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150章

三国志乱-第150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制作的的爬犁已经足够把所有的人一起运走了。不过全部运走是不
可能的,我们还需要留下一部分留守人员和后勤辎重队伍。我们只需
要一次三万人左右的运量就可以了,反正纥升骨城的总人口也不过十
来万人,三万人拿下它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高显城已经被公孙瓒和鲜卑人的联军攻克了,我今天早上刚刚拿
到战报。不过据战报上看,过程比较惨烈,遭到了高句丽人的顽强抵
抗,据说损失惨重。

    不过不损失惨重他们还不会真正的联合呢。战报上说这个高显城
的城主比高句丽的城主聪明多了,根本不跟联军野战,而是采取顽抗
加骚扰的战术,夜袭据说搞得有声有色,搞得联军在开始阶段十分被
动。

    最令公孙瓒他们郁闷的是,高显城主明显是知道公孙瓒和鲜卑人
之间的矛盾,所以就利用两军之间的不协调,专打两军配合的空袭,
疏漏。这种钻空子的打法,让公孙瓒和鲜卑人吃尽了苦头。

    不过两家吃了亏的人依然不很融洽,彼此互相埋怨对方作战中的
失误,把责任都推给了对方,谁都不愿意先低头。但是随着伤亡数字
的上升,最后两军不得不坐在一起,讨论战场上统一指挥调度的问题,
这才把形式扭转了过来。

    不过高句丽人也有他们的软肋。这些高句丽人可以说是北方的强
盗民族,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有
太多的农业资源可以利用,所以为了填饱日益扩大的族群的肚子,他
们就不断的抢劫,抢汉人的,夫余人的,甚至鲜卑人的。

    抢来的东西肯定会很快就被消耗掉,但是他们却乐此不疲,喜欢
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因此在周边地去得罪了不少人。这次我们攻打
高句丽,夫余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这些原本臣服在高句丽脚
下的壮汉在他们夫余大王尉仇台的带领下,前来帮忙了,而且一次就
来了两万多人。加上原本就不下五万人的联军,把高显城围了个风雨
不透。

    没有抢劫,就缺乏食物来源,打仗期间的消耗又是巨大的,高句
丽人很快就顶不住了。这个时候又出了件令高句丽人痛心疾首的事,
粮仓着火了,被公孙瓒的投石车抛出去的火球击中了。

    这简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打仗带来的粮食损耗本来就已经令高
句丽人头疼了,再加上夫余人的出现,高句丽人的士气明显的低落了
下来。大批粮草的烧毁,却彻底打击了高句丽人抵抗到底的决心,把
他们的士气推到了谷底,没有了粮食,这仗就没法打。

    但是高显城主并不甘心失败,在他的高压政策下,高句丽人节衣
缩食的在城内顽抗,打退了一次又一次三族联军的攻势,但是高句丽
人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在坚守了四十多天后,以公孙瓒为首的联军终
于登上了高显城头,消灭了还在反抗的高句丽人,拿下了高显城,但
是城内还活着的高句丽人,已经不及原来人口的一半了。

    瓜分了不少战利品之后,公孙瓒遣人领路带着夫余大王尉仇台前
来拜见我这个大汉驸马。

    拿着战报,我不禁感叹。我早就算定了公孙瓒他们会拿下高显城
的,但是没想到高句丽人会反抗的如此激烈,竟然拼杀的如此惨烈。
要是没有夫余人的帮忙,这仗打得赢打不赢还两说呢。这实在是让我
对公孙瓒有点儿失望。

    不过夫余王尉仇台要来访,这却让我非常高兴,他们可是大汉的
忠实子民,我心思一转,打算要借此机会彻底的忽悠他们一把,把他
们一举并入大汉。

    皑皑的白雪,凛凛的寒风,并不能使我的热情降温一点儿。穿着
一身白狐裘的夫余大王尉仇台跟我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说实话,一
见这家伙,我就喜欢上他了,别看五十多岁了,一身雪白的衣装使他
本来就魁梧的身形显得更加高大了。

    我们彼此放开对方之后,双手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兴奋的对
尉仇台说:“大王还想回大汉吗?

    正文第三百四十二章心动尉仇台被我的话惊得一愣,但是这家伙
的确是一国之君,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我们夫余国人什么时候变成
大汉的了?”

    赵云骑着马在在头前引路,我和尉仇台边走边说:“不要告诉我
你们夫余王室不是从中原来的啊!”

    尉仇台晃晃脑袋,装傻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但是很久了,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我笑咪咪的看着尉仇台:“看来还是逍遥王爷好当啊。”

    我和尉仇台来到我在高句丽城的临时行辕,分宾主落座。当然又
是一套场面上的推杯换盏,互致问候,但是很快我就把话题转到了正
地方:“尉仇兄难到不记得先祖东明了,我是青州牧,东明县可是我
的管辖范围啊!”

    尉仇台听了我的话吓了一跳,东明可是所有夫余人的祖先,夫余
国就是东明建立的。至于为什么那个先祖叫东明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
知道,但是我就是要忽悠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

    ps∶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待兒于后{ 任女} 身,王还,欲
杀之。侍兒曰:“前见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
王囚之,后遂生男。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于马
兰,马亦如之。王以为神,乃听母收养,名曰东明。东明长而善射,
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奔走,南至掩水,以弓击水,鱼鳖皆聚浮
水上,东明乘之得度,因至夫余而王之焉。《后汉书第85文东夷列传
第七十五》“难道我们是青州人不成?”尉仇台有点儿疑惑了。

    “是不是青州人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你们的祖先好像在战国时还
是中原人,这倒是不假。”我喝了一口酒,慢慢地说道。

    “愿闻其详。”

    “你们历史还真得挺有意思的。如果没记错的话,你们也是濊貊
人后裔。濊貊族在夏商时本居于山东半岛,属东夷。周灭商时,濊貊
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东北迁徙,活动范围比较广阔,最南端在长城
以北,与燕国为邻;东北部在辽河以东,与肃慎族相接。你们早在西
周时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属国。春秋时,齐桓公还曾经发动过对濊貊
的战争呢。濊貊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
而东明就是从索离族里出来的,只不过不用索离族和濊貊人的族号罢
了。至于现在的高句丽,也不过是你们夫余人的一支罢了,所谓兄弟
阋墙而已。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看着夫余王侃侃而谈。

    尉仇台都傻了,这段历史他还真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祖先原来
是居住在中原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完全是茫然一片。听我说得这么清
楚,应该是对他们很了解了:“陈大人,不瞒您说,小王对你说的这
些也只是听祖辈上的人讲过一些,却绝不如您所说得这么详细。原来
我们还真是中原人啊!”

    我又给自己斟了杯酒,冲着尉仇台一举杯:“那是当然,你们本
来就是中原人。只不过离开的时间长了,很多东西都忘了而已。我这
次来玄菟,其中一件事,就是想要让你们从新回到中原的怀抱,成为
大汉子民。象那些留下来的东夷子民一样成为汉人。”

    尉仇台沉思了一下:“我听那些商人们说中原很乱,而且我的子
民在这里住得也挺不错的,为什么要回去?”

    我笑着看了看尉仇台:“中原现在是很乱,但是也比你的夫余国
安定些。虽然有战乱,但是你回去以后肯定会受到特殊照顾的,虽然
不一定能封王,但是最起码也能弄到一大块封地,锦衣玉食,不比在
这苦寒之地当这个小王爷强吗?”

    看到尉仇台思索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心动了。

    正文第三百四十三章石灰心动了就不怕,觥筹交错之间,尉仇台
越陷越深,只差一步就要答应回归大汉怀抱了。不过他的灵台还是有
那么一点儿清醒的,这最后一句话始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不过他倒是
答应了一点,就是把他的两万人马全部派过来跟我们一起去进攻高句
丽人。

    高句丽的老都城纥升骨城离高句丽城可不近,就算是我们起马也
得走十好几天。何况我们现在用的是狗拉雪橇呢?不过,除了狗拉雪
橇当然还有马爬犁,反正足够着几万步兵和随军物资的移动了。

    就算是这样,部队的前进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身这些狗就
不是为了拉雪橇培育出来的良种狗,而且是什么品种的都有,只要大
就行,所以对它们现在的工作很不适应。不听话是必然的,经常是内
讧不断,大狗欺负小狗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消极怠工更是经常的。

    最可气的就是那些不仅不听话还要袭击我们士兵的大狗,真是野
性难驯。不过有专门的驯兽人员制止它们这种不分敌我的行为,这些
人一般都是山中猎户出身,自信能对野兽有一定威慑能力的人员。但
是他们在训练中就已经发现,这些狗有的时候比野兽还不听话,让他
们付出的代价不比上山打猎的时候小多少。

    磕磕绊绊的我们顺着大平原直奔纥升骨城,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
间才算到达这个高句丽最早的王城。

    实际上纥升骨城从行政区划上应该属于辽东襄平县地界。但是这
里离襄平的距离实在是有点儿太远了,甚至从这里到襄平的距离比从
这里到高句丽城都远,所以这种地域上的距离问题造成了东汉政府无
力顾及,要不然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高句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修建别
国的都城。

    到了纥升骨城外围,我们才发现,这地方还真是易守难攻。纥升
骨城依山势而建,呈不规则的楔型,南北长大概三百二十丈左右,东
西宽一百五十丈到二百丈,分山腰的外城和山顶的内城两部分。整个
纥升骨城东、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是险峻的陡坡,地形上
占据很大优势,绝对的易守难攻。

    而且我们还要分兵去对付离此不远的梁口,所以兵力上的优势也
很不明显,形式对我们不太有利。不过好在夫余王尉仇台比较积极,
主动要求去打梁口,解决了我们腹背受敌的问题。不过我心里清楚,
这家伙实际上是在躲懒,他一看纥升骨城建筑的样子就知道不好打,
强攻肯定死伤严重,所以才主动请缨去进攻梁口的。

    但是纥升骨城这么难打,梁口又能好到哪儿去呢?我心里暗笑,
两万人马想拿下梁口,让你吃回亏再说吧。

    尉仇台走了,可我们的问题没有走,大家看着被群山环绕的纥升
骨城都有点惆怅,这城看来不好攻啊,按关羽的话讲:“不打算损失
五千人,就不要想攻上城头。”

    大帐里酒肉不缺,几员大将都低着头吃肉喝酒,估计是在考虑准
备死多少人冲上去的问题。而那些谋士却一个个交头接耳的,不知道
有没有考虑好进攻的策略。

    我坐着正位上看着底下这些人心里暗暗好笑,这么一座坚城想来
他们也讨论不出什么好方法来,最后还是得强攻。

    不过我还真没猜对,这些说悄悄话的谋士们中有人提出了一个问
题,郭嘉说:“谁有什么好办法能爬到这山的山顶上吗?”

    典韦是半个猎户出身,对爬山还是很有研究的:“从侧面爬,肯
定会受到守城人的攻击。但是从后面爬,要面对梁口的敌军,有可能
腹背受敌。等爬上去,对底下的攻击距离又太长,这样做有用吗?”

    贾诩笑道:“当然有用,我们下不去,他们也上不来,居高临下
我们可以使用石灰吗!”

    正文第三百四十四章茫然“石灰?”我真的有点儿惊讶了?

    “那地方可是三面环山啊,你们倒下来的石灰,全都得顺风飘到
咱们得大营里来。”我有点儿急了。

    “不会的。”吕布说:“现在吹的是西北风。这里不象鸡鹿塞,
面冲北,会把风都倒卷过来,而是风根本吹不进来。而且这风还会在
城前形成一道屏障,把从山上倒下来的石灰吹到东面去,咱们只要把
营寨扎得靠西一点儿,肯定没问题的。”

    “没想到奉先对风还蛮有研究的吗?”贾诩很欣赏的看着吕布。

    吕布无奈的一笑:“九原那地方天天刮风,我想不清楚都不行。
何况要跟匈奴人打交道,就得搞清楚他们的动向。他们可是喜欢乘风
而进,风住则退的,我也是逼不得已,如果要论这对风的研究恐怕也
只有我才会这么下功夫了。”

    “那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