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103章

三国志乱-第103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样子也不好看。而且不光是哆嗦,人一受寒皮肤就会缩紧,鸡皮疙
瘩不说,还会发青,视觉效果也不好,会令灵帝觉得倒胃口的。为此
灵帝曾经费了不少脑筋,但是一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我的这个
炉子竟然解决了这个让他最头痛的问题。说实话加我五千户的食邑都
算少的,要不是因为不是我年纪太小,灵帝都想赐我个公当当。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炉子竟然带给我这么大好处,这还真是
意外之喜呢。不过来的这个颁旨官也确实够狠的,这个叫张胜,张杰
克的家伙简直就是个要钱的机器。仗着他是张让的本家,借着颁旨加
封的机会,居然从我这里卷走了一亿钱,刮得我实在肉疼。我又不敢
明讲,只能在心里暗暗的骂这个无耻的要钱胖子,如果出生在我的那
个年代,我一定把他剁了,趁着猪肉涨价的机会,应该还是能卖个好
价钱的。

    正文第二百一十章冶铁赚钱的买卖不嫌多,但是花钱的东西现在
可是太多了,钢材的改造现在就出了大问题。这个年代没有无缝钢管
的制造工艺,纯钢制的枪杆又太重,会影响士兵的作战能力的,所以
首先就得解决无缝钢管的问题。

    本来无数人出了主意,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都不是很理想,但是有
个从雍州跑过来游学的小家伙倒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是做了
一根铜棍,再把铜棍放进事先做好的特制模具里,灌上铁水。等温度
降下来,里面就变成了铜铁棍了。然后加热这根铁棍,因为铜比铁的
熔点要低,自然会变成铜水流出来,于是剩下的就是一根铁管子了。

    不过这个方法虽然好,但是也有它的弊病,铜本身就很贵,而且
熔点也不低。所以我又把这个方法给改进了一下,用锡代替铜,效果
果然好多了,至少省钱多了。

    在省钱的同时我又发现了个宝,这个小家伙居然就是马均,那个
连诸葛亮的连弩都能改进的家伙。他是大儒马融的同族,是我挂名老
师马日磾的孙子辈,小小年纪就喜欢到处乱跑,这下跑到我这里肯定
不会让他再跑掉,踏踏实实地给我呆在这里吧,我可有一大堆的科研
项目等着你的小脑瓜来研究呢。

    一个技术问题解决了一样,但是更大的技术难题还在等着我们,
那就是怎么样提高钢的产量和钢的质量。这个实在是没办法,我上辈
子只是个学中医的,对炼钢根本是一知半解,谁能想得到我会来到这
个地方啊!早知道我就学炼钢了,但是现在学肯定是赶不上了,所以
最好的办法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挖潜。

    挖潜也得有懂技术的人才,所以第一件事不是挖潜,而是挖墙脚。
荥阳冶铁作坊是整个司隶最大的冶铁作坊之一,这里有我最想要的一
个东西——高炉。

    ps∶古荥镇冶铁遗址∶20世纪60~70年代发掘。年代约当西汉中
晚期至东汉。

    通过糜家的关系,我把制作高炉所需的人才都找齐了。按照荥阳
的高炉我们复制了一个,发现效果还不错,每天能够生产铁将近一吨。
而每生产一吨生铁,大概需消耗铁矿石两吨,石灰石一百多公斤,木
炭七吨左右。这在两千年前是绝对是很杰出的技术成就了。

    而且通过建高炉,我们又开始不断改进技术,现在我们可不使用
木炭了,我们现在用的可是煤,比木炭可好多了。炉火的温度也更高,
所以通过不断的改进,高炉越做越大,出炉的钢材质量也越来越好,
而费用反而在下降。

    在改造高炉的同时,我们的工艺也在改进。要知道很多人都把灌
港和炒刚吹得神乎其神,实际上在东汉时期,很多铁匠都懂得至少一
种锻造方法。之所以后来这些技术失传了,主要是战争带来的灾祸,
铁匠一般都比较强壮,所以很多人都被抓去当兵了,导致大部分的铁
匠都死在了战争中,从而使很多精妙的技艺从此消失。现在我们一说
起来,反而觉得当时能够有这样的工艺就不错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
普通,只是在当时不受重视罢了。

    到了最后,很多铁匠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甚至飘洋过海,跑到了
现在的日本朝鲜。再加上五胡乱华的破坏,导致中国的冶铁水平大步
后退,到了东晋甚至跌落到技术水平不如秦汉的尴尬局面。

    ps∶文献上关于炒钢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太平经》卷七十二,
书中说:“使工师击治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
锻之,乃成莫邪耶。”这“水”应指生铁水。“万锻”应指生铁脱碳
成钢后的反覆锻打。

    灌钢技术发明于东汉晚期,王粲的《刀铭》说:“相时阴阳,制
兹利兵;和诸色剂,考诸浊清。灌襞已数,质象已呈。”这里讲的是
制作刀剑的情况,“灌襞已数”说的就是制灌钢的方法。“襞”指多
层积迭起来的熟铁料,“灌”指把生铁水灌到熟铁料上,“已数”是
多次的意思。

    所以在建起高炉的同时,我们又开始了工艺上的追求,追求炒刚
和灌港的机械化,使得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而且我还统一了模具的大小,尽量做到武器部件可以互换的地步,
这对我们将来减少武器消耗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累得我半死,不过最令我满意的是我们竟然没
有亏钱,整个青州的经济运转依然强劲,没有一点儿衰退的样子。照
这个情况发展下去,我都可以不打倭国了,没有倭国的金银,我的青
州照样可以发展得好好的。但是现在这些文臣武将每个人都憋足了劲
想打倭国呢,如果我敢说不打,估计他们能一起冲上来把我这个主公
废了。

    不过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放弃攻打倭国,不要说后世那惨痛的
记忆,就是现在,我还有更深层的计划没跟我的文臣武将们说呢,为
了这个,我也不能放过这些鬼子的祖先。

    正文第二百一十一章编外说实话,我觉得老天一直在帮我。确实
也是这样,水军的屯盐部队在打卤水井的过程中居然打出了猛火油。
猛火油就是石油,记载中是产于北地,现在青州居然也产猛火油了,
这不得不说是件大好事。

    可是我实在对裂解石油知道得太少,唯一知道的就是可以用蒸馏
的办法获得你想需要的石油衍生物。但是我一没有添加剂,二没有温
度计,而蒸馏的温度有的时候甚至要高达七八百度,这就不可避免的
会产生爆炸。由于危险性太大,而且我还没活够,所以我只好把探索
蒸馏的任务交给底下这帮人去玩,看看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高。

    火烧屁股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终于可以闲下来了。但是你想
闲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位置不一样,如果我想当个碌碌无为的人也
就罢了,但是偏偏我选择的是一条极为辛苦的路,所以我还得接着努
力,只是不需要像头几个月那样拼命搞研究了而已。

    对于这一点我的几位夫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几个女人老呆在
一起无所事事,会很无聊的。我现在终于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她们,
这对她们来讲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了。人家都说女人唠叨,确实是这
样,你老不陪着她们,她们不唠叨你才怪。不管受教育程度的深浅,
唠叨的程度几乎都一样。所以我必须得给她们找点儿事情干,省得我
被她们烦死。要是没被研究累死,却死在老婆们的嘴下可是有点儿太
不值了。

    但是我也不能老陪着她们吧,要是这样下去我的事还干不干了,
所以我必须得找些东西来转移他们的视线。这样还能起到另外一个作
用,保证我不在家的时候,这些娘子军们不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还能总念着我的好,我可不想戴上顶绿帽子。

    于是几样东西跃然于我的眼前。首先就是麻将,这东西绝对有娱
乐性。它的起源虽然比较早,能够追溯到殷商时期去,但是一直到汉
代还跟棋子一样,像下棋一样玩。而且没多少张数,打起来不过瘾。

    我设计好图纸,找来木工师傅,让他们照着我设计出来的东西赶
紧打造两幅麻将,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太轻松了。但是我忘了一点,汉
代没有大方桌,几乎都是长条形的桌案,人几乎都是跪坐或者盘坐的,
所以我不得不又找人来造桌椅。

    不过在木匠们制作好桌椅之前,我还得找麻将的替代品。这简直
太好找了,扑克牌就是现成的替代品。这东西不仅好做,而且图形简
单,玩法多样,对于新学这种游戏的人来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
很多人都是越玩越爱玩,一定能稳住我的几位老婆的。

    我发动几个老婆开始制作扑克牌,说白了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把几
张纸捻起来,使它们形成一定的厚度。要不拿在手里软塌塌的,就没
什么感觉了。剩下的就是画牌和制订游戏规则,这都很简单,轻松搞
定。

    一天以后,几个老婆已经坐在桌案前面开始打牌了,那专注的神
态实在是很有诱惑力的。我不时借解释规则的机会四处占便宜,她们
也都乐意我这么做,还不时趁机赖在我身上撒娇。对她们来讲我这个
老公绝对是合格的,不仅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而且还这么关心
她们,这么会体贴人。为她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乐趣,实在
是再完美不过了。更何况我还是朝廷要员,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呢。

    就在我得意洋洋的教会了几个老婆扑克牌的基本玩法争上游和5 ,
10,k 的时候又有一个喜讯传来,桌椅全都按照我的设计要求做好了。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这些木匠的水平,居然这么快的就把桌椅也给
我做了出来,这东西可是以前没有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专业水平。
于是我可以开始我传授麻将的大计了。麻将是用木头做的,背后贴的
是竹面,刻出来的地方都上了漆,经过打磨之后手感非常的爽。

    几个老婆还没有从扑克的魅力中走出来,很快又都迷上了麻将。
看来现在我的后宫可以安静一些了,至少以后唠叨可以少听不少。在
家里我也能找点自己想干的事做了,就算打麻将,打牌也有人陪了,
不会面对只有我一个人会打,没人陪着的尴尬局面了。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被编外了,四个老婆正好
是一圈,这里面没有我的位置。

    正文第二百一十二章农业看来我天生就不是个能沉寂下来的人,
根本就闲不下来,一闲下来脑子里就会蹦出一些歪主意。这不,我看
着枣祗又来气了,不是说我看到他屯田取得了成绩来气,而是觉得花
样不够。我这个人好吃,好多现代能吃到的东西在古代是吃不到的,
这让我十分郁闷,所以我交给枣祗的一大任务就是赶紧去搜集各种植
物种子,我要找到更好的蔬菜和粮食种子,提高粮食产量和蔬菜的多
样性,彻底改善青州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枣祗看着我的样子跟看到白痴没什么区别,现在的老百姓能不能
吃饱还是个问题,我居然为了蔬菜让他和他的手下到处奔波。所以他
立即向我提出抗议:“主公,您要是觉得没事干也不要来折腾我好吗?
我的事情挺多的,这些东西能起多大用呢?”

    看来我真得教育教育这家伙不可:“我的枣大人,你觉得现在粮
食的产量如何?”

    枣祗看了我一眼,估计是认为我问的这个问题更白痴:“还算不
错吧。咱们现在的粮食产量比冀州都要强些。”

    我笑了笑:“咱们人多地多,自然要比冀州产的粮食多了,要是
这样都赶不上冀州,你这个屯田校尉就该解职了。”

    枣祗听了我的话吓了一跳,看了看我这个应该没接触过多少土地
的刺史,不知道我会发表什么高论。我笑嘻嘻的说:“知道吗?我的
枣大人,咱们虽然总的产量不低,但是每亩地的产量并不高。这跟什
么有关系呢?跟种子,跟种子的品种有关,你不能说种麦子的产量会
比种稻谷的产量更高吧?”

    枣祗以为我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所以他立
即反击:“可是青州不适合种植稻谷,稻谷都是在荆,扬两地种植的。”

    我当然知道这个事实,我接着跟枣祗商谈:“实际上你可以试一
试的,并不是只有荆,扬等地才可以种植稻谷的,北方也一样可以。
只是收获的少一点儿罢了,但绝对还是要比麦子的产量高的。不信,
你可以专门找一些不同的稻种来试一试,应该有可以的。保留最适合
青州种植的稻种发给老百姓,让他们种植,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