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197章

三国志乱-第197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财粮草,所以徐州才会有如此多的军队。至于马匹,肯定是糜竺家
和张辽家干的好事,否则决不会有这么多的骑兵。不过不知道士兵的
素质怎么样,还有张昭打仗的能力我也不敢确定。

    袁术在八月初整军二十五万出兵寿春,号称四十万。不过这个数
字水分太大了,真正能征惯战的老兵根本就没多少。据藏在汝南的奸
细回报说,袁术的精锐士卒,加起来不足三万,都是历次战争留下来
的。而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没怎么训练过的新兵蛋子,能力上欠缺不说,
连武器装备也不合格。

    很多人都拿不到像样的武器,一只部队往往只有三分之一有正规
装备。其他的人穿的还是家里的衣服,什么颜色都有,花花绿绿的。
手里拿的武器就更别说了,刀茅等正规装备少得可怜,象青州士兵拿
的强力武器更是一样没有,好多人已经回到了原始社会,手里不是木
棒,就是石头。那形象根本不像是要去打仗的部队,而是一批准备打
架的流氓,只是人数比较夸张,实际战斗力能有十万人就不错了。

    这样的队伍会有多大的战斗力实际上黄巾起义的的时候已经检验
过了。但是袁术就是不信那个邪,他的作风根本就不是打硬仗的人,
意图非常的明显,他就是要凭着人数吓唬对方。所以随军民夫自然也
多了不少,浩浩荡荡的队伍看起来真的很唬人。

    八月中袁术的大军从慎县开拔了。你还别说,这招还挺好使,真
的有人中计了,袁术以人数的优势吓跑了下蔡令,十天不到的时间,
已经在淮水上安排大军渡河了。而陈温的大将陶谦虽然说是严阵以待,
但是看到对方如此多的人数,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心里也不住打颤。
当袁术的大将张勋指挥渡河的时候,数千条大小船只缓缓推进的样子
让陶谦吃惊不小,只好在岸边发了一阵冷箭,就带人撤回了寿春。

    正文第四百六十六章联合扬州有船,淮南也有,但是这些船只大
多在下蔡,下蔡令把下蔡让给了袁术,连船只都没带过江,所以袁术
的船队才会这么庞大。九江和丹阳的船只虽然比淮南还多,但是并不
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因此陶谦无奈的退了下去,但他并不是就
这样算了,他在寿春准备了很好的礼物招待这些入侵者,他有充分的
自信让袁术吃不了兜着走。

    袁术现在很嚣张,兴奋让他的脸看起来有些潮红,刚刚在一个侍
女身上发泄了自己多余的精力之后,他象是攻下了寿春一样的得意的
对张勋说:“都说陶谦有本事,陈温有了他就不必担心我的大军,我
看这纯属胡说八道。你看我们不是轻松的就过来了吗?他陶恭祖不过
是在江边扔了几根茅草而已,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勋的本事不大,但是拍马屁的功夫却十分到位,他就是靠着这
本领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上的:“主公不能这么说,陶谦老儿还是有些
本领的要不然董卓老儿也不会那么看重他。他要没有真本事,也不敢
顶撞上官了,听说陈温就吃过他好几次憋。”

    袁术听张勋这么说,立刻一愣,他没想到张勋居然敢反驳他。袁
术的从弟袁胤听到张勋的话也非常奇怪,这张勋从来就没有说过什么
过头的话,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象不认识张
勋一样,奇怪的看着他。没想到张勋竟然话锋一转,说出这么一套词
来:“虽然陶谦有本事,但是,他也知道主公雄才伟略,不敢再次逞
强。度德量力之下,只能退回寿春。想来我主兵进寿春之时,就是陶
谦献城纳降之日。”

    张勋一席话说得袁术哈哈大笑,比吃了多少好东西都过瘾,立刻
吩咐身边的袁胤记下给张勋的赏赐。身为主簿的袁胤一边摇着头记着
赏赐,一边看着袁术的另外一员大将纪灵。只见纪灵根本不看袁术和
张勋,而是看着烟雨笼罩的淮水,好像有什么心事一样,对这主仆二
人的表演根本就不关心。

    陶谦手下还是有几个人的,尤其是陆俊,他乃庐江太守陆康长子,
德才兼备,是陶谦手下的大将。顾雍顾元叹去年出任合肥长,一年时
间就把合肥治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年少,可是才智过人,陈温把他找
到身边谈了几次,发现他真的是见解独到,连陪坐的陶谦都觉得自己
获益匪浅。所以袁术一出兵,陶谦立刻将他调到身边任兵马从事,是
陶谦不可多得的谋士。

    顾雍和陆康两个人年岁都不大,但是两个人的智谋都非常高,他
们合在一起给陶谦出了个计策,虽然有点儿损,但是陶谦认为此计可
行性非常之高,有可能一下自就能打得袁术无力回天。所以现在的陶
谦,反倒希望袁术赶紧把队伍集结到寿春城下。

    陈到得到了袁术出兵的准确消息,立刻通知了黄忠。两个人带着
五万兵马,由薛县出发,一刻都不耽搁,直扑沛县。他们的行动,吓
得沛国相半死,以为朝廷军队要攻击袁绍了呢。但是两个人并没有动
沛国的一草一木,只是在城外驻扎了一夜,就绕城而过,继续向南挺
进,直奔相县了。在相县,两个人又把当地驻守的谯郡太守淳于琼吓
了个心惊胆颤,不过两个人还是没有停留,继续向南,突入了淮南境
内。

    整个行军过程不过十天时间,袁绍所领的豫州让这些兖州兵马搅
得是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感觉随时就会开战了似的。

    袁绍把治所安在了颍川许县,得知朝廷大军过境的消息后,气得
暴跳如雷:“陈登小儿,忒已无礼,穿州过境,视我如无物,是可忍,
孰不可忍也。我一定要洗雪前耻,不行,我就趁他出兵之时,拿下兖
州。”

    审配在边上劝说袁绍:“主公,不可造次啊。陈登现在兵强马壮,
虽然兖州空虚,但是有青州,冀州和司隶相护。我豫州虽然粮草充足,
兵员足备,但是与陈登开战还略有不足。”

    这时候逢纪站了出来:“正南此言差矣。我料青州兵马不足,赵
云小儿领并州牧,带走青州数万兵马。老儿程昱,手中虽然有兵,但
不足十万,且多是屯田士卒,不足为虑。冀州初定,民心不附,多有
心向主公者,荀彧宗族皆在此地,可以家族安危挟制此人,量其必不
敢出兵。吕布虽勇,却无机心,乃一勇之夫,不必担忧。我料青州此
次出兵,必为公路之汝南,南阳。吕布不动则已,若其出兵必进南阳,
吾等只需偏师一旅断其粮道。招景升之兵与之战,则诸事谐矣。”

    审配非常专注得听着逢纪的话,等他的话说完,微微点了点头,
冲着袁绍说:“主公,元图的话有理,但是我想这样还不能保证我们
一定能取胜。以属下之见,咱们还得联合扬州的陶谦,和益州的刘焉。”

    正文第四百六十七章‘纯良’什么时候信息都是最重要的,我在
袁绍手下的奸细起了大作用。这个最大的劲敌,我当然不会忽视,袁
绍的一切异动,仿佛都是在我眼皮底下进行的。虽然他现在是脱了毛
的老虎,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十五万军队是除我之外任何其他
的势力所没有的。

    豫州最大的郡汝南虽然被他弟弟袁术占了,但是袁绍根本就不在
乎,他有的是钱粮,袁家给他留下的东西不少,再加上我放了他所有
的家人,这些人又带给他一大笔的钱粮所以他真的什么都不缺。

    汝南虽然不再手里,但是汝南离颖川很近,以袁术的本事,根本
就引不起多少汝南高人的兴趣,他们也纷纷弃袁术而投袁绍。相对于
汝南来说,颖川才是关键,这里有比汝南更多的人才。石韬石广元这
个历史上许庶,诸葛亮的挚友,不仅投靠了袁绍,而且还向袁绍推荐
了他的好朋友,汝南孟建孟公威,两个人一广博的见闻,丰富的知识,
一举征服了袁绍,成为了袁绍手下仅次于审配和逢纪的谋士。而出使
益州和荆州的人就是他们两个。

    我在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立刻就让属下把郭嘉,贾诩找来商议。
我在会客厅悠闲的喝着酒,看见他们两个人过来,慵懒的大了个招呼
:“来,来,都坐过来点儿。一人来一杯,这可是用灞河水酿的酒,
你们都尝尝,味道很不一样的。”

    郭嘉笑眯眯的坐了下来,端起酒杯,先闻了闻,然后浅浅的尝了
一口,然后带着浅浅的微笑说:“味道真的有些不同。不过,主公你
这么着急的找我们来,不会就是为了让我们尝尝酒的味道,这么简单
吧?”

    贾诩自顾自的品尝着美酒,根本没接郭嘉的茬。我笑了笑,把酒
壶递给了刚品完一杯酒的贾诩:“当然不会是喝酒那么点儿小事。刚
才来了密报,你们上次安排的陷阱已经成功了。袁绍现在已有所动作,
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他不仅联系了荆州的刘表,而且开始联系
益州的刘焉了。”

    贾诩好像一幅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说:“这也许是他最后的机
会了,他一定不会甘心就这样被主公打垮的,所以联系刘焉也不是不
可能的。而且通过观察,我想主公现在也有所察觉了吧,刘焉并不是
个安分守己的人,什么张鲁联合贾龙堵塞益州朝见之路,纯属胡说八
道。他现在除了没敢穿上皇袍做皇帝,几乎所有皇上能享受到的,他
都有了。”

    郭嘉也说:“他是不敢一个人跟朝廷对抗罢了,如果这几个人联
合起来,他的胆子就大多了。尤其他益州道路崎岖,他确实可以有这
样的想法。我估计他肯定是这么想的,高祖退居益州,为汉中王,而
后出陈仓而得天下,既然高祖做得到,他为什么就不行呢?何况他又
有地利的优势,就算打不过主公,凭借贾龙和张鲁的能耐,守住汉中
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袁绍这么一搞,必定天下大乱,他当然不会放
弃这么好的机会了。”

    我看了看两个人:“那扬州如何?”

    ……

    九月一日袁术大军前锋抵达寿春境内,二十多万人,浩浩荡荡的
来到寿春城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营寨把整个寿春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陶谦好像是吓坏了,根本没有派任何人出城作战,只是在城头布置了
大量的兵力和防守器械。

    袁术的大营整整扎了三天才完全扎好。这么糟糕的功作效率,是
个人都看的出来袁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了,但是偏偏陶谦对这一切却
视而不见。不管手下的将领们如何请战,陶谦就是不批准,还不断的
向扬州刺史陈温汇报现在的情况。最后竟然还定下规条,出城讨敌要
战者斩。弄得寿春众将一头雾水,却没认真地敢出城一试。

    九月三日,秋雨连绵,雨虽然不大,但是下的人心里面十分抑郁。
尤其是袁术,他本来想趁着今天大寨扎好的时候开始进攻的,但是这
场雨却打乱了他的计划。袁术虽然无能,不过对打仗还是有一定心得
的,湿滑的城墙是绝对不利于攀登的,摔下来的几率要大很多。泥泞
的路面也决不适于大军开仗,在这样的地面上行进,速度的严重受限,
会让他的士兵成为弓箭手的活靶子。虽然他的手下人多,但是还没有
多到可以随意浪费的地步。

    九月五日,小雨突然加大,袁术的大营里开始积水。不得已之下,
袁术下令准备向高处转移。但是还没等他转移,淮水却突然掉转矛头,
扑向了寿春城外的袁术大营。袁术惊慌失措之下,带着两千亲兵,逃
向寿春城外的高山,躲避气势汹汹的洪水。

    但是,想要等上的人根本不止他这一支人马,沿路无数的士兵想
要登山,堵住了袁术逃跑的道路。这个时候袁术显露出他‘纯良’的
本性,让亲兵分成两路,一半兵马沿路斩杀逃兵,替袁术开出一条逃
生之路,另一半则保护他的安全。一时间通往北山的路上人头滚滚,
血流成河。

    正文第四百六十八章老师袁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运的笨蛋,靠
着自己有个好家世,硬是混得风生水起。可是他却是个具有了贵族子
弟一切臭毛病,而没有任何真本事的混球。只会四处挑拨,对别人横
挑鼻子竖挑眼,好像一副什么都看不惯的样子,跟孔融,祢衡又得一
比,以此来博得士人阶层的承认。

    这样一个人偏偏前期的运气还好得出奇,在所有人都不承认孙坚
的时候,偏偏是他拉了孙坚一把,从此被孙坚视为知己,得到了孙坚
的帮助。哪怕是他离弃孙坚的时候,孙坚也义无反顾的帮助他,甚至
临死还吩咐自己的子侄帮助他。幸亏他儿子孙策聪明,不像他爹那么
迂腐,要不然整个孙家就毁在这个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