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侯爷 >

第24章

大宋小侯爷-第24章

小说: 大宋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找理由来说服自己。

    宴会在熙熙攘攘的氛围中进行着,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才渐渐开始散场。大家喝得都不少,很多人已经酩酊大醉得被亲兵架回了卧房。李策也感到有些头痛,看来酒的后劲上来了,官震早就醉趴下了被李策安排人先送回去了。他正起身向陈尧佐告辞,陈尧佐却招呼他随自己出去走走。

    今晚的月亮分外明亮,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天上,皎白的月光洒落下来,照得大地一片亮堂,再加上摇晃的树影,倒是好一副月夜图。

    陈尧佐明显有些不胜酒力,走路也摇摇晃晃的,李策见状只好尽量克制着醉酒的头痛上前搀扶着他。

    两人这么一路慢慢走着,先谈着近些时日的事情。

    “嗯,为师不日就要离此回京了,我此次回京太后召的如此急切,想来京中定是出了大事,这西北的防务刚刚有些起色,老夫呕心沥血治理了这么多载,不想却在这个时候要调离了,我内心实是不忍。

    这真定府就是大宋的北大门,只要此门守住,辽贼就断不能侵我中原,其实我已想好了五年、十年的规划,只待时间步步规建完成,到时河北西路将成为辽贼入侵我大宋最为坚固的一座堡垒。

    我很怕来接任的将领,不会按照我规划好的路线实施,此人若是守成倒还好,若是激战派,只怕河北西路从此多事了,以大宋目前的状况来看,实不是与辽开战的时机,只怕到时河北西路的百姓又要遭难了。

    前几年边关战争不断,此地的百姓早已经被耗空了,这才休整了几年,刚刚有些好转,唉……朝中许多人骂我陈尧佐懦弱不敢与辽人决战,哼!那些人整天端坐在安逸的京中,又哪里晓得这边关的事情的复杂。”

    陈尧佐说完此番话,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河北西路的百姓连年遭受兵燹,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妻离子散,这几年边关还算比较太平,一直没有大的战争,此处的人民才得以喘息休整,这才渐渐恢复了些生气,若再要开战,徭役、兵役、赋税压下来,怕是百姓不堪重负啊!”

    ps:四更了,求收藏求推荐啊

 第四十一章 表字济之

    李策听了不禁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为民请命的好官啊,自己马上就要回京师了,他首先想的并不是自己以后的仕途,而是此地的边防建设和百姓的生活。

    陈尧佐见李策在低头沉思,便笑道:“我说的你可都懂?”

    “嗯,徒儿明白。”

    “哦?那你倒说说看。”

    李策一呆,他本是随口客气,没想到陈尧佐真的考他,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是,其实说白了师父您老人家就是在布局,布一个很大的局。”

    “哦?是嘛,你这个说法倒是极为新鲜啊,你接着说。”陈尧佐一听来了兴趣,他笑着看着李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您是在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纵观大宋与辽的国内状况,其实辽国根本耗不过咱,这么说吧,咱们大宋在走上坡路,他辽国在走下坡路。咱大宋一年国内的粮食、财政收入和民生各方面恢复发展程度,辽国要三年五年才能完成,只要撑过这段时期,等咱们国力恢复了,再以雷霆万钧之力对辽发动一次致命的战争,那时必可一朝消除辽国的隐患。那么现在开战行不行?”

    陈尧佐正听得兴起,李策分析得很对,每一处都点到了点上,与自己想得如出一辙,没想到自己这个徒弟小小年纪就有这份眼力,就懂得隐忍,完全不同于这个年纪大多数年轻人,尤其是一些读书人的狂妄,喔,着实不错。

    陈尧佐赞赏得看着李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似乎他现在酒也醒了。

    李策看他神情似乎自己说得还不错,自信心上来继续道:“现在开战,真的胜负难料,大宋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就算勉强赢得战争,整个国家的经济、民生也会倒退至少二十年!”

    “嗯?”陈尧佐听到这眼睛一亮,李策刚才这番话说得极为震撼人心,以前自己与同僚们在朝堂讨论的时候,大家也谈到过这个话题,当时只是隐隐约约的觉得并不是很明确,今日李策把它这么具体数字化的表达出来,这才发现其后果竟是这么严重!

    “嗯,老夫果没有看错,哈哈,老夫收的一个好徒儿啊,大宋中兴有望啊!”陈尧佐突然放声大笑道。

    李策见状也是咧着嘴跟着笑,大半夜的寂静后院中,一老一少两人,老的扶着腰,仰天哈哈大笑,小的看着老的咧着嘴傻笑,这情景怎么看着就这么别扭呢……

    “那接下来让为师说,以你的思路推算下去,再休整几年那时再开战,大宋付出的代价肯定比现在要小得多,而且胜算几率也大得多,对吧?”陈尧佐满是欣赏地说道。

    “嗯,师父高见。”

    李策是前世学了整个封建朝代的历史,高屋建瓴,于这历史大脉的把握自然是极为熟悉。他觉得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因受限于信息的不通畅,再加上儒家理学的教导,导致一些变通的思想,并不被大家接受。比如说曲线救国的思想,许多读书人认为天朝文明开化之地,面子最大,怎能害怕辽贼那样的蛮人,所以只能伸不能屈,即便是暂时的那也不行!

    “嗯,可能也是为师过于担心了,毕竟朝中还是有不少同僚与老夫政见是一致的,此次来接任老夫的人,不一定就是激战派吧。”陈尧佐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说道。

    说完他低下头,挽着李策的手道:“为师很欣慰你有这份见识和眼光,假以时日多加历练,前途不可限量,也许以后大宋中兴还要靠你。不要惊讶,不要以为为师过于夸大,我这大半辈子阅人无数,不会看走眼的。

    我走后,你在军中要好好历练,万不能因为少年得志,就过于张狂。咱们大宋一直是文人不碰武,武人不能文,而你却恰恰两者兼具,用你自己的话说就是文武双全,呵呵……以后你比那些纯粹的武人和文人都要走得远,切莫不要因为这一时的身份而过于执着,为师回京后待时机到了也会想办法调你进京,你有文人的底子,加上为师的努力,想必那些清流们也不会过分为难你。河北西路此地水浅,早晚你要离开的,到时就是你一飞冲天之时。”陈尧佐说到这,手指虚空一点高空中的圆月。

    李策此时突然想到一句诗,情不自禁吟诵出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他也是有些酒劲上来了,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陈尧佐极为诧异得扭头看着李策道:“好诗!你还有如此文采,哈哈……你小子总是能带给为师惊喜!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好、好!”

    其实这句诗词,李策也不知是出自何人之口,不过瞧陈尧佐这反应看来是以前没有听说过,应该是宋代以后的名人所做,现在自己倒成了原创。

    “哦,对了,眼看你也要二十了,尚没有表字,不如为师临走之前就为你拟一表字如何?”

    “那当然是太好了”李策笑道。哈哈这样一来自己不就省心了嘛,以后再有人问起,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我这表字乃是家师陈尧佐所取。

    “你单名一个策字,策,上竹下木,意为竹木,想必你父亲为你取这名字时,也是希望你能如竹子般高洁坚韧,而释圆禅师曾做禅诗云: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禅师怜惜世人,表面意思是希望借此竹之清气与世人,消去烦暑,实则与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一致。你年少有为,见识非凡,大宋未来的政坛定会多一颗耀眼的新星,为师希望你他日功成名就之时,勿要忘却民生之多艰,多为大宋百姓做些实事,所以为师便为你取表字为——“济之”。陈尧佐意味深长得说道。

    “李济之?”李策皱皱眉头小声念道,它咋听着这么拗口呢……

    拗口就拗口吧,寓意还是不错的,达则兼济天下嘛,助人乃快乐之本,我李策从来就不是自私的人,那就叫“济之”吧!

    “你既已领了指挥使的职位,就要开始带兵了,你没有带兵经验,又是一个文人,军中风气素来剽悍,怕是你初次上任不会那么风顺,若是实在受不了就来与我说,这指挥使的武官嘛,咱们不做也罢。”陈尧佐继续说道。

    “万事开头难嘛,没事我有心理准备,放心吧师父。”李策笑笑,这厮心道好赖是个官啊,哪能这么随便就舍弃了。

    “好,那为师就拭目以待了,唔,现下已经是子时了,你现在是军中正式编制了,就要受这军法的约束,明日还要早起练兵,时候也不早了,早些回去歇息去吧。”陈尧佐满意得拍拍李策道。

    ps:诸位如果觉得还凑合,请点一下收藏,支持一下老三,老三谢谢大家了。

 第四十二章 秀才初领兵

    第二日李策起了个大早,早早就来到了校场,他这个指挥使自然是分在了官一奇的麾下,官一奇为都指挥使,手下共有八个指挥。北宋军制,以指挥、厢、军为单位,通常五百人为一指挥,五到十指挥为一厢,五厢为一军,指挥的长官称为指挥使,厢的长官称为都指挥使。

    卯时,兵士们集结了,官一奇也来了,后面还跟着官震,官震一脸兴奋的样子,老远看见了李策,就在后面张牙舞爪得比划,那样子好像比李策还要激动。

    官一奇把李策叫到一边,严肃的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为人将者,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与理智,手下兵士的性命都在你手中,将士们把信任你,你也要对将士们负责。虽然你我师徒,但涉及到兵事,便无私情可言,你若违反军中规定,为师也不会偏袒与你,你可明白?”

    官一奇说得郑重其事,李策也明白他的担心,便也认真得说道:“这我知道,军中无儿戏,师父你就放心吧。”

    兵士们集结完毕,官一奇登上校场的台阶开始训话,当他说道李策为新进第八指挥使时,原来第八指挥的兵士们随即“轰”得炸开了锅,兵士们纷纷议论开来。

    “一个穷酸秀才来带我们?”

    “这么个小白脸,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瞎搞嘛。”

    “完了,完了,这下被其他指挥的弟兄笑话死了。”

    有些人分明是故意说得大声,反正藏在人群里也找不出来。李策听得不禁暗骂一声:妈的,这要让我查出是谁在这带头嚷嚷,老子非整死你不可。

    官一奇待兵士们嚷嚷了一阵后,伸伸手,示意兵士们肃静,可大家依然在喧哗,尤其是第八指挥的兵士们,李策他看的真切,他留了心记下了带头鼓动的几人。

    官一奇突然大吼一声:“都给老子安静,谁再敢说一句话,拉出去重打二十军棍!”

    果然兵士们见官一奇发火,瞬间安静下来,这老家伙说到做到,从来不开玩笑,还是莫要招惹他的好。

    “事情已经讲完,照旧训练!”官一奇板着脸道。

    “李策,今日初次上任,好好观摩”官一奇低声道。

    “嗯。”李策青着脸答应了一声。

    “走走,快。”官震则是一脸兴奋得拉着李策,不断地催促道。

    官一奇的这一厢大约有四千多人,平日训练基本都在一处,统一由一位指挥使操练。

    官震拉着李策,顺着外围观看,他不断得指着场中操练的兵士给李策讲解,似乎颇为在行。这也难怪,官震从小在军中长大,对这些东西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是再说戏不过了。

    官震讲得很是细致,李策听得认真,不一会就了解了大概。

    中间兵士们休息,李策来到自己的八指挥处,想和大家熟悉熟悉。

    士兵们都坐在地上休息,有人见李策到来,忙识趣得起身叫一声“李指使”,李策便笑笑示意他们坐下继续休息,官震狐假虎威得伴在左右直感觉倍儿有面子!

    待走到一半时,中间倨傲得几人半躺在地上,斜瞅着李策走来,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

    李策眉头一皱,这几人就是方才带头闹事之人,他们这是要给自己下马威啊。也好那我就只好杀鸡儆猴了,小子,是你自己撞上来了,本指挥使正要立威呢。

    “喏,你、你、你还有你!”李策面无表情得手点几人道,“叫什么名字?休息归休息,你们这样四躺八仰的成何体统?!”

    “回指挥使大人,我等历来就是这么休整的,没办法,习惯了,起不来了。”居中的一人半躺着,一只后肘撑着地懒洋洋得说道,此人一说完,其余几人也纷纷“是啊、是啊”得应和道,那脸上的笑意分明是没把李策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