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02章

1852铁血中华-第402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新的汉人恩科更是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两个月内三百名汉人进士全部跑了个干干净净。而朝廷里面汉人官员比例从十分之一暴跌到不足三十分之一。估计这个比例也就努尔哈赤的时代能够与之比拟。
  逃离北京的不仅是官员与考功名的人,甚至连汉人居民也开始大量外逃。他们外逃的理由或许因为不断逼近的战火,更重要的理由是在北京城里面的物资完全被用在旗人身上,再留在北京只怕得饿死。到了乡下怎么都能讨一条活路。
  曾经热闹非凡的北京城越来越冷清,这座城市也越来越变成满人的城市。作为道光皇帝的亲儿子,咸丰皇帝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訢内心强烈支持强化满人的地位。现在北京几乎成为满人的城市,这个事实又让他害怕起来。曾国藩的湘军被光复军撵过黄河,眼瞅着光复军就要渡过黄河发动对北京的进攻。假如真的有围城那天,城破之后会有什么结果?
  满人曾经在中国其他大城市都有过“满城”,那里面同样只居住着满人。现在那些“满城”变成了满城抄斩,再没听说过那些满人的消息……
  想到这里,恭亲王奕訢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三伏天仿佛变成了三九隆冬,让恭亲王奕訢感到刺骨的寒意。他突然有明白为何刚得到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覆灭之后,朝廷最初是一片要严惩曾国藩的声音,可曾国藩逃过黄河之后,朝堂里面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严惩的声音没有了,满人重臣们一个个倒是同意慈安“好生安抚曾国藩”的意见。连给曾国藩晋升三等公爵的提议也轻松得到了通过。
  当光复军马上就要杀到北京的现在,满人不得不认清自己既没有打败敌人的能力,更没有挺身而出的勇气。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对待曾国藩的态度自然就变得现实起来。这帮满人不傻,他们知道真的敢把严惩的旨意发到湘军那里,只怕湘军当天就敢反了。就现在直隶地方官府彻底崩溃的现状,光复军可以大摇大摆的直到北京城下。
  怀着这种看到覆灭的恐惧情绪,恭亲王奕訢到了宫里。此时满人大臣再没了前一段的那股子说不出来的戾气,大家一个个看着温良恭谨,老老实实的按地位排列。可以说自打政变上台之后,这些大臣还真没有如此驯服的时候呢。
  这种驯服代表的是毫无作为,大臣们只等着慈安与恭亲王奕訢发话,反驳没有了,不管具体执行的时候会不会实际上推三阻四,但是这帮人口头上都是立刻服从。
  讨论了一圈之后,竟然让慈安与恭亲王奕訢完全唱起了独角戏。下了朝之后,恭亲王奕訢愁眉苦脸的回到家里,刚进家门。他的大福晋就焦急的迎上来,“王爷,我听说好几家王爷都开始安排家人去关外了!”
  恭亲王奕訢一愣,他急忙问道:“都是哪几家?”
  大福晋一连说了七八家,都是满清的王爷与旗主出身的高官。恭亲王奕訢登时就呆住了,王爷倒还好点,他们总算是去上朝了。那几个旗主出身的高官居然因病请假,恭亲王奕訢原本以为他们是愁坏了。现在看他们竟然也在为北京完蛋做准备呢。
  满清经常说关外是满清的根基,是龙兴之地,不过这也只是满清众多谎言中的一个而已。关内的犯人若是不够死罪,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辈,经常会被判“发配关外与披甲人为奴”。在满清看来,与关内的花花世界一比,关外只是一个苦寒之地,谁也不真的认为关外是什么重要所在。
  现在不仅汉人开始逃散,连满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了。恭亲王奕訢呆呆的站在院子里面根本不知该说什么。大福晋看恭亲王奕訢这幅模样,她以为恭亲王奕訢是在考虑怎么跟风,她焦急地说道:“王爷,咱们也得赶紧先派人去关外准备一下吧!”
  虽然这话听着极为刺耳,恭亲王奕訢却也没有怒斥自己的大福晋。大福晋也是在为恭亲王奕訢一家考虑,殉国理论上是非常壮烈的事情,但是越是朝廷重臣越没有这种打算。好不容易爬到这样的高位,高官重臣们所期待的是享受权力带来的一切,殉国这种打算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列表里面。
  恭亲王奕訢突然甩开大福晋抓住他手臂的手,大踏步向门外走去。边走边喊:“备车,进宫!”
  已经没有再说的含含糊糊的任何必要,恭亲王奕訢就把自己所知道的率直的告诉了东太后慈安。慈安还是如同平常那样凤目微睁,态度端庄冷静。可恭亲王奕訢能够看得出,就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有一种东西从慈安身上慢慢被消耗。那东西是发自内心的坚毅。听到朝廷王爷与重臣都在为逃出关外做准备的时候,慈安整个人仿佛都被一下抽空了。执掌大权的东太后慈安现在如同一个内里空荡荡的白瓷娃娃般坐在宝座上。
  看着慈安的模样,恭亲王奕訢心中也是一沉。他与慈安结成盟友,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解决了八大臣,掌握了朝政。在那之后的恭亲王奕訢固然辛苦,慈安也抗住巨大的压力履行了太后该做的事情。光复军的行动打破了这一切,韦泽以十几万大军开始北伐的时候,满清的末日也清楚明白的展现在面前。但是恭亲王奕訢心中却没有埋怨,慈安几年来一直在于满臣们做着斗争,若不是慈安竭尽全力,只怕满清内部早就大乱起来。看着慈安此时罕见的软弱模样,恭亲王奕訢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难以扼制的保护冲动。
  扑通跪倒在地,恭亲王奕訢盯着慈安大声说道:“太后,奴才无论如何都会保太后安全!”
  慈安身子一阵,她眼圈微微红了红,却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镇定。东太后慈安缓缓说道:“恭亲王,若是现在朝廷开始安排退出关外的事情,朝廷里面谁会反对?”
  见慈安到了此时考虑的还是朝廷大事,恭亲王奕訢心中更感到痛楚,他大声答道:“回禀太后,定然有不少人会反对。奴才以为谁反对就让谁先去关外,这帮人嘴上说什么都不可信。太后让他们先去关外,只怕这帮人心里面高兴的要死呢!”
  恭亲王奕訢也不再扭捏作态,以当下北京变成了满人城的现状,光复军杀到北京城下之后定然会毫不留情的屠戮起来。与其那时候一起死,还不如现在赶紧往关外撤退。恭亲王奕訢其实已经感觉到北京这个花花世界某种程度已经变成了一种诅咒,只要还盘踞在北京,满清朝廷,八旗就只会希望自己百余年的生活继续维持,他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让这种日子永远的维持下去。只有逃出北京,在关外重新聚集起来,这些人才知道天下已经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才知道他们应该振奋起来。
  所以慈安正在思忖的时候,恭亲王奕訢继续大声说道:“还请太后带着皇上先移驾到承德,若是太后不走,这帮人是绝对不会动弹的!”
  “这不可!”在旁边一直被慈安与恭亲王奕訢当空气的西太后慈禧终于忍不住说话了。
  恭亲王奕訢把视线从尖脸凤目的慈安身上挪到了圆脸三角眼的慈禧脸上,他对慈禧的态度可就没有对慈安这么恭敬,恭亲王奕訢率直地问道:“为何?”


第188章 河南之变(八)
  “没有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我等又怎能解决了八大臣。现在就去承德,我们手里的兵马是谁?”慈禧毫不在乎的盯着她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訢的眼睛,用从容的语气说道。
  这坚定的态度让恭亲王奕訢忍不住想起了五年前,在发动辛酉政变之前,三个人也是如此坦率到直白的进行着对话。想到那时候的局面,恭亲王奕訢的语气缓和下来,“那怎么办?”
  慈禧权欲很重,更是野心勃勃,在光明正大决定朝政的时候能力虽然不足,但是牵扯到勾心斗角的时候,她的看法却是有独到之长。恭亲王奕訢决定听听慈禧的意见。
  慈禧的三角眼眨了眨,用颇为狠辣的声音说道:“命文祥从山东带兵回来,同时密令曾国藩带亲信的湘军赶回京城。等他们到了京城之后,我们就向承德去。谁反对的话就让他们留在京城好了!”
  这计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以抓兵权为首要任务。步军统领文祥和僧格林沁都是辛酉政变的干将,此时更不可能背叛慈安等人。湘军的曾国藩是久经考验的忠臣,到了此时还能坚定的为朝廷效力的汉人官员可是凤毛麟角。有这两支军队为根本,慈安、慈禧、恭亲王奕訢与小皇帝同治四个人就能代表了权力核心。那时候谁不能紧跟朝廷的,就可以留在北京让光复军解决他们。
  损失些满人王爷与重臣或许是损失,但是让这些不可靠的王爷与重臣跟在身边更加危险。慈禧首先考虑的自然是她自己的利益,其他的不可靠人等都属于能够放弃的部分。更别说这些人中间有多少是在辛酉政变之后不得不屈服于两宫太后的,出现了逃离北京的事情之后,他们可保不准就会再掀旧账。
  经历过辛酉政变,铲除杀戮了八大臣以及他们的势力,即便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訢或许曾经有过妇人之仁,血淋淋的事实也把他们教育成了果断之人。派遣密使前去联络文祥与曾国藩,开始收拾必须要收拾的物资。此时根本不是大费周章弄到京城内人尽皆知的时候,君不密丧其国,臣不密丧其身。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訢都非常非常清楚此事。
  当然,满清也没有放过在洛阳的李鸿章,他们给李鸿章公爵发了一道旨意,让李鸿章带兵东进,侧击到了黄河以北的光复军。没人相信李鸿章能够赢得胜利,在满清高层的考虑中,假如李鸿章真的能够带兵出击,光复军歼灭这位颇能打仗的李公爵怎么也得两三天时间。在危急关头能争取两三天的时间可是非常重要的。
  有什么君主就有什么臣下,李鸿章公爵更早的卖掉了他那精于算计的主子,对未来的新主人,李鸿章同样有很清楚的判断。光复军的眼里是揉不了沙子的,既然这支强悍的军队自身已经到了所向无敌的程度,他们对于软弱的投降者就不会有任何的宽容。此时李鸿章要做的就是证明自己同样能打,做不到这点的话,李鸿章顶多通过投降活下去,他之后的人生也就仅仅限于能够活下去而已。
  攻打洛阳的陈玉成即便不知道城内李鸿章的想法,也明显能够通过城内清军的抵抗感觉到李鸿章死战到底的决心。这让陈玉成讶异之外也感觉到了颇为棘手。
  太平军召集陈玉成回天京城长安召开军事会议,目的就是要讨论对光复军的对策。洪教主甚至放下了他这几年专心编书的事情,连续好几天与太平天国众将讨论此事。当然,洪教主更多的是在诅咒韦泽必将遭到上天惩罚,暴死之后还会在死后下地狱变臭虫。这种话众将根本没放在心上。摧毁拜上帝教的不就是洪教主本人么?
  当年洪秀全在广西被抓,搞类似降神行动的有大大小小几十号人,“天父”杨秀清是早期太平天国首领们最后决定的事情。等洪秀全在天京城杀了杨秀清,宗教上的合法性就彻底破产。“天父”既然都能杀,那么大家心知肚明的指使者洪秀全死后会有什么结局?连洪秀全按照教义都会下地狱,他说的话还有人信么?
  大家此时自然都开始转向翼王石达开,这位太平天国的早期核心将领此时是唯一有能力对抗韦泽的光复军的人。而且现在的选项也只剩了两个,早打还是晚打。
  晚打就是等光复军打上门来。根据光复军的行动来看,他们还是以打满清为首要选项,可满清的地盘就剩了那么一点,最多三年五年就会被彻底解决。那时候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光复军打过来,没人觉得太平军真的能够抵挡的住。
  早打就简单点,太平军再次与光复军接壤,杀进四川把光复军撵出去四川就是早打。这么做很容易,接下来之后就是太平军与光复军进行全面战争。即便光复军没有夺取所有满清的地盘,可光复军也不是现在的太平军能击败的力量。
  这种讨论实在是令人郁闷到要死,陈玉成格外觉得郁闷。他作为太平军里面著名的悍将,早打晚打都得上阵。所以陈玉成干脆就提出了是不是尝试着与韦泽和谈的方案,如果太平天国归顺了韦泽,但是在西北有实际掌握的权力,这种结局无疑是最好的。
  刚提了个头,还没来得及说道后面的部分,陈玉成就遭到了洪秀全的怒斥。洪教主看来还是抱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意思,他绝不肯屈居任何人之下。若不是众将们挡着,洪教主大有把陈玉成杀了的意思。
  白天开了朝会,晚上众将开小会。陈玉成这次得以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告诉大家,包括翼王在内的众将都比较倾向于这个建议。洪天王可以觉得自己是世上唯一真主,可太平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