事。须得国务院权力配合。因为韦泽不在,总理毕庆山的号召力以及执行力明显没有韦泽的力度。
  外部问题如此难缠,内部的解决思路自然会有很多。各种讨论从具体到方向,又从方向到理论。攘外必先安内,反正现在事情已经如此纠结,国资委工作人员在庞聪聪的要求下,把《资本论》以及韦泽按照21世纪政治课上学过之后又写出的《资本论第一卷导读》拿出来学习。
  不得不说,身为大学问家的马叔的书的确掀开了蒙在资本营运上的迷雾。韦泽那个导读也真的是起到了作用。让中国这帮连资本概念都没有的同志们自学习资本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有了导读之后就有了纲领。
  两个礼拜之后,国资委居然拿出了一个共识文件。文件开头引用了韦泽三个经济周期的看法,既科技发展周期,产业投资周期,产品的认同周期。这三个周期无关资本主义或者共产主义,是后世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波动比较认同的一个解释。
  国资委认为现阶段最紧迫的问题,是国家到底能够在多久的时间内忍受大量投资带来的沉重压力。大家觉得短期内最佳解决办法就是在产力发展上有重大突破。也就是那个动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的科技发展周期能够人为缩短。如果科技方面的突破能够带动生产力方面的突破,未来三到五年之内的沉重压力就能得到全面缓解。
  这个结论是很容易得出,只要真的懂点经济,有过一定程度的社会管理实践,大家就知道现在中国生产力某种意义上到了一个“枯竭”的地步。这些年土改其实颇有用处,对海外移民减少了内部土地压力,除了遭到国家全面打击的地主士绅阶层之外,人民都分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土地。法律又不允许土地买卖,人民都有心思想靠种地来发家致富的。
  但这种事情靠想是没用,新政府的钢铁业能够爆炸性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铁农具在农村的全面普及。包括橡胶鞋的普及,再加上妇女解放,严谨裹脚,生产力的确在很短时间里面就被大量释放出来。
  人的心气可以无比的高,然而人力却不是可以无限制压榨的。过去十几年中的这一波生产力的解放把中国上亿人口的生产力释放一空,即便是蒸汽机的出现让大规模灌溉变成了可行的现实,可这一波的生产力发展也真的到了顶峰。庞聪聪经常去珠三角视察,经过大量实地调研总结之后,庞聪聪发现现在想再提高一点产量,就需要农民把体力耗尽才行。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这种投入与产出比并不划算。城市内部的电力供应都勉勉强强,此时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农村投入电力。蒸汽机又笨重又不方便,投资成本与维护成本太高,并不适合在农村大规模使用。
  国资委的人都不是傻瓜,认真正经的开会总结一下,加上资本论的引导作用,大家都能明白中国的飞速发展其实系于韦泽一人之手。韦泽引领着光复军开发出众多匪夷所思的技术,这些技术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全新的制度之下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当前的社会制度已经没有大改的空间,人民的需求依旧强烈,甚至比以前更强烈。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韦泽再次领军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只要韦泽能够让中国的生产力得到突破,现在面对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到底是哪种突破才能解决问题,国资委的同志其实也不清楚。到底是哪种技术的进步才能称为突破,国资委的同志真的不明白。大家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在现在的中国,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非韦泽莫属。在讨论中,国资委的同志确定了一个事实。十几年来中国的所有进步,社会、科技、军事,究其源头,无一不是来自韦泽。如果连韦泽都无力推动这次突破的话,大家就真的不知道还有谁能带领着中国继续进步。
  有些时候明明白白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大家却认不清楚。就如在这次讨论之前,国资委的这帮人只是知道韦泽是大家的领袖,大家需要跟着领袖往前走。韦泽北上,国资委开始自己干起来。
  中国农民分到土地之后心气高,想着尽快靠自己发家致富。国资委有了权限与行动力之后,每一个成员同样也都想干出巨大的成就来证明自己。想干出巨大的成就,他们才发现最好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站在巨人的肩头。国资委的同志看清楚了自己明显不是巨人,国资委的同志更看清楚了他们其实早就站在了巨人的肩头,正是这个巨人把他们带到了今天的高度。
  读完了经过修改之后的共识,就等着最后的意见汇总。却没有人先发言,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期盼,该说的在共识里面已经讲过,要提出新意见的话,就只能把共识里面的内容推翻掉。之所以不吭声,是因为在韦泽北上的时候有些同志兴奋的说过,“我们努力干,等都督回来的时候给他一个惊喜!”即便没这么公开发言的同志,其实也很认同这个看法。没想到的是,不用等韦泽回来,大家就要主动请求韦泽回来带领大家工作。
  除了这个相对表面上的事情之外,相当多的同志都曾经认为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这些人的努力,才让韦泽站到了现在的地位上。对事实的重新认识却颠覆了他们的旧有观点,如果没有国资委的这帮人,韦泽只用找其他的一批人做手下即可。如果没有成为韦泽的部下,国资委的这帮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地位与高度。
  或许是因为身为比男性更加弱势的女性,庞聪聪早就看清楚了这些。在讨论中她也看清楚了这些死要面子的男性同事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傲慢。当了那么久的广东省委书记,庞聪聪非常清楚男人那点面子对他们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她一言不发,不去毫无意义的刺激大家的自尊心。
  沉默了好一阵,国资委的副主任终于开口说道:“我们一定要请都督回来主持工作。大家怎么看?”
  “同意!”“同意!”
  很短时间之内,所有人员都认真的表达了完全一致的看法。


第273章 南边的麻烦(二)
  韦泽接到了国资委的信件,打开之前他还很是担心。国资委只要把国有资产管理好,在对工业投资与基本投资项目审核上严加把关,别闹出乱子就行。不是以国资委的主任委员,或者是其他主任的名义,信封上发信人的位置上工工整整写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字样,这意味着这封信是以国资委的名义发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能让国资委如此郑重的给韦泽写信,韦泽想不紧张都不可能。
  把大信封打开,里面是国资委共识文件与另外一封信。如果是以前,韦泽肯定先看信,可现在他先看的却是共识文件。韦泽记得有句话,“有些人到了一个地方,下车伊始,就哇喇畦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的。”从十几岁的时候韦泽就听说过这句话,到了他快四十了才真的知道这话是对的,而且能够实践这句话里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理念。韦泽对自己其实颇为失望。先读了那份文件再看信,这也算是尽可能先完成调查。
  读到一半,韦泽就把文件放下了,这对韦泽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事情。他读过比这个共识更糟糕的多的文件,或者说韦泽到现在为止读过的有关经济的报告,大部分都没能达到这篇共识的水平。之所以读不下去,完全是因为韦泽心情太过欣喜,太过激动。
  终于有人能联系实际,把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到一起来看。这还不是韦泽要求他们这么考虑,而是大家经过讨论与考虑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这意味着党和中央里面终于出现了一批工业化份子,还是一批干部。
  到现在为止,甚至大部分省级干部对工业化的认知还限于修建一堆工厂,造出些东西出去卖卖。有这种强烈冲动的省级干部,韦泽都很难判断他们这么看问题的原因到底是认为工厂好,或者是认为工厂建多了之后有利于他们的晋升。
  点了根烟,韦泽在圆明园的书房里面来回走动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按下纷乱的思绪,平息了心情,他拿起共识来继续看下去。看完最后一页,韦泽再也没心思去看那封信。韦泽这次干脆就背着手出门在圆明园的湖畔散起步来。
  国资委的同志们的确看到的问题的关键,现在中国还没开始搞金融业,更没有搞金融杠杆。政府采取的还是非常传统的搞生产,弄出盈余,把这些盈余投入到基础建设上。必须承认的是,这种积累非常扎实。同样需要承认的是,这种积累的效率就不是那么高。现在中国和美国都在疯狂的建造铁路,美国搞的是公司模式,在股票市场上大肆圈钱,筹集资金。所以在历史上美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从美国国内与全世界筹集到了海量的资金,修成了几十万公里的铁路。
  当然,美国铁路泡沫崩溃之后,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现在国资委的同志还不懂金融工具,可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资委的同志请求韦泽出来,以韦泽惊天动地的能力拉动中国实现工业上的突破,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再次大爆发,以解决眼下的困境。
  警卫员和秘书看韦泽背着手,慢悠悠的在风景如画的圆明园里面走,脸上又是露出笑容,不久之后神色又凝重起来。大家也知道韦泽都督考虑的整体是好事,但是他又要做出比较重大的决定。就如前几天韦泽与俄国使者见面之后也出来散步,他脸上的浓厚杀气让警卫员与秘书都感觉到背后一阵阵发凉。
  到了下午,阮希浩前来找韦泽。他说道:“北上黑龙江的初步计划已经完成,都督请审阅一下。”
  韦泽却说道:“这件事我交给北方司令部来办,我已经决定回南京去。”
  “为什么?”阮希浩颇为惊讶,不过心里面也有些欣喜。韦泽坐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