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

第160章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第160章

小说: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藏族历来十分敬重松赞干布,他不仅被视为观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王之一,另两位法王是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

    当时的臣民,这样称赞文治武功的松赞干布:上有首领如弃苏农赞(即松赞干布)之深沉,下有大臣如东赞(即禄东赞)之贤明,为首领者替天行道,为大臣者泽被大地,权位威严,治理有方,外蕃咸服,内政修明,黔首黎民,尊卑有次,征敛有则,居处受益,春秋有序,心愿有偿,强横则囚,顽抗是惩,凌犯者抑,善良者彰,贤明称赞,勇武蒙恩,为官称职,为民淳朴,普皆利乐。吐蕃昔无文字,松赞干布此时始命制定;建立法律官服,权别大小,职分高低,奖励忠贞,惩处悖逆。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评价: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松赞干布)之时出现也。'38'

    7世纪,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波扎创建藏文后,首次在古卡尔玛日宫殿向松赞干布讲授藏文。松赞干布很快学会,并应用自如,先后撰写了三部著作(说法不一)。其中一部著作早已失传,另一部由于当时落后的印刷技术和经历的长远历史,到阿底峡大师时期,基本已残缺不全,后来被人整理时根据记忆增加了不少内容,使其本来的面貌荡然无存。

    《嘛呢全集》相传为松赞干布所著,但从书中所反映的密法修持和中观思想分析,《嘛呢全集》是松赞干布所著的可能性极小。《嘛呢全集》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松赞干布的传记及拉萨祖拉康(大昭寺)修建的历史过程;从唐都迎娶文成公主及迎请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的历史过程;观世音菩萨之瑜伽修行法;告王妃、大臣、民众的遗教等。是一部聚历史、宗教、法律、传记等为一体的珍贵文献史料。

    (本章完)


第240章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知名人物,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事迹有利于我们增长见识,同时对我们掌握中国历史也有帮助,为了增加大家对古代名人的了解,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物百科…钦陵简介,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钦陵,全名(噶尔·;钦陵赞卓)吐蕃大臣、将军。是藏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祖世代为吐蕃贵族,姓薛氏。父亲禄东赞“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曾赴长安为松赞干布求亲,遂有文成公主西嫁吐蕃赞普的盛事。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逝世,芒松芒赞继赞普位。因为赞普年幼,由禄东赞摄理政务。唐乾封二年 (667)禄东赞去世,即由钦陵掌握朝政。吐蕃语称宰相为论,而钦陵实为吐蕃宰相,故史称为论钦陵。禄东赞父子掌吐蕃朝政长达七十年之久。

    钦陵兄弟五人,兄早亡,弟弟分别为赞婆、悉多、于勃论。他们长期领兵在边境,“皆有才略”。赞婆在青海东部专主战事几十年。而钦陵自摄政后,总揽大权,对内将吐蕃王朝的政治组织进一步整顿完善,对外则进行武力扩张,兼并诸部,抗衡唐朝,使吐蕃国势力迅速发展壮大。

    一,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四月,钦陵攻占了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等安西四镇,切断了唐朝到西北一线以至中亚的交通,对唐王朝造成了极大威胁。在此之前,吐蕃早将原居住在今青海西部的吐谷浑击溃,占据其地,进逼河湟。此刻又占据安西四镇,唐王朝深感不安。于是以薛仁贵为逻逤(今拉萨)道行军大总管,以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帅,率兵五万前来青海,借护送吐谷浑主回国的名义,征伐吐蕃。这年八月,薛仁贵进抵大非川 (今海南州切吉草原),留郭待封领两万兵屯于大非岭上保护军需辎重 ,待命而进。薛仁贵自率大部倍道去乌海(今海南境之黑海),欲图给吐蕃以一次奇袭。这时,吐蕃方面早有准备。钦陵亲自从安西移部青海,统所部四十万驻扎于大非川的西南,以逸待劳。当薛仁贵率军进到河口,遇到一支蕃军,大败之。郭待封闻薛军已有捷,遂不听薛仁贵将令,提前率领所有军队辎重向乌海而进,欲图争功。中途,钦陵指挥蕃军二十万截击,俘获全部军粮辎重及许多唐军将士,郭待封大败而走。薛仁贵闻警,率部急退回大非川。钦陵集兵四十万围杀,唐军大败,薛仁贵“与钦陵约和而还”②。此一战,钦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大败了薛仁贵,青海西部被吐蕃所控制。钦陵之威名则又大大地扩扬开来。关于大非川之战唐军的人数,资治通鉴670年没说,有些资料说率众十余万,《册府元龟》《旧唐书本纪第五》《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说领兵五万,有人根据作战过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军为5万:大非川之战的过程,薛仁贵出击带的是战兵,辎重兵留给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万人,所以辎重兵应该不多于2万。按照李靖兵法,唐军每1万人中辎重兵3千,按照这个比例,10万的话辎重兵超过2万,10万之说有误;5万的话,辎重兵1。5万加5千战兵守辎重正好2万。所以5万之说正确。675年安西四镇、西域重新被唐朝控制。

    二,刘仁轨想要害李敬玄,故意推荐无将帅才的李敬玄领兵出战。刘仁轨镇洮河,每有奏请,多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轨知敬玄非将帅才,欲中伤之,奏言:“西边镇守,非敬玄莫可。”唐高宗以敬玄代仁轨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仪凤三年(678)春天,唐朝以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检校鄯州(今乐都)都督。李敬玄上任后意欲出伐吐蕃。而此时的钦陵也已作了不少防备工作。这年九月,李敬玄与工部尚书刘审礼统兵十八万抵青海湖,钦陵即率蕃军迎战。一战即将唐军前锋部队打败,刘审礼战没,李敬玄闻听后“狼狈却走”③,屯兵于承风岭(今拉脊山一带),靠泥沟而守寨。钦陵指挥蕃兵从高岗往下压,唐寨岌岌可危。后来幸亏左领军员外黑齿常之率五百人乘夜袭击吐蕃营寨,惊退蕃军,李敬玄才得以率军返回鄯州。唐朝方面派监察御史娄师德出使吐蕃去讲和,钦陵的弟弟赞婆在赤岭(今日月山)迎接这位唐使,并相约互不相犯。《资治通鉴》公元678年:“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④《资治通鉴》:仪凤三年(戊寅,公元六七八年)刘仁轨镇洮河,每有奏请,多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轨知敬玄非将帅才,欲中伤之,奏言:“西边镇守,非敬玄莫可。”敬玄固辞,上曰:“仁轨须朕,朕亦自往,卿安得辞!”丙子,以敬玄代仁轨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仍检校鄯州都督。又命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等发剑南、山南兵以赴之。孝逸,神通之子也。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工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彭城僖公刘审礼为吐蕃所虏。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李敬玄之西征也,监察御史原武娄师德应猛士诏从军,及败,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

    三,到调露元年(679)二月,芒松芒赞去世,钦陵与芒松芒赞之子器弩悉弄的舅父麴萨若拥立器弩悉弄为赞普。唐高宗闻信后,认为这是彻底打败吐蕃、使吐蕃真正臣服的时机,与大将裴行俭商议,裴行俭说:“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说明这不是彻底打败吐蕃、使吐蕃真正臣服的时机⑤。从这里可以看出钦陵在当时吐蕃国中的威望之高。但是即使如此,吐蕃争夺安西地区仍然失败了。

    四,《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记载唐朝李谨行对付吐蕃论钦陵:“贞观初,拜右卫将军,赐姓李氏。寻卒。子谨行,伟貌,武力绝人。麟德中,历迁营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累拜右领军大将军,为积石道经略大使。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降玺书劳勉之。累授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680年,吐蕃进攻河源(今青海省东部),被唐将黑齿常之率军击退。黑齿常之经略河源,广置烽戍七十余所,开屯田五千余顷,由是战守有备焉。681年,吐蕃论赞婆率军3万屯良非川,黑齿常之率3000骑兵打退吐蕃军,杀获二千余级。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682年,吐蕃入寇河源军(唐朝驻军之一,军治在青海西宁附近),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钦陵同弟弟赞婆统率蕃兵,在素罗汗山(今洮州一带)打败了前来征伐的唐军。唐方大将王孝杰因此被免为庶民,娄师德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资治通鉴》:“永隆元年(庚辰,公元六八零年)秋,七月,吐蕃寇河源,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击却之。擢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余所,开屯田五千余顷,由是战守有备焉。开耀元年(辛巳,公元六八一年)己丑,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将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永昌元年(己丑,公元六八九年)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

    钦陵之才

    据敦煌藏文文献记载,钦陵不仅善于作战,而且能言善辩,极有远见。在这次战役之前,唐军统师王孝杰曾致书钦陵,并赠以粟米、蔓菁籽各一袋,书信声称:“吐蕃之军旅如虎成群,如牦牛列队,所计之数吾亦相当。谚云:量颅缝帽,量足缝靴。……天降霹雳,轰击岩石,岩石再大岂能相比?”钦陵复信答道:“小鸟虽众,为一鹰隼之食物;游鱼虽多,为一水獭之食物。麋鹿角虽多,岂能取胜;牛角虽短,却能取胜。松树生长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纵然宽阔,一(扌庹)之革舟即可渡过。青稞稻米长满大坝之上,却入于一盘水磨之中。星斗布满天空,一轮红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烧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树林;一股泉水源头爆发山洪,足以冲走所有坝上的果木树林。满地土块之中,若使一石滚动,请观此一石破碎,还是巨大土块破碎?……你们之军旅实如湖上之蝇群,为数虽多,不便于指挥,与山头云烟相似,对于人无足轻重也。吾之军丁岂不是犹如一把镰刀割刈众草乎?牦牛虽大,以一箭之微,射之难道不能致死乎?……”连篇累牍,类譬巧喻,真可以说是妙语叠出。同年九月,唐朝右武卫胄曹参军郭元振随吐蕃使者到吐蕃,钦陵提出讲和条件,即唐朝撤去安西四镇的戍兵,并以突厥十姓之地(今新疆境内)辖属于吐蕃。郭元振说:“四镇、十姓与吐蕃种类本殊,今请罢唐兵,岂非有吞并之志乎?”⑥钦陵很机智地问道:“使者意我规削诸部为唐边患邪?我若贪土地财赋,彼青海、湟川近矣,今舍不争何哉?突厥诸部碛漠广莽,去中国远甚,安有争地万里外邪?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陆近安西,于吐蕃远,俟斤距我裁一碛,骑士腾突,不易旬至,是以为忧也。…”⑦后来虽然唐朝方面考虑到边疆重地,不能轻易送他人,没有答应这一要求,但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钦陵其人的深谋远略以及在保住吐蕃不被兼并时发挥的作用。钦陵兄弟在吐蕃执政数十年,权倾当朝。赞普器弩悉弄随着年长,意欲收回旁落的国事大权。圣历二年(699)二月,赞普与大臣论岩乘钦陵在外之机,捕杀其亲党两千余人,并召钦陵兄弟来朝。钦陵自知去必死,便举兵抗命。赞普出兵讨伐,结果钦陵兵败自杀身亡。钦陵一死,其弟赞婆于同年四月率部千余人降唐。武则天封赞婆为归德王、右卫大将军,令其率部众守洪源谷(在今甘肃古浪县西,邻近青海海北州)。接着,钦陵的儿子弓仁也率吐谷浑七千余帐降唐,拜为左玉钤卫将军、酒泉郡公,后累迁至左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卒后赠拨川郡王,其子亦在朝中为大将军。

    吐蕃势力增强以钦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