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武松 >

第156章

重生武松-第156章

小说: 重生武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0章 武松巡幸史家庄
    五月中旬,武松骑着大雕飞回梁山泊,去探望大理国皇太孙段智兴。
    “皇太孙殿下,本王军备倥偬,无暇来看望殿下,殿下莫怪。”讲礼毕,武松开言道。
    “多谢梁王殿下关照,转眼之间,在下己在梁山叨扰你数载,蒙你大恩,却无以为报,心下甚为惭愧呀。”段智兴说话间,脸上显出沧桑之色。这个少年,蒙受丧父灭国之难,心里所承受的创伤比任何人都多,自从来到史家庄安身后,便一秒都不敢今晚,每日拼命练武,静侯报仇时机的到来。这个少年的双肩上,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伤痛,他几乎每晚都从噩梦中惊醒,却从不言败,第二天鸡叫三声便起,继续刻苦练功。
    “皇太孙殿下休要这样说,当年本王乃是一介布衣,却和你的曾祖延庆公结下了生死之交,本王当年承诺待时机成熟,必定助你段氏复国,此言如昨,本王一日未敢或忘。本王一言九鼎,言出必践!我此次前来梁山,就是要告诉皇太孙殿下,待大梁国的地盘扩至华阴县,便兵发大理,助你夺回皇位!”武松信誓旦旦道。
    段智兴扔掉手中宝剑,双手抱拳,道:“好!梁王真乃大丈夫!我曾祖父,没看错人。”
    “殿下,你可愿去济州居住?我给你建一座大宅院……”
    “多谢梁王盛情,在下久居梁山清静之地,已经习惯了,况且这里最适合练武。就不劳梁王费心了。”段智兴道。
    又寒暄几句。武松骑雕返回济州。
    五月底。武松令卢俊义和史进作先锋,继续攻打四周州县,卢俊义和史进这俩刚被武松赐婚从而娶到了心仪已久的大美人儿的家伙打起仗来格外勇猛,只半日之间,这俩猛人全率兵攻克了竞州府,之后,卢俊义攻打汶上县,史进攻打东阿县。二人一战得胜,顺利占领这二县。二人休息二日,又一鼓作气,率精兵猛将攻打沂州,十日之间,沂州守将被这两位大爷斩杀了十三位,又过四日,沂州城破,卢俊义、史进并肩入城。
    卢俊义和史进再立大功,武松当着众将的面。重赏此二人金银,还加重了二人的俸禄。
    大梁国众将士见梁王如此厚赏征战立功之人。纷纷请战,武松派出六支劲旅,分别派史文恭、鲁智深、林冲、关胜、杨志、呼延灼统领,袁朗、縻貹、李助、燕青、马灵、萧嘉穗、乔道清、孙安、卞祥、李逵、栾廷玉、张清、韩存保、索超、石秀等几十名大梁国战将作他们的副将,这六支军队从六个方位出师,挟大梁国兵锋正盛的余威,仅仅激战了九个月,便为武松打下了金州,房州,均州,邓州,襄州,郢州,随州,颍昌府,孟州,郑州,汝州,陈州,蔡州,颍州,齐州,淄州,潍州,莱州,登州,密州,除了这些大州,他们还夺得县城三百七十二个,这些县城中,其中就有武松起家的地方……华阴县。
    值得一提的是,梁山大军路过猿臂寨的时候,天下第一神炮手轰天雷凌振在袁朗、縻貹等超级猛人的保护下,架起上百门大炮夷平了武松的老对头陈希真的用来栖身的狗窝……猿臂寨。炮声刚一停,梁山军便奋勇出击,袁朗、縻貹率兵围山,陈希真仓皇失措,只得与张叔夜等人从后山逃命去了,除了那些猿臂寨头领,其它的猿臂寨贼兵全被袁朗、縻貹等人斩尽杀绝。
    陈希真这位老贼这回连藏身之地都没有了,只得从水路逃进了淮西王庆的地盘,找了个无人的荒山扎起营寨,暂作安身之地。
    至此,曾经雄踞东方多年的东方三雄,如今只剩下武松一家独大,而且是越来越大,而武松的老对手宋江和陈希真,都被梁山的大炮夷平了栖身之地。
    这天,黑旋风李逵求见武松,进了梁王府后,他行过大礼,然后道:“梁王,关于如此处理白虎山旧地和猿臂寨废墟一事,俺有一计,想要对梁王说知。”
    武松特别喜欢这位忠心耿耿,刚正可爱的黑大汉,便笑道:“哦?铁牛也有计?说来听听。”
    李逵咧开大嘴笑道:“白虎山旧地和猿臂寨废墟不适合种粮食,却很适合养猪,梁王何不把这两地圈起来,为梁山大军提供猪肉?”
    梁王武松彻底被这个天真烂漫的黑大汉逗的捧腹大笑,当即答应道:“好,就依铁牛之计,把这两地建造成养猪场。铁牛,你马上和陶宗旺去办这事。”
    养猪场很快在这两地建成了,后来这两地还增加了新的项目:养鸡、鸭、鹅、牛、羊、鹿等所有能够提供肉食的动物。昔日强横霸道的两个大山寨,如今成了动物乐园。
    大梁国的地盘发展到如此程度,武松已经完全独霸了整个东方,区区一个梁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彰显武松的身份了。
    于是,以朱武为首的文官集团,以卢俊义为首的武将集团,纷纷上了劝进表,劝梁王顺天命人心,早正大位。
    武松非常客气的拒绝了:“本王名微德薄,岂敢作此之想?此事休要再提。”
    朱武等人何等精明,他们知道武松绝对不是真心辞让,而是在故作谦虚。因为从古至今,任何一位打天下的新帝王登基,尽管心里再怎么向往着君临天下,万民拜服,表面上也绝对不能露出来,必须得再三辞让,充分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无心于皇帝之位,只是群下再三恳求,这才“万不得己”的担负起为民做主的责任,坐上这个主宰万民的位子。
    再者说,之务之急,最紧要的事也确实不是匆匆忙忙的去登基,而是要巡幸所有新打下的地盘。
    武松整整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将这些新打下的地盘一一巡幸完毕。从当地选拨贤良。从山林中遍访贤士。然后任命贤良忠正之人为一州太守。
    这些州县存粮都不多,武松还得派从梁山大仓和济州大仓,甚至是暹罗诸岛运粮,整整运了二十一天,才解决了燃眉之急。虽然在这二十一天之中,梁山军每天运粮数量都达到上百万石之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些新地盘的百姓和将士。全是武松的子民,武松做为大梁国之主,他有责任和义务保证他的子民吃饱穿暖,否则大家凭什么要支持他这个政权?
    待诸事皆毕,武松下令巡幸起身的地方……华阴县,卢俊义、史进、鲁智深等重将全部随侍在梁王左右。
    华阴县百姓得知武松和史进率大军前来,全都牵着牛羊,担着酒食前来劳军,武松相谢过后,分文不取。对众百姓道:“本王多谢华阴县父老厚待,本王军粮甚多。不敢劳烦乡亲们!本王在此宣布,华阴县百姓三年之内,不交赋税!”
    华阴县百姓欢腾不己,武松又大摆宴席,请县中父老。
    忙到晚上,己有九分醉意的武松拉着史进的手,带上卢俊义等人,来到史家庄。
    昔日偌大的一座史家庄,如今到处都是蜘蛛网,和破旧的院墙,西风残月,倍感凄凉。
    武松下令军士打扫史家庄,并将史家庄周围的数十万亩农田全部收纳,并入史家庄的管辖范围。
    这一晚,武松在史家庄外面搭起军营,和史进同榻而眠。
    “兄弟呀,我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你的帮助啊!”酒气上涌,激动至极的武松竟然洒下了热泪。
    史进这位铁汉更是流泪不止:“大哥……啊不……梁王过谦了,梁王才武绝人,取天下乃是早晚的事,史进得以服侍左右,倍感荣幸!”
    “当年咱们要是没有这座史家庄,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事业,本王一定要在史家庄为你立祠堂!”武松道。
    “多谢大王厚爱!”史进扑通一声跪下道:“大王,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兄弟!”武松拉着史进的手,想把他拉起来:“在梁王府,众臣对我谦恭,那是应该的,但此时只有你我二人,就不必拘泥这些君臣之礼了,兄弟有话,但讲无妨!”
    史进不肯起来,而是正色道:“如今大梁国已经独霸东方,和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甚至大宋朝廷都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臣请大王早正大位,以附万民之望!”
    “兄弟,这事不急。”武松神秘一笑,拉起史进坐在床上,对他道:“如今之计,要是安定这些刚打下来的地盘,让百姓们吃饱穿暖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要启用一大批忠诚正直的官吏,抑制当地豪强,为百姓平冤屈,理诉讼,在万民安泰,齐乐太平,而其它国家的贤士们如过江之鲫一般归附大梁国的时候,那时再考虑大事,为时不晚。”
    天下第一建筑大师陶宗旺带人日夜赶工,新的史家庄很快就建成了,气派的青砖大瓦,豪华的楠木家具,雕梁画柱,福运升腾,把史家庄映衬的美轮美奂。
    数十万亩的农田并入了史家庄,史家庄成了和柴家庄并立的超级大庄园。这天,武松私下里和史进饮酒,对他说,他想把这些田园所产任何物资,全赏给史进个人,让史进一下子成为超级大财主。
    生性善良刚正的史进急忙跪下道:“梁王大恩,史进永世不忘,但梁王赐我史家庄一事,万万不可行!”
    武松问道:“为何?”
    “当年柴进献出所有田地、钱财捐献军资,为咱们梁山军提供了巨额军饷和军粮,这才能让咱们养的起那么多军队,如今梁王圈地数十万亩不用来作军资,却要赏给我史进个人,必会令柴进寒心啊,其它将军也会认为梁王是故意偏向史进!梁王爱惜史进,甚于大梁国任何一位将军,史进感激涕零,但史进绝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让梁王的威名受损啊!”史进真诚的说语中,赤胆忠心一览无遗。
    “兄弟,我真没想到,你竟然对我如此忠诚。好,那我就不把史家庄作为你个人的封地了,我就像赏赐柴进一样,也让你做一州太守吧。”武松深深的为眼前这位兄弟的忠诚打动了。
    “多谢梁王厚爱!”史进道。(未完待续。。)

第221章 明教圣女
    武松率领部下在修葺一新的史家庄上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中,他每天都拉着史进喝酒,二人边喝,加回忆着当年二人在史家庄上施粥棚周济难民,以及其它行善积德的好事。
    这日傍晚,二人正喝酒呢,大梁国的情报机要总管时迁突然派人送来两封加急密函,送这两封机要密函的人随身备好了火石和匕首,万一被人发觉无法脱身,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烧毁密函,然后自杀,绝不让自己泄露口供。
    武松打开两封密函一一观看,心下大惊。
    第一封密函只有寥寥数语:“大宋朝廷访得原济州太守张叔夜的下落,因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便不再计较之前张叔夜丧师辱国之事,重新启用,张叔夜把陈希真送给他的十串珍珠全部献出,给权臣蔡京、童贯等人送了重礼,求蔡京、童贯准许猿臂寨义士陈希真率部投诚,蔡京、童贯依允,目前张叔夜和陈希真皆被封为上将军,朝廷己委派此二人协助大宋军队平江南。”
    第二封密函文字较多:“十三日前,在江南重镇杭州城中,江南皇帝,明教教主方腊暴毙于御座上,在此之前,这位江南皇帝已经有半年多没上朝了,每日只有深宫中传示口谕。听闻方腊崩逝的消息后,江南众臣前往查探方腊遗体,方知此人乃是替身,江南太子方天定大怒,严刑拷打皇帝身边的近臣,近臣受刑不过,只得道出实情。原来方腊本人早已在半年前便不知去向。为了不让众臣生疑。顺便不让朝廷生乱,临走前方腊特意访得一位和他长相极其酷似的人冒充他,这人从不上朝,更不敢与方腊的嫔妃有染。直到此人突然生病暴毙,众人方才发现此人不是方腊真身。目前江南国已经乱成一团,太子方天定勉力维持朝政,却仍然改变不了乱局。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太子立即继位为帝。安定朝局,另一派则认为,皇帝生死未卜,太子不能在这时登基,否则必定会受到明尊的惩罚。
    江南国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由明教骨干担任国家要职,他们既对方腊忠诚,更对明教中的至高神……明尊忠诚,让他们背叛生死未卜的老皇帝,而马上投效到新皇帝那里。他们做不到。
    而让太子马上登基的人,则是地位低微之人。他们想搭上太子这架云梯,弄个拥立新君之功,为自己捞取为官资本。
    江南国的两派势力水火不容,最终酿成了内乱,就在他们杀得血流成渠之时,大宋军队已经开到了江南国,目前双方已经交兵。”
    武松看完这两封书信,心下大为吃惊,他做梦也没想到,陈希真这个跳梁小丑一般的垃圾,屡次舔权贵的屁股,屡次与自己为敌,又屡次被自己打得落荒而逃,几天不见,竟然还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朝廷的上将军!
    更让武松吃惊的是,在他刚穿越过来之前,他就知道在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