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侯爷 >

第46章

大宋小侯爷-第46章

小说: 大宋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州广济街,此街道可以说是易州的商业一条街,市贾云集,酒肆、茶铺、估衣店、珠宝楼、镖局各种各样的店铺都有。此时这些店面的东家却都被召集到了一起。

    “诸位,咱么易州水患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现下咱们急需懂水利的老师傅,可咱易州没有,我知道诸位的盘子大,经常走南闯北,尤其是柳师傅,镖局走遍了大半个大宋了吧?”这些商贾都是接到了县老爷的通知,才急急忙忙赶来。

    被称作柳师傅的是易州柳家镖局的掌舵人,他叫柳乾,今年三十多岁,从十几岁就开始走镖,生的是虎背熊腰。闻言他不置可否得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纳闷,周县令怎么突然关心起我们这些商贾来了,不会是缺钱了要我们募捐吧?柳乾心里咯噔了一下。

    其他众人也是这般想的,有人已经开始苦思怎么哭穷了……

    “今天叫大家来,是想托诸位帮一个帮……”

    来了,来了,果然是啊,众商贾个个哭丧着脸。

    周德安一扫视众人,却发现大家都在低着头,好似在皱眉苦思什么,有的还在着急得挠头皮,这……周德安有些发愣,这情形不对劲啊。

    “我是想托诸位把一个消息散发出去。”周德安加重语气道。

    “啥?”柳乾最前抬起头,一脸不相信得问道。

    众人也忙纷纷抬起头,看这周县令,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就是广贴告示,大告天下,说易州重金聘请懂水利的师傅前来帮忙治河,当然了县衙不会白让你们跑腿,有工钱的。”

    “就这?”柳乾这次彻底惊呆了,就这么简单?

    “还给工钱?”其他人也有些无语,这是真的吗?县衙办事从来不与我们商量,都是直接吩咐,今日这是咋了?本以为是来捐款的,大幸的是不是捐款,仅仅只是散布一个消息?更夸张的是还有工钱!

    周德安见大家一脸的不信,无奈笑笑道:“就是这个,大家不要心存疑虑,除此之外,别无他事,但此事确是极为紧急,还望大家能上心。”

    众人这下彻底放下了心,纷纷保证道:“大人尽管放心就是,我等定当竭尽所能,把消息最快最广得散播出去!”

    “工钱就不用了,些许小事,举手之劳而已,也算我们为咱易州尽一点力。”柳乾呵呵笑道。

    “对对,柳镖头所言极是。”众商贾纷纷附和道。

    周德安大喜,拱手道:“那就有劳各位了!”

    周德安很快把印制的单页发给了诸位商贾,一再叮嘱让他们务必要以最快得速度散播出去。

    “你们可以在每张单页上签上你们商铺的名字,只要来人持着你们发出去的单页前来,这一功就算你的,奖励嘛……下一届的通济街的总行老就由他来担任。”周德安一面命人把一大摞单页发下去,一面解释道。

    “大人,此话当真?”首先开口的就是柳乾,他的镖局资金不如其他几个掌柜,每三年一届的行老争夺,总是被他们压一头,现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如何不令他欣喜若狂。

    镖局嘛走南闯北,这天然的优势是其他人无法比的,其他的像酒肆、药铺也就是进货的时候,才去外地,若果刚才周县令所说为真,那下一届的总行老,自己可是就领先了他们一步了啊。

    “大人,这个……柳镖头很明显有优势嘛,再说这行老的人选,官府不是一向不干预的吗?”开口的就是这一届的总行老,通济药铺的钱掌柜。

    俗话说,来钱最快的一是劫道,二就是卖药,钱掌柜凭借药铺的暴利,常年来霸占着总行老的位子,这样一来再以总行老的权力为自己的店铺弄点特权,竟是利滚利买卖原来越大,现在几乎垄断了整个易州的药材市场,若是一下子失去总行老的位子,没了特权,他的生意势必会大受影响,一落千丈,他怎能不急,所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周德安也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只是李策交待说,要调动那个什么他们的积极性,避免他们敷衍了事,这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这几年钱掌柜利用总行老的身份,欺行霸市,为自己药铺谋求私利,早就有人看不惯了,所以周县令说出这个提议后,众商贾大多数都表示同意,虽说柳镖头占有优势,可这也不代表自己没有机会啊,总好过继续让钱掌柜霸占着吧。

    甚至有的掌柜的已经开始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了,我虽然不如你们能游走天下,可我可以专门雇人去外地找啊,花点钱算什么,这可是真真实实的三年总行老啊,要脸有脸,要利有利。

    想通了关键,众位掌柜的忙不停得开始表态,表示愿意为易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哎,哎,多给我几张,多给我几张。”酒肆的张掌柜已经急不可耐的,竟要伸手抢了。

    “哎哎,还有我,还有我……”众掌柜一见之下,慌忙一股脑朝发单页的衙役扑去。

    周德安回来向李策说了刚才的情形,李策惊讶地拍着周德安的肩膀道:“行啊,老周,人才啊,哈哈。”

    周德安刚才已经知道了“人才”的意思,他不好意思得挠挠头道:“哪里,还是李兄出的主意,我只是负责实施而已。”

    李策突然想起后世的一句话,何为人才?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他办成了,你又交给他一件事,他又办成了,就这么简单。这周德安的执行力不错嘛,嗯,是个人才。

 第七十八章 吃饭的问题

    眼看临近中午,李策这一上午都待在工地督工。周德安看看太阳道:“李兄,先回去吃饭吧。”

    李策却笑道:“周兄,不如就在这吃吧,我瞧见那处已经有炊烟了,咱们也尝尝这工地的饭菜。”

    周德安抚掌道:“妙极,妙极,我这就去安排。”李策却一把拉住他道:“不用安排,役夫们吃什么,咱们便吃什么。”

    周德安迟疑道:“这……”

    李策摆摆手:“无妨。”

    不一会,只见役夫们满身泥泞得上岸了,大家脱了身上的短衫,拧着汗水,相互说笑着往吃饭处走去。

    “走,吃饭去。”李策一拉周德安,也往那边走去。

    “大人!”刘廷柱眼尖一下就看见了李策,忙跑来打招呼。

    李策见他也是一身的泥泞,惊讶道:“刘都头也下河了?”

    “呵呵,俺老刘别的东西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手下的弟兄都加入了,就剩我一个,也不像话。”刘廷柱憨笑道。

    果然,李策一望,东面坐的都是官军,大家也看到了李策,纷纷站起来朝他看来,李策笑着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继续休息。

    “怎么不见官震?”李策找了一大圈也没发现官震。

    “那小子,你就甭指望他能下河了,要他打仗可以,要他抗麻袋挖泥巴,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喏,和狄安两个出去打猎了,说是要给大伙加餐。”刘廷柱无奈道。

    “这小子,回头我再收拾他。”李策暗骂一声。

    “走,吃饭。”李策拍拍刘廷柱肩膀,揽着他往官军做的地方走去。

    这厮本来就是想拉近一下与下属的距离。

    刘廷柱心道:大人这么揽着自己,如此亲密,表示他没把自己当外人,他心里一阵高兴,高昂起头,扫视着众官军,看到了吧,我与指挥使大人都好到可以勾肩搭背的地步了。

    很快开饭了,饭菜端上桌子,李策一瞧,还可以嘛,一大盆菜,好似乱炖的,里面还有白花花的大肥肉呢,然后就是一大盆窝窝头。

    “来来来,别闲着,赶紧吃。”李策忙招呼大家道。

    夹了一筷子青菜,也不知是什么野菜,入口有些粗糙,又咬了一口窝窝头,更是粗糙无比,李策使劲嚼了嚼,也不等嚼烂就使劲咽了下去。

    刘廷柱看到李策艰难的表情,哈哈笑道:“大人,吃不惯吧?”

    李策脸一红,忙道:“怎么会呢,吃得惯,吃得惯,以后行军打仗的时候,能有这吃食也不错了。”说完又狠咬了一口窝窝头,却不肯再去夹菜。

    他抬头悄悄看看众人,却发现众人低着头都吃得津津有味,“呼噜呼噜”的喝汤声此起彼伏。

    “唉,同样是修河,怎的我们吃得就是猪食,他们吃得就是饭菜。”却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飘来。

    李策眉头一皱,循着声音望去,是西边一桌的役夫,咦?他们桌上的饭菜好像不大一样……

    “你就别抱怨了,人家是官军,你能比吗?你能来修河堤已经赚着了,还想怎么着啊。”旁边一个役夫安慰他道。

    “也是,还有很多人想来来不了呢,好,快吃,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那人咧嘴一笑,端起碗来,呼噜呼噜喝起来。

    “怎么了老哥,对这……”李策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他本是想询问一下役夫们有什么意见,但当他看到役夫们桌子上的吃食时,一下子愣住了,后面的话也卡住了。

    李策本来笑吟吟的脸上瞬间涨的通红,他使劲攥了攥拳头,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你们就吃这个?”

    “唉,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一名役夫哀叹道。

    这……李策有些惭愧,桌子上有什么呢,只有一个大盆,熬得一锅汤,里面有些面粉但更多的是野菜,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吃食!

    刘廷柱发觉了不对,早已跑了过来,他看出了李策的怒气,小心道:“大人……”

    李策一回头发现是刘廷柱,怒声道:“怎么回事?!”

    刘廷柱拉着李策衣角,示意他到一旁,李策怒极,甩开他道:“就在这说!”

    刘廷柱无奈,只好作罢,他为难道:“大人,您不知道,粮食不够,就算只供给官军也是捉襟见肘,而且凡是来的役夫已经有减免徭役和赋税的的照顾了,所以这个……”

    “同样都是干活,为什么你们吃的就是饭菜,他们就只能喝稀的,饭都吃不好,还怎么干活?说出去也不怕丢人你们!”李策狠狠数落道。

    “来人,加餐!所有人等一律享受一样的饭食。”李策大声说道,他要让所有的役夫都听到。

    “谢大人、谢大人。”役夫们喜出望外,纷纷大呼感谢。

    刘廷柱与周德安对望了一眼,刘廷柱张了张嘴,但看到李策难看的脸色,没敢开口。

    做饭的伙夫领了命,忙又开火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

    “大人,这样吃下去,怕是坚持不了几天啊。”周德安也有些犯难,他看着欢天喜地的役夫们,心道:谁不想大发慈悲,可关键是得有那个资本啊。

    “朝廷此次下发了赈灾物资,我去问何大人要,这个你不必担心,无论如何,要保证干活的人能吃饱饭,姑且不论饭菜好不好吃,最起码要能吃饱!”李策郑重其事得说道。

    “好,告诉大家,放开了肚皮,敞开了吃。”周德安一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吩咐下去。

    李策看了看众役夫沧桑的面庞,再加上那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深深叹了口气,也没了胃口再吃,他拉着周德走到了一边。

    “周兄啊,这个伙夫是哪找的啊?”李策突然小声问道。

    “噢,就是役夫中选的嘛。”周德安随口答道

    “啥?”李策眼睛一瞪,心道:怪不得做饭那么难吃呢!

    “这样,派人去城中酒楼雇掌勺大厨来做饭。”李策突然冒出一句话。

    “什么,大人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周德安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没开玩笑啊。”李策一本正经道。

    “这哪里是来服徭役啊,分明就是来吃席嘛。”周德安小声嘀咕道。

    “哈哈,老周你就别嘀咕了,岂不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役夫们出的是苦力,咱们呢就要尽量保证他们的后方供给,后勤做好了,役夫们才能真正的出力,工期才能尽快完成。”李策前世也是在国企待过,深谙管理之道,但更重要的是他受过以人为本的教育……

    在周德安这些地道的北宋官员看来,你役夫即便是吃糠咽菜喝稀的,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服徭役嘛,你以为是来享福的?再说了这是你必须履行的义务。

    但李策不这么认为,政府强行征调人家来修筑河堤,本来就已经耽误了农活,不仅不发工资,甚至连口像样的吃的也没有,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第七十九章 赈灾粮食

    “怎么吃这么早啊,不是说好了加餐嘛。”一个大大咧咧的声音响起。

    李策嘴角一扬,是官震这小子回来了。

    果然官震一手拎着两只野鸡,一手拎着两只野兔,腰间还挂着两只野兔,狄安跟在后头也是满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