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25章

三国志乱-第25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陷得更深,这就得看吟者的功底了。今天就是这样,我很投入是因为
我很喜欢这首诗,那么的朗朗上口,而且其中的意境之闲适,就是我
上辈子追求的境界,自然而然的就能陶醉我。体会是会随着诗表达出
来的,所以我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意境表达了出来了,不仅我陶醉其
间,周围的人更是被感染的如痴如醉。一个个的痴呆相倒是平日所不
多见的,尤其是刚才问我的那个孩子,基本已经大脑停止工作了,哈
喇子都快流下来了,我怎么感觉他听诗听出来食欲了,很奇怪。

    但是有一个人很清醒,完全没有被我的诗所陶醉,他看看周围人
的样子,又看看我,奇怪的问道:“公子,您刚才念的那就叫诗吗?”

    我脑袋边上的汗已经出来了,我居然忘了这里还有个大字不识的
典韦同学:“呃,那就是诗。典韦你觉得怎么样?”

    典韦看看我:“挺好听的,桃花来桃花去的,听着让人倒是挺舒
服的,有点像我们家乡的急口令,不过有有点不一样,那些人说起来
可快了,公子说起来慢悠悠的,好像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啊?”我问。

    “都挺绕口的。”典韦自信的答到。

    “逗死我了,典韦,你太可爱了。”许褚从后面抱住了典韦,作
狎昵状。

    大家全都乐了,把刚才诗里的意境全打破了,众人越乐声音越大,
气氛一下就变了,典韦见大家笑得这么高兴,自己也跟着傻乐。

    “公子啊?大家在乐什么啊?说出来,让我也乐乐。”典韦自以
为小声地问我。

    但是他的声音还是太大了,周围的人基本上都听见了,本来已经
有点要收敛的笑声,又大了起来,许褚兄弟干脆倒在地上了,乐得直
打滚。

    我走过去,拍拍典韦的脊背(个太矮,也只能拍到这儿),语重
心长地说:“看来得赶紧教你认字读书了,省的将来再闹笑话。而且,
当大将的不认字,也不行,为了你的将来也得让你学学了。”

    我看大家也乐得差不多了,就对刚才那个小孩子说:“怎么样,
现在是不是可以证明我是陈登了?”

    小孩子尴尬地说:“实际上我早就知道你不会是别人,像你这么
大岁数,有这种谈吐的本来就没几个,根本不会去冒名顶替,我只是
不忿别人说你才华高而已,故此想试试是不是真的象他们说得那么有
文采。”

    “那你认为我的文采如何?”

    “我根本不能跟您比,就是我哥哥估计也不敢说能望您项背。”
小家伙说话倒是越来越恭谨了。

    “那么能告诉我你是谁了吗?是否可以替我通禀一声啊?”

    “我叫荀修,可以替您通禀,可是这里现在只有我和我哥,族里
的人现在几乎都在许县,根本不用通禀,我还是先去告知一下我哥吧。”
说着小家伙转身就要往里去。

    就在这时门里转出一位青年书生,冲着我一拱手,作了个揖:
“不用进去啦,我都听到了。”

    我看他一袭青衣,头戴纶巾,身材修长,五官嘛倒也端正,岁数
也就在十五六岁,刚想问话,那青年书生就已经说话了:“见过叔父,
侄儿荀攸这厢有礼。”

    我现在已经没有了原来那种惊艳的感觉了,见得牛人多了就是这
点不好,再加上身边还有几个,连曹操都见过了,其他的人已经不能
让我的情绪波动过大了。

    但是我姿态还是要做的,往前紧走几步,作了个搀扶的姿势(心
道,好假):“不必多礼,咱们进去好说话。”

    于是一行人呼呼噜噜得就都进了院子,看来这个家还真是什么人
都没有,那个小荀修已经开始指挥许褚他们干这干那了。

    我跟着荀攸进到了客厅,彼此落座,荀攸又要施礼,让我挡住了。

    我说:“我母亲虽然出身荀氏家族,可是对娘家的事却没跟我说
过太多,所以我也知道的不是很清楚。至于你,我也是只知其名,不
明白咱们之间的具体关系,不知道你能不能跟我讲讲,让我见其他人
时也有点准备。”

    “荀家祖上本就是大族,我的曾祖父跟您的外祖父是亲兄弟,我
的祖父官拜沛国相,您的父亲就是接任的我祖父的职位。这样说您就
知道了吧。”

    原来他的祖父就是那个荀昱:“那您的父亲可是单名一个彝?”

    “正是,看来您还些许知道一点。”我们相视一笑。

    “七年前,沛国瘟疫流行,父母为了救灾,四处奔波,结果双双
染病辞世,留下我和未满周岁的幼弟。我们就只能跟着祖父度日。就
在四年前,祖父因为党人之祸,入狱囚死,我和弟弟就只有回到老家
生活。”荀攸说得很辛酸。

    “不过还好,我为祖父守基(守孝)三年,读了三年的书,现在
学业小成,正在颖川学院就读,估计再有个几年我的学问就会大涨。
弟弟现在也在那里读书,家里人到是对我们很照顾,这次要不是赶巧
到老宅里收拾些器具,你们恐怕要吃闭门羹喽。”说着,荀攸笑了。

    正文第三十章谜团“怎么会这样呢,这里应该是荀氏祖居,为什
么荒废至此,我真的感觉非常奇怪,不知道你可否为我一解谜团?”

    “确实如您所说,此处是荀氏祖宅,谁也不想随便放弃,但是世
间的事情往往如此,天随人愿的事情能有几桩?”

    我看着荀攸,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些隐情,他不好意思说似的:
“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荀攸沉思了一下说:“家丑不便外扬啊。不过你也不是外人,我
就说说吧,反正知道的人也不少,就算不知道,看到荀家现在这副破
落样子,也能猜出几分。”

    “你知道吗这个家破败成现今这个样子,只为了一桩事——分家。”

    “为什么?为什么要分家?”

    “还能为什么,家大了,人多了,住不下去了,可是又不愿意走,
就闹成现在这样。”

    “那也不应该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啊,家里不是还有家主吗?”

    “守志(荀俭)伯祖倒是想把大家都压住,可是压得住吗?‘荀
氏八龙’不光在外面是龙,在家里一样是龙。”

    我把头低下了,真没想到是这样,居然因为分家把家里闹成这样。

    “那也不应该没人住啊?起码应该住几个人在老宅里不是?”

    “那可不成,要住,大家一起住,要不住,谁都别住。已经很多
年了,要不然也不会荒成这样。除了我们小辈有时来打扫打扫,根本
就没有人住,反正也没东西了,根本不怕人偷。”

    “不是都学儒家孔孟吗?就不能彼此谦让一些?”我接着问。

    “教学生的时候,在外面做人的时候是没问题,在家里你认为孔
孟之道有用吗?”

    “为什么没有用,中庸之道吗,大家基本上平均了不就行了吗?
多多少少得差一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诧异的问。

    “差一点,差半点都不行。”荀攸好像有些气愤。

    “我的祖上本就人丁稀少,祖父和父亲都是一个人。我们只需要
一两间房就可以了。”

    “可是其他人呢?你要知道,我的叔祖,伯祖一共有八个,有的
孩子多,有的孩子少,有的都有了孙子了,这一家子就大了去了。生
了孩子就得要占房子是吧?你看这家,哪里有那么多地方让人占,早
就满了。要不是当初你外祖父还在,根本就压不下去。可是他老人家
也有个到头的日子不是?人不能跟天地同寿啊!也有天命到头之日,
老爷子一下葬,家里就乱了,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开打。守志伯祖只
是个名义上的家主,根本就压不住台子,于是就闹分家。”

    荀攸看了我一眼,好像很同情:“有些事情祖姑和祖姑丈可能不
愿意讲,也是有道理的,你知道吗?第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就是你的母
亲。”

    我完全被惊呆了,还有这样的事,我的父母根本就没跟我提起过。

    “当年闹得最凶的时候,你的母亲还未及笄,更未许配人家,家
里闹得凶,一间房子也是房子,就要把你母亲往外嫁。正好你叔祖到
家中治丧,拜别你的外祖父,赶上了这一段。家里人就和你叔祖商量,
由你叔祖出钱在许县盖了一所大宅院,把荀氏一族都搬到了许县,这
就算作聘礼,把你母亲许配到了你们家。”

    “要不然你以为荀家会轻易地把女儿就许配出去吗?要知道虽然
当年你父亲已经举了孝廉,但并无实际官职,仅凭着你叔祖就能把我
祖姑轻易的迎进你们家吗?”

    荀攸说的这些事我根本闻所未闻,但是却发生在我的身边,我是
备受打击,原来父母居然是这样成婚的,那我不也等于是荀家内部分
家的产物了。

    “说起来,要是没有荀家的内斗,就不会有你的出生,这一点,
你没想到吧?”荀攸微笑着看着我。

    他这一句话让我缓过神来了。

    “好像是这样啊!”我笑得有些不自然,我自己也知道,但是控
制不了。

    “没想到你这么大年纪受到的教育已经这么多了,居然已经学会
控制表情了,不过还不到家。”荀攸的话没有半点取笑的意思,我看
得出他眼里的真诚。

    “那你祖父的离开跟这次分家有关系吗?”我接着问。

    “那倒没有,我们是参观者,那时我祖父已经在沛国任上有几年
了。”

    “不过有两个人的离开跟分家有直接关系。”荀攸那眼神看着我,
估计是想让我问他。

    “哪两个?”无所谓,不耻下问是美德。

    “荀绲,你的二舅,还有就是荀爽,你的七舅。想不到吧?”

    “确实没想到,二舅他们是怎么被挤出来的?”

    “实际上也没别的原因,你二舅人比较老实,说话也少,你二舅
母人又好又贤淑,跟他们闹不起来,自然就借着上任的机会,被挤出
去了。”

    “你七舅相对比较麻烦,他人聪明,干事练达,这是有名的。但
是名声在外就遭人嫉妒不是,于是他党人的旗号就跑不掉了,李杜被
抓就被逼跑了一次,第二次李杜被杀,那还不跑得更远,现在都不敢
回来。家里有几个跟党人没关系的?为什么独独就他跑了?你想想,
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了不是。”

    说着说着荀攸突然跪了下来“说句实在话,你知道我为什么跟你
说这些吗?”

    我赶紧上前要扶他,他一摆手,示意我不要扶:“我是想你带着
我们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啊!”

    正文第三十一章造反中国古人喜欢聚族而居,这样做的好处很明
显,会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不小的势力,这样就会有一种威慑力,尽
可能的避免别的族群对自己的攻击,有利于一个血统的延续。于是就
出现了最早的氏族公社,他们不仅保护自己,还攻击其他的部落(族
群),来扩展他们血统的影响力。

    但是这种模式同时带来的毛病也不少,一个种族需要一个强有力
的领导。这个领导的职能可以统领全种族的大小事务,于是他的权力
也会很大,就会获得一些普通族众所没有的待遇。而这些待遇会引来
一部分族众的眼红,在强力的领导下,也许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
生,但当这个领导不够强力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就会有人争夺这个
领导权,争夺这些特殊的待遇。于是乎产生了内斗,甚至分群别居。
这种情况使得一些领导不得不找出对策来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
在中国一个叫大禹的族群领导,发明了儿子继承法,他的儿子建立了
中国第一个朝代——夏。

    可是这样就能解决族群内部矛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夏
也被灭了,所以就有新的领导想别的方法来完善,于是到了秦朝,族
长变成了皇帝,社会变更成了封建制,但是依然没有改变的内部斗争,
要不然汉朝就不会有‘七王之乱’了。因为什么?因为缺少两样东西,
长子继承法和财产继承法。而且族长的权力太大,甚至可以达到生杀
予夺,随心所欲的地步。后来的鬼子到中国来学到了这个族群关系,
可是他们加上了长子继承法和财产继承法,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局,
就是本家和分家的区别,虽然中国也有本家和支家,但是在义务上跟
鬼子的本家分家制度相差甚远,所以鬼子的制度相对要稳定许多。而
中国却没有这个区别,于是族群内部斗争激烈,大到皇权的争夺,小
到地方族群的权力斗争,无所不在。荀家的争斗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