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404章

调教大明-第404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阳一镇,岁入过千万,说出去谁信?
    任磊笑道:“若是军中的诸位在这里,嘴都要笑歪了吧。各司局都要配四磅炮,沈阳一战,已经证明了随军炮火的重要性,他们发了疯的打报告,我这里也有咨文,都是询问明年财政情况如何……大家都是拼了命伸手要钱啊。”
    “所以我们的用度还不宽裕。”惟功笑道:“进来多,出去的也多,不能自满自矜……别的不说,一艘六千料大船,索具帆具加火炮,用的银子可是海量啊。”
    任磊不解道:“按说我们的船也够多够大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惟功开了一句玩笑,众人皆笑,任磊也不以为意,跟着众人大笑起来。
    惟功其实不是开玩笑。
    现在造的大船,不过是一千料两千料的福船式样的中式帆船,船身低矮笨重,用的还是硬帆,就是用细竹篾片和草叶子编织,船越大,用帆越大,帆也越重,转运很困难。看图样上的大明宝船,船只越大,用的船帆就越多越重,对于固定海域的货运来说,中国式的硬帆因为吃风固定,还有“八面帆”这样的设置,使得船速稳定,船帆的桅杆短而硬,使航程固定,风险较小。
    对于海上长途行动,西式的两截三截式的高桅杆软帆就更加高速,缺点便是软帆在不吃风的时候效能低下,而且为了吃风将软帆做的越来越大,桅杆也越来越高,不得不分成几截,还要用大量绳索固定,对水手的操控和风能的利用要求比硬帆要高的多。
    最为不同之处,就是西式帆船已经经过百年以上的高速发展,从克拉克船到西班牙大帆船,再到现在英国人制成的夹板盖伦船,战舰在远航时高速行进,船身设计越来越合理,可以承载大量的火炮,而中式福船只能装少量火炮,哪怕几十年后也是如此,因为笨拙的船身和吃水不能承受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所以不是不想装,而是不能装。
    可以说,在远洋和海战上,中国已经越来越落后,这个距离只能拿银子来填。
    对战舰来说,是当时西欧各国的军国重器,各国一直在造巨炮大舰,在几十年后,英国人就造出了海上君王号,吃水两千吨,装重炮一百零四门,光是这一艘军舰,造价就在四万英磅以上,折成白银就是数十万两之多。
    这是在英国本土制造的价格,其中铸炮和造船的工钱就接近一半,现在惟功已经在千方百计搜罗一切人才,任何一个西方的造船技师到辽阳镇来,提供的福利和薪资肯定是原本水平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在这个大航海时代,不难招募到大量的合格的技师工人,但这一切需要时间,成本当然也是倍增。
    惟功估计,自己能提前三十年造出海上君王这样的一级战列舰,只是估计这一艘船,耗费就得在百万以上。
    而想夺取南洋,制霸海上,没有千万以上的投入根本是不可能的。
    “既然钱够了,往澳门过去的人手就多派一些,另外,资金也多拨一些吧。”惟功笑着对任磊道:“既然你笑的欢实,就多掏些银子好了。”
    “是,再拨五万过去便是。”
    任磊脸色发苦,银子现在多半没回笼,整个辽阳镇到处都是大工地,屯堡的数字在明春要达到二百以上,买田皮,买田骨,建堡,购买各种物资,银子如流水般的左手进右手出,他这个管财的,确实压力山大。
    不过在澳门设立的办事点也是十分高效有用,现在辽阳已经有过百个夷人,大半是葡萄牙人,也有一些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还有几个英国人,当时东亚最多的四国人都有代表在这里了,其中有一小半是耶苏会派来的教士,一大半就是澳门办事处招募来的各国的好汉了。
    有各种匠人,流浪者,前军官或海盗……总之各色人等都有,居然还有几个葡萄牙****也跑了过来,据说唐志大等辽商颇为受用,已经有身家殷实的辽商想自己派人到澳门,采买十个八个漂亮又干净的夷人女孩子来享用。
    至于黑奴澳门也有一些,惟功没有叫人采买。
    这些家伙,除了传教士外,有一半左右倒是文盲,不过还是物尽其用了。
    有人当火器教官,有人帮着造水车,风车,有人在将作处,也有学过西式财会的加入了财政司或税务司之中,还有一些确实算是有学问的加入了各大学校,算是中国最早一批外教。
    遗憾的就是没有正式的医生,倒是有几个假装自己会医术的,不过还是拿著名的放血疗法来忽悠,相对来说现在的辽阳镇是大明医疗水平最高的地方,忽悠**没几天就破灭了。
    真正一无所长的,就在辽阳耍耍把式,或是卖卖力气,反正比他们在澳门穷困潦倒要好的多了。
    这个时代,中国还不算是冒险家的乐园,到南洋各国他们还能算殖民者,在中国,澳门还在大明的有效管制之下,台湾还没有发展城堡和殖民地,前来中国的欧洲冒险家中,一样有不少最后穷困而死,一无所得走掉的就更多了。
    可以说辽阳镇虽然远在数千里外,不过对走了半个世界跑到中国来的欧洲冒险家又算什么?中军部派到澳门的人不停的挥舞手中的银锭,就可以不停的招募人来辽阳,在这个时代,欧洲已经经历文艺复兴,人才方面,最少在造船铸炮制造枪械上还是比中国强出不少,用银子来弥补代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属下等告退。”
    多嘴多出了几万银子,任磊自然忙不迭告辞,其余各司主管将自己的事情汇报完毕,也是纷纷退出。
    待到他们走掉,西花厅里已经点亮灯火,惟功看看王国峰,问道:“是不是最近城中的变化很明显?”
    “是的。”王国峰答道:“城中的生员,缙绅,儒学训导,串连的越发密集和明显了。最要紧的焦点就是李达鞭打秀才,他们说这是侮辱斯文,绝不能这么算了。”
    “哦?”惟功冷笑道:“他们想怎样?”
    “斩李达以谢其罪,以申军法。”
    “分巡和分守诸道是怎么说的?”
    “暂且还没有表态。”
    “看来是想事态激化,也可能是没有接到指示。”惟功想了想,道:“暂且不必去管它,这种刺头,涉及到未来我们统合民户,由得他发酵出来也好。”
    “是,大人。”
    “最近,京城动向如何?”
    不知怎地,惟功对京城方向的动向也感觉有些不安,可能因为李成功的信,也可能因为别的,他总是感觉京师可能会有十分要紧的事情发生。
    最近,辽阳镇发展的太快太顺,李成梁和朝中政敌都没有太多的办法,难道他们就是这样软弱可欺,任由自己继续壮大下去?
    李成梁用二十多年时间才有这样的势力,惟功这样发展,最多五年以上就可掌握半个辽东,并且拥有比辽镇强大十倍的力量,难道敌人就这样坐视不理?
    他心中隐隐有不安,王国峰也是皱眉道:“京师最近没有查出大的动向,大事只有潞王之国和内阁打算改弦更张这两件事,王国光等在内的重臣已经不安其位,京师表面平静,其实十分骚然。但这些事,与我们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属下无能,实在查不出更多了。”
    “这已经诚属不易。”惟功叹道:“等十年之后再看吧。”

第570章 老奴
    冯保回到禁城的时候正是清晨。
    旭日初升,阳光照映在红色的宫墙和白色的汉白玉栏杆之上,映射在金黄色的殿瓦之上,看着刻着各色神兽的瓦当在殿檐下摇曳生姿,发出叮当的脆响,冯保的整个人,都是有痴醉之感。
    自少小入宫,在这禁城和万岁山、西宛和南宫这几处地方来回的奔走。
    从无名白小火者到奉御,再到少监,到总揽司礼诸司,再到现在待罪之身,这一生兜兜转转,好象是一场大戏,自己唱的热闹,演的入神,想来别人看的也是精采。
    看着宫中来来往往的青年太监在飞速的奔走着,各司其职,奔走忙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头上苍苍如雪,身上衣着也是十分寻常普通的老太监了。
    这样的老太监和宫女,年老之后,都是有各自的归宿,不少青年太监看到冯保时,只当这是一个要送到安乐堂去等死的老人,眼神一扫,就各自离开。
    每个人在盛壮之时,看到老人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从来没有人想过,自己在未来不久之后,也是会有这么一天。
    或者潜意识里有,但只是拒绝去深思罢了。
    冯保看着这些,突然发出一阵呵呵的笑声。
    押解他的太监和锦衣卫们都是不解,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这个年老的阉人。
    “这厮怕是疯了。”有个锦衣卫官嘀咕道:“这样的人,能送到皇上身边么。”
    “这可是你们堂上官的意思。”一个青年太监尖着嗓子道:“这老东西身上臭味熏死人了,也不知道多熏些香。”
    冯保被关押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多日,然后才定下日子来送进宫里,虽然勉强洗浴了一把,也换了衣服,但身上恶臭仍然十分明显。
    被这些人这么说着,冯保也并不生气,眼神之中,仍然是充满宽容的色彩。
    他已经完了,但他的一生也着实精采过,身为一条阉狗,曾经与人共掌天下,这样的经历,此生足矣了。
    只有一个人他是放不下的,与那人的仇怨,真的只有至死方休!
    ……
    ……
    “老奴见过皇爷。”
    在乾清宫东暖阁,冯保一进殿,便是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跪下,叩头如捣蒜,什么三跪九叩的规矩也是根本顾不得了。
    “罢了,大伴起来吧。”
    万历斜倚在榻上看书,意态闲适,不远处一只博山炉内燃起香料,殿阁之中,有一股清香外放,令人闻到之后,精神一振。
    几个中年太监,都是御前牌子,站在四周伺候,每人都是拿着一柄铜拂尘,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冯保。
    锦衣卫官不能进入乾清殿以内,这里属内廷了,外臣哪怕是锦衣卫或旗手卫这样的皇帝亲军,亦不能擅入。
    几个都人也站在廊柱四周准备伺候,皇帝随时会叫小食,换茶,更衣,洗漱,这些都人都要随时伺候。
    大殿之外,最少有三百左右的太监和都人时刻待命,不远处,还有杂戏班子等候着,还有专攻书画和绘画的太监,捧着前朝和本朝的名家字画,站在殿阶之下,随时准备将这些书画进呈上来。
    还有各式古董器玩,一个个放在红色的托盘之中,都是皇帝命令取来的,准备有时间拿在手中把玩。
    任何一个器玩,可能是价值千金,万金。
    任何一朝,只要是在承平时节,古董器玩都会价值大增,在乱世时,就不如布匹粮食最为值钱,现在是万历十年末,在很多人眼中此时还是大明盛世,就是万历本人,也喜欢这些太监手中捧着的器物。
    不仅是古董,也是有很多宫中内造的上等的珠宝和器物,金光宝气,望之十分璀璨,令人心动不已。
    有这些东西,万历现在经常托病,十天半月的不见大臣,连阁臣也是不见,与半年多前截然两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也是与他越来越胖,跛足越来越重有关。
    “奴婢谢过皇爷。”
    冯保叩头谢过,这才毕恭毕敬的站了起来,此时的他在万历面前,十分恭谨老实,已经看不出来曾经的权阉模样了。
    “此番听说大伴还有话要同吾说,”万历放下手中书籍,看看冯保,淡淡的道:“有什么话,大伴就直说吧。”
    冯保知道自己的生死关头就在于此了,眼前的青年皇帝虽然接见自己,但眼中一片漠然,也是十分冰冷,没有丝毫情感,如果自己的奏对并没有答成一定的效果,则虽然被皇帝接见也是白搭,底下可能是斩首,赐死,或是凌迟,均有可能。
    最是无情之辈,便属帝王。
    当下赶紧道:“老奴在此之前的举措,并无对皇爷有不轨之心,若有此意,天人共怒,老奴必成齑粉!”
    万历冷冷一笑,没有理他,冯保的行径都做出来了,此时就这么红口白牙的一说,他如何会相信?
    “老奴也是迫不得已,”冯保又顿首道:“张惟功练强兵,藏甲胃,蓄财力,养死士,他的顺字行,生意遍及南北,年入百万以上,其店伙计数千人,均以兵法部勒,虽然他号称是养孤儿,也曾上报过皇爷,但皇爷可曾想过,他竟然能到如此规模?”
    在京师,勋贵养孤儿也不是随便可以的,太祖高皇帝就养了很多孤儿当义子,做监军,徐达,蓝玉,常遇春,还有胡大海等诸将,都有太祖诸义子监视。当今黔国公一脉的始祖沐英,就是太祖皇帝的义子,名为狗儿,沐舍,惟功托名自己是孤儿,也曾收了不少孤儿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