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复唐 >

第384章

复唐-第384章

小说: 复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齿常之愕然睁大了眼睛,心中惊道:不会吧!

    唐休显然也是一惊,抬了抬眼睑欲言又止。

    “怎么,唐老将军认为有何不妥?”刘冕故作疑惑的问道,“吐蕃占据州奴役我天朝子民,难道我们不该全力营救与敌决战么?本帅是这样想的。待得后方粮草运到春暖雪融,就尽发兰州十五万大军,联同唐老将军在凉州的五万大军合计二十万人马,兵发州夺回城池。”

    “这……”唐休终是忍不住了,急忙摆手,“大帅,这不妥!”

    “有何不妥?”刘冕心中暗笑,牵扯到你地军队,你终于是忍不住了吧?

    唐休抱拳施了一礼,诚恳的道:“大帅,请恕末将直言。目前,不管是西征大军还是末将的右威卫,都没有与吐蕃决死一战的实力!”

    “哦?不会吧。”刘冕眨了眨眼睛,“西征大军虽然初败,但筋骨尚存士气正在恢复,假以时间不难恢复元气。老将军麾下地右威卫更是饱战之师,难不成还怕了那器弩悉弄小儿?”

    “帐,是不能这么算地。

    ”唐休皱起眉来道,“若在平时,两军摆开阵势厮杀一场,胜负的确难料。以大帅之威名神勇或许可占先机。但是目前,我军粮草极度匮乏,刚刚经过了一场风雪的侵害,人病马瘦。再者,西征初败后,军心不宁百姓惶恐,再加上州是我中原城池,其中有十余万中原百姓。我军如若强势攻城,难保吐蕃会不会驱民上城以作要挟,令我军投鼠忌器。还有,吐蕃人在这一带根基雄厚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又兼拥有牦牛搬运粮草,补给无忧。相比之下,我军尽处劣势。如何能战哪?”

    ‘老狐狸,终于是肯说实话了?’刘冕不动声色,做出一副恍然大悟又凝重的表情:“如此说来,现在还真是不宜开战了?”

    “的确不宜!”唐休凝神抱拳,郑重道,“请大帅三思!”

    黑齿常之原本也是有点焦急地想对刘冕谏言,听到这时反而稳坐如钟不急不忙了,捻着自己的胡须带露微笑,坐壁上观。

    “嗯,地确值得三思。”刘冕点了点头,再问道,“那老将军有何对策?”

    “这……”唐休心里突突一跳:咦,奇怪,我怎么一下就上了他的套,把什么都说了?

    “请老将军不吝赐教!”刘冕抱拳施礼。

    “岂敢岂敢!”唐休急忙回礼,咬一咬牙也不由得他不说了,“末将以为,为之际只可罢和,不可力战。”

    “罢兵求和?”刘冕微微一笑,“朝廷兴大军到此,本帅安敢擅做主张又与吐蕃议和?这可是与皇帝陛下的旨意背道而驰的呀!”

    “不。说得正准确一点,是阵前媾和。”唐休终于是竹筒倒豆子的说出来了,“西征大军当然不能罢兵而回,大帅也无法代表朝廷与吐蕃议和。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阵前的形势,永远只有带兵地将军才明白。眼下,我军元气大伤立足未稳,粮草不继内忧外患,此时如若勉强开战,则必败!与其如此,还不如使上一招‘缓兵之计’。待休养一段时日我军气脉畅和元气恢复站稳了脚跟,再与器弩悉弄决战又有何妨?”

    “缓兵之计,嗯,不错。”刘冕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可那器弩悉弄绝非池中之物,怎么会任由我们摆弄呢?我大军西征到此,他马上做出强硬的反应,亲提二十万大军前来抵御。其军队之彪悍准备之充裕,都胜过我军。由此可见,他也是处心积虑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河陇地。到嘴的肥肉,他岂肯轻易放过?”

    唐休哈哈一笑:“大帅莫要欺我!”

    “唐老将军何出此言?”刘冕一脸地疑惑。

    唐休笑道:“大帅对一切战局利导了然如胸,又何故反复来问?”

    黑齿常之在一旁呵呵的笑出了声来。唐休愕然道:“副帅何故发笑?”

    黑齿常之笑道:“我是笑,唐老怪你终于是开窍了。”

    “啊?”本来就有点醒悟了地唐休,这时惊呼一声道,“末将唐突无礼班门弄斧了,请大帅恕罪!”

    “不不,唐老将军说得非常之好。”刘冕也不诈他了,认真道,“实不相瞒,本帅心中的确是有筹略,但一直有些拿不定主意。原因,是因为本帅初来乍到,对本地和吐蕃的情形都不尽然了解。今日听了唐老将军高论,本帅对这项战略再无疑虑。因为,老将军所提战略,与本帅不谋而合!”

    黑齿常之呵呵直笑:“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

    唐休惊道:“愿

    高论赐教?”

    刘冕笑了一笑起身走了出来,拿一份信笺递给唐休:“老将军请看,这是本帅刚刚写下的、准备送给吐蕃赞普器弩悉弄的亲笔书信。”

    唐休愕然愣了一愣,急忙接过书信拆开一看,顿时惊道:“妙、妙啊!羞煞老夫也!”说罢急忙收好书信对刘冕拱手低头而拜。

    “老将军不必如此。

    我说了,我虽然是打算这么做,但并没有信心。如果不是老将军良言点拨,我也是不敢轻易这样做地。”刘冕面带微笑道,“久闻老将军深通谋略用兵如神,今日得见,足慰平生啊!”

    “哎,老夫班门弄斧,惭愧啊!”唐休的脸有些发红了,心中一阵阵惊讶,暗自想道这个年轻的后生,果然不同一般!

    “写的什么呀?”黑齿常之疑惑地接过信来看了看,哈哈大笑道,“器弩悉弄看了这封信,定然撤军!”

    “是啊……”唐休慨然长叹道,“想不到,大帅初来乍到就对一切时局了然如胸,其眼光之犀利心思之智巧,实在令末将佩服!”

    黑齿常之点了点头道:“你们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媾和不战’这一条缓兵之计,实属上策。诚如大帅在信中所言,我军难过,吐蕃人也未必就好过。整整一个冬天,他们的二十万大军都在冰山雪原中度过,人困马乏那是必然。虽然他们有牦牛,但高原之路比平原难行数倍,转运同样艰难。现如今,他们占据州屯兵,表面上看是占据了主动,实则也是进退两难。进,则难取兰州又有唐老怪在凉州形成的威胁;退,则功败垂成前功尽弃,器弩悉弄颜面无光。因此,现在的吐蕃人实际上也是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唐休接道:“尤其是在大帅千里奔袭突围入城打破了吐蕃地封锁之后,吐蕃人的处境就更加尴尬了。原本他们地计划,是围而不攻待我自乱,然后不战而胜。可是现在,兰州之危已暂解粮道已然通畅。冰寒渐去暖春将至,我军完全可以守着坚固的兰州城池,等到春暖雪融恢复元气后再与之计较。相比之下,据守州的吐蕃人反而是孤军深入背腹受敌了。有大帅率领十五万精锐之师在此坐镇,器弩悉弄绝对没有把握能够一鼓作气拿下兰州。只要他敢与我军对峙,则迟早落入下风。因此,现在的器弩悉弄,恐怕比我们更加忐忑和焦急!大帅这封信言明了一切因果利害,劝其退兵。器弩悉弄只要将书信展示给麾下臣将来看,就可以有一个顺理成章的台阶来下,不损君威的撤兵而回。大帅,高明哪!洞悉天机参透人心,将当前两军和形势和器弩悉弄地心态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奇材、奇材啊!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无话可说!”

    黑齿常之哈哈的大笑:“唐老怪,难道你也会这么夸人哪!你不会是因为他是我们地上官,就如此奉诚讨好吧?”

    “啊?”唐休一时急了,“黑齿老怪,你休要胡说!”

    刘冕哈哈的笑:“来人——将此封书信,快马送至州,务必亲达吐蕃赞普器弩悉弄麾下!”

    “是——”都督府地一名兵王接过书信,快奔而出。

    唐休仔细打量了那小卒一眼,问道:“黑齿兄,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鬼龙兵王么?”

    “咦,眼光不错嘛!”黑齿常之笑道,“不错,正是。”

    唐休看着那小卒地背影入了神,点点头道:“沉稳内敛如神物自晦,身手不凡唯军令是从,好兵,好兵哪……”

    “果然识货,不愧是带了几十年兵的军中老怪。”黑齿常之呵呵的笑道,“唐老怪,咱们都是爽利人,没有什么是不能打开天窗了直说的。大帅是年轻,但绝非你我以前往见识过的任何后生可比。你纵然不相信老夫的话,也该相信自己亲眼所见吧?再者,你总该相信皇帝陛下的识人之能吧?好老人家能将西面这半壁江山全权委托给大帅,足以见得大帅的才略,不是你我可以比拟的。”

    唐休啧啧叹了一声,摇头拱手而拜:“唐休口服心服!”

    刘冕只是笑道:“黑齿世伯,你真是我的好世伯啊!你这样帮我又吹又擂,我刘冕想不出名也难哪!”

    “哈哈!”满屋将军一起大笑开来。

    “摆宴,为唐老将军与凉州诸将接风洗尘!”刘冕拉住唐休的手就往前走,“老将军,请!”

    “大帅,请!”

    一众将军们落了座来,新组建的兰州都督府里第一次摆开了宴席。刘冕请唐休与自己同桌而饮,让他多少有点受宠若惊。

    酒过三巡,众人兴致都比较高。刘冕闲谈一般的对唐休道:“老将军,我有事相询,不知道老将军肯不肯如实相告?”

    “大帅请说,末将知无不言。”

    刘冕轻松的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问一问老将军的有几个子嗣,现在情况如何?” 


                  第454章 鸿门宴




    “这……”唐休略感迷惑。不知道刘冕问这些作甚。但也只好如实回答。原来唐休有二子。长子唐先慎。现在陈州官;次子先择。如今追随老父在凉州供事。拜凉州司马。

    刘冕笑言道:“其实。我是想找老将军借个儿子来用一用。”

    “啊?”唐休吃了一惊。“大帅。此话何意?”

    刘冕笑道:“老将军你别紧张。其实是这样的。兰州都督府刚刚组建。刺史府破而后立。需用人。本帅手中人员有。不禁感觉有点捉见肘啊!令郎先既然是兰州司马。必然精熟于内政。我想将他请调到兰州来。暂代兰州刺史一职。老将军。以为如何?”

    唐休一向稳而持重。这时也禁不住身躯一颤面微变:“就犬子才疏学浅庸碌无能。误了大帅大事啊!”

    “何须自谦?就这定了!”刘哈哈的笑。“来。老将军。本帅敬你一杯!”

    “谢谢大帅!”休的声音都有点嗦了。

    兰州刺史。兰州都督麾下最重要的一条臂膀!唐休之子唐先择。也算是连升三级一跃入龙门了。

    饮宴罢了。黑齿常之请唐休到私人馆舍中聊叙谊。二人坐定下来煮了一壶清茶。黑齿常之劈头就问:“如何?”

    “什么如何?”唐…不解。

    黑齿常之笑道:“何必明知故问我是问你。认为大帅此人如何?”

    唐休皱了下眉略作寻思:“简单。”

    “这不等于没说么?”黑齿常之道。“老家伙。你居然还信不过我了?”

    “哦。不不不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唐休急忙摆手。轻叹一声道。“人中龙凤。唯有这一词。足概括刘冕此人他让我想起了当年江东周公瑾。一样的英雄少年。一的雅量高致。一的智慧出众。”

    黑齿常之哈哈的笑:“那确实。而且他身边还不有一个小乔——嗯。说正事。刚刚饮宴完后。大帅我说了几句话安排我去做件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和你一起去一凉州。具体察一下你那里的情形。然后。将你二公子的官籍军档调到兰州来你可以告诉我么。大帅这样做是为什么?”

    “他没跟你说?”休愕然的了怔有点豫的道他。把犬子先择调任为兰州刺史。”

    “哟。美差啊!”齿常之啧啧的道兰州都府治下五州二十一县兰州为首冲。二公子就任兰州刺史。那便是大都督麾下最要的一条臂膀了。看出来大帅对你可是非一般的器重啊!”

    “我明白的……”休若有所的点头。“这个刘冕。的确是不简单啊。不愧是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经历了大风浪的人。他的心思智巧以及谋略手腕。都高人一等。长年来。陇群龙无首一散沙。对朝廷来说就由如鸡肋一般。一直都被划定为战场。老夫虽然长年坐镇于此。却也只能左支右绌疲于应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与突破。现在兰州有了他。就等于是西边的半壁江山有了主心骨。皇帝陛下英明啊。格提拔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能人智士来。老夫估计。河陇这里的格局将会彻底改观。

    我现在就是想向你老哥请教一下。好心里有个底……刘冕。他想在河干些什么呢?”

    黑齿常之笑而不语。一副高深莫测的神色。

    “藏着掖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