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心如蛇蝎 >

第68章

心如蛇蝎-第68章

小说: 心如蛇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这么久没见,当然应该好好聚一聚,”徐九英笑道,“我这边横竖没什么事,你也不用再过来了。”
    陈守逸向她深深一揖:“多谢太妃。”
    父子俩临去之前,徐九英又想起一件事,叫住他们:“虽说你们难得相聚,不过晚上也别过于贪杯。明天最好还是与姚潜碰个头。要知道一旦河朔出兵,局面就会大变,后面怎么做,大家还是尽早商量出一个计划为是。”
    两人点头应下。
    次日一早,陈进兴父子如约与徐九英、姚潜齐聚一堂,商讨河朔出兵以后的行动方案。
    姚潜率先提出,应趁河北出兵,昭义、淮西回援之际全面反攻,一举将东平王的势力赶出梁州。只要梁州能够巩固,夺回京畿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在座之人都明白梁州的意义,没人会对这个计划持有异议。而梁州的军政,姚潜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在他侃侃而谈的时候,陈守逸却不时望向徐九英。表面上徐太妃似乎在很认真地倾听,但是陈守逸看得出她有些心不在焉。
    他以为徐九英会发表一点意见,可是直到姚潜陈述完毕,她都一言不发。
    “奴婢有一事不明,”陈守逸看谁都没有说话的意思,便自己开了口,“冒昧之处,还请姚都使恕罪。”
    陈守逸的意见无疑是姚潜最看重的。他急忙回答:“请讲。”
    “奴婢刚才粗略估算了一下,”陈守逸缓缓道,“以梁州目前的兵力,恐怕不足以支持如此庞大的反攻计划。这是否意味着,都使还需要从神策军调遣更多兵马?”
    姚潜先是一怔。但是目光在徐太妃和陈进兴之间游移一阵后,他似乎有所领悟,赦然笑道:“是某考虑不周。”
    陈守逸再进一步问:“另外……不知梁州监军现为何人?”
    此言一出,姚潜心下一片雪亮:“年初大战之时,梁州原本的监军使一直告病,至今都不曾补缺。”
    陈进兴觉出了味道,轻轻咳嗽一声。陈守逸分明听见父亲的示意,却未予理会,而是又微微一笑:“奴婢若想毛遂自荐,都使觉得合适吗?”
    姚潜对陈守逸的能力十分清楚,当即喜道:“求之不得!”
    陈进兴以为是徐九英的主意,虽然明知失礼,却还是忍不住瞪了她一眼。不想转过头后,他发现徐九英也是一脸诧异,显然并没料到陈守逸这番话。他刚要张口,陈守逸却及时回头,向养父使了一个眼色。
    收到陈守逸的暗示,陈进兴不免摇头苦笑。但是养子执意如此,他虽然不愿,却终究不曾出言阻止。
    但无论是陈进兴还是陈守逸,都没注意到自己的举动正被徐九英看在眼里。她微微侧头,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
    “你是不是听见了我和你养父说的话?”晚上纳凉时,徐九英问。
    陈守逸剥着荔枝,故作惊讶:“什么话?”
    徐九英拿扇子敲了他一下:“少和我装傻。”
    陈守逸一笑,不再否认。
    徐九英拿起一颗剥好的荔枝放入口中,嘟嘟囊囊道:“你不需要这么做。”
    “太妃难道不担心神策军以后落入姚都使手中?”
    “姚潜的人品应该还靠得住。”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良心上?”陈守逸挑眉。
    徐九英有些烦躁地说:“我会想其他办法,用不着你多事。”
    陈守逸微笑:“何必舍近求远?”
    徐九英沉默不语。
    “奴婢不是早就和太妃说过,”陈守逸缓缓开口,“无论太妃多么信任一个人,都不能完全放下防备。人心很脆弱,永远不要去考验一个人的操守。太妃昨天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
    他说话时,夜空中光芒闪过。飞舞的流萤落入草丛,映出星点绿光。
    “你养父的话有道理,”徐九英忽然起身,缓步走到庭园中间,试图伸手触碰半空中的光点。“梁州监军不可能远离前线。这是个苦差,不该由你来接。”
    陈守逸跟在她身后,微笑注视她把一个个萤虫惊走:“姚都使不也一直都在前线?他做得到,奴婢也能……”
    “你和姚潜能一样么?”徐九英截断他的话,“姚潜至少是个正常人。情况不对,他知道先退回来,不会一味蛮干。你呢?平日看着倒是冷静,谁知道什么时候头脑一热,就冲上去跟人拼命?就说你那会儿落马,那盒子再重要,比得上自己的命吗?我事后想想,也觉得再放你去前线不太妥当。而且凭良心说,这些年你确实帮了我很多,我却没回报过你什么,有什么理由再让你犯险?”
    “如果……奴婢说有呢?”陈守逸幽幽道。
    徐九英大奇:“有什么……”
    她才刚回过头,陈守逸已微微俯身,覆在她的唇上,堵住了她所有的言语。
    

  ☆、第91章 

素银盘里的新鲜葡萄因为在井水里冰镇过,上面还挂着一层细小的水滴。一只修长的手伸出,从葡萄串上摘取一枚浑圆紫珠,精准地扔向面前正在行礼的女子:“姿势不对,重来。”
    五官浓艳的年轻女子敏捷伸手,一把兜住飞来的葡萄,塞进口中,愤愤不平地反驳:“哪里不对了?”
    银盘后手执书卷的宦官连眼皮都没抬下:“头要微低,背要挺直,动作不能僵。下拜后不能太快起身,而要从容不迫地站起来。还有,手的位置低了,应该再抬高一寸。”
    “差不多就行了,哪儿这么多穷讲究……”女子一口吐出葡萄籽,嘟嘟囊囊道。
    青年宦官一哂:“差失毫厘,谬之千里。知道为什么你明明长了一副好皮囊,却只能当个洒扫的宫女?”
    女子强调:“我现在是采女了。”
    宦官不为所动:“以色侍他人,能得几时好?你要是对自己有信心,又何必找我帮你?”
    女子对他怒目而视。
    宦官浑若不觉,依旧从容读着手里的卷轴。
    发觉自己的怒视对此人毫无威慑,女子终于败下阵,气鼓鼓地哼一声后,重新对着墙壁练起女子下拜的礼仪。
    这期间宦官并未抬头,但是唇边已有笑意隐现。
    “好皮囊……以色侍人……”他还来不及掩藏好笑容,刚刚拜到一半的女子似是想到了什么,猛然站了起来。
    宦官摇头,出声呵斥:“才说了,起身时不要太快……”
    女子根本不理会他的训导,冲到他面前拍手大笑:“承认了!你承认了!陈守逸,你终于肯正视我的美貌了!”
    这人如此大言不惭,令陈守逸啼笑皆非。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波澜不惊的神情,用淡漠的口吻说:“虽然采女不是我欣赏的类型,但是陛下能被吸引,就说明徐采女的容貌尚有可取之处。”
    “我不管,”徐九英洋洋得意,“反正你亲口承认我长得好看了。”
    “宫中最不缺貌美的女性,”陈守逸失笑,“陛下之前没见过你这样的人,所以觉得新鲜。若你没有独特到让他难以忘怀,等这新鲜劲过去,被人取代就是时间问题了。”
    “那我怎么才能让他忘不了我呢?”徐九英托腮,眼珠转个不停,“读书写字?弹琴画画?”
    “琴棋书画这些才艺不可能一蹴而就,”陈守逸摇头,“何况宫中多的是精通这些技艺的美貌女子。采女资质有限,恐怕拍马都追不上。”
    徐九英不满:“就知道说风凉话。你真有那么聪明,倒是替我想个法子呀。”
    陈守逸沉吟一会儿,缓缓开口:“采女觉得现在宫中的嫔妃们缺少什么?”
    “哈?”徐九英一脸茫然。
    “不说远了,就以皇后为例吧,”陈守逸,“她缺少的东西,采女可曾看出来?”
    “皇后?”徐九英深思,“家世、相貌、性情、教养……要什么她都有什么。她还能缺东西?我看什么都不缺。”
    “若真是什么都不缺,陛下应该会很喜欢她才是。既然陛下不与她亲近,就说明她还有所欠缺……”
    徐九英急得直推他:“别和我卖关子了。快说快说,她缺的到底是什么呀?”
    陈守逸微笑着吐出两个字:“风情。”
    “风情?”一听到这个词,徐九英就想去撩自己的衣襟。
    但是陈守逸凉薄的话语让她立刻打消了这个举动:“是风情,不是风骚。”
    她悻悻收手:“有什么区别?”
    陈守逸笑着解释:“所谓风情,并不是要你搔首弄姿,而是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的魅惑。哪怕只是最平常的举动,都足以让人怦然心动。活色生香,风情万种。这正是皇后,不,应该说是现在宫中所有嫔妃都欠缺的东西。”
    “活色生香?”徐九英重复,“这要怎么做?”
    陈守逸微笑:“采女猜猜,这段时日我让你反复练习礼仪是为了什么?”
    徐九英翻白眼:“你嫌我俗呗。”
    “确实,”陈守逸道,“采女举止粗俗,有必要规范你的仪态。同时也是为了找出最适合采女的姿态。才华无法靠练习获得,风韵却可以。若你在动作和表情上下足了功夫,一举一动都能有勾人心魄的效果,别人也就很难察觉你只是个草包的事实了。”
    徐九英听着陈守逸这番谬论,纠结自己是该出声赞叹,还是干脆一拳打烂他的鼻子?
    陈守逸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所以从现在开始,采女有什么本事尽可以对在下施展。我会判断你的举动是否合适。”
    徐九英嫌弃地看他:“你又不喜欢我,对你施展不是……”她想了一阵,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形容:“不是对牛弹琴?”
    “这正说明我是适宜的人选,”陈守逸轻笑,“想想看,一个不可能喜欢上你的人都能成为你裙下之臣,还有谁能抗拒你的魅力?”
    ***
    两人嘴唇相触的瞬间,徐九英脑中轰地一响。这……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吻并不热烈,温柔绵长,却包含着无尽的情意。可是徐九英被这个吻震惊了。
    她这些年对着陈守逸也不知抛了多少媚眼,练过多少媚态。陈守逸从来都坐怀不乱,连一个眼神都欠奉。她也从来没有多想。他他他是什么时候对她有意思的?
    因为过于惊讶,她一时之间竟然忘了反应。直到陈守逸结束了这个吻,她都还愣愣地盯着他。
    看她还是神游天外的模样,陈守逸忍不住一笑,伸手在她头顶留下一个轻柔的抚摸,然后毅然决定在她回过神以前逃离此地。
    也不知过了多久,徐九英终于灵智回归,心里一阵翻江倒海:陈守逸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过绝对不可能喜欢上她这种粗鄙自大又无知的女人吗?那刚才的亲吻又算怎么回事?说过的话就和放过的屁一样,这人是有多不要脸!
    她满腔悲愤,恨恨跺了下脚,冲着陈守逸的背影大嚷大叫:“犯上!你这是犯上!”
    陈守逸一声嗤笑,停下脚步,不闪不避地回答:“是啊。”
    “你,你……”如此有恃无恐,气得徐太妃浑身发抖,“你竟敢!”
    陈守逸又笑一声,并不回头,仅向她挥舞了一下手背就快步走开,留下一肚子疑问的徐九英目瞪口呆。
    干出这种事,原以为陈守逸怎么都要过来给她一个解释。谁知第二天一早,他就以需要筹备出兵事宜为由,搬去了姚潜府中。等到梁州监军的任命下来,他又搬去了监军使的官邸。不久以后,河朔出兵,梁州开始全面反攻,陈守逸便随姚潜一道出征了。两人竟是没再见过面。
    堂堂一国太妃,被人轻薄了,居然连一句交待都没捞着。徐九英气得不知捶了多少次床。可是陈守逸出征在外,她拿他没有办法。且她也并不想此事外泄,所以表面上还要装作若无其事。侍奉在她左右的人倒是察觉到徐九英心绪不佳,可又不明白她到底在恼恨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成天坐在屋里咬牙切齿。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太后归来。
    ***
    河北出兵以后,正如梁州诸人的估计,昭义和淮西立即从梁州撤退,回援本镇。
    姚潜和陈守逸趁此机会,领兵攻打泾原本阵,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同时太后又联络了回纥,承诺回京以后会有重谢,令回纥可汗答应撤军。多方作用下,姚潜等人终于逐步收复了梁州全境。
    形势好转之后,太后也终于由河北返回。
    河北三镇应下合作,太后居功至伟。为表谢意,徐九英特意安排了丰盛的酒宴,为她接风。不过因为诸人征战在外,最终赴宴的也只有太后、太妃两位。
    这倒正合太后心意。一别多日,梁州又有诸多变化,她正好趁此机会,向徐九英探听最新的战况。不过聊了几句以后,太后便察觉徐九英心事重重,魂不守舍。
    酒过三巡,太后轻轻搁下杯盏:“我还以为战事顺利,陈守逸又平安无事,太妃会更高兴一些。”
    “我是挺高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