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侯爷 >

第47章

大宋小侯爷-第47章

小说: 大宋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策嘴角一扬,是官震这小子回来了。

    果然官震一手拎着两只野鸡,一手拎着两只野兔,腰间还挂着两只野兔,狄安跟在后头也是满载而归。

    “师兄,你也来了。”官震看到了李策,把手里的东西交给旁边的士兵,就朝李策走来。

    “哎呀,师兄你是不知道,狄大哥真是神了,那箭艺真是白发白中,改日你俩比比。”官震咧着嘴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李将军,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狄安拱手道。

    “狄兄你客气了,不是说过了嘛,叫我李策就行了。”李策道。

    “好,李兄。”狄安也不推辞,英俊的面容一笑又一拱手道。

    “这才对嘛,官震没给你添麻烦吧?”

    “师兄,你说什么呢?”官震埋怨道。

    “哈哈,官小弟这一身功夫,我也是佩服的紧啊。”狄安拍拍官震道。

    “呵呵,这小子野惯了,师父要我带着他历练,可现如今我被这河堤的事务缠住,也没空带他,就有劳狄兄代为照看了。”李策客气道,他看得出狄安不禁武艺超群,更难得的是智勇双全,做事稳重,官震跟着他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哎呀,师兄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官震赶紧打断李策,自己这师兄哪都好,就是太啰嗦。

    官震现在是彻底服了狄安,他几次与狄安切磋武艺,都讨不到半点好处,而且每次狄安还都是被动防御,从不主动出击,要知道即便是军中宿将如宋金刚一辈,官震凭借乾坤正气心法也能与他们打个旗鼓相当,可在狄安这,竟连个衣角也碰不到,高手,绝对的高手!官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所以现在一有空官震就缠着狄安比武,狄安被缠得烦了,有时会指点他几招,而每次官震都会高兴得不得了,就像捡了钱一样。跟在李策身边,不准这不准那,受师兄颇多约束,相比之下他自然更愿意跟着狄安了。

    “师兄,进展得怎么样了,咱可不能输给那个徐山啊。”官震也很讨厌徐山,凡是对自己师兄不客气的,他都不喜欢。

    “喏,先解决大伙吃饭问题。”李策一扬头,继续道:“我准备下午回趟真定府,去向何大人要粮食。”

    “粮食?不是到了吗已经?”狄安开口道。

    “嗯?”李策看向狄安。

    “对啊,我也看见了,徐山那工地上几大车粮食,人家都在忙着卸呢。”官震也插嘴道。

    “有这事?”李策眉头一皱,莫不是徐山连粮食也给扣下了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也太大胆了吧!

    “李兄,恐怕那徐山没安好心,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看。”狄安建议道。

    “好,官震去点一队人马,咱们这就去看看。”

    徐山负责的工地,是黄河泛滥处的下游,在定州的西侧,过了真定府不远就是。押运的粮食到了,众人正在忙着卸粮食。

    督运粮食的也是一个指挥使,姓张,名叫中宪,他对一边交接的一个头目道:“怎的两位大人都不见?”

    那小头目姓吴,名叫吴允,是徐山手下的一个指挥使。

    “哦,两位大人有事,就让我来交接。”吴允笑道。“兄弟,远来辛苦了,让属下们卸就行了,来随我进营喝一杯。”此时正好是午饭时间。

    李策等人骑马到了徐山的工地,果然看到几大车粮食,官兵们正在忙着卸载。

    “乖乖,这一共,一二三四……六车啊,这可够五万大军吃一个月了!”刘廷柱忍不住感叹道。

    “艹,这徐山真够贪的,要不是我们今日碰巧看见了,这六车粮食就被他独吞了,他也不怕撑死!”官震骂道。

    “李兄怎么办?”狄安扭头问道。

    “哼,刘都头,你派人回去再调一队人马来。”李策望着徐山的工地,冷笑一声吩咐道。

    刘廷柱迅速派了人回去,还不忘交待,告诉弟兄们带上家什。

    李策骑着马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官震、狄安和刘廷柱,还有一队兵马,众人进入了徐山的工地。

    很快有人发现了他们,一个小头目飞快跑来,带人拦住了李策。

    “大胆,你是什么人,胆敢乱闯!”那小头目大声斥责道。

    李策坐在马上,翻个白眼,心里骂道:**眼瞎啊,问出这样的问题,看不出后面的官兵跟你穿一样的衣服啊。

    对付这样的小兵自然不必李策出面,刘廷柱驱马上前道:“这是李指挥使,我们是来搬粮食的。”

    “什么李指挥使,张指挥使的,我没听过,我只知道吴指挥使。”小头目嚣张道。

    刘廷柱大怒,小子找打!他取了马鞭就要纵马上前抽那小头目。

    那小头目几人一看,慌忙把手中长枪一举,一致对准了刘廷柱,严阵以待生怕他暴起伤人。

    李策伸手拦下刘廷柱,开口道:“徐都使呢?你去通报一下,就说李策来了。”今日来搬粮食,万不可还没开始搬就先跟人打起来了。

    “我们徐大人不在,你改天再来吧!”没想到那小头目想都没想一口就回绝了。

    李策一看一个小小的头目,甚至连个都头都不算,就敢如此嚣张,军中等级如此森严,一个小兵就敢这样,分明是受了指使,要不然他哪来这么大胆!

    “看来有人知道我们要来,故意躲开不见,派出这么一个活宝来刁难我们。”李策冷冷一笑道。

    “那怎么办?”刘廷柱问道。

    “呵呵,那就逼他现身。”李策随口答道。

    “怎么逼?”刘廷柱紧追问道。

    “哼……”李策只是笑着看着那个严阵以待的小头目,并不说话。

    刘廷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恍然大悟,他狞笑着看了一眼那小头目,暗骂道:孙子,我让你不开眼!

    那小头目似乎也看出了刘廷柱笑得不怀好意,他还没反应过来,刘廷柱一纵马,已经到了他眼前,他一抬头只看到刘廷柱高高举起的马鞭,因为迎着太阳,眼睛被太阳一晃视线有些发黑。

    “啪”一声清响,随后“啪啪”又是接连几下马鞭声,随即就传出一声凄惨的“哎哟!”,紧接着又是一片哀嚎声。

    那小头目捂着右脸,蜷缩在地上打滚,右手指缝间还有鲜血流出,其他三名官兵也是捂着脸在地上打滚。

    这边的响动很快惊动了其他官兵,工地上的官兵迅速拾起了兵器朝这边赶来。

    吴允听到了响动,也出了营帐。

 第八十一章 抢粮食、发粮食

    李策使个眼色,刘廷柱会意,下令道:“来人,把粮食拉回去!”

    李策带来的二百多人中呼啦啦出来四五十人,拉起粮车就走,就连被搬得只剩一半的那辆粮车也被拉走了。

    吴允一见大急,忙拦住他们,朝李策吼道:“姓李的,你要干什么?”

    李策眉头一皱,铁青着脸道:“吴指使你就是这样跟上司说话?”

    吴允一愣,这小子不会又要给自己扣屎盆子吧?他大可以借此治我一个大不敬之罪,想到这,他不情愿地一拱手红着脸道:“属下一时情急,还望大人恕罪。”

    李策暗笑一声,小子跟我玩心眼?

    “嗯,下不为例,下去吧。”李策学着陈尧佐平日的样子,故意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只是学的不伦不类,让吴允看在眼里,只以为他是在侮辱自己。

    下去?我怎么能下去,老子下去,粮食就都被你们拉走了,徐都使回来还不活劈了我!吴允心内骂道。他抬头看看天,这都快要正午了,徐都使也该回来了吧?

    徐山去哪了?他一来易州就去了易州最大的青楼——百花楼,昨夜在那酩酊大醉,至今未归呢。

    刘廷柱可不管吴允是什么指挥使,他现在只认自家大人,既然李策已经下了令,自己就只管往回搬,出了事自有李策顶着。

    “闪开,别碍手碍脚的。”刘廷柱一把推开吴允,毫不客气得嘟囔道。

    吴允气得脸色发红,一个小小的都头也敢对自己吆三喝四的,真是气煞我也,什么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就是!

    “大人……”吴允又要开口。

    李策此时已经翻身上马了,他马鞭倒指吴允道:“吴指使,你也听到了,方才张指使已经把粮食交给了我,现在徐大人不在,我就是这易州最大的官,你可懂的?”

    吴允涨红着脸,硬着头皮道:“可是徐大人回来,一旦知道,恐怕……”吴允见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你不是比官大吗,那我就搬出徐大人来,看你怎么办?

    李策心道,老子就是趁他现在不在才赶紧搬的,难道我要等他回来?

    “吴指使,你也是大人了,难道你不知易州水患已经是患刻不容缓了吗?前方干活的士卒、役夫还吃没吃饭,耽误了治河,延误了工期你负责得起吗?”李策语重心长得教育道。

    吴允彻底傻眼了,卧槽!又一个屎盆子砸下来……

    回来的路上。

    官震一路哈哈笑个不停,“哎呀,师兄,你是没看当时姓吴的那张脸啊,哈哈,笑死我了。”官震在马上笑得前仰后合。

    “大人,好手段,之前就听说你去张员外家‘借’过粮食,今日终于亲眼所见,属下佩服得紧。”就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狄安也忍不住感叹。他想到了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今日本已做好应战的准备了,没想到李策仅凭一张嘴就说回了六车粮食,真是峰回路转,出乎意料。

    “哈哈……瞧你们一个个说的,真好像我有多不要脸似的。”李策哈哈笑道。

    “可是这么多粮食,咱们也吃不完啊。”官震问道。

    “你以为这些粮食全是给你吃的?朝廷赈灾那是要发给灾民的。这不是六大车吗,咱们自己留一车做役夫的口粮,四车发给灾民。”李策说道。

    “哪还有一车半呢?”刘廷柱问道。

    “呵呵……今日咱们是出了气了,可也不能因为这就让那边的弟兄都饿着肚子吧。”李策朝后一扬头笑道。

    “怎么,还得给他们送回去啊?”刘廷柱脸色一变,一副我不干的样子。

    李策摇头笑道:“你道那姓吴的有那么大胆?他定是受了徐山的指使,今日徐山应该是有什么事情不在营中,否则怎会让我们如此轻易得就把粮食夺了来。等他回来,估计就该来要粮食喽。”

    狄安一直在听着,也不说话,听李策这么一说也轻轻点了点头。

    刘廷柱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他忽一策马,转到队伍最后面道:“加把劲,快着点。”未免夜长梦多,别还没到自家营地,就被那姓徐的追上了。

    回到营地,李策便让周德安把粮食分给灾民,周德安见李策变戏法似的,弄回这么多粮食,直对他佩服得是五体投体。

    不一会,易州的大街上众衙役就开始敲着锣吆喝起来了:“城东开仓放粮,按人丁领取。”

    平日里百姓见了这些衙役都是厌恶的很,今日还是头一次感觉到原来这些衙役的声音也很好听。

    接下来就是一副颇为壮观的景象,百姓们倾巢而出,手里拿着各色家什,有拿盆的,有拿罐的,还有拿麻袋的,人群浩浩荡荡朝城东涌去。

    很明显,有些不是难民的,家里根本就没遭殃的也想浑水摸鱼,分一杯羹。

    李策也有些皱眉,这也太夸张了吧,来领取救济的简直就是人山人海,具体有多少根本就没法估计,反正一眼望过去全是人,莫不是这易州的百姓以为有免费的午餐,都倾巢而出了吧……他赶紧嘱咐刘廷柱道:“快,先把那两辆车粮食藏起来。”

    这么多人,场面极容易失控,一旦失控,就李策手底下这点兵力,根本就挡不住。

    周德安看着灾民乱哄哄的样子,有些赧颜,他不好意思得看看李策道:“哎,让老弟笑话了,这……衙役,把里正、户长都给我找来,不像话!越忙越添乱。”他的法子很简单,我虽然分不清你们哪些是真灾民,哪些是假冒的,但是你们的里正和户长可是一清二楚。

    易州城中里正和户长就二十多人,他们被紧急传唤到了县令大人这,周德安也顾不上客气,急切道:“这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有家里受灾的可以领吗?怎么都来了!你们速去把那些捣乱的人撵出去。敢有不从者就交给衙役。”

    里正和户长们领了命令,赶紧领着几个衙役去认人了,大家都知道新县令刚刚上任,都想极力表现给新县令留一个好印象,以使自己这里正、户长可以继续当下去。

    这帮里正和户长果然卖力,只过了半个多时辰,居然就分辨完了。李策一看哑然失笑,竟然有三分之二是假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