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烂片之王 >

第356章

烂片之王-第356章

小说: 烂片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安如邀请王锦书去他的房间,结果王锦书去了之后才发现房间里已经有另外一个男人了,还是一个所有观众都很熟悉的男人。

    杜安。

    准确来说,是中年邋遢版的杜安。

    “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苏瑾这样小声问,杜安侧头望去,见到她一会儿看下自己一会儿看下银幕,努力想要把现实中的这个大美妞和银幕上的这个邋遢的糙汉联系在一起,同时嘴角还一抽一抽的,很明显在憋笑。

    “情节需要。”

    苏瑾忍着笑小声说了声,“挺适合你的。”

    除了苏瑾外,杜安还隐隐约约地听到四下里零零落落的压抑的惊呼声。

    “这是杜安?!”

    “我的天,他怎么变成了这样!”

    “他这自毁形象得也太彻底了点。”

    “真令人心疼。”

    ……

    其实杜安也不是第一次饰演这样的角色了,在《电锯惊魂》中他饰演的配角阿发就是一个落魄的中年清洁工人,只不过那部电影有点久远了,而且当时关注过他这段表演的观众也不是太多。大多数的观众还是记住了《风月》中英俊潇洒万人迷的方伯伦和《解放日》中帅气的飞行员军官,这就是他们脑中思维定势的杜安了,所以乍然看到杜安以这样有反差度的造型出现他们是比较震惊的。

    杜安的到来给这段美好的爱情画下了一个句点,观众们这时才知道原来沈安如是有男朋友的——有男朋友还和别的男人勾勾搭搭?这和很多观众传统的观念相冲突,原本对于沈安如这个角色的美好印象瞬间减分。

    发生了这样的事,沈安如和王锦书之间自然就结束了。

    为了帮助王锦书走出这段感情的阴影,他的好朋友帮他不断地安排相亲,但是结局总是失败的,他总是不愿意选择一个就此安定下来,直到沈安如的再一次出现。

    当沈安如带着眼泪出现在王锦书家门口的时候,他选择了暂时倾听一下这位老朋友的心声,而当他得知沈安如已经和杜安分手之后,两人曾经的那种情愫似乎又回来了——或者本来就一直没有走掉。

    王锦书帮沈安如对台词,两人在夜晚谈心,畅聊心事,balabala……最终突破了那最后一道防线。

    正如影片一贯的风格,这一段慵懒、舒缓,只是因为剧情的关系多了一些糖分,让人不禁微微嘴角含笑,沉醉在在午后微凉的风中。而这种时候,这种宛若催眠曲一般的影片风格就发挥了它意想不到的作用了——在这种风格的催眠和侵蚀下,观众们竟是把之前对于女主角沈安如的一丝不良印象给逐渐忘却了,只肆意地徜徉在面前的美好里。

    杜安又故作不经意地扭头看了看,见到周围观众的面孔在银幕亮光的照耀下都在嘴角泛着微微的笑,并没有看到有睡着或者不耐烦的,这才把视线收了回来。

    说实话,韦荣琛的这种风格是很危险的,毕竟夏日的午后凉风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让人入睡了,如果做的不好,这部电影很容易就会变成真正的催眠曲,让观众看得昏昏欲睡,更多的则是选择提前走人。

    这其实也体现出了韦荣琛对于电影节奏的理解并不深刻,或者说,是对商业节奏的理解并不深刻,不过好在杜安用自己的方式来弥补了这一缺点:他严格掌控着各阶段情节镜头分量的选取使用,同时利用情节、台词上的硬核节奏,来弥补了影片拍摄上软商业节奏不足的缺点。

    比如说角色的设定,男女主角一个是没有半点出彩的普通人,一个是星光闪耀的大明星。哪个普通人和大明星谈过恋爱?没有,至少在几乎所有的观影者当中,没有,而这部电影的这个设定就提供给了所有观众一个体验和大明星谈恋爱的机会,所以即使电影本身的节奏不是很好、并非非常精彩,但观众们还是喜欢,就连很寻常无聊的桥段都觉得浪漫,都能看得傻傻直乐嘴角含笑,就是因为把自己代入了进去。

    再比如说眼下。

    眼见着王锦书和沈安如在一起了,结果沈安如的行踪被狗仔追踪到,面对堵截在外的狗仔们,沈安如认为是王锦书的朋友出卖了她的行踪,暴怒之下决然离开,两人的感情再一次地结束。

    这里利用人为的剧情转折来拖出节奏上的起伏。

    “哦,不!”

    “这并不有趣,别重复来这样的花招。”

    “我真怀疑这个沈安如是不是有易怒症。”

    ……

    周围的观众们纷纷忍不住低声抱怨,却又忍不住期待起下面的情节来。

    这电影竟是看出了热播的狗血八点档电视剧的感觉来,只是和那些狗血电视剧不同的是,《萧山》的画面更大更好,演员的表演更细致,制作更精良,也更有个人风格和诗意。

    沈安如离开之后,王锦书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中,一个人生活,和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依然没有结婚。

    而和那些热播的狗血八点档电视剧一样,王锦书终于又再一次地和沈安如见面了:沈安如再一次地来到萧山拍摄影片,王锦书从报纸上看到相关信息后忍不住跑去了片场找她。

    两人你闹一下别扭,我闹一下别扭,最终还是相互包容,在电影主题曲《她》的悠扬吟唱声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结局,ENdING。

    “结束了。”

    杜安这样说,把自己的背从椅子上拉开,苏瑾也伸了个懒腰,有些感慨。

    “到底不是你拍的,和你的那些电影确实没法比。”声音很低,不消怕别人听到。

    杜安则不置可否,道:“那是因为你自身的特殊原因。”

    “?”

    苏瑾不解,杜安伸手小幅度地划了一个圈,“你自己看看。”

    顺着杜安的指挥,苏瑾站起身来,四下环顾了一遍,发现现在都已经上字幕了,还有很多观众依然是看着银幕嘴角含笑,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电影当中。

    “你也就和我这个大明星谈过恋爱了,所以不稀罕,他们可却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呢。”

    杜安解释了起来,“这部电影给了他们一个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做了一场美梦,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好电影。”

    没错,剧情俗套,画面不出彩,演技仅合格,节奏不紧凑……可是那又怎样呢?能让观众做一场美梦,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第五百一十节:艹粉
        电影散场之后杜安夫妇并没有立刻回去。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用再被杜萍念叨着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吃,苏瑾实在不想回去,再加上今天杜安的妆扮也不用怕被人认出来,所以两人在外边一直玩到了十点多,恋恋不舍的苏瑾才被杜安拉了回去。

    回家之后,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杜安先折腾了一番先把苏瑾哄睡了,然后才去把自己的妆给卸掉,再洗漱了一番后看看时间已经是十二点多了。

    刚从浴室洗完澡出来的杜安浑身上下只穿了一件睡袍,他先到卧室门口把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一条缝,往里面观察了一下,看到苏瑾已经睡熟了之后,他把门关上,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一点升息,然后去了书房,把门关好,打开电脑开始浏览网页。

    在电影上映之后看一下观众的反馈,这已经成为了杜安的职业习惯了。

    他率先打开的是豆瓣,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的涌入,这家网站的整体观影水平不可否认在下降,但是在当下的所有网站里总体来说豆瓣还是最为权威公正的一家电影评分网站。

    6。4分,384篇影评,这是豆瓣《萧山》页面上的数据。

    对于一部基本上全是新人的电影来说,在刚刚才上映了几个小时的时候就能有这样的数据流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在结合杜安的这个监制身份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了——基本上可以断定,这384篇影评的发布者绝大部分都是杜安的粉丝。

    《杜郎才尽》

    这是一部排名靠前的影片,这个标题也证实了这位影评发布者的杜安粉丝身份。

    点开一看,内容正如标题所言。

    “今天是《萧山》上映的日子,作为杜安忠实粉丝的我一早就买了首映场的票,第一时间进入了影院观看这部电影。鉴于杜安只担任了编剧和监制的职位,我对《萧山》的期望其实并不高,能到《疯狂的石头》的水平甚至稍差一点都可以接受,但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而其中,令我最失望的并不是电影本身的精彩不足,而是制作上的诚意——这部电影根本就是《风月俏佳人》的翻版,唯一的区别就是把男女主角的地位对调了一下而已。”

    “同样的男女地位相差悬殊,同样的富家子(女明星)爱上妓女(离异男),同样地一番纠结之后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杜安完全把《风月俏佳人》的那套照搬了过来,炒个冷饭继续卖钱,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江郎才尽’这个词。并且由于制作团队的拙劣,这部照搬自《风月俏佳人》的电影和《风月》根本无法相比。在看《风月》的时候,我会随着朱茜的伤心而落泪,我会因为方伯伦的深邃眼神而不可自拔,可是在看《萧山》的时候,不管男女主角再怎么折腾,都没办法让我的表情改变分毫,我从头到尾安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

    杜安从这篇影评中看到了满满的失望之情,而这篇影评发布者最后给《萧山》这部电影打出的分数是5分,一个很尴尬的分数,没有及格,却又不会太低让人觉得这是无理取闹而打出的分。

    一个公正的低分,满满地透露出这位粉丝纠结的失望之情。

    回到电影主页面,再随便找了个《韦荣琛——一个杜安都救不了的导演》的影评戳进去。这倒不是杜安专门找和自己有关的影评来看,而是因为在页面上靠前的这些影评,全部都是和他有关的,显然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还是他杜安。

    “在陈述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之前,我不得不先感慨一句:在看到《萧山》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人可以把如此令人期待的题材拍得这么无聊,无聊到杜安都救不回来,这个叫韦荣琛的导演向我们充分证明了一位新人导演到底能拙劣到怎样的一种程度。然后接下来就是我对于这部电影的印象了。”

    “拖沓,无聊,无意义的长镜头,这基本就是我对于这部电影的总体印象,在观影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睡着了,但讽刺的是,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光鲜亮丽的大明星爱上了一无是处还离过婚的老男人,这不是应该非常有趣吗?但是我从电影中看到的只有无趣,所以我看完之后真的非常好奇,好奇这位导演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作为商业电影的反面教材,他非常成功……”

    这个语言颇为刻薄的影评发布者打出的分数更加低,只有4分。

    很多影评从标题上就能看出对这部电影不满意了,这在杜安的预料之内。

    有《风月俏佳人》在前,不管《萧山》拍的怎么样,在那些看过《风月》并且喜欢《风月》的观众眼里这部电影天生地就少了3分,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效应了,不过好在,还是有观众喜欢这部电影的。

    “《萧山》和《风月》是相似的,但是《萧山》和《风月》又是截然不同的。《风月》讲述的是一对少年人的纯净爱情,《萧山》讲述的,则是成年人的现实爱情,没有看懂这一点就直言《萧山》远不如《风月》的那些人,恕我直言,你们也就这点水平了。”

    这是影评《爱情是什么?》的开头段落,文字犀利,风格强劲,看下面跟帖的评论,可见其引起的反弹也是挺大的。

    “正如有些人所说,要说《萧山》,不得不提《风月》:方伯伦和齐薇之间的爱情从金钱开始,却超出了金钱,超越了世俗,而沈安如和王锦书却刚好相反,他们之间的爱情开头无关金钱,无关世俗,甚至在他们恋爱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展现过金钱方面的东西,却世俗到无可救药。”

    “沈安如为什么会喜欢上王锦书,并且在刚认识不久就献吻?我一开始也觉得很突兀,但是后来仔细想想之后,又觉得理所应当。这就像是一位大明星见到了仰慕自己的粉丝,并且这位粉丝很帅,难免她的心里不会泛起一点涟漪,特别是当她处在异国他乡的情况下,做什么都不用负责,就更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这种行为,有一种粗俗的说法叫‘艹粉’,嗯,沈安如就是个艹粉明星。而王锦书呢,他为什么会喜欢沈安如?这就更简单了,换作你见到了电视上经常看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