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43章

三国好孩子-第43章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章诳和徐州众将都吓了一大跳。

    “诺!”

    陶应的亲兵可不管那么多,扑上来就把章诳按住,拖起就往人群前走,章诳后面的徐州众将一起大惊,赶紧开口求饶,旁边陶基也翻身下马,在陶应面前拱手行礼道:“二哥,章诳老将军确实有罪,但是小弟认为,章老将军确实是出自一片好心,因为不了解我们君子军的战术风格,又担心我们的安全,这才擅自率军南下,所幸没有酿成大祸,请二哥看在老将军对伯父忠心耿耿的份上,饶了老将军吧。”

    “是啊,请公子开恩啊。”徐州众将也纷纷求情。

    陶应不可能真的把对老陶家一片忠心的章诳痛打四十军棍,见众将一起求饶,陶应这才很勉强的说道:“那好吧,看在众将面上,权且记下这顿军棍,但下次再敢违抗军令,定斩不饶!”

    说罢,陶应向按住章诳的几个亲兵一努嘴,几个亲兵会意,立即放开了章诳,章诳则又气又恨又郁闷,无可奈何的又向陶应单膝跪下,拱手说道:“谢公子开恩,末将下次再也不敢了。”

    陶应终于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了章诳面前,狗脸翻得比翻书还快,满面微笑的亲自搀起章诳,连声道歉道:“军法无情,老将军勿怪。其实老将军这次违抗军令,晚辈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因为晚辈知道,老将军你违令南下,不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接应晚辈啊。”

    “你这个黄口小儿知道就好!”章诳心中冷哼,怒气稍消,任由陶应搀起,抬头张望君子军后方不见再有军队过来,章诳忍不住又好奇的向陶应问道:“公子,我们的援军呢?怎么没看到他们的队伍?”

    “援军?我们的援军?”陶应比章诳还糊涂,惊讶说道:“现在徐州所有军队加起还不到两万人,又要镇守五郡地方,又要防范曹贼和袁术,兵力捉襟见肘,那还可能再抽调出援军给我们?”

    “没有援军?”章诳和所有的徐州将领都傻眼了,一起问道:“可我们怎么听说,我们有伏兵包围了笮融狗贼,然后公子你才砍下笮融狗贼的脑袋啊?”

    “哦,原来是这个啊。”陶应恍然大悟,笑着把陶基拉到面前,笑道:“我是有伏兵,但伏兵不是援军,就是三弟带的君子军轻骑。”

    “章老将军,现在知道我二哥的厉害了吧?”陶基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二哥独创的骑兵战术,不仅可以以少围多,还可以在运动战中以现有兵力临时布置埋伏,鬼神莫测,让敌人防不胜防!”

    “以少围多?在运动战中以现有兵力布置埋伏?”章诳和徐州众将面面相觑,全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少量兵力怎么包围有着数量优势的敌人?生死相搏的战场上,又如何以现有兵力布置埋伏?世上有如此不合常理的事吗?

    君子军的基本战术已经暴露,为了让徐州众将心服口服,也为了不再让章诳等人好心办错事,陶应这次不再藏私,破天荒的允许陶基向章诳等人讲解君子军的战术精髓,而当陶基眉飞色舞的说完昨天的战斗经过后,章诳等徐州将领也彻底呆住了。许久后,章诳忽然又向陶应单膝跪下,抱拳激动说道:“公子,末将这一次是真的知罪了。公子天纵奇才,末将心服口服!”

    “老将军快请起,快请起。”陶应赶紧又搀起章诳,谦虚道:“老将军过奖了,陶应生性愚钝,那敢称天纵奇才?”

    “公子休要过谦。”章诳赶紧摇头,诚恳的说道:“末将也算是久经沙场了,但公子这样的骑兵战术,末将不要说从没见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依末将之见,如此神妙的骑兵战术,恐怕就是曹贼的虎豹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望尘莫及。”

    “一千年后才出现的战术,你要是听说过那才叫怪了。”陶应心中得意嘀咕,嘴上则连连谦虚,又说道:“老将军,其他的话慢慢再说,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南下,乘着笮融狗贼已经被晚辈斩首,广陵叛军群虫无首,一鼓作气拿下广陵,光复这座徐州重镇。”

    “诺!”章诳带头抱拳答应,余下的徐州众将也一起抱拳,整齐答道:“诺!”

    ……………………

    笮融叛军的凝聚力,其实比陶应估计的还要烂上好几倍,当徐州的平叛大军兵临广陵城下时,广陵城里的叛军早已逃去了大半,仅剩的一千多叛军也没有负隅顽抗,直接就打开了城门投降,钱粮重镇广陵城也终于回到了徐州军队手中——当然了,曾经比下邳更加重要富庶的广陵城,现在已经被笮融叛军折腾得元气大伤,短时间已经难显昔日辉煌,不过蚊子蚂蚱也是肉,时间又恰逢秋收结束,陶应率领的平叛大军始终还是缴获一批笮融叛军留下了钱粮,对于整体元气大伤的徐州军队来说,也算是不无小补。

    紧接着,陶应在广陵城中张榜安民的同时,又分兵去攻取江都和海陵二城,然而大军刚刚出发,江都和海陵的县官就已经主动送来了降表,原来他们已经在赵昱旧部的支持下赶走了盘踞城中的笮融叛军,将功赎罪替陶应收复了江都、海陵两个县城,同时还保住了江都港的部分水师战船。陶应虽然郁闷回回炮无处实验,但也很满意赵昱旧部人心思归,很大度的接受了这些被迫从叛的徐州旧军。

    与此同时,君子军初次会战的伤亡数字与杀敌数字也终于基本统计完毕,与笮融主力的一场大战,君子军阵亡不到三十人,伤五十余人,直接杀敌斩首超过两千,不包括章诳军抓到的俘虏单独俘敌近千人,缴获战马一千一百余匹,伤马超过五百匹,钱粮辎重无数。

    面对如此恐怖的伤亡比,章诳等徐州将领只有瞠目结舌惊叹连连的份,林清小丫头也不断撒娇,哀求陶应让她重回君子军,陶基更是兴奋得鼻孔几乎朝天,得意志满之至。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陶应看完统计上来的战报后,不仅没有喜形于色,还当着章诳等人的面,冲着以陶基为首的君子军诸将大发雷霆,毫不客气的呵斥道:“我一直认为,你们至少已经学到了我的战术的三成精髓,现在我得承认我错了,你们最多只学到了两成半!也就是只学到了皮毛!”

    “公子,你太苛刻了吧?”章诳苦笑说道:“如果这样的胜利都还不算辉煌,那末将们真的是应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二哥,我们那里又不对了?”陶基也满头雾水的问道。

    “你们算一算弓箭的消耗和杀敌数目!”陶应拍着战报吼道:“八百君子军,一场大战总共射出去六万一千九百八十二支箭,结果直接死在我们箭下的敌人,总共只有一千三百六十三人,这也就是说,我们平均要消耗四十五支以上的弓箭,才能杀死一个敌人!你们自己说,这样的弓箭杀敌比,有没有脸称得上成功?!”

    陶基和年斌等君子军将领全部哑口无言了,章诳等徐州将领则个个满头大汗,这才发现君子军的弓箭消耗确实太过恐怖,杀敌效率也太过低下,四十五支箭才杀一个敌人,这效率甚至还比不过章诳等人麾下的二流步弓手。

    “公子恕罪。”年斌带头认罪,老实说道:“其实不用公子教训,末将和弟兄们也发现这个问题了,第一次打这么大的仗,个个都很紧张,射得不够准,浪费了大量弓箭。”

    “我也太紧张了。”陶基也服软道:“现在回忆当时的战斗,小弟也发现自己有错,有不少次拉弓放箭,弓弦没有完全拉开就放了出去,结果箭头的力量不够,没射到敌人就落了地,浪费了无数宝贵弓箭。”

    陶应叹了口气,诚恳说道:“三弟,各位将军,不要怪我苛刻你们,我们的战术精髓你们都理解,那就是骑射,弓箭没有足够的命中力,不能有效杀伤杀死敌人,如何能发挥骑射的威力?这一次会战,说实话我们是胜之不武,赢在笮融小儿过于轻敌,孤军追击过深导致步骑脱节,也胜在敌人杂乱,军心不齐,笮融狗贼一死就马上全面崩溃,赢得毫不费力。但是以后呢,以后我们还能有这样的运气,遇到如此软弱如此冒失的敌人?”

    说到这,陶应顿了一顿,又郑重的说道:“我们君子军的战术,迟早是要名扬天下的,也迟早是要被敌人研究的,敌人也会想方设法的破解和学习我们的。到了那时候,我们如果还守旧不前,不思进取,躺在侥幸得来的功劳薄上睡大觉,再碰上了把我们研究透彻甚至学习我们的敌人,我们怎么办?”

    “末将等知罪。”陶基等将心服口服,一起抱拳请罪。

    “我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只是不想让你们固步自封。”陶应挥手,吩咐道:“回到营地后,把我的这些话告诉每一个君子军将士,然后从今天开始,全面加强弓箭训练,时间不等人,经此一战,再想指望敌人轻视我们君子军已经没多少可能了,留给我们的日常训练时间,也没有多少了。”

    “诺!”陶基等将一起抱拳答应,纷纷告辞回营组织士兵训练,章诳等徐州将领则连擦冷汗,庆幸自己们现在还不是陶应嫡系——不然的话,绝对被骂得更惨。

    “报——!”陶基等将前脚刚出门,门外忽然奔进一名传令兵,冲到陶应面前单膝跪下,抱拳奏道:“启禀公子,门外有一人手持徐州刺史府令牌求见,他自称是曹宏将军麾下,从寿春而来,有十万火急的军情禀报公子!”

    “曹宏的部下?”陶应眉头一皱——曹宏可是替陶谦掌管细作情报的,他的部下从寿春而来,铁定是曹宏派到寿春潜伏的徐州细作无疑,现在这个徐州细作既然说有十万火急的军情,那就肯定是有天崩地裂的大事发生了!

    想到这里,陶应赶紧下令接见,片刻后,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带着满身尘土冲了进来,先到陶应面前单膝行礼,又捧上一面证明自己身份的徐州刺史府令牌,沙哑着嗓子说道:“小人陆旭,徐州刺史府帐前校尉曹宏将军麾下密探,见过公子,这是小人的身份令牌,请公子过目。”

    亲兵将铁制令牌捧到陶应面前,陶应检查无误,这才向那陆旭说道:“陆军校请起,来人,给陆军校看座,奉茶。”

    “谢公子。”陆旭道谢,又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道:“公子,军情如火,小人必须马上向你奏报。八月二十五日,自领扬州牧的袁术收到公子你南征广陵的消息后,听取谋士吕范建议,决定出兵八千攻打广陵,趁火打劫夺占广陵重镇。小人探到这个消息,立即从寿春乘船南下,想在途中奏报公子,不想公子进兵神速,早已在淮阴渡河,小人害怕北上徐州再折反向南耽误军机,便斗胆没有返回徐州奏报。南下追到了广陵,直接向公子奏报。”

    “多谢陈军校,你为我争取了至少五天的宝贵时间,回到徐州之后,我定当禀奏父亲,为你请功。”陶应不动声色,也没有过于紧张——才只是袁术嘛,他手底下那帮臭鸟蛋烂番薯,陶副主任还真不放在眼里。

    “八千淮南军?”旁边的章诳脸色变了,现在徐州军队通过收编俘虏,虽然已经把军队扩大到了六千以上,但这些新编军士气很差,战斗力也很弱,如何能对抗八千袁术军的正规军?

    “陆军校,袁术何时出兵?主将是谁?”陶应又随口向陆旭问道。

    陆旭的回答让陶应和章诳同时跳了起来,陆旭答道:“禀公子,袁公路定于八月二十七出兵,主将是昔日的长沙太守孙坚长子孙策,副手是程普、韩当和黄盖三人,都是孙坚旧部!”

    “孙策小儿?”章诳忍不住失声惊呼道:“他可是袁术小儿麾下数得着的猛将,又是我们徐州军队的死对头,这次可有得恶仗打了!”

    “小霸王孙策?程普?韩当?黄盖?!”这次终于轮到咱们的陶副主任把眼角瞪裂了,咱们陶副主任的脑海里,也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两个形象,一个手拿双短棍的山羊胡子男,一个手拿大铁鞭的超级肌肉男——虽然剩下的程普和韩当都是大众脸酱油男,可是咱们的陶副主任,却连一个大众脸和酱油男的位置都混不到啊。

    “好嘛。”呆立了半晌,陶应终于苦笑了一声,“这次乐子大了。”

    当然了,如果咱们的陶副主任知道同一时刻在九江郡内发生的事,那么陶副主任肯定更要喊乐子更大了。

    差不多同一时间的九江郡内,袁术军怀义校尉孙策率领的东征大军前方道路之上,忽然出现了百余手拿简陋武器的民间义勇,列队拦住策军去路,为首一人方才十**岁,长身玉立,眉目俊秀,仪容美丽,朗声长呼道:“伯符,汝可还记得少年旧友乎?”

    孙策拍马上前,跳下战马向那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