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9章

三国志乱-第9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遂分崩离析。动乱中,什翼犍死,拓跋代灭亡。6 岁的拓跋珪(什翼
犍嫡孙,父拓跋寔,母贺兰氏)随母亲贺兰氏逃至贺兰部避难。苻坚
吞并拓跋部后,将他们分散安置在云中、定襄、雁门、五原四郡,把
什翼犍原控制的区域一分为二,河以西属铁弗刘卫辰,河以东属匈奴
独孤刘库仁。

    匈奴独孤部与拓跋部世代相婚,关系很深,是拓跋联盟的重要成
员。代亡后,独孤部和铁弗部互相争夺,刘库仁最终击败刘卫辰,尽
收其众,独孤部成为代北力量最强的部族。为了寻求庇护,拓跋珪母
亲又带着拓跋珪由贺兰部来到独孤部,依附刘库仁。383 年,前秦瓦
解,刘库仁也去世,弟刘眷继位。385 年,刘库仁子刘显杀死叔父刘
眷,把拓跋珪看成是最大的隐患。拓跋珪被迫逃回拓跋部北方的贺兰
部,不久,原什翼犍联盟的许多部族首领陆续汇集到贺兰部,拓跋珪
的舅父贺讷也支持拓跋珪重建联盟。386 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
浩特东南)被推立为代王。

    新建的联盟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所谓“宗室八姓”是联盟的核
心。这八姓是拓跋邻时形成的拓跋氏和它的七个血缘部族;其次是宗
室八姓以外的其它部族,力量比较强的有贺兰部、丘穆陵部等;第三
是一些汉人,其中张衮、许谦等人较有影响。386 年,拓跋珪放弃原
来西晋的封号,改称魏王,建都盛乐。

    拓跋珪的首领地位遇到挑战。刘显拥立什翼犍少子窟咄和拓跋珪
争夺王位。窟咄的出现,引起联盟内部骚动:莫那娄族首领莫题送箭
给窟咄,勿忸干族首领于桓策划活捉拓跋珪。拓跋珪带领联盟各部穿
越阴山,迂回到贺兰部那里以避刘显兵锋,同时去后燕请求救援。拓
跋珪的祖母是慕容垂的姑母,慕容垂于是援助拓跋珪,二者合兵在高
柳(今阳高)打败窟咄,窟咄逃到铁弗部,被刘卫辰杀死。

    窟咄的失败造成独孤部内讧,刘显同几个兄弟发生火并。拓跋珪
听从张衮的意见,乘独孤部内乱,联合燕军,准备彻底击溃刘显。独
孤部在马邑(今朔州东北)大败,向南溃散到弥泽(今朔州南),又
为重兵包围。刘显丢下部众,西奔西燕慕容永。独孤部部众悉为魏燕
所获,各类牲畜数万头也尽归联军。

    从388 到394 年,拓跋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一个好战集团。六年间,
它不停顿地向四周各部落进行战争,先后征服或者击溃了阿拉木伦河
一带的鲜卑宇文种的库莫奚部、嫩江流域的解如部、漠北的高车诸部、
意辛山以北的叱突邻部、纥奚部、西方的柔然、西南的铁弗以及毗邻
的贺兰部等等。这些征服战争为拓跋珪将来进击中原提供了物质基础
和人力资源,也减少了他的后顾之忧。391 打散铁弗都是上述战争中
最著名的一次。

    刘卫辰被刘库仁击败,一直蛰伏朔方代来城(包头市西南)。刘
库仁死后,铁弗部力量逐渐恢复发展起来,士马强盛。391 年冬,刘
卫辰命其子直子鞮率众八九万由南部攻击拓跋魏。拓跋珪反败为胜,
自五原金津南渡黄河,径入代来城,铁弗部奔溃四散。刘卫辰为部下
杀死。拓跋珪籍其珍宝畜产,获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
分赏诸部首领。刘卫辰的子弟之中,只有第三子勃勃逃走,其余宗党
五千余人皆被拓跋珪擒拿诛杀。这一战后,黄河中上游的河套地带也
置于拓跋魏的控制之下。

    拓跋联盟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畜牧业。受汉人影响,拓跋珪开始在
盛乐息众课农。394 年,他命令拓跋仪带领一部分部众从五原到稒杨
塞外进行农业生产。

    随着拓跋部的迅速强大,魏和后燕的联盟开始出现裂痕,终以兵
戎相见。击败刘显,后燕攫取了绝大部分的虏获物,还强徙八千余落
于燕都中山。以后后燕不请自到,多次介入拓跋魏对四周部落的战争。
391 年6 月,慕容垂子慕容麟在赤城(托克托县东南)打败贺兰部,
擒获贺讷,降其部众数万。拓跋珪引兵救授贺讷,慕容垂考虑到战马
来源于代北,不愿马上同拓跋珪闹翻,遂归还贺讷部众。慕容垂扣留
出使中山的拓跋珪之弟拓跋觚为人质,向魏索求战马,遭到拒绝,魏、
燕绝交,拓跋珪转而遣使通好于西燕慕容永。

    魏燕绝交尚未导致双方的战争,原因是各自后方都不安定。当时
后燕还有两个宿敌未灭,一是翟魏,一是西燕。翟魏是丁零人在黄河
南岸滑台建立的政权,它以河为固,反复东晋、后燕,西燕之间。392
年慕容垂灭掉翟魏。394 年慕容垂取晋阳,围长子,杀慕容永,亡西
燕。同时,拓跋珪也在全力巩固后方。393 年3 月,魏军西渡苦水,
大破侯吕邻部。7 月,南攻收容铁弗勃勃的薛干部。394 年10月,拓
跋珪逐杀从云中(托克托县东北)西走的柔然(是前几年被强徙到云
中来的),被逐杀的柔然人只有万余人逃到漠北。

    395 年,拓跋珪与慕容垂太子慕容宝会战于参合陂,大破后燕军,
俘获士卒4 ——5 万,皆坑杀之。397 年,乘慕容垂新死,亲勒六军
40余万,攻取晋阳、中山、邺等名城重镇,拥有黄河以北之地,隔河
与东晋相峙。

    匈奴独孤部首领刘显败亡后,弟弟刘肺泥、刘亢埿,刘眷子刘罗
辰率部投降拓跋珪,刘罗辰的妹妹还嫁给拓跋珪为皇后,生北魏明元
帝拓跋嗣和华阴公主。刘罗辰率众归附北魏之后,受到重用。刘罗辰
家族后来也从代北南迁河南洛阳… 濮阳,形成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的
河南刘氏。刘罗辰死,传爵位于儿子刘殊晖,刘殊晖传儿子刘求引,
刘求引传儿子刘尔头。刘尔头生子刘仁之,深为掌权的尔朱世隆所信
用。刘仁之儿子刘嵩,在北魏末年官任大鸿胪卿。刘嵩的儿子刘桃汤,
官任奉朝请。

    409 年,拓跋嗣(拓跋珪长子,母南匈奴独孤氏/ 刘氏)杀拓跋
绍(母贺兰氏)夺位,即魏明元帝。415 年,魏国连年霜旱,畿内民
多饥死,有些朝官建议迁都邺城。崔浩、周澹二人反对迁都,说:
“太行山以东的汉人不知鲜卑人虚实,以为人畜欢多。如果现在迁去,
山东人看到鲜卑人数有限,一定要发生轻侮心。”魏明元帝赞成崔浩
的意见,但怕挨不到来秋,最后决定挑选最穷困的国人(鲜卑人)到
山东定、相、冀三州,令汉民每户出租米五十石来养活这批穷国人。
422 年5 月,刘裕死,拓跋嗣乘机出兵,先后攻破滑台、洛阳、虎牢
(今河南荥阳西),然后分兵略取兖州、青州各城邑。经过一年多的
战争,宋失掉司、豫、兖州等地,宋只保有兖州湖陆(今山东鱼台)
以南和豫州项城(今河南项城)以南的地方。

    423 年,拓跋焘(拓跋嗣长子,母河北临漳人杜氏)即位。424
年,柔然派六万骑入云中,把拓跋焘层层包围了五十余重,拓跋焘镇
定自若,射杀柔然可汗的弟弟,柔然惧,遁去。接着拓跋焘又令安集
将军长孙翰、安北将军尉眷北击柔然,柔然北逃。425 年,拓跋焘发
五路大军,汇集到漠南,然后弃去辎重,轻骑越过沙漠进击,柔然惊
慌失措,向北逃去。429 年,拓跋焘再次出击柔然,柔然西逃,部落
四散、窜伏山谷,魏分兵搜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柔然族类
前后降魏者三十余万落,魏获戎马百余万匹,畜产、车庐,弥漫山泽,
有数百万。拓跋焘又击高车,高车诸部降者数十万落。徙柔然、高车
降附之民于漠南,东至三军源,西至五原阴山,三千里中,使之耕牧
而收其贡赋。魏民间马牛羊及毡皮为之减价。

    425 年,夏主赫连勃勃去世,魏兵攻夏。431 年,赫连定在行军
途中受到吐谷浑邀击被擒,夏亡。436 年,拓跋焘灭北燕。439 年,
拓跋焘征北凉,包围姑藏,沮渠蒙逊子牧犍出降,收姑臧(武威市)
城内户口20余万。450 年率军10万南下进攻刘宋,经略江淮,围汝南
县,直抵今江苏省六合县。后遭宋军顽强抵抗,掠淮南5 万余户而返。

    明元帝不愿遵循兄终弟继遗俗,于422 年采纳崔浩建议,采用了
汉人的太子制度。太子监国,作为皇权的一种辅助方式,应属权宜之
计。但是,北魏明元、太武两朝却将之定为常务制度。事实上,当太
子的权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东宫集团便麇集而成了;而东宫集团发
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了。结果,451 年
太武帝剿灭东宫集团,杀太子晃。不久,阉官宗爱伺机作乱,杀死太
武帝,操纵了朝廷大政。

    阉官当道,皇权难以伸张,母权制遗俗却在权力斗争的夹缝中乘
机而兴。452 年,宗爱势力被镇压下去,文成帝拓跋浚(太子晃的长
子,母柔然人郁久闾氏)被拥上皇位。北燕亡后,国王冯弘的子女被
虏到大同,冯弘子冯朗在北魏官至刺史,冯弘之女成为拓跋焘的贵妃。
冯朗之女冯文明成为文成帝的皇后,并成为献文帝拓跋弘(拓跋浚长
子,母李氏)养母。465 年,12岁的献文帝即位,冯文明继续抚养孝
文帝拓跋宏(拓跋弘长子,母李氏)。冯文明一直掌握着朝政,吸收
汉族制度,建立“班禄”制度给官员俸禄,实施均田制,建立户籍制
度。冯文明生活俭朴,但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和外国使
者的手段。490 年冯文明去世,孝文帝独揽朝政。

    5。鲜卑族的汉化鲜卑拓跋部建魏国,都平城。魏国武力强大,掳
掠人口也最贪暴。十六国迁徙民户,是想充实国都和附近地区。魏国
掳获人口,充实平城和畿内以外,还强迫很多人作奴隶,比十六国要
野蛮得多。但是,也因为魏掳获的人口特别多,到后来,出现一个比
十六国规模更大的融化。

    389 年,魏道武帝攻破解如部,获男女杂畜10数万。390 年,袭
破高车袁纥部,获生口马牛羊20余万,纥奚部、纥突邻部来降附。399
年破高车杂夷三十余部,掳获9 万余口。400 年,高车所属小部930
余落来降附。429 年,大破柔然国,高车诸部前后归降30余万人,又
袭击高车,得降人数十万,迁徙到漠南游牧。398 年,徒山东六州民
吏及徒何(鲜卑)等杂夷36万,百工伎巧10万余口到平城及畿内。399
年,徙山东六州22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到平城。418 年,徙冀定幽
三州徒何于平城。451 年掳获宋民5 万余家,分居平城附近。481 年,
魏孝文帝以南齐俘万余口班赐群臣。402 年,掳获匈奴残部,徙居平
城。403 年,越勤部万余家,尉迟部万余家来降附。413 年,魏明元
帝攻破越勤部,掳获2 万余家。414 年,河西胡(匈奴)酋刘遮等率
万余家来降附。415 年,河西胡刘云等率数万户来降附。426 年,魏
太武帝攻夏,掳获万余家归平城。427 年,攻破夏都城统万,掳获赫
连氏家属和宫女万余人及秦雍人士数千人归平城。439 年,灭北凉,
徙沮渠氏宗族及吏民3 万余家到平城。

    396 魏道武帝攻后燕时,除去一部分留守兵,出征兵多至40余万,
足见魏是部落众多的大国。灭燕以后,掳获人口和降附的大小部落愈
益增加。魏太武帝武功更盛,平城、畿内以及漠南容纳人口尤多。自
魏文成帝时起,魏渐趋衰弱,无力再迁徙民户到平城一带,相反,还
要迁徒一部分鲜卑贫户到山东诸州郡就食。平城和畿内聚居着大量各
族被掳人,在鲜卑人势力强大的环境里,他们的语言和习俗,自然要
受鲜卑的影响。高欢的曾祖高湖降魏,祖高谧得罪,被迁徙到怀朔镇,
到高欢时,一家完全鲜卑化,可见居住在平城一带的各族被掳人,相
处既久,逐渐融化成鲜卑人。

    鲜卑统治者利用汉族士人来统治汉民,汉族士人也利用鲜卑统治
者来保持士族压迫汉民众的利益。但是,汉士族士族处在屈服地位,
并不心甘情愿。崔浩力主恢复封建制、废郡县制。崔浩真正的意图是
要魏皇帝承认汉族世族历代相传的割据势力为合法,摆脱鲜卑地方长
官(州刺史、郡太守多是鲜卑族)的压制,要求象西周封建制那样,
地方的汉族世族各治自己的坞堡,对鲜卑魏廷只保持朝贡关系。崔浩
排斥鲜卑族信仰的佛教,力主中国本土的儒教和道教。矛盾不可避免,
崔浩被鲜卑贵族杀害。

    大河南北诸州郡是魏国的真实根基,居住在这个地面上的是汉士
族和汉民众,鲜卑统治者依靠偏远的平城畿内和不多的鲜卑人想控制
全国,事实上有极大的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