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24章

三国志乱-第24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却显得更可怕了,已经有些许黄水渗出了。

    我又扯了一块白布,蘸上酒,顺着伤口边缘隆起的部位,一点点
翻着皮肉擦。我耳边传来了典韦咬牙的声音,我知道他醒了。就用眼
睛示意黄忠和许褚从旁边压住典韦,然后自己继续清洗工作。一切都
忙完了,我也累得一身是汗,心里讲话,这精细的活真不是好干的,
比他妈的练武累多了。

    最后,我用剩余的白布把典韦包裹了一下,这次清理上口的工作
就算彻底完成了。我也彻底累残了,坐在一边直喘粗气。典韦也坐了
起来,对着我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对我真不是一般的感激,就是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我是公子,他现在的身份只是个下人,唯一
比别人高的地方就是他是黄忠的徒弟,我居然这样不辞辛苦的救护他,
他当然很感激了。别说是他,就连黄忠也非常感谢我,虽然典韦人是
我的,可这徒弟是他的,我这么帮忙,他也觉得很有面子。

    夏侯敦也很高兴,冲着典韦道:“你他妈的真有福,这次从曹府
带来的好酒,总共就这一坛,本来是准备回去的路上庆功喝的,现在
都被你的伤口喝了,你说怎么办?”

    典韦笑呵呵的看着夏侯敦说:“你说吧,我也不知道。”

    许褚冲着典韦一挑大指:“不错,老典,居然能把熊打晕。我自
认没这份本事,这次我服你了。”

    典韦冲着许褚诡异的一笑:“不知道了吧?我打猎的本事比你强
多了,我们那边山上有个著名的猎户,跟我特别好,据说以前做过山
贼。我大哥那天说的黑话就是他教给我的,他还教了我好多打猎的本
事,其中也有怎么打熊。我时常见他拿着熊皮,熊胆下山换钱,所以
他打得熊也不是一只两只了,在捉熊上很有经验。他说‘熊的鼻子是
最软弱的,使劲打一拳就能把熊打晕。’我刚才被那家伙扑倒在地,
就想起了他说的话,反正也是最后一下了,行不行就是他了,所以那
劲肯定大了去了,不过确实好使,这破熊还真就晕了。”

    正文第二十七章高歌许褚听的眼睛发亮:“有这样的事,下次我
也试试。”

    我心想,这都些什么人哪,居然没事老想着打熊,你以为熊是那
么好打得,这次是典韦运气好,下次就不一定了。

    果然有人跟我心贴心,黄忠讲话了:“这种事情,一次就够了,
哪里还能让你再去碰熊啊!你也不看看刚才多危险,要不是典韦命好,
今天我们就得收尸了。还能让你们由着性子瞎胡来,有那力气,从这
里给我搬着石头跑回谯县。”

    一句话说得许褚耷拉下了脑袋什么都不说了。

    虽然一帮人里有一个受了伤,但是成绩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我们
打倒了一头熊,而且还有很多的山鸡,野兔之类,对了还有几头鹿,
感觉很风光。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连那个受了伤的典韦也
高兴得手舞足蹈,在这种气氛的带动下,我的嗓子又开始发痒了。

    “日落西山红霞飞,兄弟们打猎把营归,把营归,车上的猎物如
山堆呀,愉快地歌声满天飞,满天飞。

    米索拉米索,拉索米到re,愉快地歌声满天飞。“

    这首歌好学,曲调简单,哥儿几个听了觉得很棒,让人振奋,军
人的素质这时候就都显出来了,很快的学唱了起来。于是很快的就变
成了大合唱,当黄忠等人学会的时候,那雄浑的嗓音更是给人一种激
情,还真有当年军训的感觉。

    就是曹操也唱疯了,毕竟刚刚二十岁,这歌儿又好听又好学,他
当然也不能拉下,但是又觉得有些别扭,于是问道:“贤弟你这歌做
得真棒,不过这米索拉米索,拉索米到re,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是胡音,一共七个音,发到,re,米,发,索,拉,西,对
应我们的宫,商,角,少徵,徵,羽和少羽。我也是临时想到用他的,
要是用宫商角徵羽来唱此曲,就不好听了,感觉会比较绕口,所以一
时兴之所至就把胡音加了上去,怎么样,感觉还不错吧。”

    “贤弟真是有学问哪,居然连胡音都懂,比哥哥我强多了。”看
着曹操的表情,我心里那个高兴啊,他一定认为这孩子是个怪物。那
我就再给他添把火。

    “我感觉此曲还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让我想想。”

    于是我就把一二三四这几个口令加了进去,果然唱起来更有气势
了,俨然有进行曲的架势了。大家合唱起来那叫一个威风,连曹操家
的下人们也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高歌了,更是惹得路边的百姓驻足观
望。这种听着好听,学又好学的曲子谁不爱听,于是有的百姓也加入
到我们的合唱团里,随着我们的队伍行进了,边学边唱,有的甚至跟
着我们进了谯县城,才发现本来是要回家的。

    这下曹操更惊讶了:“贤弟,你真是奇才啊!这么简单的一二三
四,让你用在此处,居然使整首歌有脱胎换骨之感,奇才啊奇才!”

    被人称赞当然高兴了,再加上这首歌带给我的那种兴奋,我有点
得意忘形了:“此之谓点睛之笔。”

    曹操当时就懵了:“什么叫点睛之笔啊?”

    我一听曹操这么问,心想这下坏了,吹牛吹爆了,居然把南北朝
的东西给搬出来了,汗!!!还得赶紧补救。

    “这个,我是从一个老先生那里听来的。”我就把画龙点睛的故
事搬到了春秋时代的赵国,哄得曹操一愣一愣的,最后我不得不说一
句:“不过我回家查了很多典籍,很遗憾!一直没有查到,就连我的
父母也不知道这个典故。看来春秋时的古籍的遗失确实很严重,可恨
的始皇帝,搞得那个焚书坑儒毁掉了我们多少宝贵的财富啊!”

    曹操算是彻底让我说晕了,估计他现在已经不知道我到底是谁了,
居然还能知道这种失传的古籍,真是不可思议的陈登啊!

    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曹家,一个下人好像在门口已经等了很长
时间,看到我们过来,飞快的跑道曹操的跟前:“公子,您被举为孝
廉,朝廷发文让您进洛阳为郎。”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看来他父亲的计划成功了,于是他
立即打赏了那个下人。回过头来通知了大家这个消息,并且同时宣布,
今天晚上开宴席,大家不醉无归。

    汗!!!!居然让我们几个孩子不醉无归,这简直就是犯罪。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时。我们来到了犯罪现场,一切作案工具
已经齐备,其他同伙也陆陆续续进场了。大家基本上都岁数不大,没
那么多讲究,所以气氛很容易就调动起来了,觥筹交错之间,山南海
北的奇闻,军旅政局的逸事,就没有我们说不到的。哥们儿兄弟的言
语也是随处可见,我们是一个个胡说八道,满嘴跑马。说到高兴处,
曹操居然还叫上来一群舞姬,大家听听音乐,看看舞蹈,兴致一直很
高。

    第二天,夏侯家的几个孩子要回去了,虽然没几步,也不能老住
在别人家不是。而我们也要登程了,不过队伍里多了一个人,那就是
曹操曹孟德。

    正文第二十八章吟诗我设计的路线是从谯县至陈县,再到颖川,
可以顺便去见一下我的那几个舅舅,然后再直上洛阳。可是我不知道
曹操怎么想的,于是我就跟曹操商量了一下,曹操也知道颖川荀家的
大名,也想找个时间去拜访,可是没有门路,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我这
个引荐人,却又没有时间。曹嵩那边催得很急,曹操为了自己的仕途,
不能耽误,因此不得已跟我们在谯县东门外告别,走上了去陈留的道
路,这条路虽然不比颖川近,但是道路平坦,能够更快地赶到洛阳。

    颖川郡又名许地。相传,“许”源于尧时,因许由牧耕此地而得
名。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秦王政
十七年(公元前230 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
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
(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 年),
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
(治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
均属颍川郡。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物的更迭,很多东西都在变化。汉武帝
的时候,颖川郡迎来了它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太守——颖川太守黄霸
黄次公,此人可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教大家。他少学时学律令。武帝时
未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独用宽和为名。宣
帝时为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后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封建
成侯。汉世方治民吏,皆霸为首。为政对外宽和,对内严明,后世将
他和龚遂作为封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据说颖川学院就
是他在任时建立的。所以颖川文风越来越盛,到了三国时期又出了几
个著名的牛人,让颖川学子的名气大增,冠于当世。

    告别了曹操,我们走上了去陈郡的道路。一路无事,我们穿过陈
郡,直奔许县。魏黄初二年(221 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
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是魏国的国都。现在的许县也是车水
马龙,人潮如海,不愧是颖川的治所所在,要知道陈寔他们家可就在
这里,而且这里有著名的颖川书院,如果不去看看可真是入宝山而空
手归了。但是现在我还真不能去,一个四岁大的孩子,谁认识你是谁
啊,所以只能先奔我那几个舅舅的家,到时候让他们领着我来,就方
便多了。而且现在这里还出了个人才,这就是很多人称其为‘三国第
一军师’的郭嘉(当然这些人基本都是魏国的粉丝),不过此君现在
只有三岁,且是寒士出身,找都没有地方找去,所以现在的我只能放
弃。于是我们穿城而过,直奔我们的中转目的地——颖阴。

    颖阴里许县很近,可以说是没几步就到了,荀家又是颖阴的大族,
所以一打听就找到了,没费什么事。

    来到荀家的门前,我们觉得非常诧异,按说荀家是当世大族,出
了著名的‘荀氏八龙’,咱怎么破落也不至于住这么一套破房子吧,
连父亲住的那破院落都没得比,更不用说跟什么曹家大院比了,我都
怀疑我找错了地方。

    这是里面出来一个童子,也就在八九岁的年纪,穿得十分朴素,
一身粗布的行头,虽然不象乡下孩子,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
是衣服上没有补丁而已。他看见我们把车停在府门口,好像十分高兴,
跑到跟前问:“请问,你们是谁啊,到这里找哪位?”

    “这位是我家公子,乃我家主公沛国相陈公汉瑜之独子。我家公
子乃是你家家主的外甥,到此特来拜见你家家主。”黄忠从容的答到。

    “知道了。不过我听家里人说过,陈公子自幼异于常人,半岁能
语,十月能文,今虽四岁,已可成诗作赋。余虽不才,但恐人欺,不
置可否与公子对答一番,以示真伪?”

    寒!!!刚到姥姥家,就被人堵在门口搞问答,这叫什么事啊!!!

    但是看来不答应还不行,人家不给你通报,总不能堵在人家门口
叫吧。

    所以我只好说:“小哥请了,那就请您出题吧。”

    “这可不敢当,要是你真是陈公子,我还比你低一辈哪。”

    “这样吧,你看那边种的是桃树,你就以桃为题做首诗吧。”

    我那个气啊!居然让一个比我低一辈的孩子给堵在这里了,好,
你既然以桃为题,我虽然自己也能做,但是就冲你这态度,我再盗版
一次,我压压你的威风。

    我故作潇洒:“听好了。”我开始背诵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
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
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
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正文第二十九章荀攸吟诗是一种很讲究情调的事,很容易让人陷
入诗中的意境里,而且不光是吟诗的人,连听众也一样,甚至听众会
陷得更深,这就得看吟者的功底了。今天就是这样,我很投入是因为
我很喜欢这首诗,那么的朗朗上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