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179章

三国志乱-第179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傕,郭汜从张济那里得到了不少青州军的情报。知道了青州军
的可怕,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出战,只是严守着一座座的石头城。
准备在攻城战中,慢慢消耗我们的实力。不过接连三天,他们只见到
了城外不断集结的青州军,在一点儿一点儿的增兵,再向关前压缩兵
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异动,也没有人来攻城。

    李傕,郭汜也是沙场老将了,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种平静早晚会被
打破的,但是至于青州军会采取哪种攻城方式就不是他们可以测度的
了。但是本着高手的直觉,他们做好了各项防御措施。他们知道青州
军偷城能力很强大,所以就实行换岗制,反正人很多,一个人干不了
通宵,就轮着班的盯,只要你青州兵不能趁夜偷袭就行了。他们也知
道青州军骑射厉害,但是攻城的时候,骑兵的作用还是不如步兵的,
只要防守人员不出城,你又能奈我何?至于青州军那种强大的爆炸性
物品,李傕,郭汜也想出了对策,他们居然用大石把城门堵住了,这
样青州军就没办法了吧?

    连续三天没有进攻,并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在等待攻城物资,我
手上的炸药不够了。九吾龙最近都快累死了,现在可是黄河的汛期,
他的船又大多是海船,运粮不说,还得运刀茅器械,工作繁重。尤其
是我在拿下洛阳后让他送来的这一船炸药,更是让他倍感头疼。这东
西水火都不能见,装在大木箱子里,剧烈的撞击也不行,不过这东西
的威力他可是见识过,确实太可怕了。只要爆炸一枚,就可以让近丈
方圆的地方了无生机。

    九吾龙的努力是人所共见的,大家全都非常满意他的工作成果。
尤其是这一船炸药地运抵,让我们一个个全都信心十足。估计现在就
算说我们要从这里炸到长安,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够用了,何况它一个
小小的潼关呢。于是在货物安全抵达的第二天,攻城战开始了。狭窄
的地形让我们没法安置那么多的投石车,但是几十台也够用了,只要
炸得准,潼关大门的敞开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炸弹的命中率还是不高,不过错有错招,大部分的炸弹都扔到了
城墙上,或者城里,直接效果就是把城墙上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四台床
弩给干掉了三台,剩下的一台也彻底哑火了,没有任何人敢跑到那附
近去送死。李傕,郭汜更是让我直接给干下了城墙,只敢躲在城墙下
面指挥抵抗。

    我们的失误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该派关羽冲上去拿下城墙,但是我
害怕伤亡惨重,尤其是我们的炸弹谁都不知道会飞到哪里,要是把关
羽炸上了天,我还不得后悔死啊。于是在我们炸塌了城门的时候,发
现了一件令我们十分气愤的事情,城门的后面不是大道通衢,而是一
座石头山,严严实实的堵在那里,不管用什么兵种冲上去都没用。

    这种无赖的计策,虽然很丢脸,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很实用,
彻底杜绝了我们冲进城门的想法。无奈之下,我只得下令撤兵,而城
上李傕,郭汜的董卓军却不知道都从哪里冒了出来,一个个跟打了鸡
血似的,挥舞着董卓的大旗,好像他们打了多大胜仗一样。

    我郁闷的坐在大帅的位置上给自己倒了杯酒:“真没想到,竟然
让一座小小的关城给阻住了。”

    郭嘉也喝了口酒:“这李傕,郭汜的招数虽然无耻,倒也实用。
不过凭这种战法要想守住者潼关,恐怕还是不行的。咱们如果舍得出
去一些人马,凭借强攻,也可以拿下这座城池。”

    我郁闷的说:“这我也知道,但是这样的话,咱们的损失太大了,
我觉得得不偿失。”

    贾诩在边上轻声的道:“如果主公不想要这座关城的话,属下倒
是有一计可破此城。”

    正文第四百一十九章天花“什么办法?”我急切地问:“只要能
够少死几个人,这城关不要也罢。”

    贾诩嘿嘿一乐:“那就行了。只要有大人这句话就好办了,水火
无情,我可不敢保证这里还会剩下什么。既然主公想保存士卒,那么
这罪孽也就大点儿了。”

    第二天,青州军又没有攻城,李傕,郭汜知道青州军一定是在想
办法对付他们,但至于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攻击,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只有一点他们最明白,一定要尽全力顶住,否则青州军进了雍州,他
们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就算青州军不收拾他们,董卓也不会放过他
们的。

    第三天,青州军再次出现了,一样还是投石车阵,李傕,郭汜很
自觉地下了城墙,等待着青州兵的炸弹。但是,这次青州兵最主要的
攻击利器炸弹变成了配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落地就爆炸,而且能燃
起大火的火球。

    这些火球只要炸开,方圆三五丈内不管是什么东西沾到就着,哪
怕是泥土,石块一样熊熊燃烧。不少的董卓军兵都被火球中溅出来的
火烧到了,他们痛苦得在地上翻滚,凄惨的嘶嚎。

    一开始李傕,郭汜还真没把这当一回事,但是很快就有人报来一
个消息,把两个人吓了一跳:“两位将军赶紧想想办法吧,青州军也
不知道从那里请来的这些妖火。这种火的火苗几乎都是蓝色的,水根
本就扑不灭。”

    李傕,郭汜傻了,水能克火这是谁都知道的,这帮青州军是怎么
回事?天上的霹雳能请下来,这妖火也能请来?青州人难道真的有神
仙暗助?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一个大大的火球在距离两个人不到两丈的
地方炸开了,好几个亲兵也被妖火烧到了,而且真的像报信的士卒说
的那样,水浇上去一点儿作用都不起,不仅如此,有的火苗子还呈现
出诡异的蓝色,吓得李傕和郭汜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有一种战栗的
感觉。

    城上防守的董卓军已经开始逃命了,没有人再愿意呆在这个死亡
之地了,最后一台床弩冒着蓝色的火焰在城头熊熊燃烧,要多吓人,
有多吓人。

    城头没有守军了,也就没有人威胁投石车了,于是投石车得以向
前推进,一点儿一点儿的接近城下。这种前进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
内各处也燃起了大火,甚至还有不少粮草垛子也开始燃烧了。

    李傕,郭汜明白,这城是守不了了,没什么说的,赶紧撤吧,能
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爱怎么样怎么样了。东门封住了,那就开
开西门,大军一路狂飚,离开了潼关坑兽槛谷,逃到了潼关的第二座
小城。不过这座小城还没完全建好,明显的比坑兽槛谷的城墙要低,
李傕,郭汜,逃到这里,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

    他们逃跑了,我们却没办法追,东门的大石头就够我们挖一阵的。
城墙上燃起的大火把石头都烤热了,士卒们根本不敢用手直接接触这
些石头,已经有不少人被烫伤了。索性大家手里的家伙全是钢制的,
现在就拿它们当撬杠了,一点点地把这些石头移开。

    不仅如此,我们进城也蛮小心的,毕竟我们不知道城里的情况如
何,城里现在还能听见人喊马嘶。实际上现在的潼关城确实已经空了,
李傕,郭汜狠心之下,扔下了一部分烧伤严重的董卓军逃离了潼关城,
这些人在城内哀号的声音,城外可是能听见的,所以我们还时不时地
扔几个燃烧弹进去,加速他们的死亡。如果他们不死,我们还真不敢
就这么冲进去。

    大石头一点儿一点儿的减少,东门口渐渐的露了出来,城内的呻
吟声少了许多,几个斥候冒着风险钻进了城里,发现潼关城已经空了,
赶紧回来向我们汇报。我也懒得说什么了:“用沙土灭火,覆盖在火
苗上,这火一会儿就灭了,记住啊,千万不能用水。”

    传令兵兴奋地说:“没问题,昨天折腾了一天,我们都明白了。”

    大火慢慢得到了控制,除了一片焦土,潼关几乎什么都没留下。
对了,还留下了城墙。

    西城墙下,摆放着上百具烧焦的尸体,我看着这些挛缩的尸体,
一点儿想吐的感觉都没有。连年的征战,已经让我失去了对这些战争
副产品的感觉,唯一的感触就是觉得他们很可怜,这么多年轻的生命
就这样消失了,要是他们能在田里耕作,不知道能种出多少的粮食,
养活多少百姓。

    许褚慢慢的从后面走了上来,站在我的后面,看着那些烧成团的
尸体,也是一肚子的牢骚:“用火最大的坏处就是不尽兴,还影响食
欲,下曲阳如此,这小小的潼关也如此。哎,今天晚上又吃不得肉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烧死了,也有存留下来的,从这些人的口中
我们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关中现在瘟疫流行,听这写董卓军
士卒形容的病情来看,很可能是天花。

    正文第四百二十章肆虐“天花”又名痘疮,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
急性发疹性疾病。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道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
》中已有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
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
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二十
三——公元二十六年)。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天花”病的
记载。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这是世
界最早关于“天花”流行的记载。对于“天花”书中尚载有具体治疗
药物方法。

    东汉末年瘟疫流行,我自己见过的就有好多,伤寒,疟疾,霍乱,
我见过得多了。在广陵的时候我还见过小虫病,也就是现在众所周知
的血吸虫病。天花倒是只见过一两例,不过都是后遗症患者,说白了
就是麻子。但是这种人现在也很少见,原因无它,这种病的死亡率太
高,达到二分之一以上,就算是挺过来了,也得落一脸的大麻子。所
以很多人一发病就被当作神厌鬼弃的人物,活活的烧死了,以此来杜
绝天花的流行。这也是现在这个阶段根治瘟疫最好的办法,虽然有些
残忍。

    青州流行过伤寒,霍乱和疟疾,在我的大力督导下,青州人民已
经改变了喝凉水吃生肉的习惯,使得这一主要传染途径得到了迅速的
控制。隔离制度在秦朝的军队里就有了,拿到汉朝用自然也是百试百
灵。何况青州的军队实力强,又十分的受百姓爱戴,因此老百姓都非
常配合,这也是我们能够迅速控制瘟疫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华佗
老头的努力,青州数次都从瘟疫的魔爪里解救了无数的百姓,几乎成
了瘟疫流行以后大家想到的第一避难所,这也是为什么青州人口会暴
增的一个主要原因。

    青州人口的暴增,带来的附带效应就是周边地区瘟疫流行,过境
的百姓可不管会不会把瘟疫带到这些地方,所以跟青州接壤的主要大
路上现在都人烟稀少,一听到又有瘟疫患者大军来了,都扶老携幼的
避难去了。

    青州虽然有多次治疗瘟疫的经验,却独独缺乏治疗天花的办法,
就连神奇高手华佗先生也对这种疾病束手无策。不过幸好中原地区很
长时间都没有爆发过天花了,而我也是从几个麻子身上才知道这年头
有天花的。但是现在听说三秦大地上居然正在流行瘟疫,而且正好就
是连华佗先生都谈虎色变的天花,能不让我感到忧心吗?

    不光我担心,贾诩和郭嘉也都感到害怕,就连那些武将们听到天
花流行,一个个也全都变颜变色的。吕布干脆这么说:“主公啊,痘
疮非人力可敌,不如退兵吧,要是咱们的士卒感染上了痘疮,恐怕就
不是死几个人的事了。这可比攻城略地危险多了。”

    许褚和关羽也在边上随声附和:“是啊,这痘疮太可怕了,我们
还是退兵吧。”

    郭嘉叹了一口气:“撤兵?你们也不想想,是那么容易就撤得了
的吗?你们以为袁绍为什么供应给河东的百姓粮草啊?他肯定是准备
好了,才会给咱们粮草的。断我们后路的计策,肯定早就在实施过程
中了,咱们回军必定得跟袁绍打一仗。”

    “那就打呗,谁怕谁啊?”许褚瓮声瓮气地说。

    “你想得太简单了,咱们一过去,袁绍必然是堵住函谷关口,一
场硬仗不说。咱们的粮草也堪忧啊,你以为他为什么只给三万石粮食,
他那是早就算好了的,咱们要是不能够在半个月内拿下长安,就得面
对粮荒。而且只要咱们只要一回军,河东的袁绍兵马必定撤退,河东
百姓的吃饭问题谁负责啊?要按咱们主公的性子,恐怕连函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