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585章

调教大明-第585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是这几点,丁三等老于江湖世故的人才恐怖之极,丝毫不敢拖延,也不敢怀疑特务司的决心。
    真的自己再硬一些,恐怕就将连累家人,那真是百死莫赎了。
    “只望大人在此事之后,莫要食言。”
    “这怎么会。”宋黑子微笑道:“你们的事我还要上报,我们总兵官你总是信的过。”
    “老实说,”丁三苦笑道:“在此之前我觉得总兵官是光明磊落过份了些,还有些迂腐头巾味道,很象一个能打仗的文官,现在我才知道,能打下这么大地盘,和朝廷能硬顶的带兵大将,怎么能如我想象的那般简单!”
    听着这样的话,宋黑子哈哈大笑起来。
    ……
    ……
    气氛紧张了一阵子之后,眼见辽阳上层并没有进一步的表示,唐志中和唐志存等人终于微微放下心来,不过辽阳他们也是不敢呆了,一听说唐志大已经回到城外的别业居住,两人在这个时候似乎找到主心骨一样,叫家下人收拾了一些随身用具,着人备好车,也是往城外而去。
    “大哥,俺们这一次算是失了手,不过你放心,应该连累不到你头上。”
    进了唐家祖宅,眼看到唐志大脸色不大好看,唐志中心里一阵光火,前一阵子他们扑腾来扑腾去,无非是叫唐家多一些利益,这个大哥毫无担当,置身事外,现在看看事败了,回来就摆脸色给他们看,什么道理。
    “兄弟遇事还得多商量……一个族里的,莫叫外人看了笑话。”
    “就是,遇着事情自家人胳膊肘向外,什么道理呢?”
    “老二他们虽然做事莽撞了一些,到底是为了咱们唐家,志大,你莫往心里去。”
    “嗯,还是要帮他们一把才是。”
    “我看镇里也未必会怎样,咱们虽然有一些不妥处,大体也没有太出格的地方……志大,要不然你去打听一下消息怎么样?”
    大堂之中,都是唐家族里的长辈尊亲,一通乱说,多半倒是支持唐志中等人的,自唐志大跟着辽阳发财之后,唐家族里不乏眼红的,唐志中能渐渐上位,和族中长辈的支持当然也是分不开。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唐志中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唐志大倒是一脸沉静,只是呆着脸继续喝茶。
    看到他的模样,其余众人当然不满,说话的措词更加不客气。
    今日其实是一次变相的宗族会议,上一次就是唐志中两人用这种方式自唐志大手中抢了不少权力,也分出不少利润来。
    唐志大面临的也是不少人都要面对的难题:宗族。
    在外来的移民群中没有这种问题,旧有的宗族都被打的粉碎,逃难来的也不可能是一整个宗族聚在一起,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和脾气。
    这个时代的宗族其实是必然之事,自然村落也有,但杂姓之间可能相处的好,也可能相处不好,宗族中就没有这种问题,不管处的好不好,一族之内必须要守望相助,有族长和族规管着,特别是李贽和唐志大这种做官和经商的人,就必须有义务回馈给全族,如果你本人没有子嗣,宗族还有权力指点你的继承人,个人的财产都没有权力随意处置,而国家的法律是支持这样的做法的。
    族权,绅权,加上皇权,这才构成了真正的有效统治。
    唐志大此前的生意多半是自己亲力亲为,但也确实有宗族的支持,唐志中等人原本也自己做生意,后来唐志大爆发式的增长了利润,唐家其余人也就参与进来,这么多年下来,族中有不少发展的很不错的,现在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了。
    唐志大心里发苦,族中人嫉妒自己的多,虽然这些年他已经回馈给族中很多,但人心不足,这些人越发欺上来了,可惜自己的儿子还都没有成年,只有听的权力,没有什么资格讲话,不然的话父子几人一起开腔,总还有点声势。
    这时门上的管事进来,躬身道:“大老爷,外头有一队官兵过来,说是有重要公事……”
    唐志大一惊,下意识站了起来。
    “官兵”已经进来,唐志大没有认出来这队兵属哪个营头,也不象是公安司,倒不知道是哪个部门。
    他刚要开口说话,带队的军官点一点头,说话道:“唐东主,我等是特务司的,奉命过来,带唐志中,唐志存等人回特务司问话。”
    “什么?”唐志中在这些人进来时已经感觉不妙,但没有想到果然是来抓自己的。他站起身来,惊怒道:“向来抓人只有公安司,你们什么特务司凭什么来抓人?”
    唐志存也道:“我们商人受到保护,不信我可以请工商司的孙司正来,由他和你们说。”
    “不必了,”那个军官一脸傲然的道:“本司直接受总兵官指挥,不受中军部管辖,更不必提工商司了。至于保护条例,我们会保证你们会受到公正的审问和审判。”
    “我们不去。”唐志中感觉一阵软弱无助,看向唐志大,求道:“大哥替我们说说话。”
    他又向别的长辈,说道:“各位长辈,绝不能叫人随便把我们抓走啊。”
    唐志大扭过脸不出声,别的唐家长辈果然开始劝说,有不少人情绪开始激动,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唐家人跑过来喝骂,还有人拿着扁担铁叉等物跑了过来。
    那个军官也不着急,只慢悠悠的看着。
    看到他的表现,唐家的人越发觉得他们不敢用强,如果是公安司或真正的军队过来,他们会有些忌惮,这特务司向来名声不显,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军装也是类于军法司的黑色军服,只是在饰物上有一些不同,这个司似乎是辽阳镇对内的部门,若是如此,倒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当然他们没想过直接对抗辽阳镇,只是想把事情搞大,弄到满城风雨才好,事情闹大了,才好浑水摸鱼。
    可能被唐家人的闹法所惊,带队的特务司军官和随员们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来带唐志中等人,而是被这些人越推越远,但他们仍然奋力向前,并没有被彻底推到门外去。
    最终有几个唐家的人耐不住,吆喝之下,几十个拿着火枪的护院匆忙赶了过来。
    “不好!”唐志大对辽阳做事的办法还是知道不少的,此时脸色大变,猛然向前,伸手就要阻止这样的鲁莽行径。

第八百二十四章 训诫
    在唐家护院赶过来之后,带队的特务司军官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取出一个铜笛,用力吹响。
    尖锐的笛声高亢入云,几息过后,众人就听到沉重的跑步声响,军号声此起彼伏,显是大队人马赶了过来。
    唐志大面若死灰,走到近前,看着那军官道:“难道总兵大人就不念我早早相随,一同创业的情份?真要使我唐家灭门吗?”
    特务司军官看了唐志大一眼,说道:“唐东主现在知晓厉害了,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阻止?”
    “族中众人不知高低上下,齐声并口……”
    “很好。”那军官阻止唐志大继续说下去,态度十分强硬的道:“既然如此,我等正好替唐东主省心。上头交代,唐东主没有过深涉入此事,不必抓捕。”
    此时唐家众人也知道厉害,看看有不少镇兵已经到了门前,唐志中状若疯狂,大声向护院喝道:“你等受我唐家高薪聘请,现在立功的机会到了,替我们打出一条生路来,护到辽西,每人赏银一千两。”
    “这厮怕不是疯了。”护院之中有不少辽西过来的,但多半还是辽阳本地人,上一次锦衣卫之变以后唐家和各大商家,还有商会在内都雇佣了不少能用火器的本地人,多半是受过农兵训练又没有民兵身份的,高薪请了过来当护院,这时听到唐志中的话,有个辽阳本地的顿时就将手中火枪一扔,笑骂道:“莫说我们不是镇兵一击之敌,就算能将就打上一场,也不能替你唐家与辽阳镇对抗。”
    辽阳本地的都是有样学样,纷纷将枪扔了,高举双手走在两边,蹲在墙下。
    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知道是要命的事,只有辽西来的不知深浅,看到辽阳这边纷纷丢枪,脸上还都露出鄙夷的神情。
    “你们的枪留在手也是烧火棍子。”一个辽西人吐口唾沫,开始骂起人来。
    “所有人,放下枪,两手抱头,蹲下!”
    现场的情形变的十分混乱,特务司的人拥着唐志大往里,同时分出人手看住了唐志中等人,唐家宗族的众多人和护院围在外围,有人想护住唐志中几个,更多的人被指派向外,挡住从门外涌进来的镇兵。
    镇兵赶过来的应该是近卫第一营的燧发枪手,并没有长矛兵和披甲战兵,一水的打理很好的长枪,从形制和外观上都比唐家的火器要先进的多,带队的军官是一个司把总,看到唐府护兵还在乱哄哄的举枪过来,便是厉声喝令。
    “第二次机会,放下枪!”
    场面很乱,第一次喝令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个把总开始第二次喝令。
    有人想放枪,有一些悍勇之辈,特别是前一阵在工厂参与殴打工人的却是态度死硬,并没有放下枪来。
    “开枪!”
    把总没有问第三次,这一次原本就是接到了可以开枪的命令,按照现在的情形,开枪也是在情理之中。
    枪中骤然响起,第一轮便打翻了十几个辽西护兵,鲜血涌出,大门到第一进庭院的中间很是开阔,枪响之后,很多人开始没王蜂一样在庭院中间乱跑起来。
    有辽西兵想还击,对面的镇兵便是继续开火,枪声陆陆续续响了几十响,最终打翻了二十来人,看着一地死尸之后,再死硬的人也不敢再扛着了,有枪的全部放下枪来,唐家的人更是早就趴在地上,战战兢兢伏着头,闻着刺鼻的血腥味,根本没有人敢抬起头来。
    “剩下的持枪护院全抓起来。”
    特务司的人开始按名单抓捕涉及重案的唐家人,将人抓齐后,又将投降的护院全部捆了,一共抓了三十余人,所有人都是面若死灰。
    “唐东主,底下的事就看你自己了。”
    临行之际,特务司的官员对唐志大道:“底下该怎么办,务必要想清楚了。”
    唐志大知道特务司的首脑宋司正是总兵官同村好友,底细最靠的住信的过,其余的官吏,中层以上全部是顺字行出身,最信的过才放在特务司,此时说话未必就是自己的意思,可能是总兵官的叮嘱,他头脑一阵茫然,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答应了下来。
    ……
    ……
    李福通还不知道唐家的事,他已经递了辞呈,还订了一辆大马车,预备到中左所乘海船下海,到江南一带游历一番,避避风头。
    如果唐家无事,那自然最好不过,可以回来履行前约,唐家和李福通合作很深,其中的利益纠葛不是容易切割开来的,加入唐家之后,很容易一年捞上几万银子,比起现在的俸禄分红多出十倍。
    李福通已经决心抛开旧日的团体,谋求自己的新发展了。
    可惜他的发展之路在未开始前就停止了,朱尚骏领着公安司的人已经等在他家门口,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家人都被拦在了门前,看到李福通,朱尚骏一脸厌恶,挥手道:“拿下他!”
    “朱尚骏,我可是顺字行出身。”李福通道:“你要想清楚了。”
    “这话留着和总兵大人说。”朱尚骏没有理他,两个公安司的士兵立刻上前将李福通擒住,李福通桀骜不驯,拼命扭动,一个公安司的兵上前用枪托在他腰间重重一打,李福通顿时跨了下来,脸上额头露出黄豆粒大的汗珠。
    “你掉队了。”朱尚骏看着两眼怨毒的李福通,突然道:“你已经远远落在大人身后,也落在中军官和各司的长官身后,连辽阳镇的中下层军官都明白,本镇前途远大,跟随大人,必有远大前程。你为着一点绳头小利,把自己卖的一钱不值了。”……
    ……
    十余日后惟功自边墙外返回,入了夏,归途却是无雨,不论边墙内外都是一样,老天爷已经渐渐显现出小冰期的特有的天气状况,冬季多雪苦寒,春季夏季少雨干燥,沿途看来,新屯堡水利不配套的,种下去的粮食也是收成堪忧,最多依靠关外肥沃之至的地力保障口粮,想丰收自是不必想了。
    好在这一类的情形并不多见,多半的屯堡都是先建筑生活区和公共区域,然后就是水利工程,这些都是事前由建筑司统一修筑完毕,然后才会由新移民进驻,接下来的配套工程和农田牧畜池塘等工程,才由新移民慢慢完成。
    在松嫩平原很多适合的地方,很多中心堡都以种植棉花为主了。
    在蒸汽机没有成型之前,扩大产棉区,提高棉花出棉率,同时多以水源地修筑工厂,多造纺机和织机,这是惟一的解决之法。
    未来十年之内,可能辽阳的纺织品会销往半个中国,二十年内,会销往日本南洋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