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高科技霸主 >

第108章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108章

小说: 超级高科技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先生认为的训政时期需要多久才能过渡到宪政时期呢?”李天成深通历史,当然不会不知道孙中山提出的三个时期,于是立即反问道。

    “我认为只需要三五年时间即可,这与先生所提及的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有些出入,我们之间的分歧最大的地方恐怕就在于此吧,我的意见是尽快实现还政于民,不知先生可否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已达成我们的初步合作意向?”孙中山立即解释道。

    “我个人认为,三五年时间有些过短,我估计这三五年之后,我们还没有实现国内统一,先生所提军政时期都未必能结束,又怎么谈得上实现宪政和民主政治呢。先生所言的合作我十分清楚,是要将南京政府和广州政府整合为一个政府,这一点我也明确表态,我并不反对,但关于你说的训政期,包括我所提的集权政治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低估敌人的强大程度,也不能低估国内人民的民主意识薄弱程度,这两点都是我们推进民主政治的拦路虎,如果我们仓促实行民主制度,很可能会出现某些人上位之后,不但不继续推进民主,而选择走回头路的事情,我想这绝对不是你我所想要见到的吧?”李天成深刻了解后世袁世凯是如何篡取民主共和的果实,一步步将国会私有化,暗杀政治对手,培植党羽,用金钱收买议员为己所用,最终将国会变成了他一家独言的**会,所以立即反驳了孙中山的说法,坚持当前一段很长时间内,在中国都无法推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要经过一段集权时期才可。

    历史上孙中山也曾经认为只要国家顺利实现了民主共和制度,那到时究竟是由他孙中山或是袁世凯来当民国大总统,都不是问题,他在南京当选临时大总统之后,顶着党内广泛的反对意见,将大总统的位置拱手让给了袁世凯,但最后正是袁世凯的假意共和,后来却逐渐开始排除异己,打击政治对手。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限民主制度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限民主制度

    袁世凯命人刺杀了宋教仁,后又杀了陈其美,另外用重金收买原国民党国会议员,让国会修改临时约法,将总统的权力扩大化,最后利用他手里强大的北洋军作为后盾,将新生的民主共和又变成了他一人控制下的**政治,最后孙中山在震怒之下,愤然发送了二次国内**,但由于当时国民党在全国十三个省的都督之中,只有安徽都督和江西都督二人宣布支持二次**,派兵北伐,导致孙中山最后以惨败收场,被袁世凯追杀逃到了日本,躲了好几年才回国。

    这就是孙中山过度相信共和能快速在中国实现造成的结果,李天成深知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当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要是他如孙中山一般,选择尽快在国内实现民主共和制,若是有人如袁世凯般投机取巧,通过种种非法手段篡取**果实,那对于整个**而言,将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所以他担心会再次出现有人效仿袁世凯在南方称帝,或是实行长期**政治的局面,这一点李天成既然十分清楚,也就更应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权力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等到国内民众觉悟提高到一定层次,国内政治气氛趋于缓和,反动敌对势力纷纷垮台,大家才能真正利用自己手中的选票,去选出真正代表民意的领导人,而不会发生袁世凯贿选和暗杀政治对手等种种肮脏的事件。

    历史证明,其实民主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被人利用,将宪法内限制总统权力的内容取消或是削弱,那将会立即变成**政治,所以在这种混乱不堪的历史时期,李天成没有足够的底气去推行民主,还需要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行,而这一点,他必须向孙中山讲明,给他点醒一下。

    孙中山听了李天成的话,心中顿时猛地一颤,李天成提出的问题他想都没有想过,他只想在中国尽快实现民主共和制度,组成一个清明廉洁的政府,这样自己的**理想就彻底实现了。但李天成所说的会有人利用民主投机取巧,从而获取个人**地位,还是他从未考虑过的事情,在他心中,顿时对李天成再次高看了几分,他没想到一个年纪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竟然有着如此高深的远见卓识,心中顿时对电话那端的人产生了一股强烈的敬畏感,沉默了少许才缓缓说道:“先生所提及的忧虑听起来真的有几分道理,容我再考虑考虑,或许真的如先生所言,孙某是否操之过急了一点?”

    “请孙先生把我所说的话转告给贵党的同僚们,让他们好好考虑一下,我说这种情况是绝对可能发生的,我们对于民主共和切不可操之过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是贵党能够同意我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合作的事情就好办了。”李天成继续提醒着说道。

    “如果我们能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那关于合作的问题,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必须用约法的形势强行规定,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具有资格参选总统的只能有两个人,那就是孙先生和在下,除了你和我之外,我暂时还不敢相信任何人能够保证将民主共和制度切实执行下去,如果贵党能够答应我这个额外要求,我一定会按照先生的意思,说服我党同僚,与广州政府合并。”李天成随后又补充一下。

    “这么说来,李先生对于两府合作并无异议,只是有这个附加条件,孙某会下去好好和同僚们商议一番,三天内必给先生一个明确的答复,请先生稍等三日,我方就会有答案。”孙中山被李天成提醒了之后,立即陷入了困惑之中,此前他对于共和想得比较单纯,以为只要实现了共和,就完全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没有人可以再重新走上**的道路,但他却高估了民主对于个人的约束力,对中国这个腐败**了几千年的社会,突然走上民主共和,会发生的强烈震荡和历史倒退的可能性认识不够,于是便一时间失去了主张。

    “那好,孙先生下去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按照我说的,我们只是暂时将权力捏在手中,终会有民主共和实现的那一天,先生请相信李某的话,我和先生一样,对于人民当家作主的追求是长存于心间的。”李天成最后又总结陈词道。

    孙中山挂上电话之后,耳畔回荡着李天成说的话,久久无法散去,他沉默了,彻底沉默了,他没想到李天成竟然看问题看得如此深远,仿佛此人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心想此人如果不是能细微洞察到事物中暗含的玄机,又怎会在这般年纪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开始对李天成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不再认为他只是一个二十三岁的晚辈而已。

    “孙总统,那李天成怎么讲?”孙中山在办公室与李天成通完电话,陈其美、宋教仁、黄兴早就在门外等着,随后便走了进来问道。

    他们看到孙中山似乎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之中,脸上写着迷惑,好像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一般。

    “他同意了,不过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孙中山随后便抬起头来,正色向三人讲道。

    ……。

    “什么,他竟然有这样的提议,这可是与我们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相违背的,约法应该规定只要是共和国的公民,都有权利参加总统选举才对,怎么能限制参选的人呢,这不是变向的**吗?”黄兴圆滚滚的脸蛋顿时绷紧了起来,面色一沉道。

    “是啊,孙先生,李天成不是想将权力紧握在自己手中,然后把我们全部欺骗到他的旗帜下去为他所用吧,到时候我们可就没有退路了。”陈其美也跟着表示了困惑。

    三人的反应都在孙中山的意料之中,随后孙中山把李天成向他分析的话向他们复述了一遍,三人听后面面相觑,更加困惑起来,不时摇头晃脑表示不解。

    “这不会是李天成欺骗我们的说辞吧?”宋教仁低头思忖片刻之后,又望着孙中山询问道。

    “我想应该不是,从他的提议来看,他允许我和他一起作为总统候选人,至少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算是我和他一起实行**,说明这个人并不是想自己当皇帝的人,而是真心想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否则怎么可能邀请我和他一起掌控政府权力呢?如果他真想做皇帝,大可如袁世凯一般,独自称帝,大可不必让我与他去竞选总统,分享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孙中山思忖良久之后,觉得李天成还是有诚意的,否则绝不会提出这种让他人分享权力的建议出来,于是便解释道。

    “这种制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那由你们二人独自竞选总统轮任,这个期限是多久呢,多久之后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黄兴有点糊涂了,他的确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将**和民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顿时迷惑道。

    “李天成手中的兵力十分强大,他的炮兵火力强大到一个师可以对付清兵两至三个师,他还有强大的海军和唐级潜艇这种利器,目前他的总兵力已突破十万之众,如果他出兵攻打广州政府,我们恐怕也无力抵抗。他肯提出这种合作的提议出来,必定是深明大义之人,不想让南方的战争和混乱局面继续下去,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至少说明他还是个仁者吧,否则一定会兴兵来伐,以武力强行统一南方,你我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受其统治。”孙中山继续解释道。

    “李天成的意思是一定要等到中国完全实现统一,国内地方反对势力全部被肃清,没有人会有实力去阻碍民主共和实现的那一天,他就会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让全体国人来选择自己满意的领导人,这一天看起来还十分遥远,至少要解决满蒙问题和袁世凯,还有将日本人驱逐出中国才行。”孙中山随后又解释道,在他心中,李天成的这个建议也还算中肯,因为他并没有打算独吞权力,而让同盟会完全听从他的号令。

    其实李天成如果不是考虑到日本人比历史上七七事变之后,早了二十几年就大规模进入中国,另外自己个人对于孙中山发自内心的敬仰,他是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如果没有日本人介入,他大可以可以顺势荡平中国北方,南方几个省到时候也会如探囊取物般简单,他也相信孙中山最终不会选择与自己兵戎相见,因为两人长期的政治目标是一致的,必然会通过谈判统一中国,但那时李天成可以提的条件会很苛刻,那就是自己一人当家作主,孙中山也只能身居次位。

    但如今形势已趋于复杂化,他必须尽快争取到南方的广州国民政府向自己靠拢,因为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在要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大范围实行新式教育。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六十章 两府合作

    第一百六十章 两府合作

    李天成准备自己的超级教育系统拿出来,在各地建立多个教育园区,同时开办更多的工业园区,他的地盘越大,随后能够开办的学校就越多,工厂规模就越大,获取的财政收入就越多,能够投入到教育和国防中的资金就会越多,这样他便可以在几年内实现大踏步发展,积攒出相当的实力足以与日俄等列强相抗衡。

    李天成的目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便准备与日本摊牌,联合其它的列强国,先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按照正常的时间爆发,那将会是在一九一四年八月,现在离大战爆发不到三年时间,如果他不尽快将南方各省全部光复,推行自己的大发展计划,很难在三年之内储备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在一战期间与日本,又或许是日本加上俄国,又或许还要加上其它列强,与他们展开大决战。

    短短的三年时间,对于李天成的超级教育系统而言,还只能培养出很少一部分原本就有高中教育基础的技术人才出来,可目前在国内有高中教育基础的人少之又少,三年内能够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更少,没有技术人才,工业发展程度也会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国防科技的大发展和革新。

    而要全面提高全民基础教育素质,将是十几二十年的长久之计,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实现,李天成想象的全体国民之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受过大学教育,那估计是在三、五十年之后的事情。

    所以他再三考虑之后,认为此时必须先争取到孙中山加入联合政府,哪怕是暂时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让孙中山来领导自己,也比到时候政府能力不足,无法驱除外敌,再次发生历史上的一些列令国人蒙羞的辱国事件,包括帝国主义在山东战场上大打出手,造成国民大量伤亡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剧**件。

    在李天成心中,既然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