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明贤王 >

第166章

盛明贤王-第166章

小说: 盛明贤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方传来极其细微的声响,倾耳听去,蹄声隐隐可闻,极目远望,但见通道南端的丘坡下人影绰绰。

  是鞑贼!

  朱祁铭眼波一动,如炬的目光投射过去,其间燃着渴望的火焰,也透着几分不屑。

  


第三百九十六章 如数奉还

  瓦剌骑兵愈来愈近,阵阵说笑声清晰地传了过来。

  当鞑贼陆续从坡下通过时,终于看的清了,这些草原“豺狼”神色从容,行速不疾不徐,马背上载满了掳掠来的财物。

  有人悠然哼起了草原牧歌,歌声悠扬,播撒着异域风情,给茫茫雪域涂抹上了一丝诡异的色彩。

  高地上,勋戚子弟、两百护卫无不紧紧盯着朱祁铭,就等他发号施令。朱祁铭却定在那里纹丝不动。

  这批鞑贼重骑少而轻骑居多,且行伍中杂陈着不少怪异的兵器,一看就知他们来自被也先控制的迤北部落,此番征战回还,多半会径直回到漠北,他日再遇战事,也先若想复招他们从征,恐怕还得花上月余的时间。

  罢了,突袭前队人马会惊动后面的也先,如此舍本逐末,实属下策!此念在脑中一闪,朱祁铭便敛住杀气,松开了紧按剑鞘的右手。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前队鞑贼悉数远去,粗略点点人数,应有约两万人。

  四周复归寂静。

  一旁的赵国泰有些不甘心,“殿下,也怪咱们的人马太少,放过这些鞑贼实在是可惜!殿下若早与朝中公卿商议,皇上说不定会给殿下增派数万大军。”

  增派数万大军?朱祁铭突然想起了汉代的陈汤,嘴上倒没有责怪赵国泰妄言,“谋及众人未必是好事,故而留些遗憾也无不可,一个人若总是追求尽善尽美,终生都有可能一事无成!”

  他的言行对一帮勋戚子弟影响极大,此刻就是这样,十位少年愣在那里,久久回味着方才朱祁铭言语里的深意,可惜个个都是茫然不解。

  人生需要历练,许多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个中的玄妙之处还须众人在机缘巧合时体察,运气好的话,或将在不经意间顿悟。

  南端又有蹄声响起,众人扭头望去,只见大队人马从弯坡处涌入直道,一辆华丽的马车居首,后有大批重装骑兵守护。

  “看那辆马车!莫非上皇······”眼见马车愈行愈近,一名勋戚子弟压着嗓子轻叫一声,话没说完,便猛然扭头看向朱祁铭,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夸张。

  闻言,其他人如得令一般,所有的目光齐齐聚焦在朱祁铭身上,其间隐含催促、征询之意:殿下,若真是上皇在此,咱们何不速去救驾!

  似有一道酸楚掠过心头,朱祁铭侧过头去,旋即昂首望向蔚蓝的天空。

  碧空如洗,并无一缕浮云,在无边的湛蓝与深邃中,整个世界似乎都随着瞬间的凝眸而化作虚无。

  耳边隆隆的车辙碾压声将他的思绪带回了正统四年,彼时的正统皇帝声称要做汉武帝,他毫无保留地相信了那番豪言,也耐心等了数年。那天在雍肃殿拆解往日的谜团,面对给明军造成惨重伤亡的内奸嫌疑人喜宁,正统皇帝的表现让他首次留下了心结。

  不过,他仍有耐心等候。可是,天子大婚那日,就在那个普天同庆的良宵,一场厄运骤然降临······此后,疏远、猜疑、利用、施压等荒诞剧目接连上演,他屡挫屡奋,却时常苦闷,只能从史籍中追寻遥不可及的“强汉梦”,直至他被逼远赴辽东······

  “安逸是一剂毒药,往往毁国于无形!”朱祁铭喃喃道。

  直到底下的鞑贼全通过了眼前的坡道,逶迤北去,他才回过神来,碰见周遭一双双困惑的目光,他顿了片刻。

  “当心鞑贼故布疑阵!”

  撇下仍在犯疑的众人,他扭头北望,从尚未走远的鞑贼人丛里搜出了一道依稀熟识的背影。

  也先?有那么一瞬间,朱祁铭很想引马北去,追上也先,与他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只是理智让他打消了此念。

  赵国泰将马缰递给一旁的护卫,蹑手蹑脚走到朱祁铭身边,“殿下,在下点清了,方才过去的鞑贼约有一万四千人。”

  一万四千人?加上前队的两万人······如此说来,后队鞑贼只有数千人马?不错,无论怎么算,这批鞑贼都不会超过一万!

  至于究竟是几千,还得看明军的战果。换句话说,点清了后队鞑贼的数目,便能知晓明军在京城九门之外和截击途中一共歼灭了多少鞑贼。

  “赵国泰,你速派人赴徐恭、唐戟、牛三、石峰、王烈那里传令,全军先对殿后的鞑贼动手,后队鞑贼必定带着掳掠来的人口、财货,他们走不快,一切都以本王的旗令为号。”

  “是!”

  赵国泰转身回到原地,叫出十名护卫,命他们分头前去传令。

  寂静的大地总算响起了细微的风声,丝丝寒意袭来,有助于谋者宁静致远。朱祁铭凝思片刻,确认自己在临战前并未漏算什么,便胸有成算地淡然瞟了身边的井云飞一眼。

  眼下他要做的,便是把当初也先从大同至土木堡之间的血腥游戏加以如数奉还!

  “殿下,那边有鞑贼!”一名护卫轻声叫道。

  现场所有的人忽地一下站得笔直,握紧手上的兵器,齐齐举目南望。

  这批鞑贼来势极缓,慢慢吞吞过了许久,才开进到高坡下,点点人数,应有两千。

  两千鞑贼北行里许,眼看就要进入徐恭、唐戟、石峰三路人马组成的伏击圈了,忽闻南端传来嘈杂的人声。

  在高坡南侧约半里远的地方,出现了约三百名鞑贼,在三百鞑贼的身后,跟着黑压压的大队步行者,其间混杂着一些牛车。

  那些人以女人居多,一看其衣着,便知他们是被掳的大明百姓。

  一旦落在鞑贼手上,简直就是猪狗不如!朱祁铭不忍细看被掳女子的凄惨模样,当即咬咬牙,转视更远的南端。

  在被掳百姓的身后,有鞑贼殿后,数目不详。

  朱祁铭冲旗兵猛一挥手,五名旗兵立马摇旗发令。

  “上马!”

  但见高地上人影翻飞,二百余人转眼就跨上马背,静待朱祁铭发令。

  朱祁铭拔出宝剑,如练的青光透着森然杀气。“冲杀下去,将三百鞑贼与被掳百姓隔离,而后杀尽鞑贼!”

  蹄声骤起,数处奔涌的人流构成了一副战场立体图。隐伏于北端的三支人马扑向刚刚进入伏击圈的两千鞑贼,而南端的两路人马已经驰入道中,将殿后的鞑贼与前面的被掳百姓生生隔开。

  “杀!”

  当高坡下的三百鞑贼终于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时,那柄闪着瑰丽光泽的宝剑已然近前。而在宝剑主人的身旁,一名厚甲少年抖动长枪,游龙般的长枪紧随宝剑卷向鞑贼。

  


第三百九十七章 步步蚕食

  “哧!”

  飞溅的血珠坠落前总会滞空片刻,映在蓝天白雪之间,如一朵朵盛放的妖花。

  十名勋戚子弟紧紧护住朱祁铭的侧翼,而朱祁铭手上的宝剑仿佛凝结着数世深仇,每一次出手,速度都快到了目力不可触及的地步,悦耳的剑吟声催人入梦,只是那一道道优美至极的剑花并未把人带入仙境,而是让一个个挡道者魂归西天。

  恐惧是窒息战力的绞索!

  身经百战的鞑贼习惯于无所畏惧,那是因为他们从未遇到过比他们更加强悍的对手,此刻,面对令人胆寒的大明越王,即便是彪悍的虏寇,也禁不住心生惧意。但见两名鞑贼愣在那里直打哆嗦,其他幸存者的战力也在惶恐慌乱中大打折扣,看样子只剩引颈就戮的命。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血气正盛的张裕扬刀扑向一名身如石墩的鞑贼,不料此贼力量惊人,手腕一翻,弯刀斜挡过去,架住那柄呼啸而至的长刀。双方的兵器粘在一起,张裕一时间似乎很难收刀,纵无性命之虞,却也渐渐落了下风。

  那边赵国泰记起了朱祁铭的吩咐,便策马奔向被掳百姓,“大明越王在此,尔等即将获救,各自蹲在地上,不可妄动!”

  那些可怜的女子愣了半天的神,等终于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时,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凄恻的哭声惊动了朱祁铭身边的井云飞,井云飞嘴一咧,挺着长枪,咬牙奔向张裕身侧。

  “哧!”

  那名与张裕纠缠在一起的鞑贼躲避不及,脖颈被长枪瞬间贯穿,但见长枪一收,鞑贼狂喷一口鲜血,歪着脑袋坠于马下。

  “杀!”

  两百护卫对残敌发起最后的冲杀,其势之猛,如风卷残云一般。三百鞑贼转眼间就被杀得干干净净。

  哭声骤歇,许多无辜的百姓方才看得真真切切,发觉如狼似虎的鞑贼原来只是一群绵羊,而越王手下的护卫军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被掳百姓方想跪地谢恩,忽闻身后响起了急骤的蹄声,回首瞥见来人着明军的装束,便自觉让出一条道来。

  十余骑人马疾驰而来,当先一人正是王烈。

  王烈勒住马,一脸兴奋之色,“嘿嘿嘿······与殿下预料的一样,殿后的鞑贼人数不多,嘿,没想到只有千余人!咱们两路人马合力突袭,鞑贼猝不及防,已被全歼。”

  朱祁铭却是神色肃然,“你派百名护卫送这些百姓赶往大同府,让当地官府给这些人发放廪饩,各自遣散回家。待被掳百姓走远后,你速与牛三领着人马隐入峡谷待命。”凝思片刻,续道:“罢了,送佛送到西天,而今北境一片乱象,乱世兵患甚于匪呀!让大同府官员问明被掳百姓的籍贯,令百名护卫分班送他们回到各自所在的州县,以本王的名义直接交到州县主官手上。嗯,让州县主官出具字条!”

  “是!”

  眼下军情紧急,战事瞬息万变,故而王烈不敢耽搁,当即招呼被掳民众即刻启程上路。

  王烈率先策马南去,十余名护卫留在后面,招呼被掳百姓踏上了归程。朱祁铭仍定在马背上,静待北端的战讯传来。

  “报!”

  伴着急骤的蹄声,一骑快马飞驰而来,“殿下,我三路人马已合力全歼两千鞑贼。只是,据哨探来报,也先许是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派五千精锐为先锋,回马驰援,此刻距徐将军所在地约有五里。”

  朱祁铭略显焦急地回望一眼,见那些百姓已行进到了弯道处。

  “你不必回去传令,再等等,本王将以旗号为令!”

  ······

  三千将士驻马立于道中。望着满地的鞑贼尸首,徐恭心中感慨万千。

  他的五千部属换了战马,换了兵器,依照越府护卫的标配进行了大换装,可是,这只是表象,五千人马的变化远远不止如此,他们似乎还换了灵魂。

  与越府护卫合训月余,这五千人便如脱胎换骨了一般,方才突袭鞑贼时,其勇猛之状与越府护卫相比,不遑多让。

  “若都像越王殿下这般带兵,我明军必将天下无敌!”徐恭冲一旁的唐戟笑道。

  唐戟脸上有分焦急,不时抬眼望向高坡上的旗兵,竟忘了回应徐恭一声。

  方才哨探禀报,也先已率军返回,先派五千人马奔向这里。军情紧急,可快马迟迟不来传达朱祁铭的命令,而旗兵也一直收不到南侧高地上发出的旗语,这让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唐戟并不担心以寡击众,即便与五千鞑贼血战一场,又有何惧!他此刻的焦急,只因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接战而已。朱祁铭对此战做了精细的算计与部署,故而各路人马都须依计行事。

  唐戟料急也无用,于是转过头来,冲徐恭回以一笑,“徐将军,您有所不知,像越王殿下这样带兵,那是要大把大把花银子的,谈何容易!不过,殿下不仅会带兵,而且善谋。我明军若总是被动应付,则肯定是吃大亏的一方,即便防御时侥幸得胜,也是惨胜,付出的代价不会轻于虏寇。殿下不同,殿下总是先发制人,攻其不备,故而吃大亏的一定是鞑贼!”

  徐恭点点头,“此言甚是!精妙的谋略总能让己方得利,对方吃亏,否则,所谓的谋略就成了一块遮羞布。像往日里朝中廷议那样,认定了吃亏是福的死理······唉!”余下的话以一声叹息代替。

  忽闻北侧蹄声大作,徐恭与唐戟神色严峻地对视一眼,随即号令部属摆下阵势,准备迎战五千鞑贼。

  空气中飘荡起硝烟的气味,周遭的大地都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

  突然,石峰策马而来,“徐将军、唐指挥使,殿下发出旗语,命咱们返回宿营地,将五千鞑贼引入峡谷中!”

  徐恭微微蹙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