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13章

1852铁血中华-第113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去天京城凌迟处死。
  可听了这么一阵之后,总兵音德布愕然的发现,韦泽竟然因为音德布是个草书书法家,所以不管音德布是满清的官员,更不管音德布是蒙古八旗,就这么放音德布一条生路。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草书乃是总兵音德布这一生的最爱,也是他这一生的骄傲所在。可这也是总兵音德布从未想过的,能够被粤匪认为可以不杀音德布的唯一理由。
  但是这种怀疑并没有持续太久,韦泽下令,“把其他的鞑虏给我带上来!”
  锁链响处,一群带着木枷的清军军官被拖了出来。韦泽懒得对这些人做任何介绍,他冲着下面的地主士绅们喊道:“这些人呢,要么就是鞑虏。要么就是投靠鞑虏的汉人。我们既然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对于鞑虏与汉奸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杀无赦。当然了,满清的小兵们不懂这些,他们当兵大多数只是混口饭吃,找个营生。抓获他们之后,我们还当饶他们一条性命。但是对于这些当官的,那就不能放过。”
  说完之后,韦泽喝道:“把这些人都拖出去砍了!”
  如狼似虎的士兵们冲上来拖着这帮军官就走了,这帮军官们惨叫着,求绕着,却没能让韦泽有任何的心软或者同情。
  片刻之后,一串尚在滴血的头颅被拿进了教军场。地主士绅见韦泽要绕过总兵音德布,不少人觉得韦泽只怕也会对其他满清军官网开一面,没想到韦泽是说杀就杀,竟然毫不留情。
  而韦泽也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对跪在地上的总兵音德布说道:“音德布,我今天就放了你,不过有件事你得帮我办了,把这些人的人头送给狗鞑子头目咸丰,顺道帮我带个口信给咸丰,老子迟早要砍了他的脑袋!”


第69章 东进序曲(一)
  “今日天色已经晚了,事情也已经说完。大伙可以回去休息,休息之后大伙可以自行离开。”韦泽处理完了清军的事情,对地主士绅们说道。
  士绅们这几天的除了看被杀的清军之外,就是看着杀清军的太平军在地主士绅面前耀武扬威。这些人早就被吓得不轻,得知韦泽终于允许地主士绅离开,这些人都是如释重负。
  “跪!向齐王行礼!”负责管理这些地主士绅的太平军军官大声喊道。
  数百地主士绅们纷纷跪倒在地,虽然太平天国的礼仪制度中不允许叩头,负责管理地主士绅们的军官也反复向地主士绅们说过,然而这帮人一跪下之后,很本能的向着韦泽叩头行礼。
  韦泽也懒得纠正这些事情,他挥挥手,然后起身离开。不久之前,地主士绅们也曾经跪下,不过那次跪下之后基本没人向韦泽叩头,而且不少地主士绅还是不太服气的。而现在韦泽如同皇帝下朝一样大摇大摆的消失在地主士绅面前的时候,地主士绅不仅没了抵触情绪,而且还都有如释重负的感受。
  六安城的教军场灯火通明,此时虽然已经快六月,不过山区温度总是比较低,灯火映照下,地主士绅们的脸色都比较白。方才韦泽一声令下,除了精通草书的书法大师满清总兵音德布之外,其他十余名清军将领被通通砍了脑袋。这震动比任何事情都更触动了地主士绅们的情绪。
  若是韦泽杀的是普通士卒,别说杀了十几个,就算是杀几千士卒,对这帮地主士绅也没有任何真正的影响。地主士绅若是从军,他们自然是去当军官,绝不可能从士卒开始干起。所以士卒阶层在地主士绅眼中等同农民阶层,被杀的再说也不会对地主士绅们有任何的触动。
  然而韦泽方才公开说,他会绕过士卒,却不会绕过军官。唯一饶过的一位军官,竟然是位著名的草书大师。没文化的地主们知道自己写不好字,而有文化的地主士绅格外清楚想混成一个公认的书法大师,只怕比考进士还难些。而韦泽杀戮军官的坚定态度,让地主士绅们兔死狐悲的感到了格外的不适应。
  不过地主士绅们非常清楚,韦泽此次就是要向地主士绅们示威。来参加的地主士绅深知自己首先拉不起数千人的队伍,即便拉起如此规模的队伍,也不可能有官军的战斗力。连官军都被韦泽如此轻松的杀了上万人。地主士绅们还是觉得自己最好老老实实的等机会。所以韦泽让他们散了,哪怕是心里头再不爽,与会的地主士绅们都是如蒙大赦,纷纷从地上爬起身来急匆匆的离开了教军场。
  韦泽离开教军场之后直奔总参谋部,他的公务可是非常繁忙的。总参谋部在战后正在高速运行着,首先一条就是此次的缴获甚多,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整顿。和春所部的全部辎重都被韦泽缴获,这包括了上万支火枪,上万套清军军服,数万斤火药,数千斤铅子,数十门大小火炮,上百的抬杆,以及从清军战死者身上缴获的物资。想把如此庞大的物资整理清楚,总参谋部的工作可不轻松。
  见到韦泽进来,阮希浩连忙给韦泽拿来了一张表格,韦泽接过来一看,是这次的战斗基本数据统计。和春这次带领了12165人左右,得到统计的结果是打死以及俘虏了12000余人。基本上和春只带着他的亲随部队逃走了,其手下各部队从指挥官到士兵基本都被打死或者俘虏。
  见韦泽看得津津有味,阮希浩带着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说道:“总参谋长,这次让和春逃出了包围圈,实在是我们的失误。”
  韦泽笑着摆摆手,“我们制定的战略是歼灭何春所部,而不是歼灭和春本人。这和春又不会撒豆成兵的本事,只要他的部队基本都给解决,有没有能解决和春,那只是个添头而已。”
  见韦泽如此表态,阮希浩终于松了口气。轻松下来之后,阮希浩问道:“这些缴获的物资怎么处理?”
  “这批火枪给了三位丞相的话,东王吩咐咱们做的事情咱们基本就做完了。”韦泽有些如释重负地说道。
  这下不仅是阮希浩听的愣住了,连带着其他的将领们也都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看向韦泽。
  阮希浩身为作战参谋长,他此时必须站出来说话,“总参谋长,我觉着不妥吧。我等现在把所有的武器给三位丞相补充完毕,那接下来他们向我们要别的东西怎么办?”
  “啊?”韦泽有些不理解阮希浩的想法,他用疑惑的目光看向阮希浩。
  阮希浩也是准备坦率的对韦泽说出心里话,所以他立刻解释道:“若是我们这次给三位丞相补充完毕,他们如果向东王要求别的物资装备,东王肯定会命我们向三位丞相提供。那时候我们岂不是自讨苦吃么?不如我们这次留些余头,我等向三位丞相提供三万部队,两万多火枪,其他部队绝对办不到。那我们又何必这么急急忙忙呢?”
  韦泽皱着眉头看向阮希浩,又瞅了瞅其他的将领。这才说道:“我不管这是你们谁想出来的,我先问你们一件事。若是你们要求部下完成工作,你们的部下就这么给你们玩心眼,你们准备怎么对付那些人?”
  这个问题颇为尖锐,总参谋部的这帮人态度上立刻就老实了不少。大家糊弄上司的时候或者还能有理直气壮的心态,不过作为上司被下属糊弄的时候,大伙可就没办法觉得下属这么做属于理所当然了。
  韦泽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他继续说道:“而且我们觉得给了三位丞相不少东西,不过大伙好好想想,三位丞相能够北伐到天津附近,他们可都是真正的豪杰。有这么能打的三位丞相与我军并肩作战,我们岂不是轻松很多。咱们总参谋部制定军事计划的时候,什么时候担心过从天京城会突然杀出一支清军直奔庐州?因为东王带兵守着天京城呢。光想让自己落好处,这很容易理解,但是真的不行的。”
  道理正大光明,总参谋部的这帮将领们也都不想再反驳。尽快补齐三位丞相的装备问题也就过去了,接下来讨论的就是下一步进军问题。此次战斗之后,部队自然要在六安休整几天。别看几天时间不算短,对于行军准备来说就跟立刻要出发一样。
  想要行军有效率,部队的粮食需要在沿途提前筹备,部队休息的场所也需要提前准备,地图、路标、甚至饮用水,洋洋洒洒几十项东西都需要做提前准备。而且动员的不仅仅是部队,地方上的行政系统也需要对行军做出配合。满清可以直接驱使部队行军,韦泽的部队可没有这等做法。
  在做出这一系列准备之前,总参谋部需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部队到底向哪个方向走。
  “郑魁士带了五千兵马正准备向我军进攻,我们到底要不要先解决这个家伙?”韦泽问道。虽然是询问的语气,那跃跃欲试的态度根本掩饰不住。
  居俊峰答道:“总参谋长,当下没办法确定的乃是这郑魁士什么时候能到这边来。现在他带兵正于英山附近与燕王秦日纲厮杀,只怕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若是我们真的想干掉郑魁士,那干脆就去英山助阵吧。”
  “五千人虽然是快肥肉,可若是与燕王平分,那就不剩什么了。与这五千人相比,江北大营的数万清妖才是真正的大肥肉呢。”雷虎也支持向东而不是向西。
  参谋长阮希浩也跟着说道:“我们若是帮燕王拿下英山,那东王若是让我们继续向西进攻湖北,我等又该如何回答?再说向东那么大的地盘上都是米粮的产地,我等不去那里,反倒要去山里头打仗么?”
  大家说的虽然很有道理,不过如此一致的态度却让韦泽怀疑他们是在发泄情绪,大家嘴上无法反对,可心里面肯定不乐见对三位丞相的全力支持的。既然大家说得对,韦泽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再说什么,他同意了大家的意见,部队休整之后向东进发。
  这次战利品收集的很快,当火枪收集完毕之后,韦泽让后勤部队挑选出完好的一万条火枪给三位丞相送去,这其中不够的部分,韦泽甚至从寿州以及庐州的防御部队中直接调取。
  这种做法自然是让大伙相当不高兴,而韦泽也不管那么多,在拿到了林凤祥等人的收条之后,韦泽写了奏章给杨秀清,说明自己已经完成了杨秀清的命令。希望杨秀清尽快派人下来检查。
  到了六月十日,在盱眙的韦泽接到了杨秀清的旨意,鉴于韦泽的功劳,杨秀清赐给韦泽二十名女子“以充宫室”。
  “什么?”韦泽看着这旨意,眼睛都瞪大了,他连忙问前来传旨的东王府的官员,“这些女子现在在何处?”
  官员笑眯眯地答道:“回禀齐王,这些女子我们已经带来了。现在他们就在营门之外呢。”


第70章 东进序曲(二)
  “这位哥哥,这二十名女子不是因为这次我给东王禀报,东王才想起来赐给我的吧?”韦泽在酒席宴上笑嘻嘻的问东王府的官员。年纪小就有这点好处,哪怕是地位很高,但是总能很顺畅的叫别人哥哥。只要不是辈份明确的情况,这个称呼也非常合适。
  那东王府的官员也笑嘻嘻地答道:“齐王果然聪明,这些女子乃是东王早就准备好给齐王送来的。只是这次正好赶上齐王送奏章给东王,东王便让在下给齐王送来。”
  “哦。那个以充宫室是什么意思?东王总不会让我从这里头找女子当老婆吧?”韦泽稍显紧张的表情并非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以韦泽的文言文水平,他当然完全理解以充宫室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是韦泽对杨秀清的文言文功底毫无信心,所以他必须弄清楚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东王府的官员见韦泽诚心请教的模样,立刻详细的向韦泽解释起来,“这个词是东王征召的那些文人说的词,东王说了,这些女子是赏给齐王的,齐王做了这么多事情,总不能连个在身边伺候的人都没有。这些女子却不是送给东王当王娘的。”
  一听说不是让自己明媒正娶,韦泽松了口气。虽然身处这么一个男子可以娶很多老婆的年代,韦泽也觉得自己有机会玩玩后宫。但是,这不等于韦泽愿意随便找个女人就成亲。无论如何,韦泽觉得明媒正娶的婚姻是很郑重的一件事,他可不想让别的人什么就破坏了结婚对韦泽的重要感觉。
  确定了最重要的问题之后,韦泽与这位东王府的官员喝了一阵,聊了聊天京城的动向。至少在这位东王府的官员看来,天京城的局面很不错。从安徽运到天京城的粮食物资始终很稳定,而各地战争固然有各种起复,不过总体方向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韦泽所在北边,看着没有大的动作,可实际上极端时间内完成了三位丞相的整军,这已经大大超出了杨秀清的想象。而韦泽这次一举歼灭了一万两千清军,更让杨秀清喜欢。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翼王石达开终于离开天京城,前往西线主持长江上游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