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夭的穿越记事-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客吃饭,都是九牛一毛的开支;这一次的教训,让他不得不关注府里的财政大权了,很明显,罗氏把自己这几年的俸禄和赏赐都贴补了娘家了,在自己苦难的时候她居然捐款逃了……
于新龙立即找了三块写字用的丝帛,提笔流利的写了三封信,拿出自己的印章盖好防盗印章,再把其中两封信装在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里。
他唤来身边两个最得力的随从,“王朝马汉,夫人带人正在回去桃源县的路上,你二人快速飞马追上夫人交给她,就说夫人忘记带一件东西了,我让你们给她送了过去;她们一行车多人多走得慢,你们应该到了汉中就能追上她,把这封信交给她,顺便把小姐带回来!”
王朝接了信,打算立马动身,但是又犹豫的回头收到,“大人,平时夫人管小姐非常严厉,不让我们这些外男有丝毫接触,卑职恐怕有负大人所托!”
“若是夫人阻拦,你就问一句花容,是回来和爹住还是一直和她娘住,随她选择,若是她选择回来和爹住,你们就带她回来,若是她不愿意回来,就算了,让她们去好了……”于新龙不得不痛快做出选择,有时候都是身不由己;朝廷的高官有多少荣耀,同时就会承担多少的风险。
随后于新龙把剩下的一封信自己保存了起来,这是和离书的副本,这和离书分为两封,他和罗氏一人一封,两封同时盖了自己的印章,以后罗氏若是反悔都不行了,因为自己这里有留存档案。
这是小夭当初在桃源县踢过的建议,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档案,做出双份备份,防止对方撕毁证物,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T
一百八十九章 散播谣言
管家在早饭后来到了海棠院,把一串钥匙递恭敬的递给了小夭,“大小姐,这是大人让老奴交给小姐管家的钥匙,这是账册,请大小姐过目!”
小夭伸手钥匙,看到的账册果然是竹简,观看的顺序还是从右到左,非常不方便,看来有必要自己去酒店拿纸质专用账本过来用了。
小夭看到有四百九十七两三钱银子,还有若干御赐的大摆件,剩下就是些灯油蜡烛之类的日用品,账册的初始银子是五百两,今早买食材和日用品花了二两七钱,逐一都登记在册。
“你们采买食材是自己随意在市场上购买?还是按照主人点名购买?”小夭打算先把人家原来的习惯打听清楚,管家的事情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是非常难,总是很难让人人都满意。
“这荤食鸡鸭鱼肉是按照主人们喜欢的购买,菜蔬之类的东西就是采办人在菜市看到什么新鲜就买什么,如今这个时节也没有多少菜蔬,只有少数的大胆商贩从桃源县学了冬天种菜法子,数量极少的,价钱比肉还贵,还容易抢不到;今年桃花大酒店里面有用不完的菜蔬果子,时常会卖给需要的人,贵族大家们都排着队轮流买呢!”
管家这话说得是大实话,当初有心在长安开大酒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物资配送方法,这个时代交通真的是硬伤,通讯基本靠吼,出门基本靠走,从延陵或者桃源县运输菜蔬都是不现实的;只有海产品是从延陵运过来的。
其实小夭采用两种方法供应桃花大酒店的食材,一种是土豆、红薯、菜油、干木耳这类的硬货先从光雾山的庄子运过来,四轮双驱马车也就一天一夜就到了。
另一种保质期短的蔬菜果子,就从长安城骊山附近的新庄子里运过来,只要半天时间就可以送一回,除了天气恶劣,都是每天坚持一回送货,食材以最新鲜的状态到达酒店。
骊山温泉是古今中外都知晓的,那里现在是皇家庄园,基本没有闲杂人等在那里走来走去,皇家人去泡温泉的时间也有限,一年去一两次,其他时候都是宫女太监们打扫卫生就好了,也没有什么产业。
那里气候很适合搭建蔬菜大棚;所以去年三月初小夭就想办法拿下了皇庄周边的荒山野地,东方虹和汉中王也没有少出力,算是汉中王以自己的名义买下来送给了小夭,所以小夭给了汉中王府三成酒店利润股。
她去年四月份回了延陵就派了双儿和青鸟过去打点,现在酒店已经开张了三个多月,已经全部回本了,青鸟还听从小夭命令强行给汉中王府送过去一次八千两的分成;因为古人很淳朴,汉中王认为那个庄子是他送给小夭的,就没有脸面收分成,后来青鸟坚持放下银子就走了,汉中王府才不得已收了;正一品官员俸禄一年才五百两银,王爷也不过一千两,八千两高过了王爷一年的俸禄。
小夭自己只在酒店占三点一成股份,得到全权管理权,还剩余三点九成股份都平均分给了和小夭有熟悉关系的人,比如东方玉和小山还有五皇子东方举,这样他们才会暗中关照酒店,这些都是商业机密,连皇帝都不太清楚其中的明细。
皇帝也得到了实惠,不仅聘请了桃花大酒店的厨子当御厨,而且每天都享受了蔬菜水果特供,大臣们只有排队轮流购买桃花大酒店多出来的蔬菜瓜果,有时候五天买一回,有时候六天买一回。
小夭看到食材单子上都是些普通的萝卜白菜外加肉类,没有买到黄瓜、西红柿、西兰花、茄子之类的反季节蔬菜蔬菜,于是就问管家,“咱们于府能在桃花大酒店排队买蔬菜吗?”
“能,咱们前天才买过一回,按顺次还要等三天才能再去买,府里还有几个茄子。”
“我知道了,你从明天起就不要派人去外面买菜了,今天晚饭后来我这里取菜单,明早卯时初刻到桃花大酒店后门去拿,以后天天都有菜拿,不用每天付钱,我会派人每月一次月结,这个腰牌给采办的那个人,只要到桃花大酒店后门出示腰牌就能领到单子上的菜。”小夭从小苹果那里拿来一块腰牌递给了管家,小夭让小苹果去清理丫头们,顺便挑选培养几个一等丫头。
“这真的每天都有?”管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有点不可置信。
小夭点点头,“当然,你再给我说说以前府里的主子和下人们的伙食情况。”
管家高兴的弯腰给小夭行了个礼,“是,大小姐……这长安城的官家饮食都有潜在的规矩,咱们一般都是夫人吩咐厨房做八个菜两个汤,其中荤菜和素菜各半;下人们早上是一个馒头加稀粥配一种酱菜;午餐是两个馒头加稀粥酱菜;晚上是一碗杂粮饭加炒萝卜,三天吃一顿肉。”
“这也是长安城的定例?”小夭觉得这个规矩有点不仁道,因为有的人会吃不饱,有的人吃不完,而且营养也跟不上,比起延陵军的伙食差远了。
管家却一脸满足的说道,“是的,大小姐,咱们下人们都是家境贫寒之人,以前在家经常饿肚子,现在能有细面馒头吃饱就已经很满足了,咱们大人仁慈,从不打骂下人;夫人也还好,比起其他府里的下人,咱们府里要好过许多。”
小夭收起手里的竹简对管家说,“行,我知道了,今后府里暂时分为大厨房和小厨房,小厨房由你的妻子田氏负责做我每天开出的菜单,小苹果会教她一个月,等她摸透了我们的口味后就全权负责小厨房;大厨房就负责做府里下人们的食物,以后下人们每顿饭都有肉吃,我会让小苹果按照我家里的惯例给你们开伙食;我看你们今天派人买了猪肉和鸡肉,中午你们全部都吃猪肉青菜馅儿的扁食,不限量,每个人都管饱。”
“这……大小姐真是菩萨心肠,只是府里的银钱几乎都被夫人拿走了,下人们都容易知足,三天吃一点肉也习惯了,老奴怕大小姐管家后这银钱不够使如何是好啊!”管家很称职,先是高兴,马上又反应过来残酷的现实。
小夭微笑道,“无妨,你看这猪肉也就十五文一斤,府里总共三十几个下人,一天一个人一斤肉也才五百文不到,一个月才几两银子,夫人和小姐走了,咱们府上现在不用支出大笔的衣衫首饰钱,这五百两够两年使用的了。”
管家一时间没有想好怎么说话,小夭又接着说道,“管家你就放心吧,现在府里没有什么事情,我让小苹果跟你去把下人们各自重新分工一次,然后小苹果会教新厨娘调味,今儿中午大家都吃扁食,人要吃好才能身体好,身体好了才能多干活儿,快去吧……”
小苹果走之前问小夭,“主上,这府里是否要按照延陵军管理?”
小夭摇摇头,“不用了,他们都不是军人,按照奄君城的家丁守则管理吧,先把他们的花名册重新做一份详细的,每个人按照特长分工,伙食标配都按照奄君城的三级家丁。”
“是,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小苹果说着就跟着管家走了。
这个时代的扁食就是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听说是神医张仲景发明的药用饺子,里面用食材羊肉配上药材,外面用面皮包成角状,煮好分给生病的穷人吃,后来经过多重改善,开始流行于三国时期,后面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称呼,很多时候叫馄钝,到了清朝才正式叫饺子;听说成吉思汗征服了世界,也把饺子传到了世界各国。
小夭把事情安排好之后去小山的房间,从小山的衣柜里找了一身不显眼的男装,虽然虹世子和玉世子的行李也有在青松院,小夭根本就没有考虑去他们房间拿,因为他们俩的衣衫都是上好的锦缎,穿上非常显眼。
脸上抹上修容粉底,很快,一个肤色略微显黑的英俊少年出炉了;小夭径直来到了罗云巡视的路上找到了罗云,“见过统领大人!小的有事向统领大人禀报!”
突然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哥拦住自己,罗云是第一次遇到,他非常疑惑的问道,“你是谁,找我何事?”
“罗统领,我是于小夭!”为了不引起别人瞩目,小夭立马就表明了身份。
惊喜万分的罗云终于看清楚这就是小夭的轮廓,只不过肤色黑了点,身上穿着略微宽松的男装,“小夭,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找你有事……”小夭随即对他耳语一番……
罗云听了后点头道,“好,没问题,小夭,包在我身上!这也算是我的职责!”
“多谢了!”小夭对他拱手行礼之后就离开了;剩下罗云看着对方的背影发了一小会儿呆。
天色终于大亮,街上的行人逐渐的多了起来,许多百姓又开始去法坛抢占位置了,也有抢不到位置或者对佛法不感兴趣的人,他们还是照旧的来到了自己平时出没的地方。
自古以来阴谋一般都是一环套着一环,一计连着一计;昨天那样一处大戏上演,今天肯定就是散播谣言的好时机了,散播谣言的最佳地段无非是茶坊酒肆,这些地方就是闲人最多的地方,还有一些三姑六婆出没的菜市场也是谣言散播的好地方。
果然,在某茶楼,一个身穿灰色衣衫的外地客商,他神秘的对身边人说道,“各位兄台,你们知道吗,昨天长安城发生大事情了!”此人衣衫半新旧,料子也是一般,不好不坏,长相也是不起眼,不美不丑,扔到人堆里很难再找出来那种。
他身边的华服公子邻座喝了一口茶才问道,“是什么大事情啊,本公子昨日没有出来,没有听说啊!”
“对呀,快说说,什么大事……”周围的人开始七嘴八舌的附和。
那人神秘的一笑,然后聚精会神的说,“呵呵,我也是听说的,很多人都看到了,现在全长安的人几乎都知晓了,你们知道吗……咱们朝廷有一位一品大官和一个王府的世子妃勾搭成奸,还闹出了人命啊……”
大家听到紧要关头,一阵不对劲儿的风头吹过来,“住口,居然敢造谣生事,污蔑朝廷命官,来呀,把他给我抓起来带回衙门去……”此时一小队巡城军士冲上了茶楼,抓住了那个灰色衣衫的人,那人想要喊冤,一个士兵眼明手快的把一块麻布塞进他嘴里。
军士小队长对茶楼里的客人说道,“这人我认识,他是长安的地痞黑三儿,本来就不安好心,一大早污蔑别人,他如何能代表全长安人的耳朵,你们不要轻信小人的挑拨离间!如今天竺高僧正在皇宫外面讲法,有宵小想要污蔑我东云皇朝的名声,若是再有此类的人来说谣言,你等可直接扭送官府,我们大人重重有赏!”
“是,是,军爷放心,我等不再相信这样的宵小之辈,若再有人造谣生事,我等一定齐心将那人扭送官府!”楼上的茶客一时间纷纷表态;士兵带着灰衣人潇洒的走了。
一个时辰之后,罗云看着扭送过来的十几个造谣之人,有四五十岁的老妪和老头,也有十几岁的无业青年,他们的样子无一例外都是不起眼,罗云敢打赌,今天才看到他们的样子,明天又分不出谁是谁了。
“军爷,小的冤枉啊,小的也是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