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夭的穿越记事-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呵呵,当然,怕,但是你真的比我更有才能,你的武功,你的见识,还有你的品行,都是上上之选!顺便问一问,要是你当皇帝,能不能让我做个妃子啊,皇后之位我就不争了……”司马贤居然也有这么可爱卖萌的时候。
“谢谢你看得起我!……即使我做了皇帝也不会为了利益权利来交换自己的婚姻,我会选择最相爱的爱人共度余生……放心吧,这南晋的皇帝还是你当定了!我很快就会回东云去了。”小夭这一句话却让司马贤顿感失落。
“这么快,真不想你走……如今的我真的突然就把这一切繁华都看开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命算是你救得的,这次没有你和灼华师弟的筹划,我也许根本没有机会回来,还能夺回祖宗的江山,现在的我也是随遇而安了,神马都是浮云啊……”
小夭轻松的取笑道,“哈哈,皇上,你居然盗取我的口头禅……”
司马贤也轻松的开玩笑道,“哦,我还真就盗取了,你想怎样?”
小夭想起来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根本没有时间磨叽了,“呃,我不能怎么样,接下来还有的忙了,赶紧走吧,把事情早日解决我好早日离开……”
“……”司马贤再不情愿小夭离开南晋,也没有办法强留她,他已经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了。
接下来南晋的贤帝开始恢复朝堂,此时安国公曾经的朝堂余党都已经被肃清;朝堂上差不多少了四分之一的高官,顿时有点人心惶惶。
陆御史一家被司马贤派人救了,现在陆御史已经被升为定国公,暂领宰相之职,管理着全国的政务。
武官方面也差不多大换血,夏天浩被封为护国大将军,年纪轻轻就官居从一品,和他父亲只差半级,管理着全国的三分之一的兵马。
肃清朝政的事情做完之后,南晋差不多算是恢复正常运营了;可是贤帝司马贤接着又下了两道奇怪的圣旨让大半的南京人找不着北。
第一道圣旨就是把兰陵城改为延陵城,贤帝圣旨里面认了一个皇妹,这个皇妹不是被册封为公主,反而封了这个女人为延陵王,赐封地延陵郡;延陵王同时还是护国神医华老的唯一女弟子;贤帝还把自己曾经从小佩戴的上古玉佩修改成一枚精致无比印章,送给了延陵王作为延陵王的私印,据说这枚私印可以调动南晋全国的钱粮,当然这是传说,没有人能确定,一时间这个神秘的延陵王风头无限。
贤帝大方的把整个太湖都给了延陵王管理;听说,这个延陵王是个容颜绝美的未婚女子,拥有皇帝亲口承认的婚姻自主权,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延陵王的本来名字,容貌也很少有人见过,延陵王可以不用上朝,爵位是世袭罔替;一时间这个延陵王成了南晋最神秘的女人。
第二道圣旨就是赐封了一个年轻的延陵大将军,世世代代守护延陵城;这个延陵大将军也不用上朝,只听从延陵王一个人的吩咐;拥有十万以下的军队自行招募的权利,这可是从来都没有武官能得到的殊荣啊,这十万以下就是延陵王的私家军队啊;南晋的贤帝太信任这个延陵王和延陵将军了……
众人还来不及表态提提反对意见,闵郡和余杭两地被安国公带人占领的消息公开传到了吴中皇城,大家又开始人心惶惶了。
司马贤的第一人领兵人选就是夏天浩,此时的朝堂上已经无将可派了,余杭郡一直是税收重地,所以司马贤打算让夏天浩先带兵十万先收复余杭。
夏天浩在接到圣旨的第三天就带着兵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他父亲夏大将军会从边境抽调五万兵马,并派一个有经验的老将与他形成合围之势。
“皇上,反贼皇甫蒿拥兵三十万,其中余杭郡大约有二十万,闵郡有十万,这夏小将军只有区区十万兵马,实力悬殊呀……”陆丞相在第四日朝会上担忧的分析道,其他官员也都是一样的表示忧心。
“丞相说的是事实,朕也很担忧此事,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相信小夏将军,将士们在沙场英勇杀敌;我们稳坐朝堂,要为他们准备好钱粮,陆丞相你要多帮助户部尚书任大人,可不要让将士们饿肚子!”
“是,老臣遵旨!”“是,微臣遵旨!”户部尚书任大人年纪约四十岁左右,他和陆丞相齐声回答皇帝的吩咐。
此时朝廷已经没有其他可以上战场的高级将领了;正在朝臣和皇帝焦头烂额的时候,“启奏皇上,延陵王有奏折呈上!”这时候殿前侍卫突然跑进来跪下禀报道;侍卫手里高举着一份奏折。
“快,拿上来给朕看!”贤帝激动的从龙座上站起来,要不是为了注意为君者的仪态,他都想直接跑下去从侍卫手上抢过来那份奏折。
贤帝身旁的随侍太监赶紧小跑下去,把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皇帝的手里。
贤帝看着这份奏折心情越来越激动,“真是太好了,延陵王和延陵将军主动请缨去闵郡攻打安国公余孽……”
这一封奏折让南晋的君臣稍微安心了一点点,可是因为听说延陵王手上只有五千兵马,而且还是曾经的俘虏改编过的兵马,众人稍微放下去的心顿时又提起来了。
“但愿上天护佑我南晋,早日把安国公以及众余孽一网打尽……”
“皇上,咱们目前朝堂上还需要一批候补官员,若是夏小将军和延陵王打了胜仗,咱们还得准备大量的地方官员去上任啊……”陆丞相不愧是丞相,头脑是相当的好使,他从打仗就联想到了战胜之后的治理了。
司马贤果然很高兴陆丞相的表现,“嗯,陆爱卿说得对,江南书院里面天字一号班可是有不少的人才,先从里面挑选一批救急吧……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老臣遵旨,吾皇万岁!”
……
奄君城里,大家都是各司其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为了即将上战场的准备。
因为这一次从海外回来,三年时间的收获颇丰,所以小夭和灼华彻底整理了家里古老的仓库密室,把各类的宝物分类别放好;看着从神秘岛上得到的几只大箱子,小夭和灼华同时决定不动这笔钱财,凭着两人的赚钱能力,运用外面的衣食住行来赚钱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只要把这衣食住行做好了才是生生不息的财富。
接下来,两人居然在一个古老的箱子底部里发现了两个黄金面具,小夭惊叹道,“天啦,灼华哥哥,这里居然有面具,这是……”
灼华看了看这只古老的箱子,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父母亲也没有告诉过我……”
“来,试试看,能不能继续使用……”小夭用自己的随身丝巾把稍大一点的面具擦干净,给灼华试戴了一下。
小夭看着这面具非常贴合灼华的面部轮廓,惊叹道,“哥哥,这面具似乎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一定是你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想不到你的老祖宗真的很潮流呢……”面具遮挡了脸部的上半部,整个面具是按照标准的美人脸打造的,鼻子和眼睛的空隙非常合适,下巴和嘴唇留在外面,可以带着面具用餐喝水;面具表面的纹饰仔细的看起来是龙纹,很威严华贵。
灼华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戴上确实很合适,这一个凤纹的面具要小一些,你也试试看……”
灼华帮小夭把另一只面具给戴上,发现也是非常的贴合,无论是鼻子的轮廓还是眼睛的轮廓都分毫不差,灼华也忍不住惊叹道,“夭夭,这块面具就给你戴了!”
“哥哥,这面具是黄金打造的,很重的,戴在脸上不舒服啊!”小夭不爱戴多余的东西,发钗和耳环都与她无缘,镯子也不戴,这些东西其实她都有很多,只不过闲置起来蒙尘而已,她浑身上下都是利落清爽的。
“我知道你不爱金银首饰,这快面具呢应该马上就有用武之地了!”灼华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他认真的对小夭说道。
小夭瞪大了眼睛表示不明白,“……什么啊……哥哥……”
“这应该就是我的老祖宗兰陵王的面具了,你看,这里有隐秘的记号……”灼华用手指着面具的一个边角对小夭说道。
小夭果然看到了一个非常不显眼的记号,若不是有心人指出,根本就不会注意这是记号,“传言兰陵王容颜绝美,上了战场威慑不了敌人,所以他为自己打造了威严的黄金面具,上战场的时候带上面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让敌人闻风丧胆,我们也可以试试!”
“哦,我明白了,其实我的看法稍微不一样,威严的样子和武力让敌人只是粗浅的害怕,真正让人臣服的是你的能力和品德,我还是注重以德服人啊……”小夭眼睛一闪一闪的,让灼华看得很入迷。
“是吗,夭夭最拿手的不是扮猪吃老虎吗,什么时候成了以德服人了啊……”灼华开玩笑的说道。
“哎呀,灼华哥哥也学坏了,居然取笑我了,扮猪吃老虎不好吗,流最少的鲜血,获得最大的胜利不好吗?”这三年的海外冒险之旅,众人遇到了不下百次战争,小夭几乎每一次都利用外貌扮猪吃老虎,让对手轻敌,然后再把对手打个措手不及,赢得不费吹灰之力。
“好,当然好!我只是逗逗你,这段时间过得太紧张了,你都忙瘦了……”灼华伸手拉起小夭的双手,轻轻感受小夭的温度,能和小夭一起独处的时间太少了。
“哪有瘦啊,我有吃很多饭啦,走吧,咱们出去吃饭了,搬了这么多的箱子,都累了……”小夭赶紧拉着灼华向外面走去,随着两人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小夭更加不敢长时间和灼华独处了,俊男美女单独在一起,要是一不小心擦枪走火了就晚了。
和灼华相处这么久,两人像是亲人一般相互关怀,灼华让小夭很有安全感,只是目前还没有让小夭动情而已;小夭的行李当中还有两样东西需要处理呢,一个是熊云华老娘送给小夭的翡翠手镯,还有一个就是东方虹送小夭的羊脂玉的兰花钗,哎……
第一百十九章 家乡变了模样
东云时间163年年底,小夭终于又一次的回到了桃源县城外,看着这熟悉的风景,她心里感慨不已,桃源县城已经扩大了一圈,在城外桥头执勤的衙役是两个年轻的新面孔,小夭拿出自己曾经的身份文牒,顺利的进入了城里。
这城里的桃花大酒店已经是成熟的老店了,看起来生意非常好,城里很繁荣,小夭让小苹果带着小鱼儿一行人去酒店开好了房间,用的是顶级贵宾卡,租住了一个豪华的小院子。
小夭买了一身普通的布衣穿上,把头发扎成了一个简单的辫子,此时活脱脱一个农家村姑打扮。
“主子,您要出去啊,奴婢陪您一起吧!”小苹果刚从自己的房间出来就看到小夭走到门边。
小夭摇摇头道,“不用了,小苹果,你先带着小鱼儿他们住在这里,每天训练完毕可以自由活动,老规矩啊,我有家事要办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你在城里等我的消息;再仔细搜索二公子的一切讯息……”
“嗯,知道了,主子,您要小心照顾自己啊!”小苹果不舍的和小夭道了别。
小夭走到自己以前买的那个小宅子,看到房门紧闭,于是上前去敲门。
开门的是个青衣老者,他差不多五十来岁的年纪,“这位姑娘,你找谁?”
“不好意思啊,老伯,请问这家主人在吗?”小夭礼貌的问道。
老伯摇摇头道,“姑娘,我家主人不在,主人家住长安,已经回长安过年去了,这里算是主人买下来的小宅子,过来进货的时候小住几天而已,平日里很少在此,不知道姑娘找我家主人是有何贵干?”
“没有什么事情,我只是认识这家的前任主人,不知道你们主人是何时买下来的这栋房子?”
“大约有快两年了吧,听说前任主人急需用银钱,所以才卖给了我家主人!”老家仆回忆道。
“好,我知道了,多谢老伯!告辞了。”
小夭又在城里转了一圈,发现以前见过的老面孔都变得差不多了,小夭现在已经十七岁了,容貌和离开这里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居然没有一个人认出她来。
小夭从集市上租了一辆普通的马车,带上了一个巨大的包袱,花了五十文钱回到了现在的新花果村,以前叫大河镇子吴家村;到了村口发现这马路官道已经修到了于新龙的老家了,整个花果村中央横着一条官道,应该是为了方便运输粮食出村。
村里也多了好几家砖瓦大房子,地主家里的房子也是加大了不少,农田里还是有三三两两的百姓在劳作,他们看到有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姑娘居然走在村里的小路上,一时间也没有认出来这个姑娘是谁家的。
小夭却眼尖的看到了一个熟人,“碧莲姐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