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武松 >

第166章

重生武松-第166章

小说: 重生武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自己手里的刀还差点被武松的陨铁神刀砍断。
    他见梁帝这般厉害,只得退而求其次,撇了梁帝,转攻段智兴,他知道剑魔、段延庆等人极难杀死,而段智兴的武功相比他们,要弱上很多,便想毕其功于一役,杀死大理国的继承人。
    剑魔和段延庆,以及梁帝三人,像三张大翅膀一样死死围在大理国皇太孙段智兴身边,与高量成死战,三十多个回合后,高量成身上的邪门罡气全部用尽,拼尽全身吃奶的力气与梁帝。剑魔。段延庆三人死命周旋。却再也无法抵挡来自身后刀砍剑刺,王寅率先立功,一剑刺中他的左肩,司行方紧接着一朴刀砍中他的左腿,紧接着,梁帝一刀刺中高量成心窝,剑魔一剑切中他的小腹,段延庆一杖打中了他的皇冦。打得粉碎,一绥鲜血,顺着高量成的脑袋往下流。
    “梁国皇帝陛下!请住手!”段智兴的面部毫无表情。
    梁帝知道,现在无论如何也应该给段皇孙一个面子,因为,他想亲手处决眼前这位害得他国破家亡,不得不流落异乡多年的反贼。
    “别杀我!”浑身是伤的高量成罡气尽破,那身能让自己浑身上下坚不可摧的邪门武功再也施展不出来,只能以肉身迎接刀剑的他扑通一声跪下,求饶道:“殿下。别杀我,我愿降!”
    段智兴奋起一剑。将这名跪在自己脚下求饶的反贼的头颅砍出三丈远,那头颅滚落于地后,又向前滚了几下,这才停住。
    段智兴与段延庆对望一眼,二人同时对梁帝行跪拜礼,叩谢复国大恩。
    梁帝亲扶二人起来,大理国百姓欢呼沸腾。
    梁帝率众前往天牢,在天牢的最深处,终于发出了被折磨多年的大理国皇帝段誉。
    这一刻,武松的内心真是百感交集。
    上次见过这位段家皇帝,差点被他打死,第二次见面,自己贵为天子,而他,只是一名囚徒。
    更让武松感慨万分的是,方腊和段誉这两个人,都不是昏君,但方腊过分沉迷武学,段誉过分沉迷于为美人炼制驻颜丹,最后都荒废了国事,被奸贼所乘,从而亡国。
    他们的教训,自己是一定要吸引的!
    身为帝王,必须得时时刻刻把军政大事放在第一位,永远不能因为贪恋美景,美酒,美女甚至其它美好的东西而误国!
    段誉一下子就把武松给认了出来,他心里比武松还要感慨,当年自己是何等的从容大度,潇洒写意,而武松只不过是被草原各国追杀的一名行者,若无跨下的千里神驹相助,恐怕早就没命了。
    梁帝为表谦虚,亲自砍断段誉身上的铁链,入亲自将他背了出来。
    梁帝携众人来到大理皇宫,请段誉先行,众人跟在他的后面。
    大理国皇帝段誉诏告天下,宣布复位,同时下罪己诏,反思自己不应该为了荒废国政。
    在大理国皇宫,皇帝段誉高居御座,皇太孙段智兴立于身前,梁帝和段延庆,剑魔,明教教主方百花四人坐在下面,梁山一百单八将,明教一百二十一名大将,全都站在下面。
    大理国皇帝段誉隆重感谢梁帝当年义施援手,救护皇太孙于国难之中,又在梁山照料皇太孙多日,今日又助兴义兵助段氏复国,说到动情处,几次泪满衣襟,段智兴和段延庆等人也都激动不己。
    段誉正式下诏,大理国永为大梁国之属国,与大梁国正式结盟,梁帝亲自与大理国皇帝签定国书。
    之后,大理国皇帝段誉下诏,册封段延庆为太上皇。
    段延庆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辈子受过太多的伤害,经厉过太多的离别,感受过太多的痛苦,荣华富贵之于他,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早年曾是大理国太子,后来流浪江湖多年,孤苦伶仃,如今,他亲生儿子段誉终于肯认他了!
    他不为富贵所动,但终于能与家人团聚,这一天他盼望的实在太久了!
    两行浊泪,顺着他那老迈的脸庞流下,他喜极而泣!
    “谢陛下天恩!”段延庆扔掉铁剑杖,给段誉跪下行礼。
    这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在古代,君臣有别,皇帝最大,别说你是皇帝他爹,你就算是他祖宗,见了他你也得行礼!
    段誉流着泪让他的老父亲请起,段延庆起来后,段誉又册封段智兴为皇太孙,诏令通行天下,这个诏令一出,段智兴便是段誉的唯一继承人。
    晚上,段氏举行国宴,宴请东来高人武松。
    武松等人在大理国住了五天,军费开支巨大,大理国甫经复兴,国力艰难,武松不想给大理国百姓造成困扰,便欲起兵回梁。
    段家众人苦留不住,段誉便从皇宫秘室中一个藏得特别隐蔽的地方取出《北冥真气》《凌波微步》这两本段氏绝学,恭恭敬敬的呈递给梁帝武松,作为大理国献给上国的国礼。
    武松辞让不得,只得收下。
    段延庆告诉武松,《北冥真气》是大理段氏的内功绝学,有了这个作根基,才可以修炼《一指阳》和《六脉神剑》,而《凌波微步》是一门奇功步法,学会这套奇异的步法,千军万马之中任你驰骋,敌人根本砍不着你,练会这套步法,再加上点轻功基础,基本上你的轻功造诣不会比天下第一轻功高手时迁差多少了。
    临行前,段延庆又对梁帝道:“段家的四本绝学,现在全在陛下你的身上。但是,要是实在没空,就别练了。毕竟你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你过去是史家庄的庄主,江湖豪杰,有的是时间练武,但现在,你的所有时间都得用在治国上。”
    武松道:“多谢前辈关照!”
    段家众人与梁帝洒泪而别,段景住此时已是梁国一将,故不能留在大理,他与段智兴抱头痛哭,双方互道珍重,然后义无反顾的随武松踏上了回梁国的路途。(未完待续。。)

第236章 秦桧投康王
    接下来的一年中,大梁国,大理国,吐蕃国,西夏国,都致力生产,奉行与民休养生息的国策,皆不与他国动刀兵。
    而蒙古、大金、契丹、高丽、畏兀儿等国,则长年陈迹于战事中,蒙古这个后起之秀,拼命蚕食他国领土,越来越强大,其首领也速该穷兵黩武,纵横天下。他的部落战马肥壮,兵强将勇,他们马上经常是携带马上军粮牛肉干,方便易带,在与他国的战争中占了天大的便宜,尤其是攻击那些负重几十斤军粮的骑兵,简直是一杀一个准。
    牛肉干这种马背上的军粮,营养特别丰富,只携带一小袋,就足够让一个精装的蒙古骑兵一天不饿,除了军粮先进外,他们的蒙古刀也非常锋利,他们占了战马,武器,军粮的便宜,经常杀的大金国和契丹**队大败亏输,割地求和。
    不止如此,也速该还派出精通汉语的手下,秘密前往中原,暗中联络淮西王庆和河北田虎这两个割据势力,让他们做自己的属国。这王庆和田虎有感于梁帝武松的威胁,自知难敌大梁和大宋,苟延残喘的他们在这个时候接到蒙古这个超级强国的邀请,岂有不应之理?他们巴不得有个强国保护呢!
    王庆和河北纷纷派出使节,与蒙古国暗中通好,自这时起,这二国便沦为蒙古的附属国。也速该对这二国非常拉拢,赏赐他们许多财物。
    这一年过去后,大梁国百姓安居乐业,又赶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粮食越产越多。多年积累。梁国各地的大仓都堆满了粮食和铜钱。
    而大理国在这一年的励精图治后,皇帝段誉下诏全国,正式退位,去大理无量山中与那几位夫人归隐去了,皇太孙段智兴继位为帝。
    又过了半年,段延庆病逝,终年九十八岁。
    段延庆的知交好友剑魔带着他那只心爱的大雕,在段延庆的墓前结下草庐。每日练武饮酒,对着荒草夕阳诉说着孤寂和哀伤。
    大理国的事说完,接下来说说契丹国的事。
    契丹国皇帝英年早逝,幼子只有四岁,这小孩穿上皇袍坐在御座上,根本镇不住契丹国的众臣。其弟白漠狼主,越来越宠信宋江,宋江、吴用与白漠狼主合谋杀死了小皇帝,然后白漠狼主发动政变,夺得了帝位。封宋江为丞相,吴用为太师。
    宋江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为邀新君之宠,他命令大将花荣等人进驻被契丹国杀人无数才打下的大名府,令他们侵略中原,争土夺地,其实,他心里一直在妄想供助狼主的实力统一天下,再杀死狼主自立为帝。
    花荣、孙立等人进驻大名府后,立即调契丹精兵八万,侵略内地,旬日间,打破县城十一座,契丹兵所过之地,片甲不留,无数中原百姓葬身刀兵,火海。
    消息传到大梁,梁帝异常震怒,立即调精兵五十万直扑大名府,誓要杀尽汉奸,保护百姓!
    梁帝身边那么多猛将奇人,再加上这么庞大的军队,去攻击只有八万契丹兵的敌军,契丹国的军队一触即溃,双方在蓟门激战六天,花荣等人大败,他虽然射中了史文恭的左肩,自己却也被庞万春射穿了右臂,险些坠马。
    契丹大将花荣知道梁国实力太强,兵力太盛,以区区八万兵力,根本无法取胜,但他碍于军令,不敢怯战,强撑六日后,只得放弃新抢来的十一县,率残军退守大名府,以待援军。
    梁帝亲自为大梁国将士们擂鼓助威,大梁**队日夜不停的攻城,这拨打累了,就换那拨,梁军轮番休息,轮番吃饭,终于在第十四日的上午打破了大名府,而此时,契丹国的援军离地还在半日的路程。
    花荣等人见大势已去,万不得己,只得出了大名府的后门,率军撤向契丹国。
    此一战,梁军击杀辽将三十七员,悬首东门,花荣扔下粮草,辎重,军械,轻身出逃。
    花荣只撤了半日,便与大辽国援军相遇,双方相见,彼此叹息不己。
    花荣是宋江爱将,有宋江作保,辽帝自然不会处治花荣。
    梁帝在大名府驻扎了重兵,严防辽兵来攻。
    梁帝还让人在国境线上射箭,梁**士们纷纷把写着字条的箭射过辽国边境。
    辽兵捡起一看,这些字条上只写了两行字:吾得大名府,乃是取我汉人之本有,汝失大名府,乃失汝蛮夷之本无。
    这句话说的非常有意思,意思就是说,我梁帝武松得大名府,只不过是取回我们汉人本来就有的东西,你大辽国丢失了大名府,只不过是丢失了你们本来就不应该有的东西。
    这些字条到了辽帝帐下,辽帝虽然气愤,却也不敢和兵强马壮的大梁国开战,只得忍下这口恶气。
    于是,这场一触即发的梁、辽之战,暂时停止。
    梁、辽二国,各自止兵休战。
    按说到了这个时候,梁、辽两国之战事,应该暂时停顿了,应该不会再起波澜了,但这中间,还真的出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就是,一个小人物的出逃。而这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的出逃,竟对后来的历史发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小人物,名叫秦桧。
    秦桧其人,本是个杀猪的。此人相貌端正,有才华,然而品行却极端恶劣,说是猪狗不如,一点也不为过。
    秦桧自小被其兄长含辛茹苦养大,成年后,便谋害了哥哥,霸占了嫂子,嫂子不堪其辱,自杀了。
    秦桧不容于世,亲朋知其龌龊,无人和他往来。只得杀猪为生。
    秦桧杀了三年猪。突然有一天。被辽将宋江掳到大辽,后来见他有些才学,甚是欣赏,便抬举他做了个文案人员。
    这秦桧从此有了俸禄,也不用再辛辛苦苦去杀猪了,非常感谢宋江,便为宋江卖命工作,宋江见他勤恳。越来越喜欢他,便将他带到自己身边,协助自己处理一些政事。
    后来,宋江说动狼主,发辽兵打下大名府,秦桧便被他带到了大名府,做了一名副通判。花荣攻打周围县城时,便命令秦桧做了一个县令。
    再后来,大梁**队为天下人伸张正义,打退了大名府守将花荣。将契丹势力尽数逐出大名府,并派兵占领了大名府以及被辽兵侵占的所有县城。并杀死所有番官辽将。
    这秦桧见梁军骁勇难敌,而花荣又只顾自己逃跑,丢弃了自己和新得的县城,便脱了官袍,从狗洞逃出,只身逃回了家乡。
    这秦桧,臭名在外,猪狗不如的他无论走到哪,都是受人嫌弃的对象。
    于是,他过了半年讨饭的日子,后来,他又偷了一辆手推车,用漆漆成别的颜色,然后帮人拉货赚点小钱,他名声不好,找他拉货的人特别少,后来他又开始偷钱,抢钱,最后干脆奸淫掳掠,无所不作,很快就会追捕,他知道本地容身不得了,只得改头换面,割了胡须,远走异乡。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举目无亲,又饥又渴的秦桧看着街上那些热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