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乱 >

第10章

三国志乱-第10章

小说: 三国志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和汉民众,鲜卑统治者依靠偏远的平城畿内和不多的鲜卑人想控制
全国,事实上有极大的困难。494 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领贵族、文武
百官及鲜卑兵20万,自平城迁都洛阳。这些人连同家属和奴隶,总数
当不下100 万人。此后,鲜卑分成迁洛阳和留住(留住在平城一带和
六镇)两部分。迁洛部分到六镇内迁时,大体上已汉化完毕。一个统
治族前后不过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统治族里,这是魏孝文帝坚持融化
政策的结果。魏孝文帝想用汉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

    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改说中原
汉语;禁穿胡服,制定了官员的汉族式冠服,同时模仿南朝的样式,
规定了妇女的服饰;令鲜卑人都自称河南洛阳人,死后葬在邙山,不
得还葬北土;重用南朝士族王肃厘定官制,在模仿南朝官制的基础上
又有所创新,清除了官制中鲜卑成分;在律令方面,孝文帝两次改变
北魏的律法,废除了自十六国以来的一些残酷的刑罚。

    禁用鲜卑姓氏,全改为汉姓,穆、陆、贺、刘、楼、于、嵇、尉
八姓最贵。魏孝文帝又定汉士族的门第高下,承认范阳卢氏、清河崔
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为最高门,与鲜卑八姓地位相等,赵郡
李氏、陇西李氏、博陵(河北省安平县)崔氏门第也很高。汉族士族
中有汉魏以来拥有清望的名门旧姓,也有十六国以来声势盛大的坞主
豪强。魏孝文帝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自已取卢崔郑王及陇西李氏
女入宫,又指定六个兄弟元禧聘陇西李辅女、元干聘代郡穆明安女、
元羽聘荥阳郑平城女、元雍聘范阳卢神宝女、元勰聘陇西李冲女、元
详聘荥阳郑懿女,原来的正妃降为侧室。魏家公主也嫁给汉族名门,
如卢道裕娶献文帝女乐浪长公主,卢道虔娶孝文帝女济南长公主,卢
元聿娶孝文帝女义阳长公主。皇族和士族开通婚的例,一般鲜卑人和
汉人也自然要通婚,少数的鲜卑人很快被融化了。

    魏孝文帝修建洛阳街坊,501 年,魏宣武帝调发民夫5。5 万人,
筑洛阳323 坊。529 年,梁将陈庆之入洛阳,战败逃回,对人说:
“我从前认为大江以北,无非是些戎狄居住的地方,这次到了洛阳,
才知道衣冠人物全在中原,江东及不了它。”这说明迁洛的鲜卑人,
已经完全汉化,洛阳城的繁华景象超过了建康城。洛阳富贵人的腐朽
生活,吸引着留住平城一带的鲜卑人。他们陆续内迁,504 年,魏宣
武帝拨苑地牧地公田分给内迁户。513 年,又分苑地牧地给无田的内
迁户。517 年,魏明帝下诏停止内迁。孝文帝的改革招致了一些鲜卑
贵族的敌意,加深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洛阳的鲜卑人与留在北方边
境的鲜卑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加大,也导致了矛盾的激化,
结果发生了北方六镇的变乱。

    499 年,宣武帝元恪(元宏次子,母高照容)继位。515 年,孝
明帝元诩(元恪次子,母胡充华)继位,北魏史上,除了胡充华外,
储君生母全被赐死。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逐渐废弃了以前的民族
和解政策,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

    北魏在北边设置了沃野(五原)、怀朔(今包头北固阳县)、武
川(今呼和浩特西北武川县)、抚冥(四子王旗)、柔玄(兴和)、
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六个军事重镇,以取代州郡。六镇官员为拓跋
部人和中原汉族强宗子弟,镇兵也多为鲜卑人。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六镇将士地位下降,北魏又把死刑犯恕死充边,镇兵与罪犯谪配者同
列,使镇兵地位更加低贱。魏道武帝魏太武帝掳获大量漠南北的游牧
部落人(主要是高车人)和山东诸州人,聚居在平城一带。他们虽然
鲜卑化了,可是,仍被拓跋部贵族看作贱人,予以歧视,并且生活很
困苦。这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加剧,终于爆发了镇兵杀死官员的起义。
沃野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魏,杀镇将,另遣部下鲜卑人卫可
孤率军围攻武川、怀朔二镇。怀朔镇将杨钧以鲜卑贵族贺拔度拔为统
军,以其三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军主,率兵抵御起义军。贺
拔父子与宇文泰父宇文肱一起袭杀了卫可孤,接着退居大同。大同被
义军攻破后,贺拔岳投奔尔朱荣。在柔然部阿那瓖guī的帮助下,北
魏最终镇压了六镇起义。

    北魏将被俘义军和六镇居民20万人分徙于河北冀(河北冀县)、
定(河北定县)、瀛(河北献县)三州就食。而河北频遭水旱,无法
就食,终于又爆发了河北大起义。流浪在上谷(今河北怀来)的柔玄
镇兵杜洛周起义称王,把这一带的汉族和其它各族反魏武装集中起来,
占领幽州,怀朔镇人高欢归附杜洛周。流浪在定州的五原降户敕勒人
鲜于修礼,也领着流民起义。不久以后,这支起义军被北魏分化,鲜
于修礼被叛将元洪业杀死。修礼部将汉族人葛荣又杀元洪业,于526
年称天子,建国曰齐,继续战斗。杜洛周的队伍向南发展,在528 年
被葛荣并吞。葛荣拥有数十万众和河北数州之地,力量强大。他率军
继续南进,前锋指向洛阳。

    六镇的鲜卑人(包括鲜卑化的汉人)降魏后到三州以及随从杜洛
周等大量内迁,数量巨大的。他们是变兵,是寻求生存的流亡者,是
根本不知生产为何事的破坏者。他们毫无纪律,专事屠杀掳掠,葛荣
攻破沧州城,居民被杀十之八九。他们横行河北诸州郡,破坏极其惨
重,汉族民众又遭受一次大屠杀。

    契胡族(羯人的一个畜牧部落)尔朱荣的祖先世居尔朱川(今山
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的朱家川),到孝文帝时代尔朱新
兴被任命为秀容(今忻州西北)酋长。魏孝明帝时,传位于儿子尔朱
荣。尔朱荣派兵镇压了河北大起义,把六镇义军据为己有,并在降兵
中提拔了若干将领,如高欢、宇文泰、侯景等人。

    528 年,太后胡充华毒死儿子孝明帝,尔朱荣带兵直奔洛阳,杀
死胡充华,并把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大族消灭殆尽,
立元子攸(父献文帝第六子元勰,母李冲第七女)为孝庄帝,史称河
阴之变。然后尔朱荣返回晋阳,遥控北魏朝政。河阴之变之际,部分
北魏宗室南逃降梁,梁武帝遣陈庆之率兵送元颢回北方争帝,先后攻
克商丘、荥阳,占领洛阳。尔朱荣率军渡黄河作战,陈庆之大败,元
颢被杀。陈庆之南归后,特尊重北人,人们觉得奇怪,便问他,陈庆
之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
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

    524 年,关陇起义爆发。高平镇(治今宁夏固原)兵民起义,推
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城民起义,推羌人莫
折大提为秦王。关陇起义军各部逐渐统一于鲜卑人万俟mò;qí
;丑奴(原来是役属于匈奴的牧民)之下。尔朱荣派尔朱天光、贺拔
岳、侯莫陈悦镇压关陇起义军。

    530 年,孝庄帝诱杀宰相尔朱荣,尔朱荣侄尔朱兆立太原太守元
晔(拓跋焘长子拓跋晃的曾孙,母卫氏)为帝,兴兵攻入洛阳,杀孝
庄帝。葛荣败后,一部分余众20余万人流入并州,受尔朱氏虐待,大
小二十六次反抗,都遭到残酷镇压,被俘杀将近半数。尔朱兆使部将
晋州(治临汾县)刺史高欢统率剩余的10多万流民。高欢本是葛荣部
属,统率流民,大得流民的爱戴。531 年,高欢率流民到山东,得赵
郡大族李元忠、冀州大族高干高敖曹兄弟协助,据有二州郡。高欢对
鲜卑流民说:“葛荣行军没有纪律,百万人一败就溃散。以后跟我走,
第一不得侵犯汉人,第二要服从号令。”鲜卑流民表示愿受约束。鲜
卑化的汉人高欢,从此成为鲜卑流民汉大姓联合势力的领袖。高欢于
是脱离尔朱氏,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尔朱兆率军攻邺城,被高欢击
败,尔朱兆部将斛斯椿败回洛阳后,杀光尔朱一族,投降高欢。高欢
进据洛阳,连废节闵帝元恭(拓跋弘之弟元羽子,母王氏)、废帝元
朗(拓跋焘长子拓跋晃的玄孙,母程氏),另立元修(元宏子元怀第
三子,母李氏)为孝武帝。

    尔朱天光出关中,东攻高欢,战败被杀。贺拔岳占有关陇,以宇
文泰为辅佐。534 年,侯莫陈悦杀贺拔岳。贺拔岳部众推宇文泰为主,
攻杀侯莫陈悦,关陇为宇文泰所占有。

    534 年,孝武帝元修担心高欢成为尔朱荣第二,逃奔关中依宇文
泰。高欢又立元善见(元宏孙,母胡氏)为帝,迁都邺,史称东魏。
元修逃到关中后,不久被杀。535 年,宇文泰立元宝炬(元宏孙,父
京兆王元愉,母杨氏)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此后,东魏与西魏
展开了20余年的争夺战。537 年在潼关之战和沙苑之战后,西魏乘胜
东进,攻下山西永济和金墉,与东魏争夺洛阳。543 年东西魏又先后
在河南孟县、洛阳北邙山交战,东魏先胜后败,高欢逃离洛阳。西魏
因无力巩固洛阳而撤兵,以黄河为界设防。546 年高欢大举进攻山西
稷山,苦战50余日,损失7 万人,退兵,次年病卒。

    鲜卑化汉人高欢凭借六镇鲜卑人(包括鲜卑化的汉人)建立起政
权,老婆又是鲜卑贵族,所以他和继位诸子在政治上都倚重鲜卑族,
北齐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鲜卑习俗,提倡说鲜卑语及武事。但同时高欢
也争取汉族门阀世族参政,作为第二种支持力量。为此,他公开自己
祖先的汉族身份,把女儿嫁给华阴门阀世族杨愔,任用汉族门阀世族
高敖曹、高干担任政府要职。高欢企图调和当时相当尖锐、紧张的鲜
卑与汉人的关系,但不可能有实际作用。550 年,高洋(高欢次子,
母娄昭君)代东魏建齐。高洋选健斗的鲜卑人充宿卫军,号称“百保
鲜卑”,又选勇武的汉人充防边军,号称“勇士”。560 年高殷(高
洋长子,母赵郡李祖娥)继位使鲜卑人大为震动,于是发动宫廷政变,
杀杨愔废高殷,高演(高欢第六子,母娄昭君)当了皇帝。561 年高
湛(高欢第九子,母娄昭君)即位,汉族在朝中地位更加低下。北齐
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一直无法融合,使北齐政治上蒙上了阴影,不能
像北周那样融合汉族鲜卑族为统一的关陇集团。

    564 年,北周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临汾),北齐斛律光大败
之。于是宇文护亲自挂帅率兵10万攻打洛阳,斛律光杀周将王雄,大
败周军。568 年北周又围攻洛阳,斛律光再败之。斛律光在玉壁营筑
了华谷、龙门二城,宇文宪不敢妄动。斛律光又营筑南汾城,胡、汉
民众万余户前来归附。568 年高纬(高湛长子,母胡氏)即位。571
年,斛律光筑平陇,周柱国普屯威、柱国韦孝宽进攻平陇,战于汾水,
周军大败。接着北周柱国纥干广略图攻宜阳,又被斛律光打败。北周
韦孝宽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谣言,572 年,高纬杀斛律光。576 年高
纬禅位给儿子高恒(母穆氏),高恒在位25天北齐灭亡。

    550 年,宇文泰开创了府兵制,府兵制在形式上采用鲜卑八部之
制设八个柱国大将军。在八柱国之中,西魏宗室挂个虚名,实际领兵
的只有六个柱国大将军分统六军,合周礼六军之制。一柱国督二大将
军,一大将军督二开府,一开府领一军。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
556 年,宇文泰子宇文觉篡位建周,他和哥哥宇文毓先后被宇文护弄
死;宇文护以增设柱国、增设大将军、提高24个开府将军地位直接归
中央控制的办法使八柱国有名无权。宇文毓弟弟宇文邕继位后杀掉了
宇文护,改称兵士为侍官使具有皇帝卫队性质,作战时临时命将配兵,
24个开府将军的权力又有所削弱。

    西魏的府兵,最初以鲜卑人为主,但六镇鲜卑流民大多留在东魏,
留在西魏的很少。宇文泰起家靠的是武川镇兵,最初只有数千人,镇
压关陇起义后逐渐有所发展。543 年西魏军已有10万人,但邙山一战
伤亡近6 万人。由于关陇地区鲜卑人兵源有限,宇文泰不得不开始用
汉人充兵。至此,汉、鲜卑共同组成军事力量。府兵制的这一演变,
使鲜卑骑兵和汉人乡兵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府兵主要是鲜卑兵的成分。
实际上西魏北周统治集团,是由贺拔岳领导的武川鲜卑军人集团和关
陇汉族地主组成的。

    宇文泰深知成就大业必须培植起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