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306章

三国好孩子-第306章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杨长史楞了一楞,心里嘀咕道:“袁绍老儿你老糊涂了,谁说我们没派使者解释?我们派来冀州解释的使者,还是你亲自下令赶出冀州的,这你都忘了?”

    心里嘀咕,杨长史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是硬着头皮让陶副主任背起这口黑锅,答道:“袁公责备得是,可能是我家主公军务繁忙忘了这事,小人回到徐州后,一定替袁公转达责备,让我家主公向袁公致书请罪。”

    “哼!”大袁三公看似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心里却颇为满意杨长史的回答——毕竟这次吃败仗的是袁谭公子。陶副主任和杨长史身为胜利者,到了冀州后仍然如此的毕恭毕敬和低声下气,也算是给足了大袁三公的面子。所以大袁三公哼了一声后,又喝了一句。“回去告诉陶应竖子,这次的琅琊冲突就是因为他没有及时解释清楚,不然的话,吾怎么可能出兵琅琊?”

    “是,是,小人一定转告,一定转告。”听出大袁三公话里没有杀自己的意思,杨长史大喜下当然又是连连磕头。

    “起来。”得足了面子的大袁三公终于放缓口气,先是开恩让杨长史起身,然后又问道:“陶应这次派你来冀州,又是为了何事?”

    “求和。”杨长史回答得飞快,拱手说道:“禀袁公,小人的主公陶应深知罪重,不敢与袁公天兵对抗,在琅琊境内与袁公的大军冲突,也是因为各种误会阴错阳差,不得不还手自保,但我家主公以下犯上,以子犯父,心中还是自知罪孽深重,故而特遣小使来冀州拜会袁公,负荆请罪,也请袁公看在我家主公的一片诚意上、看在主公夫人的情面上、看在主公夫人腹中的袁公外孙份上,宽恕他的这次过错,开恩撤回问罪大军,与我家主公重续盟约。”

    说着,杨长史还拿出自己带来冀州的丰厚礼单,请大袁三公过目赏收,见女婿打了胜仗还这么谦卑恭敬,大袁三公的脸色也终于缓和下来,旁边沮授则偷看了荀谌一眼,心说荀友若还真有识人之能,徐州的陶应小贼,果然奸猾油滑得厉害。

    “礼物吾收下了,撤军和复盟的事,也不是没有商量。”大袁三公很有风度的点了点头,又问道:“不过吾的长子袁谭那件事,应儿又怎么说?”

    “袁公,关于显思公子的事,小人正有要事想替主公向袁公禀奏。”杨长史赶紧双膝跪下,故意当着一大帮冀州重臣的面解释道:“请袁公明查,显思公子虽然一向与我家主公不和,但我家主公对显思公子是绝对不没有半点不敬之心的,琅琊冲突时,我家主公也本想只是把显思公子逼回莒县大营——谁曾想显思公子竟然自己打出了白旗,命令身边的所有将士放下武器投降,我家主公当时又不在阵上,待到我家主公赶到现场时,我军的无知将士就已经把显思公子拿下并俘虏了。”

    “什么?显思是自己投降的?!”

    “大公子是自己投降的?”

    果不其然,杨长史这么一解释后,大袁三公顿时脸上变色,在场的冀州文武重臣也是一片大哗,对袁谭公子的印象分也一下降了五六十个百分点,袁谭公子在现场最大的党羽辛评则是又惊又怒,刚要开口喝骂杨长史时,一个绝不应该响起的声音却突然抢先响起…………

    “匹夫安敢胡言?辱我兄长?!”

    大袁三公与冀州众文武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咱们的袁尚袁三公子忽然大喝着跳了出来,无比愤怒的一把揪起杨长史的衣领,凶神恶煞的大喝道:“匹夫!是谁教你说这样的话的?我的长兄是什么人?顶天立地,忠肝义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如何可能在战场上向汝等投降?你们一定是侥幸重伤我的兄长,这才把我的兄长生擒的对不对?”

    “三公子,小人没敢胡说八道,是真的啊!”杨长史大声喊起冤来,“真的是显思公子自己放武器投降的啊,当时我们才有八百步兵冲进了显思公子的阵中,还在显思公子的百步之外,显思公子就已经下令投降了。”

    “闭嘴!”袁三公子再次怒不可遏的大吼,然后呛啷一声拔出腰上配剑,把剑架在杨长史脖子上,大怒吼道:“闭嘴!汝再敢侮辱吾兄一句,吾立即送你归天!”

    “三公子,你就是杀了小人,小人也是这句话。”一向贪生怕死到了极点的杨长史忽然也来了一点骨气,把脑袋一昂,大声说道:“公子如果不信,尽可派人到徐州打探,看看大公子是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投降,还带着三千多骑兵投降?倘若小人说了半句假话,请公子将小人乱刀分尸!”

    “匹夫!受死!”见胆大包天的杨长史一再卑鄙无耻的侮辱自己敬爱的兄长,三国时代数得着的好弟弟袁三公子彻底的忍无可忍了,突然大喝一声举起宝剑,向着咱们的杨长史脖子就是一剑斩下………………

    正所谓是做人难,做老实人更难,咱们一向口是心非的杨长史难得说一句老实话,却意外激怒了本应该最可靠的盟友!想知道袁三公子这一剑有没有替天行道,把助纣为虐、作恶多端的杨长史超度升天?请订阅下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双簧

    “显甫住手!”大袁三公及时开口喝止。[ ]

    “公子,且住!”还有人的反应比大袁三公更快,至少袁尚公子的两大心腹审配和逢纪就担心后果不堪设想——可能担心,所以一起冲了出来,一左一右的拉住了袁尚公子,一起焦急劝道:“公子请息怒,主公在此,此事需请主公定夺!”

    审配和逢纪的动作还是慢了一点,袁尚公子的宝剑还是砍断了杨长史的几缕秀发,差不多是贴着杨长史的肌肤停下,把咱们杨长史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吓得飞到了九宵云外,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身颤抖得象是在打摆子,瞪着袁尚公子心头惨叫,“你真想杀我啊?”

    “显甫,退下。”大袁三公再度开口,声音阴冷的喝道:“没你什么事,到旁边呆着去!”

    “可是父亲,这个匹夫侮辱兄长贪生怕死,自行投降,不杀了他对兄长的名誉有损啊!”袁尚公子再度指着杨长史怒吼,头一次顶撞父亲,也第一次为了兄长的声誉受损而愤怒万分。

    “还是尚儿懂事。”大袁三公先是在心里赞扬一句,又冷冷的说道:“如果杨宏匹夫真是在故意侮辱你的兄长,为父自然会为你的兄长主持公道。”

    说到这,大袁三公顿了一顿,又咬着牙齿挤出了一句话,“如果他没有侮辱你的兄长,说的也是实话,那你也用不着为你兄长的声誉受损愤怒了,退下。”

    袁尚公子神情倔强,不肯依令退下,又低头怒视杨长史,还眼球痒似的眨了一下眼睛,心惊肉跳中的杨长史也终于回过神来,赶紧向袁尚公子拱手说道:“三公子,如果你坚持认为小人说谎,那请容小人将显思公子主动投降的前后经过向三公子详细介绍一遍,倘若小人说了半句假话。情愿请公子试剑!”

    “说!敢说半句假话,我剁了你!”一向温文尔雅的袁尚公子一反常态,恶狠狠的喝道。

    “诺。”杨长史拱手答应,很是仔细的解释起来,“三公子,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显思率领两万精锐攻入琅琊后。第一仗是在莒县打的,当时莒县城里只有两千地方乡兵,和三千我们主公临时从豫州调到琅琊的疲惫之师,城程煨破,工事简陋,粮草与守城物资稀缺,城防武备严痔旎足…………。”

    (“你们说这样的话脸红不红?”袁谭公子怒吼。)

    “闭嘴,少说这样没用的话!”袁尚公子也不耐烦的打断,“说我兄长不幸被俘的经过!”

    “诺。”杨长史赶紧又点头。简短说道:“显思公子攻打莒城的战事一共持续了二十三天,虽然给莒县守军造成了六百一十一人的伤亡,也差点就填平了莒县的护城河展开蚁附攻城,但显思公子的队伍伤亡也达到了两千以上,可谓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莒县攻防战的结果是这样?”大袁三公忽然大吼追问。脸色也开始铁青起来——不过倒也不能怪大袁三公沉不住气,在场的冀州文武重臣也个个都是大失所望,纷纷在心里嘀咕,“大公子,唉……。”

    “千真万确,小人如果说了半句假话,愿受斩首之刑。”杨长史拍着胸口保证。又好心说道:“不过袁公,其实大公子也很不错了,听莒县的守军将士说,大公子每一次攻城都是亲临阵前。亲自指挥了所有的攻城战事,很是给贵军将士鼓舞了一些……,哦,不,很是给贵军将士鼓舞了许多士气。我们在莒县的守军有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也被大公子的声势吓住了好几次。”

    面对着敌人对自己儿子的褒奖,大袁三公显然不肯领情,不仅没有半点喜色,还把拳头握得关节作响,本就铁青的脸也有些发黑的趋势。其他的冀州文武大都面无表情,只有袁谭公子的死党辛评先生脸色灰白,心如死灰。

    “后来呢?我的兄长到底是如何不幸被擒的?”袁尚公子追问道。

    “后来我家主公就亲自北上莒县了。”杨长史老实答道:“可能袁公和三公子都知道,因为贵军的骑兵众多,我家主公之前一直都是在开阳以南重兵布防,不敢给大公子各个击破的机会。后来我家主公见大公子在莒县城下屡攻不克,觉得或许是个向袁公求和的机会,就带着一千五百君子军和八百步兵北上,亲自到莒县城下与大公子交涉了。”

    “当时为了谨慎起见,我家主公把步兵留在了莒县南面六十里外看管辎重粮草,只带着一千五百君子军北上,然后大公子就领了七千多冀州铁骑出来和我家主公对阵,也不给我家主公求和的机会,直接就下令进攻,我家主公为了避免冲突扩大选择了率军撤退,谁知道大公子说什么都不肯罢休,带着七千多铁骑一口气追杀出了将近八十里,我家主公被迫无奈,只好下令反击。”

    “正式开打后,我家主公的队伍靠着士卒用命,侥幸没有落到下风,然后大公子可能是看到冀州队伍伤亡有点大,就在阵上下令撤退,本来我家主公不想追击的,但考虑到之前骑兵在败逃途中已经与步兵失散,怕步兵队伍撞上大公子的铁骑全军覆没,就带着君子军追了十几里路,结果我们的步兵还真被大公子撞上,无意中与我军的骑兵形成了夹击之势,然后大公子又吃了一点亏,就下令投降了。”

    滔滔不绝的说了这番话,杨长史又向袁尚公子拱手,哭丧着说道:“三公子,小人说的话句句属实,人证物证具备,公子如果不信,可以亲自到琅琊或者派人到琅琊调查。而且当时我家主公也没想过在战场上生擒大公子,大公子身边也还有着超过三千的精锐铁骑,又是在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想撤退十分容易,所以就是小人到现在都搞不懂,大公子当时怎么会想到打出白旗放下武器投降?这没道理啊?”

    袁尚公子面露狐疑之色,盘算了片刻后,袁尚公子转身向大袁三公拱手说道:“父亲,杨宏匹夫的话太过匪夷所思,孩儿提议。请父亲派人到琅琊探查兄长的被俘经过,看看这个匹夫到底有没有说假话?”

    “还探查个屁!”名门世家出身的大袁三公忽然骂出了一句脏话,猛的一拍案几,大吼道:“嫌老子的脸还没被丢够是不是?犬子!犬子!真正的虎父犬子!我们袁家四世三公的颜面,都被这个犬子给丢光了!还要老子再去丢一次是不是?”

    “孩儿知罪。”袁尚公子羞愧的低下了脑袋,旁边的冀州文武重臣们则个个心里嘀咕。“大公子完了。彻底完了。”

    好不容易压下了胸中怒气,余怒难消的大袁三公又咬牙切齿了许久,这才冲杨长史喝道:“回去告诉你的主公,叫他把抓到的俘虏放回来,他以前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他也继续还是我的女婿。”

    “诺。”杨长史赶紧行礼道谢,又小心翼翼的说道:“袁公恕罪,我家主公还有两个小小的请求,请袁公千万恩允。”

    “说!”正在气头上的大袁三公随口喝道。

    “那小人就冒昧了。”杨长史行礼道谢。小心说道:“第一,我家主公请袁公撤换青州刺史和青州都督的人选,因为袁公你也知道,大公子与我家主公一向不和,青州又与徐州直接接壤,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如果再让大公子掌管青州兵马,只怕我军与贵军还会有更多冲突,也会伤害到袁公与我家主公翁婿之情。”

    “我任命谁为青州刺史,还需要他陶应小儿来管?”大袁三公果然勃然大怒,“如果我不答应,他陶应小儿是否就不释放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