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靖康志 >

第264章

靖康志-第264章

小说: 靖康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炜南来是为了窃取大宋军事方面的技术,重点是威远大将军火炮、新式火枪以及火药制造技术。威远大将军炮的总负责人鲍一鸣,火枪发明者曾阿九,在火药制造工艺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温长风,都成为完颜宗炜的目标。宗炜利用的手段是,先控制三个人的家人,再进行敲诈勒索,期望得到相关技术。能拿到资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实在不行就把人强行带走。

为了完成这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金国方面也是下了本钱的,他们与燕京的“兄弟会”合作,“兄弟会”派应氏父子先到汴梁,以经商为幌子,做前期准备工作。整个事情从策划到实施长达一年的时间,可以说准备的非常充分。而半路杀出来的东瀛人,侮辱了大金燕王殿下,他们就得死。宗炜派出主力袭击东瀛正店,一方面是为了立威,一方面是为了转移视线,方便他跑路。

根据应天林的招认,宗炜会从丽景门外乘船南下,取道扬州,从海路经高丽归国。而今晚发动袭击的时间应该是亥时整,不知为何,宗炜临时做出了调整。

宰执们到了,各方面的消息也传了回来:完颜宗炜不见踪影,就连应天林的老子也无影无踪。东瀛正店被烧毁,死亡人数至少在一百人以上,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三位国宝一般的重要人物,鲍一鸣下落不明,曾阿九一家九口人全部被杀,温长风上吊自尽,死前留下一封遗书:“无颜再活在世上。”他一定是把女真人需要的东西都交了出去,救活了家人,却杀了自己。

穿戴整齐的宰执们满脑袋都是汗,低头不语;裴谊进来小声道:“陛下,刑部尚书蔡昌、开封府尹聂山跪在殿外,请求觐见!”

“朕没脸见他们!传朕的口谕:蔡昌回去好好想想,他还能为朕做点什么?聂山老了,今后就不用来了。”如果论责任,开封府比刑部要大的多,赵桓给大舅子蔡昌留了情面,开了聂山,倒也合情合理。

白发苍苍的陈规,跪倒在地,重重叩头:“国家骤之栋梁,臣罪责难逃,请陛下治罪。”

陈规七十三岁了,屡次上书请求赵桓放他回乡,赵桓没有答应。今天,不是他的责任,虽然余怒未息,也不能迁罪于他。

赵桓走下来,亲自扶起陈规,恳切地说道:“到底是谁的责任,朕还分得清楚,爱卿就不要自责了。朕准你致仕,但不能回乡,就留在京城吧!闲了,咱们君臣还能再见见,说说话!爱卿以为,谁能接替你的职位啊?”

“墨问虚!”

“好!拟旨:墨问虚任枢密院都承旨兼任军器署长官。裴谊,代朕送送!”赵桓挽着陈规的手,送到殿门前,陈规道:“陛下,不必为此事太过担忧。威远大将军炮不是有了一个鲍一鸣就可以造出来,老臣断言,没有十年的时间,金国是造不出最新式大炮的。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短期内能够仿制出来,到时候,我国肯定能够研制出更好的大炮。二十年的时间,不是他们想追就能追上来的。”

最后一句话,显示绝强的信心,陈规很少有这样的表现,听得出,他为自己这二十年的工作由衷地自豪。

赵桓微微一笑,拍拍陈规的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陈规已经走出十几步,再度停下来,转过身来,正衣冠跪倒叩头,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告别吧!

“陛下,保重龙体啊!”

陈规是哭着说出最后一句话的,宰执们也在陪着落泪,赵桓重重地点头,含泪而回。

二十多天的时间,赵桓瘦了一圈,每天都会到坤宁殿去坐一会儿,也不管是什么时间,想去就去。三天去一次“孝贤明懿宫”,除此之外,就是没完没了地做事,就如靖康初年那样勤政。他是想把脑子塞满,使身体疲惫,这样可以不用去想那些不愿想的事情。现在的感觉很坏:云萝去了,时间的流逝不但不能冲淡他的思念,反而越来越深。

“请陛下保重龙体!”宰执们跪倒奏道。

赵桓摆摆手,道:“都起来吧!先不说这个,枢密院要研究一个方案出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明天,礼部派人去慰问一下东瀛人,核实一下损失报上来,想办法赔给人家。密令岳飞、种无伤,封锁边境地区,缉拿完颜宗炜;通令燕京路,将兄弟会给朕连根拔起,不得有误。嗯,就是这么多,你们都去吧!”

宰执们退了出去,又剩下了孤单的一个人,夜真长啊!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远航(一)

七七过后,皇后的丧葬大典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早上,兰若去见母后说说话,然后孤零零地一个人在长街之上漫步。文鸯如同一只乖巧的小猫,紧紧跟随。

浚仪桥一如往日,汴河依然清澈,就是这样的清水飞桥,令汴梁城宛如江南的苏杭,平添了几许柔美。街边卖货的小贩似乎还是那几个人,对面的东瀛正店却已是断壁残垣。听说,在这里爆发了一场激战,死了很多人;一把大火烧尽了曾经记得的一切。

兰若坐在桥梁的台阶上,道:“叫他们过来。”

文鸯招招手,兰若的两位贴身保镖跑过来,躬身见礼:“参见帝姬!”

兰若望着流水,望着流水中那不知从何处飘来的花瓣,道:“是他烧毁了东瀛正店?”

夷腊葛默然无语,阿没里犹豫地点头,兰若帝姬表面虽然平静,心里一定很伤心吧?

一名卖花的小女孩从身边经过,兰若买了一捧鲜花,紧紧地捧在胸前,深深地吸一口娇美的味道,轻轻叹一口气:“他杀了很多很多的人,是吗?“

“是的!”夷腊葛硬着头皮答道,让兰若帝姬这么伤心,那个该死的完颜宗炜不知现在有没有在大海上淹死!

“为什么连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一朵鲜花落在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涟漪,那是它最后的欢呼?终究还是不能对抗河水的冲力,没奈何随波向下游荡去,哪里会是它的家呢?

夷腊葛道:“从他的角度来说,为了完成任务,牺牲几个没有关系的人,当然是值得的。金国和大宋还处于敌对状态,目前大同府还时有战斗,他们不甘心失败,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只要能使国家强盛,赢得未来的战争,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了。”

阿没里忽然说话了:“他胆大心细,思虑周详,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耻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想交这样的朋友。”

不知不觉,他们开始为宗炜说话,这样帝姬会不会好受一点?

兰若露出一丝笑容,尽管很短暂,尽管稍纵即逝,她终究还是笑了。

“他是明媚姑姑的儿子?”

夷腊葛道:“是的!完颜宗炜是明媚帝姬的长子,今年十七岁,去年受封燕王,做了皇帝身边的近臣——近侍局提点,深受金国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宗磐的赏识。近侍局提点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小官,却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掌侍从、承敕令、转进奏贴。金国皇帝岁数越来越大,皇帝和宗磐之间的矛盾早晚有爆发的那一天,宗炜就是皇帝与宗磐之间的联系人,也许还替宗磐监视着皇帝。”

“他是金国熬鹰的高手,野性难驯的海东青在他的手里也会服服帖帖;武艺高强,曾经亲手杀死过一头狗熊。精通中国文化,能说一口地道的汴梁话;侍奉母亲很尽心,几乎挑不出明显的缺点。”阿没里心悦诚服地说。

为了帝姬高兴,当然要挑好听的说,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宗炜好像真是一个不错的人咧!

兰若眼睛里有了神采,好像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连带着,浚仪桥、汴河水以及身边的世界都变得轻松了呢!

“怎么还没有抓住他?”

夷腊葛道:“水师封锁了汴河,将整个扬州城翻了个遍,捎带着捣毁了一些‘兄弟会’的据点,就是找不到宗炜。嘿嘿,就是我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到扬州去,明摆着去送死吗!”

兰若若有所思,道:“换成是你会怎么做?”

“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没有几处可靠的据点,狡兔三窟,对就是这个词!连兔子还有三个窝,何况是人咧?如果是我,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藏起来,待局势稳定下来,再做打算。嘿嘿,想抓我,门都没有!”

兰若将最后一片花瓣扔进水里,轻巧地起身,道:“好了,你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吧!再交给你们一项新任务,去把他抓来见我!”

“啊?”二人大惊,开玩笑嘛,这怎么可能!

帝姬哼着小曲,蝴蝶一般飞走了。帝姬总是这样,交代任务也不给一个时限,原来这是极要命的毛病,今天看来倒是最大的优点了。抓捕完颜宗炜,难道要去金国上京去抓?

夷腊葛瞧着阿没里,挖苦道:“你怎么没提宗炜已经娶妻的事情?”

阿没里回答的很干脆:“我做不到!”

“妇人之仁,难成大事!完颜宗炜啊,小子,千万藏好了不要被我抓到,否则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人世。”夷腊葛仰望天空,一副顶天立地大英雄的样子,咦,今天的太阳是不是不一样?

“你说宗炜会不会藏到太阳上去?”

“还月亮呢!”阿没里没好气地答道。

夷腊葛笑道:“对对对,月亮比太阳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太阳太热了,是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又没有美女,完颜小子不会那么没有眼光的;还是月亮好啊!先将吴刚干掉,吴刚手里的神斧就是咱的了;抛一棵青菜给小白兔,实在不行再加一根萝卜,嫦娥姐姐,到底是你美还是兰若帝姬美?”

比白痴还缺三个心眼的夷腊葛,现在的样子好淫荡啊,阿没里乘其不备,飞出一脚,哈哈,正中目标。夷腊葛失足落水,阿没里在桥上大呼道:“救命啊,救命啊!哪位好心的大哥救救我的兄弟,我不会游泳啊!救命啊!”

桥上立即聚集了很多人,几名好心人正要下水,夷腊葛浮出水面,清水如瀑布一般从头顶流下,脑袋上还顶着一根碧绿的水草。忽然,夷腊葛指着还在喊救命的阿没里,恶狠狠地叫道:“父老乡亲们,不要被他骗了。他是金国奸细完颜宗炜,瞧他的脸多白,不要放他跑了!”

阿没里看到一双双兴奋的目光,在他们眼睛里看到了贪婪:抓到宗炜,赏钱万贯,封开国侯!荣华富贵,谁能扛得住这样的诱惑?在包围圈合拢之前,阿没里做出了最重要的选择——三十六计咱还是走为上吧!

“活捉完颜宗炜,赏钱万贯,封开国侯!抓活的呀!”夷腊葛唯恐百姓们不知道价码,高声吆喝起来。

于是,京城上演了一出万人追逐逃犯的盛大场面,阿没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一劫。本想赚夷腊葛的便宜,却被一万人追着在大街上跑,就连小孩子都参加了进来,半路上差点被瓜皮绊倒,还被烟花女子浇了半盆脏水,唉,真是得不偿失啊!

夷腊葛、阿没里在胡闹的时候,赵桓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远洋船队带回来的东西。虎翼军团蛟龙军都指挥使罗亚多率领由五艘铁甲战船、五艘福船组成的船队,历经十四个月的时间,到达唐州西面的大陆,而后沿着大陆向北航行,拜访了两大陆交接地带的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两个国家,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扬帆回国。船队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经过一个又一个岛屿,于今年二月回到宋州。宋州路经略安抚使朱孝庄,拜太子太保、签书枢密院事,所以跟着船队一起回到了汴梁。

船队出发之前,赵桓就下达了敕令:搜集异域物种,以利国计民生。罗亚多执行的一丝不苟,虽然可以算做在这个世界站的最高的人,赵桓还是有很多的东西不认识。他最关切的几种东西倒是都在:玉米、红薯、土豆、花生、西葫芦、西红柿等等,这些都是好东西,会成为今后主要的农作物。

“你们做的很好,朕心甚慰!这个东西怎么还能保存到现在?”赵桓指着红色的西红柿问道。

罗亚多答道:“弟兄们在航海的过程中实在没有事情做,就拿了一些种子栽着玩玩。这种柿子非常容易成活,吃了这东西,弟兄们的身体状况好多了,索性多种了一些。还有这个,切掉一块,栽进土里就能活,味道也说得过去。能顺利地回来,还多亏了这些东西!”

令罗亚多赞不绝口的是土豆,当然是好东西,可以在灾年救活很多人的性命啊!

赵桓指着这些宝贵的种子,道:“要下大力气研究它们,如果能达到在原产地的产量,我们大宋就可以大面积地种植。产量上去了,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

国内第一家开办农业方面专业的江宁大学,还有东京大学等相关人员,跪倒接旨。

是因为中国人的努力,将大航海时代提前到了今天;是因为中国人的努力,我们知道在汪洋大海之中还有广阔的陆地,还有和我们一样的人类!

自豪感油然而生,赵桓心情非常好,回到垂拱殿,大功臣罗亚多也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